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与乳腺疼痛的相关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虓 刘志英 +1 位作者 孙祝生 刘会岭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7期3-4,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乳腺疼痛分级、乳腺厚度、腺体增生程度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以乳腺疼痛为主诉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30例女性患者,分析患者乳腺疼痛程度分级、乳腺厚度、腺体增生程度与促...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乳腺疼痛分级、乳腺厚度、腺体增生程度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以乳腺疼痛为主诉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30例女性患者,分析患者乳腺疼痛程度分级、乳腺厚度、腺体增生程度与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原氨酸(T3)、四碘甲状原氨酸(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Anti—TSHR)以及乳腺腺体是否紊乱、是否伴有甲状腺疾病之间有无相关。结果:乳腺增生程度与血清T3、T4、TPO、TG、Anti-TSHR水平无关(P〉O.05),与血清TSH水平相关(P=0.002,P〈0.05),随着血清TSH浓度升高,乳腺增生程度加重。乳腺疼痛程度与乳腺腺体厚度、乳腺腺体紊乱、是否有甲状腺疾患之间无明显关系(P〉O.05)。乳腺增生程度与乳腺腺体结构紊乱之间无明显关系(P〉O.05),与是否有甲状腺疾患有关,有甲状腺疾患者乳腺增生程度较重(P〈0.05)。结论:血清TSH升高可引起乳腺增生,乳腺疼痛程度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无关。中重度乳腺增生患者往往合并甲状腺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疼痛 甲状腺相关激素
下载PDF
驻留点权重标准差与施源器位置不确定性对宫颈癌患者剂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先良 吴俊翔 +5 位作者 袁珂 冯玺 康胜伟 黎杰 李晓兰 王培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 研究三维后装中驻留点权重标准差与施源器位置不确定性对宫颈癌患者受量影响.方法 选取已完成治疗的根治性宫颈癌患者20例,均使用Fletcher施源器(Nucletron # 189.730),基于原CT图像和结构信息,重新设定一组新计划,记录原计划和... 目的 研究三维后装中驻留点权重标准差与施源器位置不确定性对宫颈癌患者受量影响.方法 选取已完成治疗的根治性宫颈癌患者20例,均使用Fletcher施源器(Nucletron # 189.730),基于原CT图像和结构信息,重新设定一组新计划,记录原计划和新计划中驻留点权重并计算驻留点权重标准差(DWSD),按照DWSD大小患者2个计划被分成高低两组,即LDWSD组(0.141~0.299)和HDWSD组(0.211~0.337),利用Oncentra(R)Brachy V4.3计划系统模拟Fletcher施源器中宫腔施源器,阴道施源器发生±1 mm位移时的剂量分布.统计CTV的D100、D90和V150,、膀胱、直肠、小肠的D0.1cc、D1cc和D2cc,分析DWSD与施源器位置不确定性对三维后装剂量的影响.结果 DWSD越大,由施源器位置不确定性产生的剂量偏差就越大.当宫腔施源器、阴道施源器发生1 mm位移时,CTV的HDWSD组D100、D90、V150比LDWSD组分别高3.0%、23.8%、4.8%和0.5%、1.2%、5.2%,膀胱、直肠、小肠HDWSD组D0.1cc、D1cc、D2cc都高于LDWSD组,其中小肠最明显,分别高44.0%、22.8%、16.8%和10.3%、14.4%、12.4%.结论 宫颈癌三维后装计划的评估应考虑驻留点权重因素,可以减小由施源器位置不确定导致的剂量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留点权重 宫颈肿瘤/近距离治疗 剂量
原文传递
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郎梅春 王冰 +2 位作者 李秋华 黎明 桑鹰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573-574,65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Ⅱb期患者中行腔内放疗且放疗后并发局部感染的258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细菌... 目的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Ⅱb期患者中行腔内放疗且放疗后并发局部感染的258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指导下采取个性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凭借医师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周期以及盆腔炎、宫腔积液和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菌学检验基础上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学检验 宫颈癌腔内放疗 局部感染
下载PDF
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抑制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4
作者 姚静 赵晓春 +2 位作者 李松泽 唐禹 黄泽清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索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抑制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2023年7月至10月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患者25例,所有患者缓慢静注7μg/kg阿芬太尼,随后注射瑞马唑仑0.25 mg/kg,睫毛反射消... 目的探索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抑制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2023年7月至10月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患者25例,所有患者缓慢静注7μg/kg阿芬太尼,随后注射瑞马唑仑0.25 mg/kg,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根据Dixon改良序贯法,若在插植过程中出现体动反应为阳性反应,下一位患者增加瑞马唑仑用量,否则为阴性反应,降低用量,剂量梯度0.01 mg/kg,直到出现7次折返,停止试验。记录入室时(T_(1))、给药完毕时(T_(2))、手术开始时(T_(3))、手术结束时(T_(4))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脑电双频指数(BIS)水平变化及术中不良反应,采用Probit analysis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计算瑞马唑仑的ED50及95%CI。结果纳入患者25例,阳性反应14例,阴性反应11例,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2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一过性心动过缓。复合阿芬太尼时,瑞马唑仑用于抑制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体动反应的ED_(50)为0.28 mg/kg(95%CI:0.27~0.30 mg/kg)。结论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抑制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体动反应的ED50为0.28 mg/kg(95%CI:0.27~0.30 mg/kg),患者呼吸循环稳定,镇静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阿芬太尼 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 半数有效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