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夹具式SHS离心机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振国 梅彤 吴连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3-16,共4页
介绍了一种改进型夹具式SHS离心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主要特点 ,并讨论了目前用自蔓延高温合成 (SHS)技术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存在的一些问题。实践证明 ,提出的改进型夹具式SHS离心机可方便快速地制备外径 4 5~ 10 0 0mm、长度 1... 介绍了一种改进型夹具式SHS离心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主要特点 ,并讨论了目前用自蔓延高温合成 (SHS)技术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存在的一些问题。实践证明 ,提出的改进型夹具式SHS离心机可方便快速地制备外径 4 5~ 10 0 0mm、长度 10 0~ 5 0 0 0mm的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产品性能稳定且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离心机 夹具式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下载PDF
氧化铝陶瓷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双喜 王建江 +3 位作者 李俊寿 张龙 叶明惠 李淑华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08-812,共5页
用自蔓延铝热-重力分离法制备了氧化铝陶瓷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测定了复合钢管的机械性能,并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了复合钢管的组织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外层钢管与内衬陶瓷间因形成FeO·Cr... 用自蔓延铝热-重力分离法制备了氧化铝陶瓷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测定了复合钢管的机械性能,并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了复合钢管的组织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外层钢管与内衬陶瓷间因形成FeO·Cr2O3尖晶石相而产生反应润湿,陶瓷层由隐针状内层、柱状中间层和外层树枝晶组成.由于陶瓷与钢管结合模式的改变,复合钢管的压剪强度由普通碳钢复合管的15.4MPa提高到不锈钢复合管的26.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内衬 氧化铝陶瓷 不锈钢 复合钢管
下载PDF
SHS离心机改进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夏天东 李冬黎 +3 位作者 赵文军 刘天佐 王晓军 马宝玉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30,共3页
介绍了 SHS离心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性能 ,简述了在设计制造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介绍的 SHS离心机可方便地制备外径为 50~ 150 mm,长度为 10 0~ 2 0 0 0
关键词 SHS 离心机 陶瓷衬管 改进设计
下载PDF
陶瓷内衬复合管金属/陶瓷SHS瞬间液相连接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忠民 叶明惠 +2 位作者 王建江 于贵波 张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基于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 ,采用CrO3 +TiO2 +C +Al+NiO燃烧体系合成出具有钢基体、中间过渡合金与内衬陶瓷三层结构的复合管 .内衬陶瓷中α -Al2 O3 以树枝晶沿径向向心分布 ,(Al2 O3+Ti2 O3 )共晶两相形成枝晶晶界且沿径... 基于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 ,采用CrO3 +TiO2 +C +Al+NiO燃烧体系合成出具有钢基体、中间过渡合金与内衬陶瓷三层结构的复合管 .内衬陶瓷中α -Al2 O3 以树枝晶沿径向向心分布 ,(Al2 O3+Ti2 O3 )共晶两相形成枝晶晶界且沿径向存在着成分偏析 .中间过渡合金是以Fe -Cr -Ni-Al -Ti为基且富Ti的碳化钛颗粒呈梯度分布而构成 ,与钢基体形成冶金熔合 ,并与内衬陶瓷通过碳化物的桥接作用及与因重力分离不完全而残留于陶瓷上的Cr -Ni -Ti合金相连接 ,实现金属 /陶瓷间SHS瞬间液相连接 (SHS -TLP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重力分离 陶瓷内衬复合 陶瓷/金属界面 瞬间液相连接 界面结合强度 钢基体 SHS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冶金工业应用的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符寒光 邢建东 蒋志强 《上海金属》 CAS 2002年第1期37-41,共5页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合成技术 ,具有能耗低、污染小和工艺简单等特点。详细介绍该技术的特点和发展 ,对在冶金工业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今后发展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值得重视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合成材料 陶瓷内衬复合管 冶金工业
下载PDF
制备复合钢管的卡盘夹持式SHS离心机设计
6
作者 李平 韩存仓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3-4,共2页
通过SHS离心法试验原理,对卡盘夹持式SHS离心机的结构设计思路、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实践证明,设计的卡盘夹持式SHS离心机成功制备的外径76mm、长度100mm的陶瓷内衬复合钢管,产品性能稳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制备 设计 卡盘夹持式SHS离心机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陶瓷加工
下载PDF
机械振动对SHS陶瓷内衬复合管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建江 张龙 +2 位作者 赵忠民 叶明惠 杜心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33-37,40,共6页
通过在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过程中施以不同振幅与振频的单自由度上下往复式机械振动 ,研究了机械振动对SHS铝热燃烧、陶瓷凝固及复合管组织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 ,机械振动并相应提高振频可以提高燃烧温度、燃烧速率和反应... 通过在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过程中施以不同振幅与振频的单自由度上下往复式机械振动 ,研究了机械振动对SHS铝热燃烧、陶瓷凝固及复合管组织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 ,机械振动并相应提高振频可以提高燃烧温度、燃烧速率和反应转化率 ,促进Al2 O3 Fe液相重力分离和陶瓷致密过程 ,并使陶瓷层的凝固组织发生改变 ;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机械振动并相应提高振频可以提高复合管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和内衬陶瓷层的表面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重力分离 陶瓷内衬复合管 机械振动
下载PDF
重力分离SHS内衬陶瓷涂层合成机理及添加剂行为 被引量:6
8
作者 杜心康 张龙 +2 位作者 王建江 叶明惠 赵忠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70-75,共6页
在采用SHS铝热 -重力分离技术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的基础上 ,研究了陶瓷涂层的合成机理及相应添加剂在合成过程中的行为 .研究得出 ,重力分离SHS合成过程经历燃烧合成、液相分离和陶瓷凝固三个基本过程 ,陶瓷层致密化贯穿于三个过程之中 ... 在采用SHS铝热 -重力分离技术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的基础上 ,研究了陶瓷涂层的合成机理及相应添加剂在合成过程中的行为 .研究得出 ,重力分离SHS合成过程经历燃烧合成、液相分离和陶瓷凝固三个基本过程 ,陶瓷层致密化贯穿于三个过程之中 ;SiO2 、CrO3 及NaF添加剂通过对三个过程的影响进而影响内衬陶瓷涂层与复合管的各项性能 .研究表明 ,在铝热剂为Al+Fe2 O3 +2 %SiO2 + 6%CrO3 + 1 %NaF条件下 ,内衬陶瓷涂层及复合管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重力分离 陶瓷内衬复合管 合成机理 添加剂
下载PDF
CrO_3、CuO对SHS陶瓷衬层复合钢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隋润涛 陈志刚 +1 位作者 陈建清 刘曦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03年第6期40-43,共4页
采用SHS铝热-重力分离法制备了陶瓷贻复合钢管。在SiO_2、NaF质量分数均为4%的条件下,研究了CuO、CrO3等添加剂对陶瓷内衬致密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二者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锅热剂为AL+Fe_2O_3+4%SiO_2+4%NaF+4%CrO_... 采用SHS铝热-重力分离法制备了陶瓷贻复合钢管。在SiO_2、NaF质量分数均为4%的条件下,研究了CuO、CrO3等添加剂对陶瓷内衬致密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二者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锅热剂为AL+Fe_2O_3+4%SiO_2+4%NaF+4%CrO_3的条件下,陶瓷衬层复合钢管具有较好的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添加剂 SHS 铝热-重力分离法 制备 性能 组织
下载PDF
金属添加剂对SHS陶瓷内衬复合管微观结构与界面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龙 赵忠民 +2 位作者 曹金荣 陆大勤 王建江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8-253,共6页
基于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以(CrO3+Al)为燃烧体系,通过添加并调整(TiO2+Al+C)子体系与Ni金属添加剂之间的成分比例,合成出具有钢基体、中间过渡合金层与内衬陶瓷三层结构的复合管。研究金属添加剂Ni对燃烧行为、碳化物颗粒... 基于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以(CrO3+Al)为燃烧体系,通过添加并调整(TiO2+Al+C)子体系与Ni金属添加剂之间的成分比例,合成出具有钢基体、中间过渡合金层与内衬陶瓷三层结构的复合管。研究金属添加剂Ni对燃烧行为、碳化物颗粒原位合成与分布、陶瓷/金属微连接及复合管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Ni添加量增多与(TiO2+Al+C)含量降低,反应体系的绝热燃烧温度与燃烧速率上升,Ni的添加与熔化促进反应中亚化学计量比的富Ti碳化物形成,同时也因液相传质促进该碳化物溶解于金属熔体中,并经结晶形成呈梯度分布于中间过渡合金层上的富Ti碳化物。经对复合管力学性能测试与SEM观察,发现添加适量的Ni粉,可以控制中间过渡合金层中碳化物的体积分数与分布,有利于内衬陶瓷层、中间过渡合金层与钢基体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复合管径向压溃强度与抗剪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 陶瓷内衬复合管 陶瓷俭属梯度连接 金属添加剂 碳化物 重力分离SHS法 界面连接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测试 内衬陶瓷层
下载PDF
纳米铝热体系制备陶瓷复合钢管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昱 孙书刚 +1 位作者 黄锋 倪红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5,共5页
采用纳米铝热体系制备了陶瓷复合钢管,研究了纳米铝热剂中添加4%Na2B4O7+2%、4%、6%、8%(质量分数)纳米SiO2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陶瓷层主相为α-Al2O3和FeAl2O4,杂相为Al2SiO5和B2O3;金相显微镜和SEM观察表明,α-Al2O... 采用纳米铝热体系制备了陶瓷复合钢管,研究了纳米铝热剂中添加4%Na2B4O7+2%、4%、6%、8%(质量分数)纳米SiO2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陶瓷层主相为α-Al2O3和FeAl2O4,杂相为Al2SiO5和B2O3;金相显微镜和SEM观察表明,α-Al2O3枝晶较细,排布密集,FeAl2O4呈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陶瓷致密度可达95%,压溃强度和压剪强度分别可达499 MPa、22.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纳米铝热剂 陶瓷复合钢管 组织性能
原文传递
预涂覆工艺对SHS陶瓷内衬复合管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金荣 赵忠民 张龙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
由弱反应体系TiO_2+C+Al和Ni按不同比例配合,组成预涂覆剂,对钢管内表面进行预涂覆处理,然后采用主燃烧体系CrO3+TiO2+C+Al+NiO制备SHS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研究预涂覆工艺对复合管合成和陶瓷/钢界面的影响。试验发现,不同的涂覆剂对燃烧... 由弱反应体系TiO_2+C+Al和Ni按不同比例配合,组成预涂覆剂,对钢管内表面进行预涂覆处理,然后采用主燃烧体系CrO3+TiO2+C+Al+NiO制备SHS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研究预涂覆工艺对复合管合成和陶瓷/钢界面的影响。试验发现,不同的涂覆剂对燃烧特性、陶瓷层组织结构以及陶瓷孔隙度和硬度影响不大,但对陶瓷/钢界面影响显著。当预涂覆剂配比为TiO2+C+90%(质量分数)Ni时,燃烧合成的复合管陶瓷/钢界面结合良好,形成了以含富钛碳化物的CrNi合金过渡层,过渡层中富钛碳化物呈梯度分布。与未采用预涂覆工艺制备的复合管相比,梯度分布更明显,复合管内应力分布趋于合理,提高了金属/陶瓷结合的牢固程度,表征界面结合强度的抗剪强度值达到46.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陶瓷内衬复合管 预涂覆 陶瓷/钢界面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衬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符寒光 杨云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1-24,共4页
综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特点、性能、制备原理、使用效果以及提高陶瓷层性能的措施 。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陶瓷内衬 复合钢管 离心法 重力分离法
下载PDF
合金化自蔓延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智超 滑有录 刘敬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4,共2页
在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时 ,在铝热剂中加入活性碳粉、合金粉末 ,使原来纯铁过渡层成为钢过渡层 ,硬度大幅度提高 ,从而使钢管抗压强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 合金化自蔓延法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抗压强度
下载PDF
石墨棒辅助SHS反应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细长管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宏艺 陈威 +1 位作者 任伟 李宁一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5年第6期47-50,共4页
针对当前国内SHS小口径陶瓷内衬复合管制备长度短的研究现状,采用石墨棒辅助SHS反应的新型制备工艺,成功制备了长650mm的陶瓷内衬复合细长管,使小口径陶瓷内衬复合管的制备长度有了大幅度增加。利用新工艺制取的复合管内衬层厚度约为2mm... 针对当前国内SHS小口径陶瓷内衬复合管制备长度短的研究现状,采用石墨棒辅助SHS反应的新型制备工艺,成功制备了长650mm的陶瓷内衬复合细长管,使小口径陶瓷内衬复合管的制备长度有了大幅度增加。利用新工艺制取的复合管内衬层厚度约为2mm,涂层组织结构致密,与基体结合紧密,各项力学性能相对于传统工艺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棒 SHS 陶瓷内衬复合细长管 工艺
原文传递
交变磁场对重力SHS制备复合管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焦万丽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39-1442,1446,共5页
将交变磁场引入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研究其对Al2O3复合管陶瓷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变磁场可以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α-Al2O3的枝晶尺寸减小,形态逐渐向细小的等轴晶形态过渡。复合管的抗压强度和抗... 将交变磁场引入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研究其对Al2O3复合管陶瓷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变磁场可以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α-Al2O3的枝晶尺寸减小,形态逐渐向细小的等轴晶形态过渡。复合管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当磁感应强度为0.20T时,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分别达418MPa和19.5MPa,比未引入交变磁场前分别提高了19.1%和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重力分离 交变磁场 陶瓷内衬复合管
原文传递
静态燃烧合成陶瓷涂层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文戈 周和平 +2 位作者 赵延灵 尹莉 陶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3,76,共5页
磨蚀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失效形式 ,陶瓷涂层技术是解决磨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介绍了燃烧合成涂层技术的原理及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工艺 ,同时对涂层的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静态燃烧合成表面涂层技术制备了陶瓷内衬复合... 磨蚀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失效形式 ,陶瓷涂层技术是解决磨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介绍了燃烧合成涂层技术的原理及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工艺 ,同时对涂层的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静态燃烧合成表面涂层技术制备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及弯头 ,其涂层主要由主晶相α Al2 O3 及铁铝尖晶石相、莫来石相组成。反应体系中的添加剂SiO2 可以有效地提高熔体的流动性 ,使陶瓷的凝固、结晶过程得到进一步控制 ,有助于减少孔隙及提高陶瓷涂层的致密度。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这种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蚀性能 ,可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涂层技术 燃烧合成涂层技术 复合钢管 莫来石 静态法 防腐措施
下载PDF
SHS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中多孔层抑制措施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磊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25-727,共3页
研究了在重力自蔓延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过程中在复合热管底部出现的多孔层现象,以及各类添加剂对其的影响,分析了多孔层出现的原因,探讨了抑制措施。试验结果表明,SiO2的存在是产生多孔层的主要原因,并且多孔层部分随着SiO2含量的... 研究了在重力自蔓延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过程中在复合热管底部出现的多孔层现象,以及各类添加剂对其的影响,分析了多孔层出现的原因,探讨了抑制措施。试验结果表明,SiO2的存在是产生多孔层的主要原因,并且多孔层部分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助燃剂也能导致多孔层的出现。当SiO2的质量分数小于2%时,适量加入氟化物,可以有效减少多孔层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分离SHS法 陶瓷内衬复合管 SiO2添加剂 多孔层
下载PDF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径向压溃强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汶霞 赵赤云 +1 位作者 郭志猛 殷声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8-241,共4页
将“钢筋砼梁”的分析原理应用于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分析,得到的复合钢管径向压溃强度的计算公式不仅体现了材料几何尺寸的效应,而且反映出材料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陶瓷衬层的弹性模量越高,复合钢管径向压溃强度就越高,这... 将“钢筋砼梁”的分析原理应用于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分析,得到的复合钢管径向压溃强度的计算公式不仅体现了材料几何尺寸的效应,而且反映出材料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陶瓷衬层的弹性模量越高,复合钢管径向压溃强度就越高,这为材料结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径向压溃强度 弹性模量
下载PDF
SHS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制造技术及其在矿山应用的展望
20
作者 符寒光 魏盛远 +2 位作者 黄超 张占波 邢建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2-35,共4页
介绍了SHS的特点、SHS技术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方法和SHS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在矿山应用现状 ,对今后提出了展望和对策。
关键词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离心法 重力分离法 矿山 应用现状 自蔓延高温合成 管道运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