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与体表解剖定位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蔓莉 皮婧静 +3 位作者 杨斌 崔路可 龚蓉 程弓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795-797,共3页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及体表解剖定位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操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筛选终末期肾功能不全(ESRD)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共120例,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及体表解剖定位行颈内静脉、股静...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及体表解剖定位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操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筛选终末期肾功能不全(ESRD)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共120例,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及体表解剖定位行颈内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每组30例,比较1次穿刺置管成功例数、平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颈内静脉组及股静脉组平均操作时间明显少于体表解剖定位颈内静脉组及股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较体表解剖定位1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动脉穿刺损伤、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较体表解剖定位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时间短,更为安全,推荐采用;体表解剖定位中心静脉置管术技术熟练,对并发症正确处理,仍可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置管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符晓 朱笑萍 +2 位作者 吴鸿 袁芳 陈星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6期309-310,311-312,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和处理,总结其经验。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7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1251例,留置中心导管1269例次。其中,置入股静脉409例,颈外静脉544例,颈内静脉285例,永久性置管31例...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和处理,总结其经验。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7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1251例,留置中心导管1269例次。其中,置入股静脉409例,颈外静脉544例,颈内静脉285例,永久性置管31例。结果导管留置时间:股静脉平均3周,颈内、外静脉平均4月,永久性置管平均11月。置管过程中主要的并发症为误穿动脉(2.36%)、局部血肿(2.13%)和渗血(1.26%)。导管留置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6.38%)和导管流量不足(5.04%)。感染包括局部感染(6.38%)和导管感染(2.83%),股静脉置管者感染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0.27%和3.67%,是股静脉留置时间最短的主要原因。颈内、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局部感染者每日消毒换药,导管感染者采用庆大霉素8 万单位加尿激酶1 万单位封管,封管2~3次症状缓解者继续封管2周,无效则拔管。导管流量不足原因有导管贴壁、打折或导管内血栓形成,以双腔导管多见。导管异位以颈外静脉置管者多见(2.57%),主要和颈外静脉的解剖位置有关。结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但应注意其适应症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胸壁段腋静脉与PICC、颈内静脉置管准确性与安全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玲 秦英 +3 位作者 王国蓉 江群 郭琴 高丽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B超引导下经腋静脉、颈内静脉和手臂静脉三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病例资料,比较三种置管途径置管成功率和置管相关并发症特点的差异。结果共1594例病例资料纳...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B超引导下经腋静脉、颈内静脉和手臂静脉三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病例资料,比较三种置管途径置管成功率和置管相关并发症特点的差异。结果共1594例病例资料纳入研究,其中PICC组484例,经颈内静脉置入的CVC 902例,经胸壁腋静脉置入的CVC 208例。三组病例资料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一次以上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一次以上送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颈内静脉CVC和腋静脉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6%(3例)、0.4%(4例)和5.3%(11例)。结论超声引导的胸壁段腋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送管成功率较高,与PICC、颈内静脉CVC相差不大,适合在有个体需求,有血管条件的肿瘤患者人群中开展。但应同时重点关注穿刺技术的精准性和并发症的预防以确保置管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仪 腋静脉 PICC 颈内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术
下载PDF
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万宏伟 李小昕 柳丽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 对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 取临床行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病例,对其成功率和各种常见并发症分别比较,统计处理用χ2检验.结果 表... 目的 对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 取临床行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病例,对其成功率和各种常见并发症分别比较,统计处理用χ2检验.结果 表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P<0.005),是首选的穿刺置管径路.结论 临床主张选用颈内静脉穿刺作为中心静脉置管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术
下载PDF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因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永岚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因素。方法:对437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按置管部位、时间、病因及导管的通畅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股静脉置管的感染率高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因素。方法:对437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按置管部位、时间、病因及导管的通畅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股静脉置管的感染率高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病因;置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而导管血流量是否充足对感染发生无显著影响。结论:为减少感染发生,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缩短。对那些有易感因素的患者,如股静脉置管,病情需要不得不长期留置导管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更加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才能有效预防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感染
下载PDF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的静脉血栓的解剖分布及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任重 赵海霞 +1 位作者 崔天蕾 付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静脉血栓的解剖分布及其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狭窄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有右颈内静脉置管史的127患者的CTA(Computed Tomograp...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静脉血栓的解剖分布及其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狭窄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有右颈内静脉置管史的127患者的CTA(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血管成像、置管时间、置管次数、血脂、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等相关影像学资料、置管相关数据和实验室指标,根据影像学资料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统计血栓组患者血栓的解剖位置分布并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根据CTA结果分为血栓组66例,非血栓组61例。血栓组中颈内静脉血栓形成者43例,右无名静脉狭窄者15例,锁骨下静脉狭窄者4例,上腔静脉狭窄者4例;血栓组的导管留置时间、血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血胆固醇水平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7.5±290d比131.6±83.7d,t=5.489,P=0.01;2.49±0.81mmol/L比2.11±1.03mmol/L,t=2.210,P=0.040;4.05±1.26mmol/L比3.89±0.69mmol/L,t=2.350,P=0.040);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在性别、年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置管次数及高密度脂蛋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侧颈内静脉置管相关血栓依次最常见于颈内静脉、无名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对于无内瘘使用禁忌证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右颈内静脉导管的长期留置;降低导管留置时间、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血浆胆固醇水平可能有助于减少或延缓中心静脉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血栓分布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肝素+抗生素封管治疗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振江 陈威 +1 位作者 徐月清 王汉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65-66,69,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素 +抗生素封管治疗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 8例血液透析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出现的导管感染及其治疗病历。结果 :2 6 8例中出现导管感染 2 2例 ,其中股静脉置管 15例 (11.9% ) ,颈内静脉 6例 (... 目的 :探讨肝素 +抗生素封管治疗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 8例血液透析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出现的导管感染及其治疗病历。结果 :2 6 8例中出现导管感染 2 2例 ,其中股静脉置管 15例 (11.9% ) ,颈内静脉 6例 (4 .8% ) ,二者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 1例。采用纯肝素 +抗生素封管 ,2例联用全身抗生素静滴治疗 ,全部导管感染均得到完全控制。结论 :肝素 +抗生素封管治疗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感染 封管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出血性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翎 石明 +2 位作者 邱昌建 程晖 刘红燕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8年第4期165-166,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71例接受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分析置管位置(颈内、锁骨下、股静脉)、置管后透析时机(即刻或隔日)、透析中抗凝方式(普通肝素...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71例接受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分析置管位置(颈内、锁骨下、股静脉)、置管后透析时机(即刻或隔日)、透析中抗凝方式(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无肝素)与出血并发症的关系。结果①置管后即刻透析患者发生出血并发症的风险较隔日透析高(16.4% vs 4.2%,P〈0.01);②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较普通肝素抗凝出血少(5.2% vs 13.8%,P〈0.01)。结论恰当的安排透析时机、选用合适的抗凝技术以可有效减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置管 低分子量肝素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粉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膜腔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已明确诊断的中或大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引流的40例为观察组,行常规分次胸腔穿刺抽液的23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膜腔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已明确诊断的中或大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引流的40例为观察组,行常规分次胸腔穿刺抽液的2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并发症、穿刺次数、积液吸收天数等。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52.5%(21/40),部分缓解率40%(16/40),总有效率92.5%(37/40);对照组完全缓解率34.8%(8/23),部分缓解率39.1%(9/23),总有效率73.9%(17/23)。观察组积液吸收天数5-22天,对照组14-36天(不包括无效病例)。胸膜增厚发生率观察组2.5%(1/40),对照组17.4%(4/23)。胸膜疼痛发生率观察组2.5%(1/40),对照组13%(3/2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长时间留置,便于注药治疗,且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穿刺方法。可作为恶性胸腔积液的常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生物化疗 穿刺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胸壁段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295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丽 郭琴 +6 位作者 郭玲 余启艳 廖丽 秦英 江群 何骄 陆皓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3-816,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经胸壁段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选择腋静脉置管提供参考。方法对295例超声引导下经胸壁段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指标包括置管时间、置管长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 目的回顾分析经胸壁段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选择腋静脉置管提供参考。方法对295例超声引导下经胸壁段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指标包括置管时间、置管长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管成功率、置管总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置管时间(6.93±3.35)min,置管长度(17.26±0.77)cm,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2%,一次性送管成功率94.42%,置管总成功率97.29%,置管并发症发生率7.80%,导管留置时间(60.69±50.06)d,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7.67%。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经胸壁段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可行性,导管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腋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CT静脉血管成像在中心静脉导管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崔天蕾 李真林 +2 位作者 曾筱茜 杨莹莹 付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CT静脉血管成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MDCTV)在中心静脉导管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中心静脉导管动能障碍但胸片及颈内静脉超声无异常发现的患者31例,行MDCTV观察导管走形、中心静脉狭... 目的探讨多层CT静脉血管成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MDCTV)在中心静脉导管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中心静脉导管动能障碍但胸片及颈内静脉超声无异常发现的患者31例,行MDCTV观察导管走形、中心静脉狭窄、血栓形成、纤维蛋白鞘形成等。结果 MDCTV示导管位置异常10例,中心静脉狭窄5例,中心静脉血栓形成4例(2例伴有颈内静脉血栓形成),管周纤维鞘形成7例,无明显异常者5例。结论 MDCTV可有效评估中心静脉导管功能障碍,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功能障碍 多层CT静脉血管成像
下载PDF
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洁红 郑立 +4 位作者 黄木兰 李义贤 辛丽华 郑静云 袁云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5期18-19,共2页
总结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970例病人接受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前进行护患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合作,认真做好置管期间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本组... 总结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970例病人接受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前进行护患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合作,认真做好置管期间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本组病人置管期间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保证了导管的正常使用,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为中心静脉置管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下载PDF
69例临时中心静脉透析导管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丽萍 汪芝霞 姜维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69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运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1月至12月新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其... 目的通过分析69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运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1月至12月新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其中男性42例,女性27例;年龄20~89岁,平均(61.06±15.09)岁。统计并记录69例患者的原发疾病、导管留置部位与时间、导管相关性感染以及导管血栓形成情况、疾病转归。对比分析不同的置管部位对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69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原发疾病主要为慢性肾炎30例(43.48%)、肿瘤相关性肾病12例(17.39%)、糖尿病肾病9例(13.04%)等,直接直观原因包括急性肾衰竭17例(24.63%)、慢性肾衰竭首次透析内瘘未成熟43例(62.32%)以及内瘘失功9例(13.04%)。14例(20.29%)患者死亡、7例(10.14%)患者好转、33例(47.83%)转为长期血液透析、5例(7.25%)转为腹膜透析、1例(1.45%)患者放弃治疗。4例(5.79%)患者出现了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1.47次/1 000导管日;12例(17.39%)患者发生血栓形成,其中3例(25.00%)溶栓无效,重新置管,余9例(75.00%)患者经溶栓治疗可维持适当的血流量,9例溶栓患者的平均溶栓次数为(3.44±1.84)次。69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的患者分别为39例(56.52%)和30例(43.48%),不同部位导管的留置时间无差异[(39.64±25.43)比(38.86±26.77)d,P>0.05],但颈内静脉置管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0.65次/1 000导管日比2.57次/1 000导管日)和血栓形成率[5.13%(2/39)比33.33%(10/30),P<0.05]均低于股静脉置管。结论临时中心静脉置管为透析患者第一时间建立了安全、快捷、可靠的临时血管通路,在临床运用中值得推广;但临时中心静脉透析导管也增加了透析患者的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改良送管法在预防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慧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2期2088-208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送管法在预防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6年行PICC置管者227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行PICC置管263例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送管法对患者进行置管,观察组采用改良送管法,在置管过程... 目的探讨改良送管法在预防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6年行PICC置管者227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行PICC置管263例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送管法对患者进行置管,观察组采用改良送管法,在置管过程中对偏头方法及送管速度进行改良。比较两组患者的异位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的异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送管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护理 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处理
下载PDF
超声定位法在腋静脉穿刺中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孜卓 柴艳芬 +1 位作者 寿松涛 黄立权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20-152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法同体表定位(Magney)法腋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EICU患者,共纳入患者80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Magney法(n=35)和超声引导法(n=45)。统计穿刺成功次数、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法同体表定位(Magney)法腋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EICU患者,共纳入患者80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Magney法(n=35)和超声引导法(n=45)。统计穿刺成功次数、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Magney定位法同超声定位法比较,1次成功率(25.7%vs 68.9%,P<0.01)、穿刺大于2次(34.3%vs 11.1%,P=0.012)及总成功率(82.9%vs 100%,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穿刺方法均有误穿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gney定位法发生血肿2例,臂丛神经损伤1例,48 h内未发生感染;超声定位法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定位法腋静脉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较体表定位(Magney)法有更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 超声 并发症 Magney法
原文传递
中心静脉导管加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健 孙圣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加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我科2004年4月至2007年5月9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加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加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我科2004年4月至2007年5月9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加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平均肺复张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皮下气肿、复张性肺水肿、穿刺部位感染)。结果肺复张时间及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加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方法简单、易操作、创伤小、效果好、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中心静脉导管 持续低负压吸引 疗效
下载PDF
866例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回顾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凡 王涛 +3 位作者 郭东阳 郑宇 张光明 程悦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及减少近期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肾内科近9年的中心静脉置管术,统计使用盲穿、B超定位、B超引导三种方法穿刺颈内静脉、股静脉和颈外静脉的例数、一次成功率...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及减少近期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肾内科近9年的中心静脉置管术,统计使用盲穿、B超定位、B超引导三种方法穿刺颈内静脉、股静脉和颈外静脉的例数、一次成功率和发生并发症的种类及例数。结果866例中颈内静脉置管术617例,股静脉置管术245例,颈外静脉置管术4例;常规盲穿512例,其中一次成功421例(82.2%),发生局部血肿10例(1.9%),误穿动脉33例(6.4%),伤及神经4例(0.8%),皮下气肿1例(0.2%);B超定位257例,其中一次成功238例(92.6%),发生血肿1例(0.4%),误穿动脉2例(0.8%),未发生其他并发症;B超引导97例,一次成功92例(94.8%),未发生并发症;与常规盲穿比较,超声定位和引导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P<0.001,P=0.002),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一种风险较大的有创性操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采用超声辅助穿刺能有效降低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中心静脉置管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肿瘤医院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兴肖 田建兵 +6 位作者 李锦锦 王媛 何艳凛 刘志广 孔洁羽 王翯童 邢亚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6-1810,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医院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耐药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99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资料,观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CRBSI病原菌及药物敏感结果,并对危险... 目的探讨肿瘤医院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耐药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99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资料,观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CRBSI病原菌及药物敏感结果,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发现84例患者发生了CRB-SI,千日感染率为0.08‰;感染居首位的科室为ICU;共培养分离病原菌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57.95%,革兰阳性菌31株占35.23%,检出率前5位的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置管时间、糖尿病是CRBSI的危险因素,而白蛋白是CRBS1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引起CRBSI发生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提高警惕,同时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以预防CRB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肿瘤医院
原文传递
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燕红 张勤 +1 位作者 钟庆 宋凤莲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3期267-275,共9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日期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日期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中心静脉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对CRBSI组患者行病原菌种类分析,同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信息,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构建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93例,其中CRBSI组38例、非CRBSI组255例。38例CRB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2珠,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比50.00%(26/5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23%(10/52)、表皮葡萄球菌7.69%(4/52)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占比44.23%(23/52),以大肠埃希菌17.31%(9/52)、肺炎克雷伯杆菌13.46%(7/52)为主;真菌占比5.77%(3/52),均为白色念珠菌。CRBSI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静脉营养液输液、置管前应用抗菌药物者占比显著高于非CRBSI组;CRBSI组BMI、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CRBSI组,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非CRBSI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BMI、合并糖尿病、入院时高APACHEⅡ评分、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时间长、输液类型为静脉营养液、置管前应用抗菌药物为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ROC分析表明,BMI、入院时APACHEⅡ评分、置管时间均能用于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919、0.975(P<0.05)。结论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CRBSI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较为多见,同时CRBSI的发生与年龄、BMI、置管天数、置管部位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一种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20
作者 李会仙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自制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并用于临床。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于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作... 目的自制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并用于临床。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于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早产儿使用阿童木暖箱辐射保暖、约束带或人为约束的方式进行脐静脉置管或中心静脉置管。试验组早产儿使用自行设计的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于阿童木暖箱中辐射保暖进行置管。记录两组早产儿置管时间、肢体脱出次数、置管参与人数、置管20 min至置管结束时的体温,并计算发生低体温(<36.5℃)的频率,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由保暖睡袋和软垫两部分组成。保暖睡袋包括头部、手臂部、胸腹部和下肢部4个部分,其中胸腹部设计有长方形覆盖布料,掀开便于对早产儿行脐静脉穿刺。长方形软垫上有3组约束带,可分别固定保暖睡袋手臂部、胸腹部、下肢部。置管操作时,用魔术贴将保暖睡袋固定在软垫表面,根据穿刺部位选择暴露皮肤的范围。②试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性别、体质量、孕周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48.3%比46.7%,体质量(kg):1.86±0.06比1.82±0.06,孕周(周):31.33±0.31比32.25±0.34,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置管时间明显缩短(min:21.30±0.43比30.02±0.64,P<0.01),肢体脱出次数明显减少(0次:70.0%比33.3%,1次:26.7%比50.0%,P<0.01),置管参与人数明显减少(人:1.77±0.06比2.37±0.06,P<0.01)。试验组早产儿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12%(6/98)比26.50%(31/117),χ^(2)=15.536,P<0.01〕。结论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使用方便,可有效缩短置管时间,节约人力资源,减少早产儿低体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早产儿 保暖 设计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