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红豆杉属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山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1-324,共4页
对两种红豆杉属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Taxusmedia和Taxusbrevifolia的细胞培养技术和方法。通过培养基优化筛选试验成功地诱导获得了12个细胞株系,通过不同激素试验使细胞生长量大幅度提高,... 对两种红豆杉属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Taxusmedia和Taxusbrevifolia的细胞培养技术和方法。通过培养基优化筛选试验成功地诱导获得了12个细胞株系,通过不同激素试验使细胞生长量大幅度提高,细胞月增长量达13倍,每升培养基每月干细胞产量达16.11g,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为细胞培养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扩大高效抗癌植物资源红豆杉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醇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肝窦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肝星状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小菁 刘芳 +3 位作者 肖文君 黄明慧 黄颂敏 王一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1295-1297,共3页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异常增生的主要细胞来源,其调控机制复杂,许多因素参与.其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研究引起关注.CTGF 对...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异常增生的主要细胞来源,其调控机制复杂,许多因素参与.其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研究引起关注.CTGF 对细胞分化、增殖及 ECM 具有很强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内皮细胞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CTGF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外米托蒽醌的含量 被引量:7
3
作者 代广会 周卿 尚京川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外米托蒽醌含量的方法,并对米托蒽醌普通剂型和脂质体剂型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固相萃取柱(Bond-Elut,C_(18))提取样品,在 ZORBAX SB-C_(18)(4.6mm×250mm,5μm)分离柱上,以甲醇-0.02mol&...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外米托蒽醌含量的方法,并对米托蒽醌普通剂型和脂质体剂型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固相萃取柱(Bond-Elut,C_(18))提取样品,在 ZORBAX SB-C_(18)(4.6mm×250mm,5μm)分离柱上,以甲醇-0.02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6:64,磷酸调 pH=3.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42nm 处检测样品。结果:培养液米托蒽醌样品在0.1~4.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8.40%,日内 RSD 为1.12%~1.30%,日间RSD 为1.27%5~2.00%;细胞内液米托蒽醌样品在0.5~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1.80%,日内 RSD 为2.50%~2.70%,日间 RSD 为2.80%~3.8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适合米托蒽醌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脂质体 米托蒽醌 细胞培养液
下载PDF
Methods for the extraction and RNA profiling of exosomes 被引量:5
4
作者 Emily Zeringer Mu Li +6 位作者 Tim Barta Jeoffrey Schageman Ketil Winther Pedersen Axl Neurauter Susan Magdaleno Robert Setterquist Alexander V Vlassov 《World Journal of Methodology》 2013年第1期11-18,共8页
AIM:To develop protocols for isolation of exosom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RNA content.METHODS:Exosomes were extracted from He La cell culture media and human blood serum using the Total exosome isolation(from c... AIM:To develop protocols for isolation of exosom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RNA content.METHODS:Exosomes were extracted from He La cell culture media and human blood serum using the Total exosome isolation(from cell culture media)reagent,and Total exosome isolation(from serum)reagent respectively.Identity and purity of the exosomes was confirmed by Nanosight?analysis,electron microscopy,and Western blots for CD63 marker.Exosomal RNA cargo was recovered with the Total exosome RNA and protein isolation kit.Finally,RNA was profiled using Bioanalyzer and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methodology.RESULTS:Here we describe a novel approach for robust and scalable isolation of exosomes from cell culture media and serum,with subsequent isolation and analysis of RNA residing within these vesicles.The isolation procedure is completed in a fraction of the time,compared to the current standard protocols utilizing ultracentrifugation,and allows to recover fully intact exosomes in higher yields.Exosomes were found tocontain a very diverse RNA cargo,primarily short sequences 20-200 nt(such as mi RNA and fragments of m RNA),however longer RNA species were detected as well,including full-length 18S and 28S r RNA.CONCLUSION:We hav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set of reagents and a workflow allowing fast and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exosomes,followed by isolation of RNA and its analysis by q RT-PCR and other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OMES MICROVESICLES cell culture media SERUM RNA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ING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二阶校正方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中阿霉素的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建瑶 吴海龙 +2 位作者 张娟 张晓华 俞汝勤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4-892,共9页
本文采用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和交替归一加权残差三线性分解(ANWE)两种二阶校正方法结合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对完全不经任何预处理的细胞培养基中的阿霉素进行简单、快速、直接的定量测定.当算法选取组分数为2时,解析得到细胞培养基... 本文采用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和交替归一加权残差三线性分解(ANWE)两种二阶校正方法结合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对完全不经任何预处理的细胞培养基中的阿霉素进行简单、快速、直接的定量测定.当算法选取组分数为2时,解析得到细胞培养基中阿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8)%和(100.3±1.9)%.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黄素单核苷酸(FMN)四种细胞内的自发荧光物后,选取组分数为4时,解析得到细胞培养基中阿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2.9)%和(99.2±3.1)%.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直接测定细胞培养基中阿霉素的含量,并且在模拟细胞内荧光干扰环境下可定量测定阿霉素,且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校正 交替三线性分解 交替归一加权残差 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 阿霉素 细胞培养基 细胞
原文传递
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类肿瘤干细胞的培养分离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曾 王德林 +1 位作者 蓝建华 杨宗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从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分离前列腺癌类干细胞并进行初步鉴定,为前列腺癌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含血清及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不同培养条件下前列腺癌类干细胞的比例,细胞免疫... 目的从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分离前列腺癌类干细胞并进行初步鉴定,为前列腺癌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含血清及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不同培养条件下前列腺癌类干细胞的比例,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前列腺癌类干细胞,MTT法测定并比较前列腺癌类干细胞与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倍增时间,观察前列腺癌类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及其分化后细胞的双重免疫荧光表达。结果少量PC-3细胞能在添加了人表皮生长因子(EGF)、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人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存活并形成悬浮细胞球团,无血清培养基中前列腺癌类干细胞比例(1.43%)显著高于含血清培养基(0.41%,P<0.05)。前列腺癌类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培养7d的细胞数为9.6×105个)强于前列腺癌细胞(培养7d的细胞数为3×105个,P<0.0005),倍增时间(21.90h)短于前列腺癌细胞(28.38h,P<0.0005),免疫荧光显示前列腺癌类干细胞表达CD133;前列腺癌类干细胞球可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贴壁分化,且双重荧光检测显示其同时低表达CD44和CD133。结论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含有少量能表达前列腺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前列腺癌类干细胞,并可通过无血清培养基富集这类类肿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细胞系 肿瘤 肿瘤干细胞 培养基 无血清
下载PDF
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保护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的可能性 被引量:4
7
作者 辛泽团 刘湘泽 +3 位作者 张明进 李伟 陈伯华 马学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1期7265-7271,共7页
背景:外周神经损伤后的很短时间内,神经和肌肉已经开始发生不可逆的退变。如何延缓外周神经损伤后的退变过程,并创造一定的微环境作为其恢复的基础。目的:探讨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保护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的作用。方法:获得并培养许旺细胞... 背景:外周神经损伤后的很短时间内,神经和肌肉已经开始发生不可逆的退变。如何延缓外周神经损伤后的退变过程,并创造一定的微环境作为其恢复的基础。目的:探讨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保护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的作用。方法:获得并培养许旺细胞和PC12细胞,分别进行完全培养基培养、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和50℃高温培养,心脏营养素1组中加入一定量的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溶液,对照组中加入等量无菌DMEM溶液培养24 h。应用CCK-8比色法测定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测定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浓度,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与结论:加入心脏营养素1后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乳酸脱氢酶释放量、丙二醛浓度明显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证实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能够明显减轻缺血和热应激刺激对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心脏营养素1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了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细胞学实验 生物活性因子 心脏营养素1 PC12细胞 许旺细胞 CCK-8 乳酸脱氢酶试剂盒 硫代巴比妥酸法 黄嘌呤氧化酶法 保护作用 省级基金
下载PDF
我国细胞培养基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及对策建议
8
作者 陈琪 郭伟 +2 位作者 杨喆(综述) 于振行 沈建忠(审校)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1-635,共5页
细胞培养基是生命健康领域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近年来,国产细胞培养基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高,国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由2017年的19.2%提高至2021年的33.7%。但产业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和短板,如技术和工艺积累亟待加强、产品质... 细胞培养基是生命健康领域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近年来,国产细胞培养基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高,国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由2017年的19.2%提高至2021年的33.7%。但产业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和短板,如技术和工艺积累亟待加强、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等。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专题研讨、专家访谈,回顾了细胞培养基的发展历程,从我国细胞培养基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及趋势,深入分析、系统梳理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基 机遇 挑战 建议
原文传递
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体外培养及不同浓度尿激酶干预后的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葛汝村 吕涌涛 +3 位作者 魏巍 陈平 冯肖亚 徐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第6期271-274,共4页
目的:建立科学简易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尿激酶对其干预后的表现。方法:取24h内新生Wistar大鼠脑皮质,用浓度为2mg/mL的木瓜酶和适量DNaseI酶共同消化,并用配置好的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接种培养,6d后免疫荧光法鉴定... 目的:建立科学简易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尿激酶对其干预后的表现。方法:取24h内新生Wistar大鼠脑皮质,用浓度为2mg/mL的木瓜酶和适量DNaseI酶共同消化,并用配置好的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接种培养,6d后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元纯度;分别配置含尿激酶终浓度为5000U/mL、8000U/mL、10000U/mL、15000U/mL和20000U/mL的Neurobasal培养基并进行全量换液,镜下观察不同浓度尿激酶干预后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培养6d,神经元分化成熟,胞质丰富,树突及轴突舒展延长,可见密集的神经纤维网络,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元纯度为88.2%;尿激酶干预后,发现尿激酶浓度在5000~10000U/mL时,2h内镜下观察培养体系无明显变化,但随时间的延长,尿激酶浓度为10000U/mL作用4h时,可见少量神经元细胞破碎崩解,细胞间网状结构减少。尿激酶浓度在15000U/mL及20000U/mL时,干预2h发现神经元细胞崩解,网状结构消失。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简易、高效的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的方法,尿激酶浓度在5000~10000U/mL时,2h内对体外神经元培养体系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细胞培养 培养基 免疫荧光 尿激酶
下载PDF
灰飞虱胚胎组织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来 吴祖建 +2 位作者 傅国胜 林奇英 谢联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5-459,共5页
为建立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en单层细胞株,以Grace培养基为基础,MM培养基、水解乳清蛋白、酵母抽提物和胎牛血清(FBS)为营养添加因子,共配成7种全培养基,用以培养灰飞虱胚胎组织细胞。7种培养基均可维持灰飞虱胚胎切块组织... 为建立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en单层细胞株,以Grace培养基为基础,MM培养基、水解乳清蛋白、酵母抽提物和胎牛血清(FBS)为营养添加因子,共配成7种全培养基,用以培养灰飞虱胚胎组织细胞。7种培养基均可维持灰飞虱胚胎切块组织细胞的贴壁培养1~4周,而培养基5(1Grace+1MM+20%FBS)则可维持贴壁培养达2个月以上;pH8.0的0.25%胰蛋白酶在37℃下酶解组织块5~10min的分离效果较好。实验获得较适合灰飞虱胚胎组织细胞生长的配方和组织酶解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胚胎组织 细胞培养 培养基
下载PDF
序贯培养对小白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泊 孙云霞 +1 位作者 史敏 马明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索序贯培养技术对小白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将 2 -细胞期的小鼠胚胎随机分为序贯培养组与传统培养组进行培养 ,观察分析两组的 8-细胞期胚胎形成率、桑椹期胚胎形成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序贯培养组 8-细胞期胚胎形成率... 目的:探索序贯培养技术对小白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将 2 -细胞期的小鼠胚胎随机分为序贯培养组与传统培养组进行培养 ,观察分析两组的 8-细胞期胚胎形成率、桑椹期胚胎形成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序贯培养组 8-细胞期胚胎形成率、桑椹期胚胎形成率及囊胚形成率分别为 70 .5 %、6 8.2 %、6 5 .9% ,传统培养组分别为 4 5 .7%、4 5 .7%、34.3%。两组比较 ,序贯培养组高于传统培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采用适当的培养液进行序贯培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细胞胚胎 体外培养 培养基 小鼠
下载PDF
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东娟 童锦禄 +1 位作者 冉志华 郑青 《胃肠病学》 2016年第2期75-79,共5页
背景:小肠类器官是体外研究肠道上皮最好的工具,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在国内建立并优化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为小肠上皮细胞的基础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常规培养L-WRN细胞,收集含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的条... 背景:小肠类器官是体外研究肠道上皮最好的工具,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在国内建立并优化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为小肠上皮细胞的基础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常规培养L-WRN细胞,收集含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的条件培养基。处死6~8周龄C57BL/6小鼠,自末端回肠起取约15 cm肠段,纵向剖开,EDTA法分离、收集隐窝上皮,以基质胶包埋多聚化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L-WRN条件培养基,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出芽情况,待出芽达一定长度后,重新包埋传代培养。结果:与含20%FBS的L-WRN条件培养基相比,含10%FBS的条件培养基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条件培养基浓度为10%、15%、20%、25%、30%均可促使小肠类器官形成,15%条件培养基的出芽率最高。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了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并发现15%L-WRN条件培养基(含10%FBS)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出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类器官 原代细胞培养 L-WRN细胞 培养基 条件性 隐窝 干细胞
下载PDF
体外中脑微环境下骨髓基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牛平 陈欢意 +1 位作者 赵帅 杜迎春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97-700,共4页
目的应用中脑条件培养基与细胞因子联合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转化为多巴胺能(DA)神经元,探索体外诱导 MSCs 定向分化为 DA 能神经元的最佳条件。方法取雄性 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进行 MSCs 的体外培养和传代扩增。采用贴壁培... 目的应用中脑条件培养基与细胞因子联合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转化为多巴胺能(DA)神经元,探索体外诱导 MSCs 定向分化为 DA 能神经元的最佳条件。方法取雄性 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进行 MSCs 的体外培养和传代扩增。采用贴壁培养法使 MSCs 得到纯化。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后,依据加入的神经营养因子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_1)组、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组、GDNF+GM_1组、GDNF+GM_1+中脑条件培养基组]。诱导过程中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在诱导第3、7天进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计数 NSE和 TH 阳性细胞数,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各实验组于诱导第3、7天见不同数量的 NSE、TH阳性神经元样细胞,GFAP 阴性。对照组及实验各组7 d 时 NSE 阳性细胞数(个/视野,n=10)分别为:对照组2.214±0.779,GM_1组22.014±3.624,GDNF 组31.345±2.850,GDNF+GM_1组40.314±4.203,GDNF+GM_1+中脑条件培养基组45.257±5.999。实验各组以 GDNF+GM_1+中脑条件培养基组 NSE 阳性细胞率最高,依次为 GDNF+GM_1组、GDNF 组、GM_1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应用 GDNF 和 GM_1不能诱导 MSCs 表达 TH,二者联合应用可诱导 MSCs 表达 TH,加入中脑条件培养基可使 TH 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加,而且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TH 阳性表达增加更显著。结论中脑条件培养基与细胞因子联合可明显促进 MSCs 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促进细胞表达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细胞分化 细胞因子类 培养基
原文传递
大细胞肺癌H460细胞系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攀 周向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3-457,462,共6页
目的利用无血清条件悬浮培养人大细胞肺癌H460系,从中分离到肺癌干细胞并进行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无血清条件培养法悬浮培养H460细胞形成悬浮细胞球,通过q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平皿克隆形成等实验,比较H460细胞和H460细... 目的利用无血清条件悬浮培养人大细胞肺癌H460系,从中分离到肺癌干细胞并进行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无血清条件培养法悬浮培养H460细胞形成悬浮细胞球,通过q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平皿克隆形成等实验,比较H460细胞和H460细胞球中干性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能力强弱,并利用裸鼠移植瘤形成实验研究肺癌细胞干细胞球的体内生物学特性。结果利用无血清条件培养法成功从H460细胞中分离出悬浮生长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其增殖能力强于H460贴壁细胞(P<0.05),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Sox2、Oct4和Nanog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增加(尤以Nanog提升水平明显(P<0.01)),细胞球在裸鼠体内具有较强成瘤能力。结论无血清条件培养法可以有效富集到H460细胞系中的肺癌干细胞,Nanog可能与H460细胞系中CSLCs的干性特征维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肺癌 肿瘤干细胞 无血清条件培养 NANOG
下载PDF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涂怀军 李剑 +3 位作者 石庆芝 李洁 吴琼 戴育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无血清培养扩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方法。方法从脐血中分离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有血清培养基及自制的无血清培养基中,比较两种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瑞氏、过碘酸雪夫(PAS)、非特异性酯酶(NAE)...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无血清培养扩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方法。方法从脐血中分离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有血清培养基及自制的无血清培养基中,比较两种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瑞氏、过碘酸雪夫(PAS)、非特异性酯酶(NAE)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观察,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种培养条件下MSC表面CD分子表达情况及细胞周期。结果有血清培养第3天出现较多贴壁细胞,8天有细胞丛生长,12~18天细胞融合成片,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外观。无血清培养第5天出现较多贴壁细胞,8天有细胞丛生长,14~20天细胞融合成片。单层融合的脐血MSC消化传代培养1周左右达融合,可继续传代扩增。最终有血清培养获得(3.45±0.28)×108个细胞,无血清培养获得(2.97±0.26)×108个细胞,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无血清与有血清培养21天,贴壁细胞PAS和ALP染色阳性,以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为主。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两种培养条件下扩增后的脐血MSC均不表达CD34、CD13和CD45,而强表达CD166、CD29、CD105,较强表达CD54;无血清培养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有血清培养组(P<0.05)。结论利用自行研制的无血清培养基添加一些辅助因子能较好地培养扩增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培养基 无血清 脐血
下载PDF
人毛乳头细胞培养基的改进
16
作者 边巍 刘昕 +1 位作者 冯亚琴 罗媛 《华北国防医药》 2007年第6期1-3,F0003,共4页
目的:改进人毛乳头细胞(DPC)培养,以便在体外快速、高效地获得人DPC。方法:用含100ml/L胎牛血清(FCS)的DMEM和改进的DPC培养基(DPCM)培养人DPC,观察比较人DPC在两种培养基中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点。结果:人DPC在DPCM上的生... 目的:改进人毛乳头细胞(DPC)培养,以便在体外快速、高效地获得人DPC。方法:用含100ml/L胎牛血清(FCS)的DMEM和改进的DPC培养基(DPCM)培养人DPC,观察比较人DPC在两种培养基中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点。结果:人DPC在DPCM上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含100ml/LFCS的DMEM,而且细胞传代次数可达18~20代。结论:DPCM较含100mI/LFCS的DMEM对DPC具有更显著地刺激生长的作用.是人DPC较好的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基
下载PDF
肿瘤细胞内外长春新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婵 母昭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肿瘤细胞内外长春新碱(Vincristini sulfas,VCR)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6.6)∶甲醇(30∶7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67nm;柱温:30℃。结... 目的:建立测定肿瘤细胞内外长春新碱(Vincristini sulfas,VCR)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6.6)∶甲醇(30∶7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67nm;柱温:30℃。结果:长春新碱样品在12.5~160.0μg/ml范围和0.125~1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细胞外液平均提取回收率为73.8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3%,日内RSD为3.14%,日间RSD为3.99%;细胞内液日内RSD为2.15%,日间RSD为1.77%。最低检测限为0.04μg/ml。结论:本法简单、快速、选择性好,适合长春新碱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长春新碱 细胞培养液
下载PDF
基于替代分析物的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细胞培养液中酪氨酸含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文彬 董江锴 +5 位作者 孟爽 雷绘敏 王聪慧 沈瑛 唐亚斌 朱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9-955,共7页
目的通过准确测定细胞培养液中酪氨酸含量,无损地动态监测肺癌细胞系相较于非肿瘤细胞系的异常酪氨酸代谢。方法收集16HBE、PC9和HCC827各细胞系培养24、48和72h后的细胞培养液样本,通过建立基于酪氨酸替代分析物的HILIC-MS/MS方法... 目的通过准确测定细胞培养液中酪氨酸含量,无损地动态监测肺癌细胞系相较于非肿瘤细胞系的异常酪氨酸代谢。方法收集16HBE、PC9和HCC827各细胞系培养24、48和72h后的细胞培养液样本,通过建立基于酪氨酸替代分析物的HILIC-MS/MS方法,定量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细胞培养液中的酪氨酸含量。结果该方法在1—40μg/mL的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相对回收率为93.02%~102.53%,重复性好(3.91%~8.69%)。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细胞培养液中酪氨酸的测定,可用于观察肺癌细胞系的特异性酪氨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 替代分析物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 细胞培养液
下载PDF
过氧化氢-血清饥饿诱导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裴志勇 赵玉生 +1 位作者 高伟 尹巧香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64-267,I0002,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血清饥饿(H2O2/SD)法建立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凋亡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酶消化法及贴壁法从小型猪腹股沟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SCs,流式细胞仪检测ASCs表面抗原CD29、CD31、CD34、CD44、CD45、CD90、CD105、HLA-DR...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血清饥饿(H2O2/SD)法建立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凋亡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酶消化法及贴壁法从小型猪腹股沟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SCs,流式细胞仪检测ASCs表面抗原CD29、CD31、CD34、CD44、CD45、CD90、CD105、HLA-DR的表达。采用不同浓度H2O2(100μM、200μM、400μM、600μM、800μM)联合SD作用于ASCs 6 h,Annexin V-FITC/PI、罗丹明123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内跨膜电位(ΔΨm)的变化。结果第4代ASCs表面抗原CD29、CD44、CD90、CD105表达呈阳性,CD31、CD34、CD45、HLA-DR表达呈阴性。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H2O2/SD干预6 h均可引起ASCs不同程度的凋亡,而细胞凋亡率最明显的是200μM组(P<0.05),该浓度组也引起ΔΨm明显下降(P<0.01)。结论过氧化氢联合血清饥饿是一种简单有效诱导干细胞凋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脂肪组织 过氧化氢 培养基 无血清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和胰蛋白酶对Vero细胞培养及消化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红 周刘一帆 +10 位作者 杨彪 刘玉晴 张久威 李庆亮 冯冬扬 白萱 姜志军 董犇 阮波 徐葛林 段凯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公司生产的无血清培养基对病毒性疫苗生产用Vero细胞培养效果,及基因工程胰蛋白酶的细胞消化效果,以判断是否适用。方法实验组用VirusPro Vero-A培养基进行Vero细胞的培养,用Trpzyme消化细胞。对照组用VP-SFM培养基进行细... 目的比较不同公司生产的无血清培养基对病毒性疫苗生产用Vero细胞培养效果,及基因工程胰蛋白酶的细胞消化效果,以判断是否适用。方法实验组用VirusPro Vero-A培养基进行Vero细胞的培养,用Trpzyme消化细胞。对照组用VP-SFM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用TrypLE Select消化细胞。两组Vero细胞以相同密度接种在T175培养瓶中,以相同的培养条件和传代方法在T175瓶和细胞工厂中各培养3代。培养期间观察细胞的上清液、形态以及汇合度,消化后检测细胞活率并计算细胞收获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消化液的pH值、总消化时长、37℃消化孵育时长、细胞活率以及细胞收获量。结果两组细胞生长状态均良好。配对t检验显示,实验组消化液的pH值(6.99)、总消化时长(17.28 min)和37℃消化孵育时长(6.93 min)均值均大于对照组消化液(分别为6.75、12.34 min、3.30 min),细胞活率(94.79%)及细胞收获量(T175瓶:3.91×107个;细胞工厂:1.90×109个)均值均高于对照组的(分别为90.20%、3.33×107个、1.26×109个),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17、3.46、2.98、2.31和4.38,P值均<0.05)。结论实验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效果较好,实验组基因工程胰蛋白酶细胞消化液温和、细胞损伤小,均适用于Vero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技术 VERO细胞 培养基 无血清 胰蛋白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