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乐平南窑窑址调查报告 被引量:19
1
作者 饶华松 何国良 +7 位作者 邬书荣 周剑 江永明 彭长水 金国庆 余志凡 龚志平 张文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8,共28页
南窑窑址位于江西省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2011年至2012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勘探,揭露面积60平方米,清理灰坑1个,勘探龙窑遗迹2条,出土一批青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彩瓷、酱釉瓷器以及窑具标本。调查研... 南窑窑址位于江西省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2011年至2012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勘探,揭露面积60平方米,清理灰坑1个,勘探龙窑遗迹2条,出土一批青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彩瓷、酱釉瓷器以及窑具标本。调查研究表明,南窑始烧于中唐,衰落于晚唐。窑址文化层堆积厚,规模宏大,是江西地区少见保存完好、分布面积较大的唐代青瓷窑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调查 乐平 南窑 唐代 青瓷窑
原文传递
论宋代龙泉窑青瓷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永平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0年第2X期278-280,共3页
中国陶瓷历史的长河中,龙泉青瓷以它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以其独特造型和浑然的釉色物化了人们对实用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追求。可以说龙泉窑青瓷自宋以来形成的艺术和审美特征影响至今。
关键词 龙泉窑青瓷 纯静 观照
原文传递
纪年墓出土青瓷莲花尊流布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君谊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8-91,共4页
已知出土青瓷莲花尊,生产时间集中于南北朝至隋代。通过对不同地域出土青瓷莲花尊,在器形、贴塑纹饰、工艺技术方面进行比较,可以明确青瓷莲花尊应当是起源于南朝,南梁时期传入北朝。青瓷莲花尊作为专门明器使用,结合莲花尊生产工艺,与... 已知出土青瓷莲花尊,生产时间集中于南北朝至隋代。通过对不同地域出土青瓷莲花尊,在器形、贴塑纹饰、工艺技术方面进行比较,可以明确青瓷莲花尊应当是起源于南朝,南梁时期传入北朝。青瓷莲花尊作为专门明器使用,结合莲花尊生产工艺,与墓葬出土地点相近的窑口进行比较,发现青瓷莲花尊生产的具体窑址,以青瓷莲花尊流布区域对其地域性工艺特征演变与文化内涵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年墓葬 流布范围 生产窑口 青瓷莲花尊
下载PDF
试论汝官窑青瓷制釉技术的南传与发展 被引量:6
4
作者 丁银忠 李合 +3 位作者 王光尧 孙新民 唐俊杰 沈琼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2,110,共8页
河南宝丰清凉寺窑场为北宋末年官府设立的一处官窑,开创了烧制天青色、玉质感强的厚釉青瓷先河。宋室南迁之后在浙江上林湖地区和杭州分别烧制出类汝窑的低岭头类官窑和南宋官窑青瓷。为了科学揭示汝窑、低岭头类官窑和南宋官窑之间在... 河南宝丰清凉寺窑场为北宋末年官府设立的一处官窑,开创了烧制天青色、玉质感强的厚釉青瓷先河。宋室南迁之后在浙江上林湖地区和杭州分别烧制出类汝窑的低岭头类官窑和南宋官窑青瓷。为了科学揭示汝窑、低岭头类官窑和南宋官窑之间在制釉技术上的传承关系,本文对三座窑的釉层元素组成、制釉原料和技术进行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1)三座窑瓷器的青瓷釉层主、次量元素组成类似,制釉技术具有明显的承继关系;(2)低岭头类官窑和南宋官窑青瓷可能采用了高K2O低TiO2含量的瓷石或长石类原料,同时石灰石和草木灰类原料按特定比例配釉以达到与汝官窑青瓷极其类似的元素组成特征;(3)低岭头类官窑和老虎洞南宋官窑并未采用南方传统越窑青瓷的以草木灰和瓷石的配釉技术,而是承继了北方汝官窑青瓷的核心制釉技术,创造出与浙江传统透明青釉瓷迥异的青瓷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窑 老虎洞南宋官窑 低岭头类官窑 制釉技术 承继关系
原文传递
江苏淮安楚州区河下遗址龙泉窑堆积瓷片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霍华 陈锦惠 +1 位作者 郝明华 韩建立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5,共8页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河下遗址堆积坑出土了大量龙泉窑青釉瓷片。研究发现,少量瓷片生产于元代晚期,其余的生产于明洪武到成化初期。青釉有青绿、浅青等11个色阶,造型有碗、盘、炉等至少四十余种,其中有龙泉窑明代官器。此批瓷片的出土,...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河下遗址堆积坑出土了大量龙泉窑青釉瓷片。研究发现,少量瓷片生产于元代晚期,其余的生产于明洪武到成化初期。青釉有青绿、浅青等11个色阶,造型有碗、盘、炉等至少四十余种,其中有龙泉窑明代官器。此批瓷片的出土,再一次说明了明代是龙泉窑的又一个发展高潮时期,对研究明代漕运以及楚州区历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龙泉窑青釉瓷 楚州河下 漕运官器
原文传递
基于美学的越窑青瓷当代软装设计的应用拓新 被引量:2
6
作者 章运 《陶瓷研究》 2018年第3期53-55,共3页
陶瓷美学研究古来有之,越窑青瓷是中国文化典型代表,作为现代软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本文基于美学为起点,将越窑青瓷艺术与当代软装设计有效结合,分别从越窑青瓷美学和当代软装两方面对越窑青瓷本土文化发展与审... 陶瓷美学研究古来有之,越窑青瓷是中国文化典型代表,作为现代软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本文基于美学为起点,将越窑青瓷艺术与当代软装设计有效结合,分别从越窑青瓷美学和当代软装两方面对越窑青瓷本土文化发展与审美理论、审美范畴与内涵、软装设计融合拓新的特征做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越窑青瓷 软装设计 应用拓新
下载PDF
清宫旧藏明代龙泉窑青瓷概论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卫文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1,共6页
清宫旧藏明代龙泉青瓷,应是明朝宫廷的原藏之物,反映了明初龙泉青瓷"官器"的烧制面貌。这批青瓷的制作工艺具有元代遗风,以礼器和陈列器为主。相关文献和近年窑址考古发现的新资料表明,在明代早期,处州龙泉与景德镇窑一样,也... 清宫旧藏明代龙泉青瓷,应是明朝宫廷的原藏之物,反映了明初龙泉青瓷"官器"的烧制面貌。这批青瓷的制作工艺具有元代遗风,以礼器和陈列器为主。相关文献和近年窑址考古发现的新资料表明,在明代早期,处州龙泉与景德镇窑一样,也按照宫廷定样烧制了一定数量的青瓷"官器",其中部分器物应该是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场的产品。明代早期是龙泉窑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龙泉窑青瓷 官器 清宫旧藏
原文传递
浙江越窑青瓷标本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8
作者 楼署红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3年第3期88-91,共4页
对文物标本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是传统工艺研究的必要途径,为实现越窑青瓷标本资料的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实现分析数据的科学管理,本研究开发设计了"浙江越窑青瓷标本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B/S结构模式,以浙... 对文物标本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是传统工艺研究的必要途径,为实现越窑青瓷标本资料的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实现分析数据的科学管理,本研究开发设计了"浙江越窑青瓷标本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B/S结构模式,以浙江省博物馆陶瓷标本中心的各类越窑瓷片标本来源、形态、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显微结构、制作工艺等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采用Windows平台,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环境,结合ASP,NET 4,0框架以及SOL Se rve r数据库技术而构架。经过系统测试和实际运行证明,此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界面,交互性强,运行稳定,数据处理方便等优势,对实现古陶瓷研究信息资源共享,全面开展越窑青瓷的科学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据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青瓷 标本 分析测试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S结构
原文传递
宋代耀州窑外销青瓷与刻花印花工艺
9
作者 王璟亚 《中国港口》 2017年第S1期102-105,共4页
宋代耀州窑青瓷以精湛的刻花印花工艺受到海外地区的欢迎。随着海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航运商业贸易的发展,耀州窑转向大量生产印花青瓷以提高产量,印花青瓷逐渐取代刻花青瓷成为耀州窑外销瓷器的主要品种。耀州窑印花工艺也得以广泛传... 宋代耀州窑青瓷以精湛的刻花印花工艺受到海外地区的欢迎。随着海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航运商业贸易的发展,耀州窑转向大量生产印花青瓷以提高产量,印花青瓷逐渐取代刻花青瓷成为耀州窑外销瓷器的主要品种。耀州窑印花工艺也得以广泛传播,尤其是印花陶范的使用使沿海地区的窑口也能够烧制出耀州窑风格的印花青瓷,其产品成为耀州窑风格外销印花青釉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青瓷 外销 刻花印花 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