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概述 被引量:48
1
作者 胡伟爔 潘志庚 +2 位作者 刘喜作 方贤勇 石教英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5-318,325,共5页
20世纪末诞生的虚拟现实技术为保护古老遗产带来了新的曙光。结合目前成熟的多种数字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如基于图片的绘制和重建,图片检索及其修复,版权保护和沉浸式虚拟系统等,数字化自然文化遗产将对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有重要作用。同时... 20世纪末诞生的虚拟现实技术为保护古老遗产带来了新的曙光。结合目前成熟的多种数字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如基于图片的绘制和重建,图片检索及其修复,版权保护和沉浸式虚拟系统等,数字化自然文化遗产将对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有重要作用。同时根据目前国内外的数字化遗产的工作情况,说明数字化自然文化遗产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以及其具有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文化遗产 虚拟现实技术 IBR/M 检索 复原 色彩技术 数字水印 多投影沉浸式虚拟环境
下载PDF
塔河油田海西早期古水文地貌特征及其对洞穴发育的控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源 鲁新便 +1 位作者 蔡忠贤 张恒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1-1020,共10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洞穴系统内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地震属性提取、岩心资料及钻井资料,对地下岩溶洞穴系统、古地貌和古水文系统进行精细刻画,探讨水文地貌对洞穴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主体区古地貌处...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洞穴系统内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地震属性提取、岩心资料及钻井资料,对地下岩溶洞穴系统、古地貌和古水文系统进行精细刻画,探讨水文地貌对洞穴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主体区古地貌处于岩溶高原、岩溶斜坡区,以峰丛等高幅差地貌为主,地表水系垂向侵蚀作用强烈,大部分转入地下;西部区位于岩溶盆地,以低幅度溶丘为主,地形平缓,水系展现出大量蛇曲特征,以水平溶蚀为主。2东部主体区洞穴网络主要表现为单支状、树枝状,局部发育网络状洞穴,洞穴具有发育规模大、埋藏深、连通性较好的特征;西部地区洞穴主要表现为孤立状,未形成连续的洞穴网络,洞穴具有发育规模小、埋藏浅、连通性较差的特征。3综合水文地貌发育特征,提出塔河地区水文地貌控制下的岩溶洞穴发育模式,为下一步储层预测和勘探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地貌 古水系 洞穴系统 岩溶作用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克尔地区奥陶系溶洞系统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6
3
作者 石书缘 胡素云 +2 位作者 刘伟 梁东星 乔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基于大量露头实测和卫星影像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西克尔地区奥陶系溶洞系统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根据溶洞系统成群、成层状分布特征,提出了溶洞群的观点。并以溶洞充填物为主要依据,将研究区内溶洞群分成碎屑物质充填型和热液矿物充... 基于大量露头实测和卫星影像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西克尔地区奥陶系溶洞系统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根据溶洞系统成群、成层状分布特征,提出了溶洞群的观点。并以溶洞充填物为主要依据,将研究区内溶洞群分成碎屑物质充填型和热液矿物充填型两大类。平面上,溶洞群是多个单一溶洞系统的组合,溶洞主体呈雁列式排列,溶洞系统中的缝、洞连片分布形成统一整体,其中,单个溶洞以岩溶管道和厅堂2种形态为主;纵向上,溶洞群由多个单一溶洞成层状有规律地分布,多级次裂缝沟通了不同溶洞主体,其中单个溶洞主体形状以圆形、椭圆形和扁豆状为主。在此基础上,综合溶洞系统宏观特征及分布特点、充填物岩石学特征、充填物碳、氧同位素和87Sr/86Sr值等多种因素,明确了研究区溶洞系统充填期次,得出溶洞系统的分布受控于古气候、溶蚀沟道和断裂系统,其中,古气候是溶洞系统发育的基础,而溶蚀沟道和断裂系统对溶洞发育的后期改造起重要作用,且以断裂系统控制为主。为此,提出了断裂系统控制下溶洞系统发育的2种过程模式,以期为塔北覆盖区溶洞型岩溶储层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克尔 溶洞系统 奥陶系 溶洞群 控制因素 形成机理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岩溶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23
4
作者 宁超众 孙龙德 +4 位作者 胡素云 徐怀民 潘文庆 李勇 赵宽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32,共18页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因持续发现超深层资源潜力而备受关注,但该类储层存在成因和特征不明确以及勘探方向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基于地震资料解释,结合资料调研、野外露头考察、岩心及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和生产特征分析...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因持续发现超深层资源潜力而备受关注,但该类储层存在成因和特征不明确以及勘探方向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基于地震资料解释,结合资料调研、野外露头考察、岩心及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和生产特征分析等手段,对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岩溶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哈拉哈塘地区发育表生岩溶和热液岩溶两类岩溶储层且特征差异明显。表生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良里塔格组,在良里塔格组顶面形成典型的岩溶地貌,内部形成水平管状洞穴体系;洞穴发生充填、垮塌和强烈压实,导致储层较致密,储集物性相对较差。热液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上部,沿断裂发育形成竖型洞穴,该类型洞穴及其垮塌体保留大量储集空间,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串珠",造成频繁的放空和漏失现象,是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主要油气储集体。而热液岩溶储层是现阶段研究区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而表生岩溶储层应合理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油田 奥陶系 岩溶 表生 热液 洞穴体系 垮塌 串珠
原文传递
塔河油田缝洞单元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开发动态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蓉 楼章华 +2 位作者 鲁新便 金爱民 苏丹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7-572,共6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受控于构造—岩溶旋回作用形成的缝洞系统,是由多个缝洞单元在空间上叠合形成的复合油气藏。储集体的基本单元为缝洞单元,单个缝洞单元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油气藏。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单元地层水按其赋存状态...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受控于构造—岩溶旋回作用形成的缝洞系统,是由多个缝洞单元在空间上叠合形成的复合油气藏。储集体的基本单元为缝洞单元,单个缝洞单元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油气藏。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单元地层水按其赋存状态可以分为3种类型:洞穴底部油气驱替残留水;洞穴周缘小缝洞系统驱替残留水;储层下部层间水。缝洞单元水化学性质与洞穴间联系程度有关。连通性好的缝洞单元内的井具有相似的地下水化学性质;连通性差或不连通的缝洞单元,地下水化学性质则存在一定差异。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主要缝洞单元S48井缝洞单元为例,分析了缝洞单元地下水化学性质及开发动态,为油田的开发及稳油控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油藏 缝洞单元 洞穴系统 水化学性质 开发动态
下载PDF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界面变化规律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宗宇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79-81,84,共4页
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近10年仍没搞清油水界面变化规律,给油藏开发带来很多困惑。以缝洞特征和流动状态研究为突破口,按溶洞系统、分支溶洞和微小孔洞分布特征和流动状态特征逐次研究油水界面变化:①溶洞中为典型的管流特征... 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近10年仍没搞清油水界面变化规律,给油藏开发带来很多困惑。以缝洞特征和流动状态研究为突破口,按溶洞系统、分支溶洞和微小孔洞分布特征和流动状态特征逐次研究油水界面变化:①溶洞中为典型的管流特征,油水接触为面接触,在微小缝洞中为渗流,油水接触为点状锥进和存在油水过渡带。②溶洞体中油井见水是水推进到井底,可以代表溶洞油水界面的深度和推进时间,微小缝洞中见水是水锥进造成,不代表油水界面的变化情况。③边水在油藏开发过程中逐步向溶洞系统顶部推进,一定条件下逐次向分支溶洞推进和微小孔洞锥进,形成各缝洞体不同部位、不同采出程度条件下参差不齐的相互交杂的油水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 缝洞型 碳酸盐岩油藏管流 水推油 油水界面 变化规律 溶洞系统
下载PDF
塔河油田西部斜坡区加里东运动中期Ⅱ幕水文地貌特征及其对洞穴发育的控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长建 吕艳萍 +2 位作者 文欢 王震 马海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为了认识塔河油田西部斜坡区上奥陶统覆盖区加里东运动中期Ⅱ幕岩溶作用对岩溶洞穴发育的控制机理,选择不同方法精细刻画加里东运动中期Ⅱ幕水文地貌及地下岩溶洞穴系统。结果表明:岩溶台地以溶丘洼地为主,地表水系表现为树枝状,暗河洞... 为了认识塔河油田西部斜坡区上奥陶统覆盖区加里东运动中期Ⅱ幕岩溶作用对岩溶洞穴发育的控制机理,选择不同方法精细刻画加里东运动中期Ⅱ幕水文地貌及地下岩溶洞穴系统。结果表明:岩溶台地以溶丘洼地为主,地表水系表现为树枝状,暗河洞穴体系发育,形成“开放型”暗河岩溶系统;岩溶斜坡以丘丛沟谷为主,强烈的垂向侵蚀作用发育深切沟谷,形成“下降型”埋藏断控岩溶系统;台缘南部岩溶盆地地势平缓,地表径流不发育,垂向侵蚀作用弱,以水平溶蚀为主,形成“上升型”埋藏断控岩溶系统。综合水文地貌发育特征,建立塔河油田西部斜坡区良里塔格组覆盖区加里东运动中期Ⅱ幕特殊水文地貌控制下的岩溶洞穴发育模式,为下一步滚动开发实践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加里东运动 古水文地貌 岩溶洞穴 古水系 洞穴系统 断控岩溶
下载PDF
北京地铁复杂洞群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喜海 《广西交通科技》 2003年第4期52-55,共4页
针对北京地铁复 八线王府井至东单区间隧道,地外繁华闹市,两侧高楼林立,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网密布,施工难度和风险极大的特点,以三维有限元理论分析为先导,模拟计算了5种情况的施工效应,成功地解决了复杂洞群条件下洞室施工的安全转换... 针对北京地铁复 八线王府井至东单区间隧道,地外繁华闹市,两侧高楼林立,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网密布,施工难度和风险极大的特点,以三维有限元理论分析为先导,模拟计算了5种情况的施工效应,成功地解决了复杂洞群条件下洞室施工的安全转换,并对复杂洞群系统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一系列施工中的难题,取得了很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地铁 复杂洞群 有限元模拟分析 地下铁道 施工工艺 施工效应 区间隧道 浅埋暗挖法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岩溶峡谷区海西早期洞穴系统发育模式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源 鲁新便 +2 位作者 蔡忠贤 张恒 刘显凤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4-372,共9页
塔河油田岩溶峡谷区发育大型岩溶洞穴型储集层,勘探效果较好。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并结合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对地下岩溶洞穴系统、古地貌、古水文系统进行精细刻画,探讨洞穴形成机理,进而总结洞穴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峡... 塔河油田岩溶峡谷区发育大型岩溶洞穴型储集层,勘探效果较好。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并结合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对地下岩溶洞穴系统、古地貌、古水文系统进行精细刻画,探讨洞穴形成机理,进而总结洞穴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峡谷上游段地表水垂向侵蚀作用强烈,峡谷失去了排水功能演变为干谷,下游段水动力条件减弱。(2)峡谷区岩溶洞穴类型划分为暗河洞穴、峡谷—断裂双控型洞穴。暗河洞穴主要发育在峡谷上游段,与峡谷呈"映射"关系。峡谷—断裂双控洞穴发育于峡谷两侧,垂向上具有多层性特征。(3)综上探讨峡谷区岩溶洞穴形成机理,认为较充足的水源补给条件以及水流强烈的垂向侵蚀溶蚀作用控制了暗河洞穴发育,多期次排泄基面下降以及断裂系统共同控制峡谷—断裂双控洞穴的发育。结合现代恩施地区洞穴系统特征,提出了峡谷地区洞穴发育模式,为下一步洞穴储集层预测和勘探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地貌 古水系 洞穴系统 峡谷 岩溶模式 海西期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岩溶洞穴救援体系构建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10
作者 罗书文 吴克华 +12 位作者 贺卫 罗时琴 周文龙 毛永琴 杨桃 李坡 张远海 邓亚东 刘宇炫 Jean Botazzi 张弘智 钱治 王德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6-490,共15页
完善的岩溶洞穴救援体系、促进岩溶地区体育产业和旅游行业发展,对岩溶洞穴旅游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国外洞穴救援成果及洞穴救援手册分析洞穴救援要素,结合我国救援主体和洞穴救援技能特性以及贵州实际,构建贵州洞穴救援组织... 完善的岩溶洞穴救援体系、促进岩溶地区体育产业和旅游行业发展,对岩溶洞穴旅游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国外洞穴救援成果及洞穴救援手册分析洞穴救援要素,结合我国救援主体和洞穴救援技能特性以及贵州实际,构建贵州洞穴救援组织架构及救援响应机制。依据贵州洞穴发育特征和洞穴事故发生概率及性质,部署贵州洞穴救援力量。根据我国救援体制和洞穴救援人员技能需求及其分布特性,建立统一指挥平台和洞穴救援专家库(消防队洞穴救援专家,洞穴协会会员洞穴救援专家),实现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作战。完善的洞穴救援体系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洞穴救援有序高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洞穴救援 救援体系 洞穴安全 贵州 绳索技术
下载PDF
万华岩地下河系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恩香 蒋忠诚 +3 位作者 姜光辉 何师意 邓艳 蒋满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91-97,共7页
结合地质背景资料,经野外调查观测、水化学室内分析,以及长期的雨量观测、地下水的建堰观测,对万华岩地下河系统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万华岩地下河系统规模较大,分为主洞、侧洞和支洞三部分,总体发育方向与地质构造方向基本一致,为南... 结合地质背景资料,经野外调查观测、水化学室内分析,以及长期的雨量观测、地下水的建堰观测,对万华岩地下河系统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万华岩地下河系统规模较大,分为主洞、侧洞和支洞三部分,总体发育方向与地质构造方向基本一致,为南西—北东向;其地下河流量较大,从水化学特征看属HCO3-Ca型岩溶水.地下河水补给面积约28km2,分为岩溶补给区和非岩溶补给区.岩溶区补给面积较大,落水洞、天窗等分布广泛;非岩溶区水的大量补给是其重要特征,其水溶蚀力强,因此也是万华岩发育规模大的重要基础.万华岩地下河系统的动态主要受降雨的影响,同时也受发电、灌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整个衰减过程可分为3个亚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万华岩 地下河系统 地质构造 HCO3-Ca型岩溶水 水化学 流量
下载PDF
喀斯特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5
12
作者 翁子凡 杨晓霞 +1 位作者 向旭 石定芳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55-262,共8页
灯光照明是开展洞穴旅游的必备条件,是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万方数据、CNKI、Springer Link、Elsevier SDOL、EBSCO、Google Scholar、Google、超星学术发现系统等8个国内外数据库和搜索工具进行检索,... 灯光照明是开展洞穴旅游的必备条件,是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万方数据、CNKI、Springer Link、Elsevier SDOL、EBSCO、Google Scholar、Google、超星学术发现系统等8个国内外数据库和搜索工具进行检索,结合纸质文献,最后获得有关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研究文献56篇(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洞穴灯光照明的起源与发展、洞穴照明光源的类型及选择、洞穴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安装、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设计、洞穴灯光的操控系统、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安全控制、洞穴灯光照明等7个方面。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历史较长、研究方法多样,但研究成果数量有限,研究的视角较为微观,研究成果的普适性较弱。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多学科的融合性、研究的针对性、洞穴灯光照明系统技术标准的制订、新材料与新技术在洞穴照明中的应用、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经济性、洞穴照明光源的比较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洞穴 洞穴旅游 灯光照明系统 灯光设计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洞穴体系对外界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启明 王世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72-1176,共5页
从大气降水、土壤水和洞穴滴水的继承关系的角度,在对洞穴化学沉积物形成的必备因素-洞穴滴水的地球化学形成过程作逐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讨论了洞穴体系对外界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响应关系。提出对洞穴综合体系开展详尽的长期观测与研究,... 从大气降水、土壤水和洞穴滴水的继承关系的角度,在对洞穴化学沉积物形成的必备因素-洞穴滴水的地球化学形成过程作逐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讨论了洞穴体系对外界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响应关系。提出对洞穴综合体系开展详尽的长期观测与研究,更加深入地揭示现在正在进行的洞穴碳酸盐沉积过程,即观测现在环境下洞穴化学沉积物的沉积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响应,是洞穴化学沉积物应用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需要更加引起重视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体系 洞穴化学沉积物 气候与生态环境
下载PDF
CAVE系统中不规则多屏投影变换矩阵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劲松 戴拥民 +2 位作者 孙建刚 周安 明德烈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6年第9期40-44,共5页
常见的CAVE系统是由4个正方形投影面构成一个立体空间,将复杂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营造一个逼真的虚拟环境,带给用户一种非凡的沉浸式体验。本文在分析投影变换矩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CAVE投影坐标系,提出构建不规则投影变换矩阵的... 常见的CAVE系统是由4个正方形投影面构成一个立体空间,将复杂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营造一个逼真的虚拟环境,带给用户一种非凡的沉浸式体验。本文在分析投影变换矩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CAVE投影坐标系,提出构建不规则投影变换矩阵的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使CAVE系统不再局限于标准的立方体空间,并通过获取用户在CAVE投影坐标系下的坐标位置,实时计算投影变换矩阵,满足用户在任意空间位置下的最佳观测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e系统 投影变换矩阵 投影坐标系
下载PDF
“洞穴之治”:中国治理场景下台账的逻辑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园园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6-117,179,共13页
台账治理是在中国治理场景下政府以文本记录、资料留存等方式开展组织活动、实施上级政策、进行社会治理的文本性环节,其本质是科层管理的技术化应用。宏观上,台账呈现与国家偏好有关,技术与事实的交互程度、数据与信息的覆盖面决定了... 台账治理是在中国治理场景下政府以文本记录、资料留存等方式开展组织活动、实施上级政策、进行社会治理的文本性环节,其本质是科层管理的技术化应用。宏观上,台账呈现与国家偏好有关,技术与事实的交互程度、数据与信息的覆盖面决定了台账的整体框架;中观上,台账治理技术嵌入科层体制,规范了“输入端”与“输出端”,形成一套标准的程序化语言,决定了台账的中观框架;微观上,作为台账内容的汇编者,基层单位的行为在技术理性、免责压力、表演思维下发生了扭曲,造成台账与事实间的分离。面对台账治理技术在府际管理中的不可替代性,必须警惕“洞穴之喻”的陷阱,避免技术治理陷入片段式决策、对基层政府留痕的全面依赖以及“观图表演”的应用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技术治理 台账逻辑 洞穴之喻 痕迹主义 科层体制
原文传递
塌陷区地表房屋抗采动结构体系及其加固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敬民 钱永久 曾宪桃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94-97,共4页
煤炭资源的地下开采,使地表逐渐下沉形成塌陷区,造成地表房屋的损伤与毁坏,针对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及其对地表房屋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地表房屋的抗采动结构体系、结构设计理论及抗采动加固,对塌陷区的地表房屋提出了设计及加... 煤炭资源的地下开采,使地表逐渐下沉形成塌陷区,造成地表房屋的损伤与毁坏,针对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及其对地表房屋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地表房屋的抗采动结构体系、结构设计理论及抗采动加固,对塌陷区的地表房屋提出了设计及加固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工程 矿山塌陷区 开采沉陷 抗采动 结构体系 结构加固
下载PDF
川渝石窟寺中所见唐宋建筑史料及其历史意义
17
作者 骆一飞 徐怡涛 《新建筑》 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
通过梳理川渝地区石窟寺中所见唐宋建筑史料,建立了川渝地区唐五代时期斗栱、建筑形态和组群关系的形制分期,并就石窟中所见部分大木作形制与现存建筑遗存进行对比,补充论证了部分建筑形制的发展历程。研究揭示了川渝石窟寺仿木构建筑... 通过梳理川渝地区石窟寺中所见唐宋建筑史料,建立了川渝地区唐五代时期斗栱、建筑形态和组群关系的形制分期,并就石窟中所见部分大木作形制与现存建筑遗存进行对比,补充论证了部分建筑形制的发展历程。研究揭示了川渝石窟寺仿木构建筑史料的主要历史价值:一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川渝唐宋木构建筑遗存的缺失,二是见证了唐宋时期北方与川渝地区之间建筑形制的源流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 石窟寺 唐宋时期 建筑形制 分期
下载PDF
湘西保靖白岩洞-金塘湾洞穴系统的发育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顺志 曾志飙 +2 位作者 张美良 石明轩 吕中源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白岩洞 -金塘湾洞穴系统 ,由主洞和 10条支洞组成 ,呈高、中、低洞穴层相互串通的阶梯状结构 ,洞道长 12 km(仅探测 6 390 .4 m)。洞穴系统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 ,洞穴发育对中薄层灰岩和中厚层泥晶灰岩具有优选性 ... 白岩洞 -金塘湾洞穴系统 ,由主洞和 10条支洞组成 ,呈高、中、低洞穴层相互串通的阶梯状结构 ,洞道长 12 km(仅探测 6 390 .4 m)。洞穴系统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 ,洞穴发育对中薄层灰岩和中厚层泥晶灰岩具有优选性 ,其展布方向受 NNE、NE向的破裂构造、揉皱破裂带的控制 ,表现出较强的方向性。本洞穴系统形成于白垩 -第三纪 ,至今仍在向纵深发育。洞穴系统演化的空间结构 ,由早期高层洞、中期中层洞、晚期低层洞依序演变 ,并由南西向北东逐级演化 ,在其演化过程中 ,为垂向、斜向、阶梯式洞道所串通 ,构成层楼式的网络状洞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岩洞--金塘湾 洞穴系统 发育特征 结构 地质
下载PDF
基于CAVE的集装箱装卸仿真系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猛 金一丞 尹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07-2911,共5页
介绍了基于CAVE系统的集装箱装卸模拟器的硬件平台,给出了本实验室已搭建的CAVE系统的详细配置。阐述了多通道立体显示技术在集装箱装卸模拟器视景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基于被动立体显示的集装箱模拟器的系统构成。通过船舶的压载水调节... 介绍了基于CAVE系统的集装箱装卸模拟器的硬件平台,给出了本实验室已搭建的CAVE系统的详细配置。阐述了多通道立体显示技术在集装箱装卸模拟器视景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基于被动立体显示的集装箱模拟器的系统构成。通过船舶的压载水调节系统,建立了集装箱装卸操作人员与船舶驾驶员的联系。最后根据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建立了系统的广义坐标下四自由度的运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装卸模拟器 cave系统 立体显示 拉格朗日运动方程
下载PDF
Karst Cave Tourism System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Resource Regional Analysis 被引量:3
20
作者 JIN Pingbin FU Zhiwei BAN Maosh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4期496-506,共11页
Karst cave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tourism of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I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karst cave tourism resources, it is crucial to develop a scientific system for optimizi... Karst cave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tourism of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I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karst cave tourism resources, it is crucial to develop a scientific system for optimizing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conducted an analysis of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structure in Zhejiang Province. Nearest neighbor index (NNI) method and accessibility index method were used fo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scale, strength, combination, and accessibility of karst cave tourism resourc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karst cave tourism resou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have a significant regional influence, and that resource quality and exploitation are diverse in different regions. Among the regions, Jinhua had the highest exploitation proportion of over 60% and the lowest NNI value of 0.098. Furthermore, regional analysis inferred that different karst caves demonstrate diversity in accessibility to tourism markets, among which the Lingshan Cave, Fengshui Cave, and Xianqiao Cave reveal the highest accessibility index of 2.41. Finally, we put forward a karst cave tourism system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Growth Pole Theory and set up an overall scheme for karst cave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 analysis, the study refined the methods for regional resource re- search and provided a strategic proposal for karst cave tourism in Zheiiang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analysis karst cave tourism resource karst cave tourism system Zhejiang Provi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