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澜沧江中下游黑黄檀种群结构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辉 王立新 +4 位作者 付强 陈勇 赫尚丽 曾辉 杜凡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取线路调查结合GPS定位的方法,对澜沧江中下游地区黑黄檀种群的分布特点、分布密度、分布格局、径级结构、更新状况和结实株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其种群结构。黑黄檀种群主要呈狭带状分布在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所在江段的河谷地段,阳坡居... 采取线路调查结合GPS定位的方法,对澜沧江中下游地区黑黄檀种群的分布特点、分布密度、分布格局、径级结构、更新状况和结实株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其种群结构。黑黄檀种群主要呈狭带状分布在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所在江段的河谷地段,阳坡居多;线段分布密度和面积分布密度分别为122株/km和440株/km2;干流和支流上集中分布区域密度分别为637株/km2和143株/km2,生境以落叶季雨林为主,且种群分布不均匀;小径级植株占85.4%,大径级植株占14.6%,结实株仅有1.30%;糯扎渡水电站库区范围内的植株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提出了相应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采种繁殖、人工造林等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黄檀 种群结构 濒危原因 保护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