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蚯蚓堆制处理对牛粪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9
1
作者 李辉信 胡锋 +2 位作者 仓龙 陈庆青 何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8-593,共6页
在最适的湿度和接种密度条件下,室内接种赤子爱胜蚓处理未腐熟牛粪,同时以不接种蚯蚓的未腐熟牛粪和自然堆制的腐熟牛粪为对照,研究了蚯蚓堆制处理对牛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处理显著增加了未腐熟牛粪中矿质氮和速效磷的含... 在最适的湿度和接种密度条件下,室内接种赤子爱胜蚓处理未腐熟牛粪,同时以不接种蚯蚓的未腐熟牛粪和自然堆制的腐熟牛粪为对照,研究了蚯蚓堆制处理对牛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处理显著增加了未腐熟牛粪中矿质氮和速效磷的含量,提高了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降低了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和脲酶的活性,对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赤子爱胜蚓处理的牛粪中细菌在短期内(15d内)数量显著增加,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不明显。蚯蚓处理产物与自然堆制的腐熟牛粪对照相比较,矿质氮和速效钾要高于腐熟牛粪,但速效磷无显著差异;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自然腐熟牛粪;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也高于自然腐熟牛粪,但波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堆制处理 赤子爱胜蚓 牛粪
下载PDF
花卉废物和牛粪联合堆肥中的氮迁移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相锋 王洪涛 +2 位作者 周辉宇 张义安 聂永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6-131,共6页
以花卉废物和牛粪为原料 ,进行了温度反馈的通气量控制联合堆肥中的氮迁移中试研究 .采用自制的静态好氧床进行一次发酵 ,过程控制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方法 ,发酵周期 2 0d ;采用周期性翻堆进行物料二次腐熟 ,腐熟周期 4 0d .研究了... 以花卉废物和牛粪为原料 ,进行了温度反馈的通气量控制联合堆肥中的氮迁移中试研究 .采用自制的静态好氧床进行一次发酵 ,过程控制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方法 ,发酵周期 2 0d ;采用周期性翻堆进行物料二次腐熟 ,腐熟周期 4 0d .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总氮、有机氮、无机氮、氨氮、硝氮等氮素形态转化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温度反馈的通气量控制对氮迁移的影响 .结果表明 :堆肥初期的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显著 ,氮素总量损失累计达4 1 98% ,其中主要是有机氮的损失 ,99 95 %的氮损失发生在一次发酵阶段 ;氮素损失主要是在pH和温度较高条件下的氨气大量挥发造成的 .对通风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物料C/N及添加酸性物质有望减少N损失 .对于C/N较低 ,硝态氮含量较高的物料堆肥 ,NH+4 N≤ 0 0 4 %、NH4 /NO3 ≤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废物 牛粪 联合堆肥 氮迁移 温度反馈的通气量控制
下载PDF
牛粪便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3
作者 国辉 袁红莉 +3 位作者 耿兵 刘雪 赵永坤 朱昌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5,107,共9页
随着规模化养牛业的迅猛发展,由牛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涉及恶臭气体的污染、氮磷污染、药物、添加剂污染、有害病原微生物污染以及重金属元素污染等。牛粪便资源化利用主要遵循生态效益、积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统... 随着规模化养牛业的迅猛发展,由牛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涉及恶臭气体的污染、氮磷污染、药物、添加剂污染、有害病原微生物污染以及重金属元素污染等。牛粪便资源化利用主要遵循生态效益、积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统一平衡的原则,努力实现物质最大化利用。文章综述了牛粪对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国内外利用牛粪便的主要资源化技术途径,包括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食用菌栽培和蚯蚓生物分解处理等,分析探讨了各个资源化技术的优缺点,认识到单一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如粪便饲料化,可能存在中毒等安全隐患,高温好氧堆肥技术则主要针对固粪的处理。因而提出了多种牛粪便资源化技术有效结合,以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实现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同时对各个技术统筹结合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便 环境污染 发酵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低温复合菌剂对牛粪堆肥发酵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高云航 勾长龙 +3 位作者 王雨琼 王巍 赵晗旭 娄玉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66-3170,共5页
为了探明低温复合菌剂对牛粪堆肥发酵的影响,开发出适合东北寒区堆肥发酵的微生物菌剂.本研究在0℃以下以牛粪、秸秆为原料,分别设置接种低温复合菌剂堆肥、接种常温菌剂堆肥和自然堆肥3个处理,测定了堆肥过程中温度、p H、C/N、全磷、... 为了探明低温复合菌剂对牛粪堆肥发酵的影响,开发出适合东北寒区堆肥发酵的微生物菌剂.本研究在0℃以下以牛粪、秸秆为原料,分别设置接种低温复合菌剂堆肥、接种常温菌剂堆肥和自然堆肥3个处理,测定了堆肥过程中温度、p H、C/N、全磷、铵态氮、硝态氮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低温复合菌剂组第11 d进入高温期(>50℃),比接种常温菌剂组提前了14 d,最高温度达62℃,高温期维持了9 d,而自然堆肥组一直未进入高温期.至堆肥结束时,接种低温复合菌剂组和接种常温菌剂组的最终p H分别为7.17、7.24;C/N均降到20以下,分别为16.10、15.67;全磷的变化无明显差异;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92%和85%.添加菌剂组较自然堆肥组铵态氮含量明显降低,硝态氮含量增高.综上所述,接种低温复合菌剂可以在低温下促进堆肥迅速起温,并保证了堆肥的腐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低温复合菌剂 堆肥
原文传递
添加微生物菌剂对牛粪高温堆肥腐熟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岩 李玉红 李清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20-223,共4页
通过向堆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腐熟堆肥研究了其对堆肥腐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菌剂和腐熟堆肥在堆制初期均能促进堆体快速升温,较对照提前1~4d到达高温阶段(>50℃),且菌剂添加量越大,升温越快;与对照相比,添加600mg·kg^(... 通过向堆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腐熟堆肥研究了其对堆肥腐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菌剂和腐熟堆肥在堆制初期均能促进堆体快速升温,较对照提前1~4d到达高温阶段(>50℃),且菌剂添加量越大,升温越快;与对照相比,添加600mg·kg^(-1)菌剂和50g·kg^(-1)腐熟堆肥使高温期(>50℃)延长了3~4d。堆制29d后,添加600 mg·kg^(-1)菌剂和50 g·kg^(-1)腐熟堆肥的处理均较好腐熟,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92.1%和84.4%,其他处理则未达到腐熟。这表明向堆肥中接人一定量的菌剂和腐熟堆肥均可加快堆肥腐熟,缩短堆肥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援微生物 牛粪 堆肥
下载PDF
低温下牛粪接种发酵剂对堆肥温度与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何惠霞 徐凤花 +1 位作者 赵晓锋 万书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试验针对北方寒区特殊地理环境条件,采用牛粪好氧堆肥发酵,研究室外温度低于0℃时,接种复合发酵剂对堆肥温度、微生物数量及区系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接种复合发酵剂24h和48h堆温分别升至40.1℃和55.6℃;高温期持续6d;发酵周... 试验针对北方寒区特殊地理环境条件,采用牛粪好氧堆肥发酵,研究室外温度低于0℃时,接种复合发酵剂对堆肥温度、微生物数量及区系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接种复合发酵剂24h和48h堆温分别升至40.1℃和55.6℃;高温期持续6d;发酵周期缩短至12d。细菌对堆肥升温起主要作用;细菌和放线菌是高温阶段主要作用菌群;腐熟阶段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共同作用,且细菌作用强于放线菌和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堆肥 复合发酵剂 温度 微生物
下载PDF
两种添加剂对牛粪秸秆堆肥化中氮素损失的控制效果探讨 被引量:30
7
作者 黄懿梅 苟春林 梁军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9-1225,共7页
新鲜牛粪和玉米秸秆以鲜重2.8∶1的比例,分别添加5.5%的果园土壤和炉渣,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反应器中进行了堆肥化试验。在堆制的49d里,根据堆温变化分7次采样分析堆肥中各种氮素、有机碳含量和其他性质。结果表明:对照、添加土壤和加... 新鲜牛粪和玉米秸秆以鲜重2.8∶1的比例,分别添加5.5%的果园土壤和炉渣,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反应器中进行了堆肥化试验。在堆制的49d里,根据堆温变化分7次采样分析堆肥中各种氮素、有机碳含量和其他性质。结果表明:对照、添加土壤和加炉渣处理在堆制期间堆肥空间氨气浓度的峰值分别为6070.58、5125.18、4127.08mg·m-3(25℃值);堆制49d后,堆肥中铵氮的浓度分别减少了83.0%、81.4%和63.5%;硝态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200%、110%和410%;有机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61.0%、82.4%和84.2%;总氮浓度分别增加了28.8%、38.8%和54.4%;堆肥后期部分硝态氮淋失。加土和炉渣可以降低堆肥高温期水溶性氨氮的浓度,减少氨气的排放,有利于后期硝态氮和有机氮的形成,从而降低堆肥中氮素的损失。果园土壤的加入可以提高堆肥温度,而炉渣的加入使堆温降低,高温期缩短;pH和电导率(EC)在堆制过程中都呈下降趋势,堆制结束时,各处理的粪大肠菌值均大于0.111,达到堆肥卫生学标准;堆肥的C/N比在10~11之间、EC值小于3mS·cm-1、pH值在6~9之间,堆肥基本稳定,但GI值均小于80%,植物毒性没有完全消失。添加果园土壤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玉米秸秆 果园土壤 炉渣 氮素变化
下载PDF
宁夏养牛场粪污和周边土壤中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特征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俊华 陈睿华 +2 位作者 刘吉利 尚天浩 沈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81-2991,共11页
畜禽粪便是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重要的储存库.为揭示宁夏肉牛养殖场牛粪和养殖场周边土壤中抗生素及ARGs的分布特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通量荧光定量法对不同规模的养牛场进行调... 畜禽粪便是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重要的储存库.为揭示宁夏肉牛养殖场牛粪和养殖场周边土壤中抗生素及ARGs的分布特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通量荧光定量法对不同规模的养牛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牛粪中优势抗生素为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不同养殖期牛粪中抗生素含量差异显著;育肥前期和哺乳期抗生素含量较高,犊牛期相反.(2)土壤中以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为主,喹诺酮类抗生素检出率和含量都最高.养殖场对周边土壤中抗生素的分布无影响;施用牛粪的土壤中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显著增加.(3)牛粪中共检测到ARGs亚型79~142种,其中氨基糖苷类ARGs数目最多.育成期ARGs数目最多且相对丰度最高,犊牛期相反.所有养殖期牛粪中共存ARGs是tet Q、erm F和tet O-01.(4)土壤中ARGs亚型有35~79种,主要是多药类和氨基糖苷类ARGs.养殖场对周边土壤中ARGs的数目和相对丰度无影响;施用牛粪的土壤中ARGs数目和相对丰度都显著高于其他土壤.(5)磺胺类和氯霉素类ARGs在牛粪和土壤中都有水平移动的风险.牛粪中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ARGs相对丰度与其对应抗生素含量呈极显著相关.(6)对牛粪和土壤中各类ARGs相对丰度而言,氨基糖苷类与磺胺类和氯霉素类、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与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大环内酯类与万古霉素类则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肉牛不同养殖期抗生素的使用和牛粪施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 牛粪 养殖期 土壤
原文传递
厨余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荣平 刘研萍 李秀金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2期64-68,共5页
在中温(35℃)条件下,通过批式厌氧发酵对牛粪、厨余以及厨余和牛粪的混合物的产气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消化时,厨余的甲烷产量(以VS为基准)为362.2 ml/g,生物转化效率为60.2%,明显高于牛粪的144.3 ml/g和25.4%;混合消化时... 在中温(35℃)条件下,通过批式厌氧发酵对牛粪、厨余以及厨余和牛粪的混合物的产气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消化时,厨余的甲烷产量(以VS为基准)为362.2 ml/g,生物转化效率为60.2%,明显高于牛粪的144.3 ml/g和25.4%;混合消化时,由于发酵物营养平衡和C/N比得到改善,缓冲能力增强,因此混合消化效果要好于两者单独消化。在厨余/牛粪(质量比,下同)为11∶时,混合消化的协同作用最显著,对甲烷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的贡献率分别为17.3%和7.8%,消化时间缩短了9 d,说明混合消化是提高厌氧消化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 牛粪 生物气 厌氧发酵 混合消化
下载PDF
添加硫酸对牛粪堆肥过程及其养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胡雨彤 时连辉 +3 位作者 刘登民 仝少伟 魏美艳 孙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8-725,共8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硫酸对畜禽粪便条垛式堆肥中pH值以及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以牛粪和锯末为试验材料,以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稀释成不同浓度为添加物,在露天进行43 d的条垛式堆肥,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水分、pH值、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并... 为研究不同浓度硫酸对畜禽粪便条垛式堆肥中pH值以及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以牛粪和锯末为试验材料,以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稀释成不同浓度为添加物,在露天进行43 d的条垛式堆肥,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水分、pH值、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并以种子发芽指数测定堆肥效果。结果表明,在初始物料中添加0.2 mol/L、0.3mol/L的硫酸对缩短堆肥高温上升期,降低堆肥pH和促进有机质分解,提高堆肥中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具有明显效果。其中添加0.2 mol/L硫酸堆体在堆肥43天时全氮、全钾、全磷、速效钾、有效磷与堆肥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9.51%、13.49%、6.07%、21.39%、9.03%。堆肥结束时各个处理发芽指数均达到80%以上,不会对植物造成毒害作用。整体来说,牛粪堆肥中添加0.2 mol/L的硫酸,堆肥效果最好。本研究为硫酸添加物应用于实际堆肥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牛粪 堆肥 PH 养分变化
下载PDF
添加牛粪对长期不同施肥潮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及激发效应 被引量:30
11
作者 戚瑞敏 赵秉强 +4 位作者 李娟 林治安 李燕婷 杨相东 李志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18-127,共10页
为了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潮土有机碳矿化对添加牛粪的响应特征及添加牛粪对长期不同施肥潮土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以始建于198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室内恒温培养的方法研究添加等氮量牛粪后长期不同施肥(不施肥,CK;常量有机肥,SMA... 为了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潮土有机碳矿化对添加牛粪的响应特征及添加牛粪对长期不同施肥潮土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以始建于198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室内恒温培养的方法研究添加等氮量牛粪后长期不同施肥(不施肥,CK;常量有机肥,SMA;常量化肥,SMF;常量有机无机配施,1/2(SMA+SMF))潮土有机碳矿化、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库组分(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添加牛粪与否,长期不同施肥潮土有机碳矿化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而牛粪的添加显著增加了长期不施肥、长期单施化肥和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常数,增长幅度分别为21.74%、35.00%和45.00%;添加牛粪提高了长期不同施肥潮土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却显著降低了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牛粪对长期不施肥、长期施用常量有机肥、常量化肥和常量有机无机配施潮土有机碳矿化的正激发效应分别达到了48.56%、3.60%、48.43%和3.92%,且对长期不施肥及长期施用常量化肥潮土的激发效应显著高于对长期施用常量有机肥及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土壤;冗余分析显示添加牛粪对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与土壤活性组分碳氮比呈正相关,与土壤养分含量呈负相关。该研究不仅为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还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再利用及其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化肥 牛粪 有机碳矿化 激发效应
下载PDF
林可霉素菌渣与牛粪联合堆肥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红娟 郭夏丽 王岩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1-234,共4页
抗生素菌渣因含有抗生素残留而成为一种较难处理的废弃物,不合理的处理方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探讨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化处理的可行性,设计了林可霉素菌渣与牛粪的联合堆肥实验。4个堆肥处理的林可霉... 抗生素菌渣因含有抗生素残留而成为一种较难处理的废弃物,不合理的处理方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探讨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化处理的可行性,设计了林可霉素菌渣与牛粪的联合堆肥实验。4个堆肥处理的林可霉素初始含量分别为1.35 mg/g(干重)、1.89 mg/g(干重)、3.52 mg/g(干重)和1.67 mg/g(干重),堆肥后,仅菌渣添加比例最大的堆3处理检测到0.0097 mg/g(干重)林可霉素残留。堆肥前,5个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0%、0%、0%、0%和67.89%(对照),堆肥后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78.49%、73.90%、70.02%、76.19%和89.81%,均已达到了基本无植物毒性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与牛粪的联合堆肥产品已达到无害化和稳定化,说明堆肥是一种可行的菌渣资源化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霉素菌渣 牛粪 堆肥
原文传递
不同调理剂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于海霞 孙黎 栾冬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35-238,共4页
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好氧堆肥技术是处理固体有机废弃物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文利用自制发酵箱进行了牛粪与不同调理剂一玉米芯、玉米秸秆和稻草的混合好氧堆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堆肥底料的初始碳氮比为27:1,初始... 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好氧堆肥技术是处理固体有机废弃物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文利用自制发酵箱进行了牛粪与不同调理剂一玉米芯、玉米秸秆和稻草的混合好氧堆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堆肥底料的初始碳氮比为27:1,初始含水率为65%时,玉米芯、玉米秸杆和稻草均可作为调理剂与牛粪进行好氧堆肥,且可达到无害化要求。而采用粒径大、多孔、疏松的玉米芯作为调理剂,有利于通风供氧,堆体升温和降温均较快,高温持续时间长,堆料腐熟快,有利于加快堆肥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调理剂 堆肥
下载PDF
不同接种物对牛粪高温厌氧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翔 余建峰 +2 位作者 刘金盾 张浩勤 张绍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1,共4页
研究了不同污泥培养的接种物对牛粪厌氧发酵启动时间、COD和BOD5降解情况、VFA及pH、产气量与产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沉池污泥培养的接种物厌氧细菌、产甲烷菌含量高,活性大,浓缩污泥培养的接种物次之,河床污泥培养的接种物各菌种... 研究了不同污泥培养的接种物对牛粪厌氧发酵启动时间、COD和BOD5降解情况、VFA及pH、产气量与产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沉池污泥培养的接种物厌氧细菌、产甲烷菌含量高,活性大,浓缩污泥培养的接种物次之,河床污泥培养的接种物各菌种数量及含量最少,且出现板结现象。接种物浓度一定条件下,用二沉池污泥培养的接种物接种,厌氧发酵体系启动速度快,COD、BOD5降解率高,产气量大且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物 污泥 厌氧发酵 产气量 牛粪
下载PDF
牛粪和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及动力学 被引量:24
15
作者 孙志岩 张君枝 +3 位作者 刘翌晨 吴岩 刘殿威 马文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68-1474,共7页
为了评价牛粪和玉米秸秆的产甲烷潜力,研究其厌氧消化过程动力学方程,采用自制序批式厌氧发酵实验装置对某养殖场牛粪和秸秆的最大甲烷生产潜力及其发酵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测得接种物、牛粪和玉米秸秆的累计甲烷产量分别为64.8... 为了评价牛粪和玉米秸秆的产甲烷潜力,研究其厌氧消化过程动力学方程,采用自制序批式厌氧发酵实验装置对某养殖场牛粪和秸秆的最大甲烷生产潜力及其发酵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测得接种物、牛粪和玉米秸秆的累计甲烷产量分别为64.87、244.0和466.54 m L CH4/g VS。根据实测的产气量变化曲线,按照modified Gompertz equation模型进行方程拟合,牛粪组和玉米秸秆组拟合方程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83和0.991,表明运用modified Gompertz equation模型预测牛粪和玉米秸秆的产甲烷潜力方法可行。通过对产甲烷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得到:接种物、牛粪和玉米秸秆的最大产甲烷潜力分别为66.07、213.93和458.57 m L CH4/g VS,与实测值的误差率分别为1.8%、12.3%和1.7%;牛粪和玉米秸秆的最大甲烷日产气率(Rm)和延滞期时间(λ)分别是13.14 m L CH4/(g VS·d)、30.76 m L CH4/(g VS·d)和0.35 d、0.71 d。综上,玉米秸秆厌氧消化的停滞期长,但总产气量和最大甲烷日产期率都比牛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玉米秸秆 厌氧消化 产甲烷潜力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外源微生物对牛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玉红 王岩 李清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609-612,共4页
通过向堆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已腐熟堆肥研究了其对堆肥腐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菌剂和腐熟堆肥在堆制初期均能促进堆体快速升温,较对照提前1~4 d到达高温阶段(>50℃),且菌剂添加量越大,升温越快,尤其是添加600 mg.kg-1菌剂... 通过向堆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已腐熟堆肥研究了其对堆肥腐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菌剂和腐熟堆肥在堆制初期均能促进堆体快速升温,较对照提前1~4 d到达高温阶段(>50℃),且菌剂添加量越大,升温越快,尤其是添加600 mg.kg-1菌剂和50 g.kg-1腐熟堆肥,使高温期(>50℃)延长了3~4 d,29 d后堆肥达到腐熟,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92.1%和84.4%,其他处理则未达到腐熟。这表明向堆肥中接入一定量的菌剂和腐熟堆肥均可加快堆肥进程,缩短堆肥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援微生物 牛粪 堆肥
下载PDF
Sterilization Effects of Bacterial Inhibitor on Escherichia coli in Cattle Manure Compost 被引量:20
17
作者 敖日格乐 王纯洁 +4 位作者 于俊娥 斯木吉德 吴美云 程佳 陈昆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6期154-156,共3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s on Escherichia coli by adding bacterial inhibitor(CaCN2)during the process of cattle manure composting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s on Escherichia coli by adding bacterial inhibitor(CaCN2)during the process of cattle manure composting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attle manure harmless treatment.[Method] Both experimental groups supplemented with 2.0% bacterial inhibitor and control groups without bacterial inhibitor were cultur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20,30,37,50,60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mposing temperature.Under 30 ℃,different bacterial inhibitor doses(0,2.0%,2.5%,3.0%)were added into the compost to obtain the optimal bacterial inhibitor addition dose.[Result] 30,50 and 60 ℃ were ideal temperatures for sterilization of E.coli.Under 30 ℃,E.coli couldn't be detected in 2.5% dose group and 3.0% dose group after culture for 48 h,demonstrating no less than 2.5% bacterial inhibitor should be added.[Conclusion] It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s on E.coli by adding CaCN2 into cattle manure compost especially in w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L INHIBITOR cattle manure COMPOSTING ESCHERICHIA coli
下载PDF
牛粪与小麦秸秆混合高温堆肥的腐熟进程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卢秉林 王文丽 +1 位作者 李娟 马忠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
通过研究牛粪与小麦秸秆混合高温堆肥的腐熟进程,寻求最佳的堆肥体积比,旨在为农业废弃物快速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将牛粪与小麦秸秆分别按体积比10∶0、8∶2、6∶4、4∶6、2∶8混合,高温堆肥64d,研究各种处理下堆肥进程。结果表明... 通过研究牛粪与小麦秸秆混合高温堆肥的腐熟进程,寻求最佳的堆肥体积比,旨在为农业废弃物快速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将牛粪与小麦秸秆分别按体积比10∶0、8∶2、6∶4、4∶6、2∶8混合,高温堆肥64d,研究各种处理下堆肥进程。结果表明,与纯牛粪高温堆肥相比,添加小麦秸秆可以加快堆肥升温速度,抑制高温堆肥前期pH的升高和氨气挥发,减少氮素损失,加速堆肥内有毒有害物质分解,加快C/N降低速率。其中牛粪和小麦秸秆以6∶4的体积比混合高温堆肥时效果最好,堆肥结束时有机质和速效氮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为31.84%和18.18%,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的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15.86%、13.64%、9.42%、22.73%和29.30%。若以种子发芽指数>80%作为堆肥腐熟的评价指标,牛粪和小麦秸秆按6∶4体积比混合高温堆肥43d即可腐熟,比纯牛粪腐熟提前了12d。综合判断,实际应用中牛粪与小麦秸秆按6∶4体积比进行高温堆肥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小麦秸秆 堆肥
下载PDF
温度底物浓度和微量元素对牛粪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贾丽娟 俞芳 +4 位作者 宁平 熊向峰 王红斌 刘天成 王博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60-266,共7页
洱海流域畜禽奶牛粪便的无序堆置和不合理处置对洱海入湖污染具有较大贡献,为了控制畜禽养殖污染,该研究在结合洱海流域现有中温沼气工程产气率低、运行不稳定、易结壳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取样当地奶牛粪为原料,研究温度、接种量和微量... 洱海流域畜禽奶牛粪便的无序堆置和不合理处置对洱海入湖污染具有较大贡献,为了控制畜禽养殖污染,该研究在结合洱海流域现有中温沼气工程产气率低、运行不稳定、易结壳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取样当地奶牛粪为原料,研究温度、接种量和微量元素等3种因素对中温厌氧发酵产沼气过程的影响,并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微量元素的添加量,以筛选出适于高原地区奶牛粪便中温厌氧发酵的沼气工程操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35℃条件下原料产气量大于30和45℃;35℃的发酵温度有利于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 acids,VFA)的产生与甲烷菌再利用;发酵温度为35℃时,发酵各个阶段4类菌群的数量多于30和45℃;因此,发酵温度为35℃时,牛粪厌氧发酵系统微生物区系中各类功能微生物数量与比例最佳,适合于中温厌氧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生长、代谢;接种量越大发酵启动越快,接种量10%总产气量最大,未接种试验组,发酵启动较慢,总产气量也较低;通过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和响应曲面回归分析确定得出,添加微量元素Fe2+质量浓度5.00 mg/L、Ni2+质量浓度21.40μg/L、Co2+质量浓度28.82μg/L时,可刺激厌氧发酵过程的作用酶以促进产气。本研究在资源化利用养殖废物的同时,提高了沼气工程产气率,试验结果为洱海流域农村养殖粪便厌氧发酵沼气工程正常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温度 发酵 洱海流域 影响因素 牛粪
下载PDF
蔬菜废弃物堆肥对设施蔬菜产量和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孔涛 李勃 +6 位作者 柯杨 朱海云 马瑜 韩一诺 李金凤 文君凡 张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7-160,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蔬菜废弃物堆肥对小白菜的增产效果、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废弃物堆肥能够显著提高盆栽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其中30 t/hm2的高量蔬菜废弃物堆肥将产量提高了66.26%,将品质指标Vc...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蔬菜废弃物堆肥对小白菜的增产效果、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废弃物堆肥能够显著提高盆栽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其中30 t/hm2的高量蔬菜废弃物堆肥将产量提高了66.26%,将品质指标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了35.64%、183.36%和39.42%。蔬菜废弃物堆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质量,有机质、总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淀粉酶、脲酶、磷酸酶、脱氢酶活性的土壤质量指标。与牛粪相比较,高用量的蔬菜废弃物堆肥处理在小白菜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磷酸酶活性上显著高于牛粪;而在可溶性糖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量、淀粉酶、脱氢酶活性上显著低于牛粪。综合而言,蔬菜废弃物堆肥能够提高土壤质量,增加蔬菜产量和品质;在蔬菜产量方面,蔬菜废弃物堆肥优于牛粪,在蔬菜品质和土壤质量方面,蔬菜废弃物堆肥与牛粪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堆肥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 牛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