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评价研究——基于突变级数法和改进熵值法的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孟凡生 李美莹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5,共6页
为客观、准确地挖掘和评价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对国内外文献检索选取能源自然禀赋、经济增长水平和产业结构作为评价指标,构建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针对目前常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方法和BP神经... 为客观、准确地挖掘和评价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对国内外文献检索选取能源自然禀赋、经济增长水平和产业结构作为评价指标,构建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针对目前常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方法和BP神经网络等存在的主观性较强、方法可行性难度较大等问题,运用突变级数法和改进熵值法构建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评价模型,既克服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等的缺陷,又不失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选取我国2000~2010年相关数据对已构成的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实证评价结论,实证评价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和提炼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有指导和借鉴作用,从而为促进我国能源的合理消费和改善环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突变级数法 改进熵值法 影响因素 评价模型
原文传递
突变模型势函数的一般表示式及用于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祚泳 郭淳 +1 位作者 汪嘉杨 李燕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通常的初等突变评价模型仅给出控制变量维数n≤4的突变模型的势函数及相应的归一化公式,对高维(n≥5)的复杂系统需将其分解为若干维数小于4的多层子系统后再递归进行,且一般只给出各评价结果的相对排序。通过对初等突变模型势函数形式... 通常的初等突变评价模型仅给出控制变量维数n≤4的突变模型的势函数及相应的归一化公式,对高维(n≥5)的复杂系统需将其分解为若干维数小于4的多层子系统后再递归进行,且一般只给出各评价结果的相对排序。通过对初等突变模型势函数形式和相应的归一化公式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推演出包括任意维的突变模型的势函数形式及其相应的归一化公式。将推导出的突变评价归一化公式和分层递阶降维突变评价模型相结合,实现对指标众多的复杂系统的评价和分类。将突变评价公式应用于北京市21个湖泊的富营养化评价,并与多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除1个湖泊的评价结果有相邻一级之差外,其余20个湖泊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表明推演出的高维突变势函数形式和归一化公式是合理的。将其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势函数 归一化公式 富营养化评价
下载PDF
基于突变模型的突发事件视野下城市安全评估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秋玲 张青 肖璐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6期891-895,共5页
基于突发事件视角给出城市安全状况的逻辑框架,从社会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层面设计城市安全度的4层4维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基于突变理论,确定城市安全状况的突变类型,建构测定城市安全度的突变模型,提出评估方法... 基于突发事件视角给出城市安全状况的逻辑框架,从社会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层面设计城市安全度的4层4维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基于突变理论,确定城市安全状况的突变类型,建构测定城市安全度的突变模型,提出评估方法与步骤;最后,运用上述模型方法测定上海市的城市安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模型 突发事件 城市安全度 评估指标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基于突变模型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秋玲 马晓姗 张青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8,共7页
为评估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基于突变模型和结构稳定性理论,从食品产业链视角设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分别测度食品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的风险度,得出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的总风险度,并找出我国食品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生产... 为评估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基于突变模型和结构稳定性理论,从食品产业链视角设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分别测度食品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的风险度,得出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的总风险度,并找出我国食品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生产环节的风险度呈下降趋势,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的风险度波动较大,消费环节的风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因此,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是我国食品安全需要加强的环节;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总风险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有短暂波动,食品安全问题仍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模型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方法
下载PDF
突变理论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砂沟井田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文卿 冉茂云 +3 位作者 熊建龙 张军 赵文峰 刘文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1,共4页
煤层气储层评价的方法较多,但将突变理论应用于该类储层的评价则少见。为此,在分析突变理论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A(资源特征)、B(开采性能)、C(煤层特征)、D(构造特征)等因素,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 煤层气储层评价的方法较多,但将突变理论应用于该类储层的评价则少见。为此,在分析突变理论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A(资源特征)、B(开采性能)、C(煤层特征)、D(构造特征)等因素,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煤层气储层评价多层次结构,确定了煤层气储层评价突变模型。其中指标层A1(含气量)、A2(资源丰度)、A3(含气饱和度)构成燕尾突变模型;B1(储层渗透率)、B2(储层压力)、B3(顶板孔隙度)、B4(底板孔隙度)构成蝴蝶突变模型;C1(煤层厚度)、C2(煤级)、C3(灰分)构成燕尾突变模型;D1(构造特征)、D2(水文特征)构成尖点突变模型;准则层A、B、C、D构成蝴蝶突变模型。运用突变理论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煤田砂沟井田煤层气储层进行了评价,得出砂沟井田煤层气储层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第5号煤层最有利,然后依次为第6、8、9、19号煤层。突变理论模型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一致,该方法减少了以往评价模型中人为主观因素,评价方法更简单,评价结果更可靠,为煤层气储层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煤层气 储层评价 燕尾突变 蝴蝶突变 尖点突变 突变模型 准噶尔盆地 砂沟井田
下载PDF
突变理论在蓄滞洪区洪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绍飞 冯平 孙书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2-138,共7页
以洪灾威胁严重的蓄滞洪区为研究背景,从系统论角度构建了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海河流域重点蓄滞洪区之一——大黄堡洼为研究区,将突变理论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洪灾风险综合评价中,二者评价结果大体相同,并与相关数据显示... 以洪灾威胁严重的蓄滞洪区为研究背景,从系统论角度构建了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海河流域重点蓄滞洪区之一——大黄堡洼为研究区,将突变理论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洪灾风险综合评价中,二者评价结果大体相同,并与相关数据显示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突变理论方法用于洪灾风险评价的可靠性。突变评价法根据目标在归一公式本身中的内在矛盾地位和机制确定指标重要程度,而无需计算权重,减少了主观人为性,且计算简单,便于应用,为洪灾风险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洪灾 风险评价 蓄滞洪区
下载PDF
突变理论在堤防安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亚莲 周翠英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5,共6页
堤防工程安全受洪水、地震、堤身土质及堤基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其作用机理复杂,一旦失事危害巨大.将突变理论引入堤防工程安全评价中,根据突变评价原理,建立了堤防工程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照大坝安全评价标准,结合堤防工程特点,... 堤防工程安全受洪水、地震、堤身土质及堤基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其作用机理复杂,一旦失事危害巨大.将突变理论引入堤防工程安全评价中,根据突变评价原理,建立了堤防工程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照大坝安全评价标准,结合堤防工程特点,建立了堤防工程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利用突变评价的归一公式计算了北江大堤石角堤段设计洪水情况的安全评价指标值,根据等级划分标准,从计算结果分析得知该段堤防在设计洪水工况下安全性较高,为堤防工程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堤防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泽亮 程凌 孟庆刚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2年第2期16-19,共4页
采用突变评价法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 ,并与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相结合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突变理论 隶属函数 业绩评价 模糊数学
下载PDF
基于改进突变理论评价法的农业用水效率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邵东国 陈会 李浩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5-7,54,共4页
为了分析湖北省农业用水效率变化情况、用水现状及未来节水农业的发展方向,构建了农业用水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突变理论评价方法对湖北省2001~2010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农业用水效率这一非连续变... 为了分析湖北省农业用水效率变化情况、用水现状及未来节水农业的发展方向,构建了农业用水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突变理论评价方法对湖北省2001~2010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农业用水效率这一非连续变化的复杂体系,基于突变理论的综合评价克服了权重确定方法的主观性,提高了综合评价值的分辨率,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分析表明,过去10 a中,湖北省农业用水效率经历了一个不平稳的上升过程,目前仍处于中等微偏上水平,还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改进的突变评价方法 归一公式 综合评价 湖北省
下载PDF
煤矿安全状态的突变理论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贾宝山 尹彬 +2 位作者 王翰钊 李守国 耿晓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104,共7页
为准确反映矿井事故发生的跳变过程,并对矿井安全状态作出客观评价,构建煤矿安全状态的突变评价模型。首先,以辩证唯物主义、轨迹交叉理论及突变原理为指导,构建煤矿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底层指标参数进行无量纲处理;然后,根据... 为准确反映矿井事故发生的跳变过程,并对矿井安全状态作出客观评价,构建煤矿安全状态的突变评价模型。首先,以辩证唯物主义、轨迹交叉理论及突变原理为指导,构建煤矿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底层指标参数进行无量纲处理;然后,根据不同突变类型归一化公式及突变评价规则,借助Matlab逐级求得突变隶属函数值,参照安全状态等级评价标准确定安全状态级别;最后以11个矿井数据为样本进行安全状态评价,并将计算结果与模糊可变识别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种模型评价结果总体保持一致,突变评价模型指标计算值与近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统计分析结果更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现状 突变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预测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长明 贡少瑞 +2 位作者 张超晖 张礼奎 张雪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5,共6页
为建立隧道施工穿越冲沟段塌方风险的预测模型,统计分析了200例隧道塌方事故,总结出影响隧道塌方的11大风险因素,将各因素归纳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等三大指标,并对其进行分解,建立山岭隧道的塌方风险评价体系,利用突变... 为建立隧道施工穿越冲沟段塌方风险的预测模型,统计分析了200例隧道塌方事故,总结出影响隧道塌方的11大风险因素,将各因素归纳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等三大指标,并对其进行分解,建立山岭隧道的塌方风险评价体系,利用突变理论对隧道塌方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应用该模型对某隧道施工穿越冲沟地段进行塌方风险预测,结果能较好反映该工程实际情况,研究成果能够为类似隧道工程塌方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隧道塌方 突变理论 风险预测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盾构下穿危旧房屋及河流段风险评价与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长明 张文萃 +1 位作者 陆征宇 梅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1-1227,共7页
为了综合评价盾构下穿危旧房屋及河流段风险,结合软土土质特点,在对已有评价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风险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突变理论,确定盾构施工风险突变评价法步骤,将各因素归纳为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周边环境和水文地质四... 为了综合评价盾构下穿危旧房屋及河流段风险,结合软土土质特点,在对已有评价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风险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突变理论,确定盾构施工风险突变评价法步骤,将各因素归纳为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周边环境和水文地质四大指标,并对其进行分解,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利用突变理论对工程实例进行评价,得到该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评估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工程的实际情况。基于风险评价结果,在盾构下穿过程,采取合理设定土压力、调节盾构推进速度和注浆压力等措施,实时动态监控地表沉降的变化和盾构施工关键参数,所得成果验证了突变理论风险评价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突变理论 盾构施工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洪水遭遇规律和危险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家力 郭生练 +1 位作者 徐高洪 李中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分析了鄱阳湖流域洪水产生的机理和洪水遭遇情况,基于灾变度概念建立了2个评价指标,定量评价鄱阳湖流域洪水遭遇造成的危险程度。结果表明:洪水遭遇构成的危险程度随研究范围的扩大而增加;洪水过程遭遇比峰值遭遇会造成更大的危险;鄱阳... 分析了鄱阳湖流域洪水产生的机理和洪水遭遇情况,基于灾变度概念建立了2个评价指标,定量评价鄱阳湖流域洪水遭遇造成的危险程度。结果表明:洪水遭遇构成的危险程度随研究范围的扩大而增加;洪水过程遭遇比峰值遭遇会造成更大的危险;鄱阳湖洪水过程若与长江洪水过程遭遇,危险度约增加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洪水遭遇 灾变度 危险评价
下载PDF
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尖点突变理论模型 被引量:12
14
作者 袁颖 李佳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3-189,共7页
考虑岩质边坡后缘张裂隙中的孔隙水压力及地下水对软弱结构面的物理化学作用,将软弱结构面分为应变硬化区和应变软化区,建立单平面滑动破坏的岩质边坡力学模型,引入尖点突变理论,建立尖点突变模型,推导岩质边坡突变失稳的充要力学条件判... 考虑岩质边坡后缘张裂隙中的孔隙水压力及地下水对软弱结构面的物理化学作用,将软弱结构面分为应变硬化区和应变软化区,建立单平面滑动破坏的岩质边坡力学模型,引入尖点突变理论,建立尖点突变模型,推导岩质边坡突变失稳的充要力学条件判据,并重新推导极限平衡法的临界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分叉集方程等于0为岩质边坡突变失稳充要力学条件判据;由于滑面处含水量不同,稳定系数小于1,边坡不一定会发生失稳;稳定系数大于1,边坡也不一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点突变 应变软化 含水量 评价模型 临界稳定系数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突变理论的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波 谢雄刚 刘洋成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0-125,共6页
针对我国煤矿自燃火灾影响因素多、发生过程复杂多样的问题,提出熵值法和突变理论相结合的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4级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二级指标: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与管理,7个三级指标和19个四级指... 针对我国煤矿自燃火灾影响因素多、发生过程复杂多样的问题,提出熵值法和突变理论相结合的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4级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二级指标: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与管理,7个三级指标和19个四级指标。根据贵州松河煤矿的实际情况,运用该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自燃火灾评价,得到该矿总突变隶属值为0.612,属于一般安全煤矿,且在环境与管理指标中采空区漏风较为严重、聚热散热条件较差、遗煤落煤较多是造成煤矿安全性较低的主要原因,符合该矿基本安全状况,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熵值法 煤层自燃 安全评价 煤矿火灾
下载PDF
用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法优选完井方式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肖伟 吴晓东 +3 位作者 韩国庆 王美强 李高峰 任月玲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51,共6页
完井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主要依据油气藏性质、井下作业及采油工艺要求定性选择,有必要建立完井方式选择的定量化指标和模型。通过应用突变理论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完井方式优选模型。该模型通过建立完井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 完井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主要依据油气藏性质、井下作业及采油工艺要求定性选择,有必要建立完井方式选择的定量化指标和模型。通过应用突变理论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完井方式优选模型。该模型通过建立完井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技术指标、管理指标和经济指标作为影响完井方式选择的三大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下的10个指标参数进行量化和归一化处理,然后应用突变理论,对完井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该方法避免了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等方法中各权重由主观给定的弱点,各目标重要性的确定量化由各目标在归一公式中的内在机理决定,减少了综合评价中的主观性,评价更趋于实际,计算简便快捷。现场应用实例证明该模型对完井方案的优选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综合评价完井方式 优选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安全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瑜 张建伟 院淑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3973-3978,共6页
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具有非线性特点,是水电站系统多种影响因素作用的直观反映。基于泰安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监测数据,将变形速率作为非线性动力模型一系列特解,反演出非线性动力模型;运用突变理论,建立围岩变形速率尖点突变模型,分析围... 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具有非线性特点,是水电站系统多种影响因素作用的直观反映。基于泰安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监测数据,将变形速率作为非线性动力模型一系列特解,反演出非线性动力模型;运用突变理论,建立围岩变形速率尖点突变模型,分析围岩的稳定性,同时进一步揭示围岩失稳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处于稳定状态,与数值计算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合理有效,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地下厂房 围岩 突变理论 安全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突变理论的国网公司颠覆性创新技术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存斌 鲁平 《陕西电力》 2016年第4期60-64,74,共6页
对国网公司颠覆性创新技术评价是国网公司技术创新评价领域中的重要环节。首先对国网公司电力能源领域中极可能出现的颠覆性创新技术进行了备选分析,基于调研对其颠覆性创新技术的符合性进行识别;对于公司颠覆性创新水平等级进行了科学... 对国网公司颠覆性创新技术评价是国网公司技术创新评价领域中的重要环节。首先对国网公司电力能源领域中极可能出现的颠覆性创新技术进行了备选分析,基于调研对其颠覆性创新技术的符合性进行识别;对于公司颠覆性创新水平等级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并依据等级水平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国网公司颠覆性创新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突变理论构建国网公司颠覆性创新技术指标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其颠覆性创新水平评估结果并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并提出了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技术 国网公司 突变理论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矿井内因火灾的安全评价研究--基于熵值法和突变理论 被引量:9
19
作者 殷涛 谢雄刚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针对矿井内因火灾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高危害性等特点,提出熵值法和突变理论相结合的矿井内因火灾安全评价方法。选取人、物、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4级共20个评价指标的矿井内因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判断各个指标... 针对矿井内因火灾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高危害性等特点,提出熵值法和突变理论相结合的矿井内因火灾安全评价方法。选取人、物、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4级共20个评价指标的矿井内因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判断各个指标的权重,利用突变级数法计算突变级数值,避免了单一熵值法主观人为赋权的弊端。以陕西省红石岩煤矿为例,运用该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内因火灾安全评价,其评价结果符合该矿井的安全状况,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内因火灾 熵值法 突变理论 安全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Stability of interbed for salt cavern gas storage in solution mining considering cusp displacement catastrophe theory 被引量:9
20
作者 Le Yu Jianjun Liu 《Petroleum》 2015年第1期82-90,共9页
Cusp displacement catastrophe theory can be introduced to propose a new method about instability failure of the interbed for gas storage cavern in bedded salt in solution mining.We can calculate initial fracture drawi... Cusp displacement catastrophe theory can be introduced to propose a new method about instability failure of the interbed for gas storage cavern in bedded salt in solution mining.We can calculate initial fracture drawing pace of this interbed to obtain 2D and 3D gas storage shapes at this time.Moreover,Stability evaluation of strength reduc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based on this catastrophe theory can used to evaluate this interbed stability after initial fracture.A specific example is simulated to obtain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bed depth,cavern internal pressure,and cavern building time on stability safety factor(SSF).The results indicate:the value of SSF will be lower with the increase of cavern building time in solution mining and the increase of interbed depth and also this value remains a ri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avern internal pressure Especially,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second-fracture of the interbed may take place when this pressure is lower than 6 MPa or after 6 days later of the interbed after initial fracture.According to above analysis,some effective measures,namely elevating the tube up to the top of the interbed,or changing the circulation of in-and-out lines,can be introduced to avoid the negative effects when the secondfracture of the interbed may occ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p displacement catastrophe theory The interbed Gas storage cavern Initial fracture drawing pace Stability evaluation Safety fact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