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电解-催化氧化法治理染料废水 被引量:11
1
作者 章婷曦 周建 +2 位作者 黄俊 王乃岩 周申范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46-549,共4页
该文详述了用内电解- 催化氧化- 氧化塘法治理染料废水的过程。结果表明,经过该法处理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和色度的去除率都在95 % 以上。排放水的COD 值小于20... 该文详述了用内电解- 催化氧化- 氧化塘法治理染料废水的过程。结果表明,经过该法处理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和色度的去除率都在95 % 以上。排放水的COD 值小于200 mg/L,色度小于8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文中讨论了该体系的最佳处理条件:搅拌曝气的时间为30 min 左右,H2O2 的加入量是每100 mL 废水约0-5 mL,催化剂的量是每100 mL约0-5 g,pH 值约为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废水 内电解法 催化氧化 化学需氧量 治理
下载PDF
过硫酸盐的活化及其在氧化降解水中抗生素的机理和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路明 高志敏 +1 位作者 邓兆雄 江立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02-1717,共16页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阻止和治疗微生物传染性疾病的人用和兽用药物,在人类和动物疾病治疗领域以及水产养殖业有着广泛的用途.近年来,抗生素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不断排入水体并且在水体中持续存在,对水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基于...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阻止和治疗微生物传染性疾病的人用和兽用药物,在人类和动物疾病治疗领域以及水产养殖业有着广泛的用途.近年来,抗生素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不断排入水体并且在水体中持续存在,对水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技术因其快速高效、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其在处理抗生素废水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UV、热、过渡金属、金属氧化物、零价金属、碳基材料、有机物、组合方式等常规及新型活化方法活化过硫酸盐以及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不同活化方式对抗生素的降解效率及机理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抗生素降解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过硫酸盐 催化氧化 活化方式 机理分析
下载PDF
催化氧化法处理氰化废水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民 高靖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2-75,共4页
本文论述了催化氧化法处理氰化废水的工艺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从理论上分析了工艺条件对除氰效果的影响,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氰化废水 催化氧化法 活性炭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油气回收技术发展现状概述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旭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8期55-56,58,共3页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各大炼化企业、油库、码头、加油站都在积极实施、探索油气回收技术,目前主要的油气回收技术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催化氧化法,在现实应用中一般是这几种方法的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本文将对这...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各大炼化企业、油库、码头、加油站都在积极实施、探索油气回收技术,目前主要的油气回收技术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催化氧化法,在现实应用中一般是这几种方法的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本文将对这几种方法进行阐述,并分析最新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回收 吸收法 吸附法 膜分离法 催化氧化法
下载PDF
烹饪油烟净化技术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左乐 李彩亭 +3 位作者 曾光明 李珊红 李思民 王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9,共4页
随着我国餐饮业的飞速发展,油烟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餐饮业油烟污染问题成为城市居民环保投诉的热点之一。简要说明了油烟形成过程、成分组成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介绍了处理油烟的新方法——生物降解法、等离子体法等,并对国... 随着我国餐饮业的飞速发展,油烟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餐饮业油烟污染问题成为城市居民环保投诉的热点之一。简要说明了油烟形成过程、成分组成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介绍了处理油烟的新方法——生物降解法、等离子体法等,并对国内外净化技术进行了对比。总结提出催化氧化法适用于家庭油烟净化,并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烟 净化技术 生物净化法 等离子体法 催化氧化法
下载PDF
臭氧催化剂催化机理及其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明霞 高靖俪 +4 位作者 陈建华 苗国玮 李彦韬 王兵 严子春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8期17-20,共4页
臭氧催化氧化具有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广泛使用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介绍了臭氧催化氧化的主要类别,阐述了均相与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在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中的应用,总结了使用较广泛的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 臭氧催化氧化具有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广泛使用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介绍了臭氧催化氧化的主要类别,阐述了均相与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在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中的应用,总结了使用较广泛的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炭型催化剂以及新型臭氧催化剂的性能,综述了目前最常用的四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并对催化剂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催化氧化 催化机理 催化剂类型 制备方法
下载PDF
二氧化锰/石墨烯臭氧催化氧化甲苯反应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姚振华 胡茂从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期34-36,共3页
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在180℃,12 h条件下制备了30%二氧化锰/石墨烯(MnO2/G)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MnO2均匀且较为牢固地锚定于石墨烯表面,同时MnO2的沉积阻止了多层石墨烯的复合,从而使得复合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相同条件下,MnO2/... 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在180℃,12 h条件下制备了30%二氧化锰/石墨烯(MnO2/G)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MnO2均匀且较为牢固地锚定于石墨烯表面,同时MnO2的沉积阻止了多层石墨烯的复合,从而使得复合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相同条件下,MnO2/石墨烯相较于单纯MnO2或石墨烯具有很好的臭氧催化氧化甲苯性能,这可以归结于MnO2和石墨烯间的协同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石墨烯复合物 甲苯降解 臭氧催化氧化 水热法
下载PDF
二氧化氯-接触催化氧化联合去除水中铁和锰 被引量:7
8
作者 崔恒 郑西来 +1 位作者 陈蕾 李金成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78-2484,共7页
为了解决水体中铁锰季节性超标的问题,提出一种既能够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又能有效去除铁锰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研究了单一方法(二氧化氯氧化法、接触催化氧化法)及两者联合对铁锰的去除效果,提出用二氧化氯氧化-锰砂过滤联合方法解决。... 为了解决水体中铁锰季节性超标的问题,提出一种既能够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又能有效去除铁锰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研究了单一方法(二氧化氯氧化法、接触催化氧化法)及两者联合对铁锰的去除效果,提出用二氧化氯氧化-锰砂过滤联合方法解决。研究表明,用ClO2氧化去除水中Fe2+的反应先发生、速率较快且效果较好,而与Mn2+反应则较慢并且不能完全转化为沉淀。单纯接触催化氧化法需要较长时间,过滤层才能达到稳定且较好的处理效果,培养过程中其除锰效果并不理想。两者联合时,利用过滤层的吸附作用去除部分铁锰,减少了氧化剂的使用。初期3个柱的除Mn2+效果都比较好,去除率均大于80%;然而采用石英砂或纤维束滤料的滤柱去除Mn2+的效果随时间变差,但采用锰砂的除锰效果在实验期间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铁 除锰 二氧化氯 接触催化氧化 联合
原文传递
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邹琳琳 黄冲 +1 位作者 潘一 杨双春 《当代化工》 CAS 2013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焦化废水是一种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催化氧化法能够分解有机大分子物质、降低焦化废水毒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多。介绍了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现状,包括电极催化法、电解催化法、湿式催化氧化法,超... 焦化废水是一种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催化氧化法能够分解有机大分子物质、降低焦化废水毒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多。介绍了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现状,包括电极催化法、电解催化法、湿式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催化耦合法、二氧化钛光催化法和超声协同光催化等。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同时对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催化氧化法 二氧化钛 催化耦合 光催化
下载PDF
两种聚合硫酸铁生产工艺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秀梅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2,共4页
阐述了聚合硫酸铁的用途及净水原理。催化氧化法生产聚合硫酸铁是在催化剂(如亚硝酸钠、硝酸等)的作用下,利用空气或氧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经水解和聚合获得聚合硫酸铁。直接氧化法生产聚合硫酸铁是直接通过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钠... 阐述了聚合硫酸铁的用途及净水原理。催化氧化法生产聚合硫酸铁是在催化剂(如亚硝酸钠、硝酸等)的作用下,利用空气或氧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经水解和聚合获得聚合硫酸铁。直接氧化法生产聚合硫酸铁是直接通过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氯酸钠和过氧化氢等)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经水解和聚合获得聚合硫酸铁。通过对两种聚合硫酸铁的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生产成本及优缺点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直接氧化法生产工艺简单,反应速率快,生产周期短,对环境的污染小,有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硫酸铁 催化氧化法 直接氧化法
下载PDF
VOCs氧化整体式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悦 高艳珊 +2 位作者 黎哲 桂蓉蓉 王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185-2202,共18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严重危害,催化氧化是一种目前能够有效去除VOCs的技术.为了满足工业应用,开发适宜的整体式催化剂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其中,开发合适的载体基底以及提高...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严重危害,催化氧化是一种目前能够有效去除VOCs的技术.为了满足工业应用,开发适宜的整体式催化剂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其中,开发合适的载体基底以及提高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锚固力是制备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VOCs氧化整体式催化剂的关键点.本文重点讨论了VOCs氧化整体式催化剂的载体及活性组分类型、制备方法以及新型耦合催化技术,详细介绍了不同的载体、活性组分与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阐述了新型能量供应方式的优势及耦合技术之间的协同促进作用.最后,对VOCs氧化整体式催化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VOCs氧化整体式催化剂的设计与节能高效催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基础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催化氧化 整体式催化剂 载体 活性组分 制备方法 耦合催化技术
原文传递
制备条件对Au/La-Mn-O催化剂低温氧化CO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旭 图雅 +2 位作者 双成 李云霞 贾美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0年第5期520-524,534,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法)制备系列La-Mn-O载体,用沉积-沉淀法(DP法)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以CO催化氧化为探针反应,对催化剂活性进行测试,并考察催化剂的制备条件(焙烧温度、制备过程中溶液的pH值、Au的负载量以及载体的种类)对催化活...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法)制备系列La-Mn-O载体,用沉积-沉淀法(DP法)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以CO催化氧化为探针反应,对催化剂活性进行测试,并考察催化剂的制备条件(焙烧温度、制备过程中溶液的pH值、Au的负载量以及载体的种类)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用XRD、BET和AA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9,Au的理论负载量为2%,未经焙烧的Au/LaMn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活性,CO的最低完全转化温度为90℃.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Au/LaMn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连续反应30 h,CO的转化率一直保持100%,放置150 d后催化剂活性稍有下降,CO的最低完全转化温度由原来的90℃升至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LaMnO3催化剂 CO催化氧化 稳定性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诱导载铜活性炭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海玲 张回 +1 位作者 刘再亮 朱丽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2-878,共7页
以焦化废水好氧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诱导载铜活性炭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焦化废水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催化剂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考察各影响因素的单独作用及交... 以焦化废水好氧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诱导载铜活性炭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焦化废水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催化剂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考察各影响因素的单独作用及交互作用对焦化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响应曲面分析可知,微波功率、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微波功率与微波时间的交互作用对COD去除率均有显著影响,模型预测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50 W,微波时间5 min,催化剂用量20 g·L^(-1),COD去除率为84.23%,在该条件下通过两次验证实验得出结果平均值为82.63%,预测值与测定值相对误差为1.90%,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微波催化氧化 载铜活性炭 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催化氧化法制备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及其微观结构分析
14
作者 丁炳伟 李红良 刘自力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8期36-39,共4页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98%硫酸为催化剂,水为溶剂,原材料化学计量比为n(二硫化碳)∶n(氢氧化钠)∶n(过氧化氢)∶n(二苄胺)=1.05∶1.0∶1.2∶1.0,采用二步法制得高熔点和高性能的超速级橡胶硫化促进剂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TBzTD),该工艺路...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98%硫酸为催化剂,水为溶剂,原材料化学计量比为n(二硫化碳)∶n(氢氧化钠)∶n(过氧化氢)∶n(二苄胺)=1.05∶1.0∶1.2∶1.0,采用二步法制得高熔点和高性能的超速级橡胶硫化促进剂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TBzTD),该工艺路线的投资小,能耗低,反应可控性强,目标产物收率和纯度高,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工艺,工业应用前景广阔。目的产物进行FT-IR、UV-vis、HPLC、XRD和^(1)HNMR分析检测,揭示TBzTD的微观结构,为开拓其性能和应用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催化氧化法 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TBzTD) FT-IR UV-VIS HPLC XRD ^(1)HNMR
下载PDF
Cu掺杂Ce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一氧化碳氧化的研究
15
作者 陈晓磊 祝贺成 黄腾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905-908,共4页
实验采用溶剂热和高温处理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铜负载量的多孔纳米CuCeO_(2)催化剂,通过SEM、XRD、TEM及XPS等对复合催化剂的形貌、结构、性能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0~10%的CuCeO_(2)催化剂对一氧化碳氧化的催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Ce... 实验采用溶剂热和高温处理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铜负载量的多孔纳米CuCeO_(2)催化剂,通过SEM、XRD、TEM及XPS等对复合催化剂的形貌、结构、性能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0~10%的CuCeO_(2)催化剂对一氧化碳氧化的催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CeO_(2)相比,Cu掺杂的CeO_(2)复合空心微球表现出更强的CO氧化活性,随着Cu质量分数的增加,Cu掺杂的CeO_(2)的催化活性先增加后减少,其中,5%CuCeO_(2)催化剂催化活性最好,一氧化碳在140oC即被完全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 催化氧化 溶剂热法 一氧化碳氧化
下载PDF
Mo基复合材料催化5-甲基糠醛(HMF)选择性氧化制备2,5-呋喃二甲醛(DFF)
16
作者 唐鹏飞 刘嘉伦 +2 位作者 徐晨晖 杨洋 杨真真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9-33,共5页
近年来,5-羟甲基糠醛(HMF)高效合成2,5-二甲酰基呋喃(DFF)备受关注。通过软模版法制备空心球型的MoP@NC纳米材料,研究其在HMF选择性催化氧化制备DFF过程中的催化效果,考查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借助化学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检测,了... 近年来,5-羟甲基糠醛(HMF)高效合成2,5-二甲酰基呋喃(DFF)备受关注。通过软模版法制备空心球型的MoP@NC纳米材料,研究其在HMF选择性催化氧化制备DFF过程中的催化效果,考查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借助化学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检测,了解样品的组成、结构以及氧化能力。最后,测试了样品的稳定性并探究了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2 5-呋喃二甲醛 催化氧化 软模版法
下载PDF
络合-溶剂热法制备钯基催化剂及其催化氧化间二甲苯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赫帅 郭凤 +3 位作者 康国俊 余剑 任雪峰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37-943,共7页
通过采用络合-溶剂热法、水热法和浸渍法三种方法制备了负载量为0.6%(质量分数)的Pd/Al_2O_3催化剂,重点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催化氧化间二甲苯作为典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能力。结果表明:络合-溶剂热法制备的Pd/Al_2O_3-com催化剂催化氧... 通过采用络合-溶剂热法、水热法和浸渍法三种方法制备了负载量为0.6%(质量分数)的Pd/Al_2O_3催化剂,重点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催化氧化间二甲苯作为典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能力。结果表明:络合-溶剂热法制备的Pd/Al_2O_3-com催化剂催化氧化间二甲苯的能力最强,间二甲苯体积分数为0.002%时完全转化温度(T100)为130℃,低于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完全转化温度30℃。对Pd/Al_2O_3催化剂进行了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等表征分析,发现Pd/Al_2O_3-com中Pd主要以还原态Pd^0高度分散于载体表面,而另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均有明显的Pd^(2+)存在。结合性能测试及表征分析,表明络合-溶剂热法制备的Pd/Al_2O_3-com催化剂活性组分Pd的高度分散,增强了催化活性,可满足高浓度间二甲苯、宽气体体积空速条件下催化氧化脱除间二甲苯的工业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基催化剂 催化氧化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络合-溶剂热法 还原
下载PDF
PEG-2000添加量对Pr_(x)Zr_(1-x)O_(2-δ)催化氧化NO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龚宥精 田文珊 +2 位作者 赵光垒 贾丽娟 刘天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39,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r_(x)Zr_(1-x)O_(2-δ)催化剂,并用于NO催化氧化。以聚乙二醇-2000(PEG-2000)为模板剂对催化剂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模板剂添加质量分数对NO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PEG-2000添加质量分数的增...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r_(x)Zr_(1-x)O_(2-δ)催化剂,并用于NO催化氧化。以聚乙二醇-2000(PEG-2000)为模板剂对催化剂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模板剂添加质量分数对NO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PEG-2000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在300℃、PEG-2000添加质量分数为2%时,Pr_(x)Zr_(1-x)O_(2-δ)的催化活性最高,NO转化率达到了94.81%。利用XRD、SEM、N2吸附-脱附、XPS及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模板剂添加质量分数的变化不会改变催化剂Pr_(2)Zr_(2)O_(7)晶型;催化剂为介孔结构,质量分数为2%时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最大,有利于催化氧化NO。此外,模板剂质量分数的增加会增强催化剂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催化氧化 氮氧化物 Pr_(x)Zr_(1-x)O_(2-δ)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燃煤烟气中NO催化氧化脱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樊孝华 张晓光 +1 位作者 李涛 丁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8-382,404,共6页
选择性催化氧化法作为一种新型脱硝技术凭借其工艺简单、能同时脱硫脱硝等特点成为热点。综述了活性炭类、分子筛、贵金属和过渡性金属氧化物等不同类型催化剂催化氧化NO的研究进展。从催化机理、催化活性、抗水汽性和抗硫性等角度对比... 选择性催化氧化法作为一种新型脱硝技术凭借其工艺简单、能同时脱硫脱硝等特点成为热点。综述了活性炭类、分子筛、贵金属和过渡性金属氧化物等不同类型催化剂催化氧化NO的研究进展。从催化机理、催化活性、抗水汽性和抗硫性等角度对比分析了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并对选择性催化氧化脱硝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催化剂 催化氧化法 烟气脱硝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臭氧氧化VOCs模拟气体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王嘉豪 陈晔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了消解废水处理过程逸出尾气中恶臭的挥发性有机物,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法进行处理,以二甲苯作为目标污染物,以二甲苯的消解率为指标,探讨了臭氧浓度、填料高度和入口流量对二甲苯消解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臭... 为了消解废水处理过程逸出尾气中恶臭的挥发性有机物,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法进行处理,以二甲苯作为目标污染物,以二甲苯的消解率为指标,探讨了臭氧浓度、填料高度和入口流量对二甲苯消解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臭氧催化氧化消解二甲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臭氧浓度(体积分数)6.54%,填料高度15 cm,入口流量2 L/min。最佳条件下的二甲苯消解率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二甲苯 臭氧催化氧化 响应面法 臭氧浓度 填料高度 入口流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