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易斯·|·康与密克维·以色列犹太教会堂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昊昊 《建筑师》 2007年第4期33-39,67,共8页
密克维·以色列犹太教会堂因其涉及与犹太神秘主义的联系、对历史形式的参照、有关废墟包裹在建筑周围的表达、对光线和空间的微妙处理、建筑与仪式的契合等诸多重要命题,在路易斯小康建筑思想的发展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了... 密克维·以色列犹太教会堂因其涉及与犹太神秘主义的联系、对历史形式的参照、有关废墟包裹在建筑周围的表达、对光线和空间的微妙处理、建筑与仪式的契合等诸多重要命题,在路易斯小康建筑思想的发展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了该方案的三个阶段以及它所展现的这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斯小康 生命之树 城堡 窗户房间 仪式
下载PDF
兴废殊途:明代松山新边沿线城堡的变迁与环境 被引量:3
2
作者 僧海霞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51,216,共13页
松山新边沿线13座城堡,是明朝万历年间为防御蒙古而兴建的军事设施,因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旱燥是其常态。清中期以后,这些城堡因军事功能丧失而兴废殊途。转型成功者,主要是因其所处区域位置及水资源条件相对优越,能够为区域社会持续发... 松山新边沿线13座城堡,是明朝万历年间为防御蒙古而兴建的军事设施,因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旱燥是其常态。清中期以后,这些城堡因军事功能丧失而兴废殊途。转型成功者,主要是因其所处区域位置及水资源条件相对优越,能够为区域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渐趋衰落者,除沙漠化或者传统灌溉技术衰落这一因素,其所处区域位置偏远,水环境较差,在人文环境变动的影响下失去了重新发展或崛起的机会。文章旨在通过探讨影响这些城堡兴废的因素并剖析其实质,为观察区域社会变迁提供新的视角,也为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堡 转型 废弃 环境 松山新边
原文传递
经典文本产生的必备条件——兼论当代文学经典的实际性存在
3
作者 曲筱鸥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4-67,共4页
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要受各种社会因素和作家自身因素的影响。文学经典必须突破重重围堵:一是突破“艺术城堡”的束缚;二是突破“政治城堡”的钳制;三是突破“传统城堡”的牵引;四是突破“时代城堡”的沉淀。当代文学已经有许多作品突破了... 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要受各种社会因素和作家自身因素的影响。文学经典必须突破重重围堵:一是突破“艺术城堡”的束缚;二是突破“政治城堡”的钳制;三是突破“传统城堡”的牵引;四是突破“时代城堡”的沉淀。当代文学已经有许多作品突破了艺术、政治、传统的围堵,所缺少的就是“时代”的沉淀。有理由相信,在《白鹿原》、《棋王》、《绿化树》等当代名篇中会有经典穿破时间云雾而自信地“浮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文本 文学作品 城堡 当代文学
下载PDF
明代中叶浙江为御倭而建的城堡——以乐清县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学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2-136,151,共6页
明洪武末年,日本虽由北朝统一,但失败的南朝武士、政客、浪人、海盗互相勾结为倭寇,不时骚扰中国。至嘉靖朝,日本处于战国时期,王权失控,在领主支持下,倭寇更勾结中国奸商、豪主、海盗,釀成一代倭患。烧杀掳掠,生灵涂炭,幸赖戚继光等将... 明洪武末年,日本虽由北朝统一,但失败的南朝武士、政客、浪人、海盗互相勾结为倭寇,不时骚扰中国。至嘉靖朝,日本处于战国时期,王权失控,在领主支持下,倭寇更勾结中国奸商、豪主、海盗,釀成一代倭患。烧杀掳掠,生灵涂炭,幸赖戚继光等将领联合人民奋起抗御,平息倭患,而浙江人民爱国爱乡,筑城堡、练乡兵,现遗存的烽堠城堡就是实物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倭患 抗倭 城堡 戚继光
下载PDF
闽清寨堡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欧颖清 谢兴保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4-106,共3页
以闽清“三太上寨”为例 ,论述了福建闽清寨堡民居形成原因与建筑形态特点 ,并与当地大宅院民居比较 ,展示了寨堡民居的艺术魅力 .
关键词 寨堡 建筑特色 三太上寨 建筑风格 建筑艺术
下载PDF
开平华侨与碉楼建筑 被引量:4
6
作者 梅伟强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5-49,共5页
碉楼分布于广东省开平市广大城乡 ,其数量之众多、建筑之壮观、风格之特别 ,在广东乃至全国均属罕见。它是中国华侨文化的集中表现部分 ,极具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开平 华侨 碉楼建筑 侨汇
下载PDF
基于网点评级的古村落群开发潜力评估--以晋城市沁河古堡群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卢璐 曾坚 于天虎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1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古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类似的古村落往往成群出现,合理评估古堡群等级和开发潜力是首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古村落群多网点评价体系,从等级、价值、环境、交通、设施五个... 古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类似的古村落往往成群出现,合理评估古堡群等级和开发潜力是首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古村落群多网点评价体系,从等级、价值、环境、交通、设施五个方面评价古村落的开发潜力,共包含16个评价因子,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赋予权重,并据此将晋城市沁河118个古堡进行了综合开发潜力特征分析和网点评级,提出了分级保护方法和开发潜力趋向,尝试解决沁河古堡群目前面临的旅游产品单一、开发遭遇瓶颈问题,并为其他古村落群的保护发展探索一条潜力评估和保护开发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点评级 开发潜力 古堡群 保护开发
下载PDF
乐山宋元古城堡遗址的历史与现状考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岳燕霞 廖华西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55-58,73,共5页
始建于13世纪中叶的乐山城堡,在宋元战争中为保护百姓免于战乱发挥了巨大作用。乐山城堡的遗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当地重要的历史遗产,旅游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广阔。以乐山宋元古城堡遗址为样本,立足具体的学术考察成果,在收集... 始建于13世纪中叶的乐山城堡,在宋元战争中为保护百姓免于战乱发挥了巨大作用。乐山城堡的遗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当地重要的历史遗产,旅游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广阔。以乐山宋元古城堡遗址为样本,立足具体的学术考察成果,在收集查阅部分相关古籍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深化了对四川古城堡遗址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利用前景的研究,唤起人们对古城堡遗址保护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宋元古城堡 遗址生存现状 宋元战争
下载PDF
东北古代民族筑城源流及文化特征述论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禹浪 王俊铮 王天姿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第6期122-130,152,共10页
东北古代民族的筑城史自夏家店下层文化至清王朝,在长达4,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未有间断。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是东北古代民族筑城的雏形,深远影响了秽貊族、高句丽、渤海和女真的山地筑城。夫余圆形土城和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则证实... 东北古代民族的筑城史自夏家店下层文化至清王朝,在长达4,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未有间断。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是东北古代民族筑城的雏形,深远影响了秽貊族、高句丽、渤海和女真的山地筑城。夫余圆形土城和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则证实东北古代民族已迈入文明社会。渤海国开始大量修筑土筑的平原城,并进入到复杂而庞大的都城设计与建设的历史阶段,并为辽、金两代继承。元明以后,东北的筑城时代逐渐陷入沉睡。其后虽有建州女真城寨和以清代"关外三京"为代表的都市文明的再度复兴,但只能算做东北古代筑城文明的落日余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筑城 东北民族 起源 发展历程
原文传递
唐前期“六胡州”古城位置有待继续探索——与《六胡州古城址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作者商榷 被引量:4
10
作者 艾冲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9-145,共7页
针对《六胡州古城址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关于唐前期"六胡州"地区的行政建制沿革和六州治城位置定位的研究,提出了商榷及质疑。所谓"鲁、丽、含、塞、依、契六州自西向东分布"的立论基础是主观臆想。由此出发推断的... 针对《六胡州古城址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关于唐前期"六胡州"地区的行政建制沿革和六州治城位置定位的研究,提出了商榷及质疑。所谓"鲁、丽、含、塞、依、契六州自西向东分布"的立论基础是主观臆想。由此出发推断的"六胡州"治城位置,以及兰池都督府城的地望,并不可信。《六胡州》作者在行文时出现诸如先入为主的臆断、时间概念不清、空间概念错讹、制度概念模糊、地名概念含混的状况,直接地影响着该文的学术见解之可靠性,因而难于成立。在现阶段,"六胡州"古城定位研究,仍有待继续与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前期 六胡州 兰池都督府 宥州 古城位置
原文传递
四川富顺虎头城遗址调查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洪彬 赵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9-17,共9页
位于四川省富顺县的虎头城遗址是宋蒙战争时期南宋军民在沱江下游修建的一座重要山城。明清战乱时期,虎头城遗址被多次重修利用,作为避乱之所。调查发现,虎头城有内、外城之分,遗址内保存有宋代以来的城墙、城门、炮台、水井、堰塘、建... 位于四川省富顺县的虎头城遗址是宋蒙战争时期南宋军民在沱江下游修建的一座重要山城。明清战乱时期,虎头城遗址被多次重修利用,作为避乱之所。调查发现,虎头城有内、外城之分,遗址内保存有宋代以来的城墙、城门、炮台、水井、堰塘、建筑基址、摩崖题刻等众多遗迹,体现了多个历史时期的修筑痕迹,具有突出的研究价值。根据不同时期城防设施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宋代虎头城较重视水路防御,明清时期虎头城较重视陆上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富顺 虎头城 城防系统 宋蒙战争
下载PDF
宋末重庆府的区域防御体系研究
12
作者 倪珂 赵月苑 《重庆建筑》 2024年第10期5-6,13,共3页
宋蒙(元)战争时期,四川军民凭借严密的山地城寨堡防御体系成功地抵御了蒙(元)军长达数十年的进攻。为分析、总结这一体系中城池区域防御体系特征,以其中核心城市——重庆府为例,从整体布局、区域体系、城池防御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相... 宋蒙(元)战争时期,四川军民凭借严密的山地城寨堡防御体系成功地抵御了蒙(元)军长达数十年的进攻。为分析、总结这一体系中城池区域防御体系特征,以其中核心城市——重庆府为例,从整体布局、区域体系、城池防御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史书资料和其他城池研究成果,总结出南宋末年重庆府在核心区域的防御体系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城池防御 重庆府城防 山城防御体系 城寨堡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丹霞地貌与南宋抗蒙城寨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成德 王付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64-69,共6页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红层盆地,其中由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为主,构成了大量的丹霞地貌和假丹霞地貌。由于顶平身陡的地貌特点,为南宋军民所利用,在上构筑了坚固的抗蒙城寨。它们星罗棋布于盆地内,这些军事堡垒的坚固,大大延缓了南宋灭亡...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红层盆地,其中由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为主,构成了大量的丹霞地貌和假丹霞地貌。由于顶平身陡的地貌特点,为南宋军民所利用,在上构筑了坚固的抗蒙城寨。它们星罗棋布于盆地内,这些军事堡垒的坚固,大大延缓了南宋灭亡的时间。它们的遗迹成为四川盆地一项宝贵的旅游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丹霞地貌 南宋 抗蒙城寨
下载PDF
关于帕竹政权时期大司徒绎曲坚赞修建的“十三大宗”考述
14
作者 拉巴 次仁卓嘎 《攀登(藏文版)》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根据《西藏王臣记》等史书记载,帕竹政权的第一任第悉大司徒绛曲坚赞为了稳固政权,促进发展,采取了减轻差税、改定法律、在各冲要地点兴建以内邬栋孜为首的城堡(宗)、设立宗谿等一系列制度。关于他所修建的城堡(宗),后人习惯称之为“大... 根据《西藏王臣记》等史书记载,帕竹政权的第一任第悉大司徒绛曲坚赞为了稳固政权,促进发展,采取了减轻差税、改定法律、在各冲要地点兴建以内邬栋孜为首的城堡(宗)、设立宗谿等一系列制度。关于他所修建的城堡(宗),后人习惯称之为“大司徒的十三大宗”,但相关文献资料中几乎找不到“十三大宗”这样确切数字的表述。因此,对所谓“大司徒的十三大宗”的说法有待进一步考证,并且对于一些史书及论文中出现的琼杰宗、白朗伦珠孜宗、江噶尔达孜宗等类属于“大司徒的十三大宗”的说法更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竹政权 大司徒绛曲坚赞 “十三大宗”
下载PDF
“以内驭外”:论清代土司城市建筑布局的政治文化倾向——以土家族区域为例证 被引量:3
15
作者 成臻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15,74,共8页
土司城研究,系土司政治物态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上土司城的频繁搬迁折射了土司命运变化和土司区变动,从而使土司在建筑选址和城市规划设计上形成了迷恋风水、注重内外区分、以内驭外的政治文化倾向,建构了伦理型建筑体系。土司... 土司城研究,系土司政治物态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上土司城的频繁搬迁折射了土司命运变化和土司区变动,从而使土司在建筑选址和城市规划设计上形成了迷恋风水、注重内外区分、以内驭外的政治文化倾向,建构了伦理型建筑体系。土司城市体系及其对外通道"官道"的研究,是剥开土司区神秘政治面纱和强化历史的政治人类学研究现场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土司城 建筑布局 政治文化
下载PDF
湘南新田县“三古”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洪 何俊阳 李浩文 《热带地理》 2008年第6期579-584,共6页
湘南新田县新近发现的"三古"(古堡、古村、古亭)历史文化资源——古代军事古堡奇观、以生殖崇拜等为基本元素的古代村落物质遗存和特色古亭,是解读中国传统乡村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文中从政府、资源、市场、区... 湘南新田县新近发现的"三古"(古堡、古村、古亭)历史文化资源——古代军事古堡奇观、以生殖崇拜等为基本元素的古代村落物质遗存和特色古亭,是解读中国传统乡村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文中从政府、资源、市场、区位和后发学习等方面客观分析了新田县"三古"旅游开发的内生驱动力;同时指出,其周边地区同类旅游产品很多,竞争态势较为严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田县"三古"旅游开发的基本方略:突出旅游开发主体形象;系统设计"三古"旅游开发项目;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共谋区域旅游发展;加强"三古"文化遗产,以实现"三古"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古”(古堡 古村 古亭) 文化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湘南新田县
下载PDF
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太祥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5期1-13,共13页
秦汉重视加强北部边防建设,一是边防军队力量建设,派重兵驻防北边,主要有边郡兵、将屯兵、屯田兵和民族兵等,形成了比较强大的边防军事力量;二是边防的军事设施建设,大规模修筑边塞防御工程,建城筑堡,修障造燧,开拓道路,修筑的垣墙、城... 秦汉重视加强北部边防建设,一是边防军队力量建设,派重兵驻防北边,主要有边郡兵、将屯兵、屯田兵和民族兵等,形成了比较强大的边防军事力量;二是边防的军事设施建设,大规模修筑边塞防御工程,建城筑堡,修障造燧,开拓道路,修筑的垣墙、城障、亭燧、烽台、关隘、军用道路和粮秣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信、隐藏等综合功能,奠定了御敌、反击的坚实基础;三是边防经济建设,实施移民实边、积粟输边、军队屯边的移民屯垦政策,增强边防经济实力;四是边防防御能力建设,配置精良的武器装备,提高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采用激励政策,用人以能,考核以绩,晋升以功,对违法失职的边防军追究责任,充分调动边防军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加强军事训练,发展骑兵部队,提高军队技术水平,建设精锐之师、无敌之师;五是边防和谐社会建设,对少数民族一方面施以缔约媾和、赏赐怀柔等恩德,另一方面武力征讨,施加威力,示以惩罚,还加强对待少数民族的防御,有备无患。秦汉北部边防建设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建章立制,二是财政投入力度大,保障了北部边防建设的正常有序进行。秦汉北部边防建设,增强了边防军事力量,提高了边防军的防御能力,有效地抵御外敌入侵,确保了边防的安全,巩固与维护了中原内腹地区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北边地区的经济开发,加速了民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边防 重兵设防 建城筑堡 移民屯垦 精器锐卒 恩威并用
下载PDF
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和谐融合——论闽中土堡建筑艺术中的人文与生态美学观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肇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95-98,共4页
在我国众多的古代民居建筑中,大都因为民族和地域文化形态的差异而显现不同的特色。而闽中土堡建筑则是汉文化区域中最具典型的建筑风貌之一。其集居住与防御为一体的民居建筑,无论对选址规划、环境营造,还是艺术造型,都讲究因地制宜、... 在我国众多的古代民居建筑中,大都因为民族和地域文化形态的差异而显现不同的特色。而闽中土堡建筑则是汉文化区域中最具典型的建筑风貌之一。其集居住与防御为一体的民居建筑,无论对选址规划、环境营造,还是艺术造型,都讲究因地制宜、和自然的协调与融合,体现人文情怀与生态景观的和谐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堡建筑 人文情怀 生态美学观
下载PDF
金世宗南交赵宋北攻鞑靼的安边保境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肃勇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71-774,共4页
认为金朝五世皇帝完颜雍在位29年(1161—1189)中,励精图治,业绩显著,有金国"小尧舜"美誉。介绍其从执政伊始,即在短期内剿灭契丹农牧民和汉族反金起义军,稳定政局的过程。肯定其主动让步于南宋,签订宋金"隆兴和议"... 认为金朝五世皇帝完颜雍在位29年(1161—1189)中,励精图治,业绩显著,有金国"小尧舜"美誉。介绍其从执政伊始,即在短期内剿灭契丹农牧民和汉族反金起义军,稳定政局的过程。肯定其主动让步于南宋,签订宋金"隆兴和议",减岁币,降辈份为叔侄关系,同南宋保持和平友好相处30余年的积极意义。论述金世宗"减丁战",修筑边堡界壕,作持久防御的策略。金世宗的安边保境策略终于延缓了后日蒙古灭亡金王朝的历史进程,充分肯定了金世宗安边保境方面的远见卓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世宗 宋孝宗 鞑靼 边堡界壕
下载PDF
清代伊犁锡伯营城堡的考古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园林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83,共9页
通过对清代伊犁地区锡伯营城堡城墙、城内建筑及街道的考古调查,对城堡的形态及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锡伯营城堡的城墙多呈不规则形,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和随形就势的特点,但同时也受中央大一统筑城传统的影响,体现出一些中原筑城的规范... 通过对清代伊犁地区锡伯营城堡城墙、城内建筑及街道的考古调查,对城堡的形态及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锡伯营城堡的城墙多呈不规则形,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和随形就势的特点,但同时也受中央大一统筑城传统的影响,体现出一些中原筑城的规范。还可以通过城堡内残留寺庙遗存的特征,看出锡伯族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伊犁 锡伯营城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