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护制度之追思:走向适度福利型的控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印富 邬小军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81-87,共7页
观护制度本质在于合理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其具有刑罚替代措施的性质。现阶段,受案件中心主义的影响,该制度在中国已经发生功能变异:重惩罚轻保护,重制度设计轻制度落实,因此只能称作半截子观护制度。观护制度建构的必要性,已然成为实践... 观护制度本质在于合理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其具有刑罚替代措施的性质。现阶段,受案件中心主义的影响,该制度在中国已经发生功能变异:重惩罚轻保护,重制度设计轻制度落实,因此只能称作半截子观护制度。观护制度建构的必要性,已然成为实践共识。观护内容应当纳入现行考核体系中,但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走出"福利等于不惩罚"、"福利等于纯粹经济性"的误区,平衡保护未成年人与保护被害人、经济投入与产出回报之间的关系,观护制度完善应遵循适度的福利型控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护 刑罚替代措施 案件中心主义 福利型控制
下载PDF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对侦查的冲击与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豹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2,共12页
我国的缺席审判程序实质为缺席诉讼程序。从宏观上看,侦查中心主义被进一步强化,案卷中心主义出现极端化趋势,绝对化的案人分离侦查模式改变传统侦查方向。从微观上看,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成为侦查重点难点,破案与... 我国的缺席审判程序实质为缺席诉讼程序。从宏观上看,侦查中心主义被进一步强化,案卷中心主义出现极端化趋势,绝对化的案人分离侦查模式改变传统侦查方向。从微观上看,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成为侦查重点难点,破案与侦查终结条件固化,追逃工作从审前向审后过渡、'限期破案'成为可能,部分缺席审判案件对侦查绩效考核形成双面冲击。应注意缺席审判程序中侦查工作的'走过场'和'形式主义',警惕缺席审判程序演变为部分疑难积案、悬案的'泄洪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缺席审判 侦查中心主义 案卷中心主义 案人分离侦查模式 侦查绩效考核
原文传递
论通过案件集中管理实现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优势和方式——以对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的相关经验的剖析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课题组 王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42-48,共7页
围绕监督、管理、服务三大职能,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五分院通过节点管理、流程监控和信息管理构筑了具有扁平化、信息化与集约化特征的案件集中管理制度,强化了内部监督。在今后的改革中,五分院着力探索赋予案管部门实体监督权、建立并完... 围绕监督、管理、服务三大职能,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五分院通过节点管理、流程监控和信息管理构筑了具有扁平化、信息化与集约化特征的案件集中管理制度,强化了内部监督。在今后的改革中,五分院着力探索赋予案管部门实体监督权、建立并完善内部监督的衔接机制并实现本院案管系统与高检院案管系统的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五分院 案件集中管理 内部监督
下载PDF
安装中央制动器的变速器后壳改进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源隆 王良模 +2 位作者 余有平 陈桂银 崔保良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5,共4页
为了满足直接安装中央制动器的要求,对原有变速器后壳进行了结构改进设计,并利用有限元法校核了改进后的壳体静力学强度与刚度。通过模态仿真分析,比较了原方案与改进后方案的模态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壳体能承受制动器制动... 为了满足直接安装中央制动器的要求,对原有变速器后壳进行了结构改进设计,并利用有限元法校核了改进后的壳体静力学强度与刚度。通过模态仿真分析,比较了原方案与改进后方案的模态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壳体能承受制动器制动力矩的作用而不会发生损坏,自由模态频率较原方案略有提高,约束模态频率远高于变速器受到的激振频率。该变速器后壳具有良好的静态、动态特性,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器 后壳 中央制动器 有限元法 模态分析
下载PDF
从档案资料看苏联犹委会案
5
作者 徐隆彬 《俄罗斯学刊》 2016年第3期55-70,共16页
苏联国家安全机关在接受了制造犹委会案的任务后,先对犹委会的领导人进行了暗杀和逮捕,继而以指鹿为马的手法对他们提出了一系列荒唐的指控。为了证明这些指控言之有据,又以胁迫被告做假供、伪造被告的供词、迫使案情材料鉴定专家做虚... 苏联国家安全机关在接受了制造犹委会案的任务后,先对犹委会的领导人进行了暗杀和逮捕,继而以指鹿为马的手法对他们提出了一系列荒唐的指控。为了证明这些指控言之有据,又以胁迫被告做假供、伪造被告的供词、迫使案情材料鉴定专家做虚假鉴定结论、将能够证明指控不实的文件隐秘不露等手法,炮制出了42卷案卷材料。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在对该案进行审理时虽然发现案卷材料漏洞百出,对被告的指控难以成立,但因在庭审之前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就已根据国家安全机关的建议做出了对该案的判决决定,所以最后法庭只好置案情材料于不顾,而完全根据政治局的决定对该案做出了判决。通过揭示苏联有关部门犹委会案的制造手法和制造过程,不难想象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二战后初期苏联其他重大冤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犹委会案 国家安全机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