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7
1
作者 张金华 魏伟 +2 位作者 杜东 魏兴华 王培 《中外能源》 CAS 2013年第1期30-35,共6页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矿产,具有分布广泛、易于开发等特点,其利用方式主要有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种。我国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条件,主要为中低温地热资源。据计算,我国12个主要沉积盆地的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7500×1018J,相...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矿产,具有分布广泛、易于开发等特点,其利用方式主要有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种。我国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条件,主要为中低温地热资源。据计算,我国12个主要沉积盆地的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7500×1018J,相当于2560×108t标煤。当前,我国地热资源利用方式主要以供暖、洗浴、种植等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发展缓慢,主要分布在西藏;利用热泵技术开发地热资源得到了快速发展;油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我国地热资源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影响了地热资源规划的制订及地热产业的发展;防腐、防垢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地热回灌率普遍过低;增强型地热系统研究有待加强等。为了促进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的同时,应以浅层地温能和热水型地热资源为主,发挥热泵技术的优势,开展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梯级利用;重视和加快油气区地热资源的利用;在西藏等适宜地区加大高温地热能发电利用;集中全国优势技术力量,在一两个有利区域开展增强型地热系统技术探索;此外,走回灌开发道路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热发电 直接利用 热泵技术 地热回灌 增强型地热系统 梯级利用
下载PDF
A new principle of synthetic cascade utilization of chemical energy and physical energy 被引量:35
2
作者 JIN Hongguang1, HONG Hui1,2, WANG Baoqun1,2, HAN Wei1,2 & LIN Rumou1,2 1.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2期163-179,共17页
We propose a new principle of the cascade utilization of both chemical energy and physical energy in energy system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hemical processes and thermal cycles. Particularly, a general equation of en... We propose a new principle of the cascade utilization of both chemical energy and physical energy in energy system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hemical processes and thermal cycles. Particularly, a general equation of energy levels of substance, Gibbs free energy of chemical reaction and physical energy is explicitly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this equation, a chemical-looping combustion and an indirect combustion are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a mechanism of energy releas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ecreasing the energy level of Gibbs free energy and upgrading the energy level of low or middle- temperature thermal energy, is clarified. The promising results obtained here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multi-function systems in which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compatible, and create a new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thermal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energy cascade utilization exergy ENERGY conversion.
原文传递
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进步与展望 被引量:33
3
作者 董辉 王爱华 +2 位作者 冯军胜 张琦 蔡九菊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共9页
烧结过程余热回收与利用是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主要手段之一。概述了国内外烧结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发展状况,指出了中国烧结余热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从工艺流程、技术特点的角度重点阐述了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和烧结过程余... 烧结过程余热回收与利用是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主要手段之一。概述了国内外烧结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发展状况,指出了中国烧结余热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从工艺流程、技术特点的角度重点阐述了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和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给出了烧结烟气余热回收与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基本思路。提出应积极推广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加快开发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深入倡导烧结烟气余热回收与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理念,为中国烧结工序的节能减排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余热 发电 竖罐式回收 分级回收 梯级利用
原文传递
废旧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现状 被引量:32
4
作者 高桂兰 贺欣 +5 位作者 李亚光 杨见青 李晨静 许昕 肖海阳 关杰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5-140,共6页
论述了废旧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国内外回收利用现状,并鼓励相关企业进行梯级利用,当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不再适合梯级利用时,则进行回收处理。基于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涂层中的有价金属回收机理,将回收工艺归纳为物理化学法、化学法... 论述了废旧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国内外回收利用现状,并鼓励相关企业进行梯级利用,当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不再适合梯级利用时,则进行回收处理。基于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涂层中的有价金属回收机理,将回收工艺归纳为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概括了现阶段我国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趋势。总体看来,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同时也能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锂离子电池 回收现状 梯级利用 有价金属 回收工艺
原文传递
LNG冷能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吴小华 蔡磊 +2 位作者 李庭宇 杨绪飞 宇波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4-635,共12页
随着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的增加,我国LNG消费量快速增长,因此LNG冷能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LNG冷能利用概况,对其用于空气分离、轻烃分离、低温发电、海水淡化、二氧化碳捕集、废旧橡胶低温粉碎、制冷等... 随着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的增加,我国LNG消费量快速增长,因此LNG冷能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LNG冷能利用概况,对其用于空气分离、轻烃分离、低温发电、海水淡化、二氧化碳捕集、废旧橡胶低温粉碎、制冷等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在LNG冷能用于低温发电、低温冷库及空气液化等工业化应用方面较为成熟,国内对LNG冷能利用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但实际工程应用尚需进一步加强。由此指出:目前我国LNG冷能利用迫切需要将国外成熟的工程应用经验与国内丰富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成果相结合,为我国LNG冷能利用政策的制定和LNG冷能利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冷能 梯级利用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煤层气梯级利用技术探讨 被引量:26
6
作者 姚成林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97,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现状。针对不同浓度的煤层气,分析了其适宜的加工利用技术方式,以提高煤层气利用率及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根据目前技术水平,阐明了煤层气梯级加工利用技术方式:甲烷体积分数在90%以上的煤层气适宜直接净... 介绍了国内外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现状。针对不同浓度的煤层气,分析了其适宜的加工利用技术方式,以提高煤层气利用率及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根据目前技术水平,阐明了煤层气梯级加工利用技术方式:甲烷体积分数在90%以上的煤层气适宜直接净化加压制成管道输送天然气或提纯制取CNG/LNG;甲烷体积分数为30%~90%的煤层气宜采用提纯技术(直接深冷液化或变压吸附)生产CNG/LNG;甲烷体积分数为8%~30%的煤层气宜采用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进行利用;甲烷体积分数为1%~8%的煤层气可经掺混后进行蓄热氧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梯级利用 压缩 液化 氧化 瓦斯发电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退役电池筛选聚类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建林 李雅欣 +3 位作者 吕超 赵伟 武亦文 马速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9-441,共13页
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新能源逐步成为主力电源。储能技术作为平抑新能源波动、提升消纳能力的主要途径备受关注,但受经济性制约使其难以实现规模化推广。而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链逐步延伸,全寿命周期覆盖利... 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新能源逐步成为主力电源。储能技术作为平抑新能源波动、提升消纳能力的主要途径备受关注,但受经济性制约使其难以实现规模化推广。而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链逐步延伸,全寿命周期覆盖利用,有望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有效手段。依据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每年至少有约30万t退役的动力电池需要处理。合理的筛选聚类是快速消纳大规模退役动力电池的有效手段,但电池种类不同、状态多样、工业化筛选方法缺失,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筛选方法有待研究。首先梳理了双碳目标下的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的政策部署,并就典型梯次示范工程功能进行分析。其次,对面向退役动力电池的聚类算法以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其优缺点、适用范围及评价指标;然后,建立了退役电池场景适用性评价体系,分析提高退役电池筛选的场景匹配度的方法;最后结合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对退役电池的筛选应用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电池 梯次利用 政策与标准 筛选聚类 场景应用
下载PDF
煤矿区低浓度煤层气梯级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熊云威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对当前我国煤层气抽采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根据抽采瓦斯浓度的不同,重点介绍了煤层气发电、蓄热氧化、物理萃取富集等各级低浓度煤层气主流利用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指出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工艺难题及解决思路;分析强调... 对当前我国煤层气抽采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根据抽采瓦斯浓度的不同,重点介绍了煤层气发电、蓄热氧化、物理萃取富集等各级低浓度煤层气主流利用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指出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工艺难题及解决思路;分析强调了低浓度煤层气利用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其产业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煤层气 梯级利用 发电 氧化 物理萃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LNG冷能的梯级利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葛轶群 章学来 +1 位作者 赵兰 刘剑宁 《制冷技术》 2006年第3期14-16,共3页
液化天然气(LNG)中蕴含大量的冷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商业机构提出了种种回收方案,但这些方案多数没有考虑合理用能。本文主要从能量和能质匹配的角度,利用火用的概念,探讨如何对LNG的冷能进行梯级利用,以期达到... 液化天然气(LNG)中蕴含大量的冷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商业机构提出了种种回收方案,但这些方案多数没有考虑合理用能。本文主要从能量和能质匹配的角度,利用火用的概念,探讨如何对LNG的冷能进行梯级利用,以期达到合理用能,使火用损失尽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LNG) 冷能 梯级利用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煤气同采技术体系构想及内涵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树刚 张静非 +5 位作者 尚建选 林海飞 王苏健 丁洋 侯恩科 赵泓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6-1429,共14页
“双碳”的确定对煤气同采发展理念提出了绿色低碳的新要求。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特点,针对煤矿CH_(4)-CO_(2)双重碳减排技术难题,通过探究煤矿瓦斯高效精准抽采、煤矿瓦斯全浓度梯级利用及煤层CO_(2)捕获-封存-利用等关键技术问... “双碳”的确定对煤气同采发展理念提出了绿色低碳的新要求。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特点,针对煤矿CH_(4)-CO_(2)双重碳减排技术难题,通过探究煤矿瓦斯高效精准抽采、煤矿瓦斯全浓度梯级利用及煤层CO_(2)捕获-封存-利用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以煤矿CH_(4)-CO_(2)近零碳排放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煤气同采技术体系构想,从低碳融合技术与负碳技术两方面阐述了该构想体系,并简化分析了相应的碳源汇机制。煤矿瓦斯高效精准抽采涵盖瓦斯含量精准原位测定、瓦斯涌出量精准预测、瓦斯高效抽采区域精准辨识、瓦斯抽采精准施工设计、瓦斯抽采精准增透及瓦斯抽采精准调控;在瓦斯全浓度梯级利用方面,提出了高浓度瓦斯直接利用、乏风瓦斯及低浓度瓦斯提浓增效技术为主的阶梯式综合利用体系;煤层CO_(2)封存作为典型负碳排放技术已处于商业运行阶段,笔者及其团队则聚焦煤矿CH_(4)-CO_(2)近零碳排放核心,提出了CO_(2)煤矿采空区吸储与植被固碳理念。最后阐述了双碳目标下煤气同采技术体系的发展方向:①“地质透明化-抽采智慧化”与瓦斯精准抽采深度融合技术;②瓦斯富集-提浓-利用一体化技术及装备;③“CCUS+生态碳汇”全域负碳排放技术;④煤气同采全生命周期CH_(4)-CO_(2)动态监测及管控技术体系。通过该构想的逐步实施,为我国煤炭行业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煤气同采 精准抽采 梯级利用 煤层CO_(2)捕获-封存-利用
下载PDF
考虑能量梯级利用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站网协同规划 被引量:20
11
作者 周步祥 夏海东 臧天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7,共8页
为了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对能源站选址、设备选型定容和能源网络布局进行协同规划;同时考虑负荷的能源品位互补特性,建立了一种考虑能量梯级利用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站网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考虑... 为了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对能源站选址、设备选型定容和能源网络布局进行协同规划;同时考虑负荷的能源品位互补特性,建立了一种考虑能量梯级利用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站网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考虑能源站和能源网络投资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能源站网协同投资模型;下层模型考虑负荷间的能源品位互补,以兼顾㶲效率的运行成本最小的目标,建立能源站的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最短路径理论的枚举法,采用CPLEX求解器进行模型求解。选取了北方某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负荷间的能源品位互补,解决了传统规划时能源需求和能源供应品位不匹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梯级利用 站网规划 品位互补 㶲效率 最短路径
下载PDF
分布式能源定义及其特征 被引量:21
12
作者 徐建中 邓建玲 《华电技术》 CAS 2014年第1期3-5,77,共3页
介绍了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国家规划,根据国内外分布式能源的定义给出了推荐定义,分析了用户端的需求,论述了分布式能源的功能特点和主要特征,指出了该能源模式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温度对口 梯级利用 可再生能源 能效
下载PDF
低阶煤中低温热解工艺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9
13
作者 裴贤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40-44,共5页
论述了低阶煤热解机理、热解技术及工艺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低阶煤与其他物质共热解技术,对比了现有低阶煤热解工艺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新型小粒径低阶煤热解工艺,分析了低阶煤热解研究发展方向。加氢热解可有效提高煤气及焦油轻质组... 论述了低阶煤热解机理、热解技术及工艺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低阶煤与其他物质共热解技术,对比了现有低阶煤热解工艺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新型小粒径低阶煤热解工艺,分析了低阶煤热解研究发展方向。加氢热解可有效提高煤气及焦油轻质组分产率,现多用于热解机理研究;催化热解催化剂分为裂解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碱金属、碱土金属为典型裂解催化剂,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为典型加氢催化剂,如何提高催化剂效率和寿命是当前研究重点。为加快低阶煤热解工业化进程,各低阶煤热解技术之间、低阶煤热解技术与工艺之间应形成耦合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中低温热解 耦合联动 梯级利用
下载PDF
LNG动力船燃料冷能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博洋 胡德栋 +2 位作者 钱德松 张晓荣 姚文龙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52,共8页
为实现LNG动力船燃料冷能的利用,以设计中超大型油船(VLCC)为代表船型,对其进行理论计算和对比,验证LNG燃料冷能在船舶上梯级利用的可行性.设计一套LNG冷能综合利用的具体方案,满足海水淡化、船舶空调和船舶冷库的需求,并结合船舶主柴... 为实现LNG动力船燃料冷能的利用,以设计中超大型油船(VLCC)为代表船型,对其进行理论计算和对比,验证LNG燃料冷能在船舶上梯级利用的可行性.设计一套LNG冷能综合利用的具体方案,满足海水淡化、船舶空调和船舶冷库的需求,并结合船舶主柴油机烟气余热进行低温冷能发电.利用软件Aspen HYSYS进行模拟计算,以系统总效率为主要目标函数,对比分析不同冷媒条件下各主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终确立一套最优方案.模拟结果表明,朗肯循环发电冷媒采用R170,降低关键节点NG-3温度,降低冷凝压力,提高蒸发压力,可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油船(VLCC) LNG动力船 LNG冷能 梯级利用 Aspen HYSYS
原文传递
退役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特征提取及评估方法综述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建林 李雅欣 +4 位作者 陈光 吕超 武亦文 徐亮 马速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2-1346,共15页
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来临,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备受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与新电池相比,退役电池(retired battery,RB)一致性差、性能离散度高、安全隐患大,并且从电池单体、模块、电池簇到储能系统逐层集成过程中,上述问题... 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来临,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备受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与新电池相比,退役电池(retired battery,RB)一致性差、性能离散度高、安全隐患大,并且从电池单体、模块、电池簇到储能系统逐层集成过程中,上述问题会叠加、放大,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不确定性增大。为实现退役动力电池安全可靠、规模化、多场景梯次利用,研究基于RB衰退机理的特征提取及健康状态评估技术非常关键。该文基于退役电池的性能衰退规律、电池安全状态演变机理,重点对RB健康状态特征参量表征和残值评估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从数据驱动方式以及模型驱动2个维度对提取RB特征和健康评估进行总结分析,提高基于RB衰退规律的退役电池健康状态和残值评估模型精度,对RB特征提取以及健康状态评估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电池 梯次利用 数据驱动 模型驱动 特征提取 健康评估
下载PDF
电热微网能量耦合转换模型与梯级优化利用方法 被引量:18
16
作者 黄文焘 王萧博 +3 位作者 邰能灵 戴世刚 陈振宇 杨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804-6814,共11页
为提高电热微网运行的能效水平,该文建立多能流耦合转换模型,基于梯级利用原理,提出能量综合利用优化方法。分析电热微网系统结构,建立电热微网中冷、热、电能生产梯级利用流程,分析电热耦合梯级利用的源荷储关系。根据不同能源品位及... 为提高电热微网运行的能效水平,该文建立多能流耦合转换模型,基于梯级利用原理,提出能量综合利用优化方法。分析电热微网系统结构,建立电热微网中冷、热、电能生产梯级利用流程,分析电热耦合梯级利用的源荷储关系。根据不同能源品位及其转换方式,建立能量流耦合模型和能量品位转换模型,以实现电能和热能之间、不同品位热能之间的能量互济。从源荷储3个角度出发,建立不同能源母线的能量流供需模型。最后基于能量梯级优化利用模型的运行约束,以日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求解各能源设备优化调度策略。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微网 梯级优化利用 耦合转换模型 能量流 经济调度
下载PDF
综合能源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晓巳 陶新磊 《华电技术》 CAS 2019年第11期22-25,共4页
当前全球能源消费转型升级,能源企业供能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可再生等清洁能源供能比例成为重中之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能源行业提出了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结合的综合能源系统。... 当前全球能源消费转型升级,能源企业供能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可再生等清洁能源供能比例成为重中之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能源行业提出了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结合的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对不同国家综合能源系统的技术路线及每个国家比较成功的典型项目的介绍对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列举了国内部分企业的技术路线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内外技术路线及项目对比,针对国内综合能源系统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 分布式能源 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 能源服务 节能 梯级利用 电力改革
下载PDF
供热系统串联布置方式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林振娴 杨勇平 +1 位作者 何坚忍 赵志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13-17,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大多数热电厂都是采用供热系统并联布置方式运行的现状,通过分析热电联产系统的联合特性,提出在无节流工况后采用供热系统串联布置的方式运行,以减小节流损失,提高机组发电功率。相应地提出几种不同布置方式的模型,对其进... 针对目前国内大多数热电厂都是采用供热系统并联布置方式运行的现状,通过分析热电联产系统的联合特性,提出在无节流工况后采用供热系统串联布置的方式运行,以减小节流损失,提高机组发电功率。相应地提出几种不同布置方式的模型,对其进行了量化的比较和分析,可知供热系统采用串联布置方式运行时,第1级机组的供热抽汽压力降低,第2级机组供热抽汽压力升高,但整体而言比并联布置方式运行的供热抽汽压力低;为了更好地利用串联第1级机组所减小的供热抽汽压力,可适当增加串联第2级机组热网加热器面积或使用强化传热管,增加其传热性能,使升高了的串联第2级机组供热抽汽压力降低,使机组发电功率增加的更多,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 热电联产 联合特性 发电功率 梯级利用
下载PDF
LNG冷能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19
作者 高文学 王启 项友谦 《煤气与热力》 2007年第9期15-21,共7页
探讨了 LNG 冷能的影响因素,综述了 LNG 冷能的利用技术。总结了 LNG 冷能梯级利用的过程,指出 LNG 冷能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LNG 冷能 梯级利用
下载PDF
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与梯级利用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滕达 李铁林 +3 位作者 李昂 安连锁 陈海平 沈国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9-196,共8页
燃煤电站锅炉实际运行排烟温度一般在130~150℃,进一步回收烟气余热有利于降低发电煤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针对电站锅炉尾部不同位置烟气参数不同的情况,设计了安装在空气预热器后及湿法脱硫装置后的两级热交换器余热回收系统,并结合330... 燃煤电站锅炉实际运行排烟温度一般在130~150℃,进一步回收烟气余热有利于降低发电煤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针对电站锅炉尾部不同位置烟气参数不同的情况,设计了安装在空气预热器后及湿法脱硫装置后的两级热交换器余热回收系统,并结合330 MW燃煤电站锅炉,分析了不同负荷下,两级热交换器的换热量、冷凝水量、两侧介质静压差及发电标准煤耗降低值的变化情况,同时监测了二级热交换器前后烟气中固体颗粒物含量。结果表明:一级热交换器的换热量明显高于二级热交换器,烟气中水分主要在二级热交换器冷凝;标准煤耗降低值高达3.09 g/(kW·h);同时烟气经过二级热交换器后固体颗粒物含量明显降低。为燃煤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尾部烟气 余热回收 梯级利用 热交换器 发电煤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