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轮叶片表面气膜冷却的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向安定 罗小强 +2 位作者 朱惠人 许都纯 刘松龄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7-581,共5页
对压力面和吸力面各有双排气膜孔冷却的涡轮导向叶片表面进行了详细的传热实验研究,在不同吹风比下获得了当地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结合流场测量结果分析了叶片表面冷却和换热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孔排位置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 对压力面和吸力面各有双排气膜孔冷却的涡轮导向叶片表面进行了详细的传热实验研究,在不同吹风比下获得了当地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结合流场测量结果分析了叶片表面冷却和换热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孔排位置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规律有很大不同,孔排位置一定时,冷却效果主要由吹风比决定。结果还表明尽管冷气喷射使型面换热系数随吹风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气膜冷却还是能有效的降低型面的热负荷,其中以中吹风比喷射时冷却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传热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涡轮叶栅前缘上游端壁气膜冷却的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高文 刘松龄 +2 位作者 朱惠人 Lapworth B L Forest A E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对前缘上游有单排和双排孔冷却的涡轮导向叶栅端壁进行了详细的传热实验 ,在吹风比 1 ,2 ,3下获得了当地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 ,结合流场测量结果分析了端壁冷却和换热规律。结果表明端壁气膜冷却在很大程度上受二次流的影响 ,冷却效... 对前缘上游有单排和双排孔冷却的涡轮导向叶栅端壁进行了详细的传热实验 ,在吹风比 1 ,2 ,3下获得了当地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 ,结合流场测量结果分析了端壁冷却和换热规律。结果表明端壁气膜冷却在很大程度上受二次流的影响 ,冷却效果主要由吹风比决定 ,低吹风比喷射时 ,压力面附近的一个三角形区域没有冷气的覆盖 ,中、高吹风比喷射可以大幅度提高平均冷却效率并使冷气很均匀的覆盖在端壁上 ,双排孔喷射比单排孔喷射平均效率提高 1倍左右。结果还表明尽管冷气喷射使端壁换热系数随吹风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 ,气膜冷却还是能有效的降低端壁的热负荷 ,其中以中吹风比双排孔喷射的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栅 端壁 传热 实验 气膜冷却 飞机
下载PDF
喷射角对涡轮叶栅端壁气膜冷却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高文 刘松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6-499,512,共5页
在大尺寸低速平面叶栅风洞中,对前缘上游有单排气膜孔的涡轮导向叶栅端壁气膜冷却进行了详细的传热实验。在喷射角为25°,35°和45°以及吹风比为1,2,3下测量了端壁面上的局部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并由此计算出了叶栅实际工... 在大尺寸低速平面叶栅风洞中,对前缘上游有单排气膜孔的涡轮导向叶栅端壁气膜冷却进行了详细的传热实验。在喷射角为25°,35°和45°以及吹风比为1,2,3下测量了端壁面上的局部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并由此计算出了叶栅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端壁热负荷。着重研究了喷射角对端壁气膜冷却的影响。数据表明减小喷射角度虽然能够显著的提高冷却效率,但同时也明显的增大了换热系数,最终的冷却效果取决于端壁热负荷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栅 气体喷射 喷射角 传热 薄膜冷却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Aspen Custom Modeler软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洪元 刘江 吕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1年第1期72-77,共6页
以AspenCustomModeler软件为开发平台 ,从机理出发 ,用CustomModeler语言建立贮槽、蒸发器等典型化工过程对象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并以模型为基础 ,对双级贮槽串级控制系统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同时 ,对乙二醇溶液的双效蒸发过程进行... 以AspenCustomModeler软件为开发平台 ,从机理出发 ,用CustomModeler语言建立贮槽、蒸发器等典型化工过程对象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并以模型为基础 ,对双级贮槽串级控制系统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同时 ,对乙二醇溶液的双效蒸发过程进行了稳态优化模拟研究 ,考察了换热面积、换热系数的变化对该过程最优化结果的影响。研究了VisualBasic与CustomModeler及Excel之间的通信方法并编程序 ,在VisualBasic开发的操作界面上实现对AspenCustomModeler模拟监控和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动态模拟软件 过程控制 过程优化 过程模拟 蒸发过程 乙二醇溶液
下载PDF
纯冲动式鱼雷涡轮机动叶栅超音速流动数值仿真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兆元 曹浩 赵卫兵 《鱼雷技术》 2013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了研究鱼雷涡轮机通流道内的流动特征进而指导涡轮通流结构设计,在合理简化模型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纯冲动式鱼雷涡轮发动机转子动叶流道内超音速流动状况进行了数值仿真,详细分析了叶栅内流动状况、总压损失、叶片气... 为了研究鱼雷涡轮机通流道内的流动特征进而指导涡轮通流结构设计,在合理简化模型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纯冲动式鱼雷涡轮发动机转子动叶流道内超音速流动状况进行了数值仿真,详细分析了叶栅内流动状况、总压损失、叶片气动载荷和温度载荷。仿真结果表明,动叶流道内流动比较复杂,攻角对其内的流动有较大影响,该数值越大,附面层分离越严重,激波越强,总压损失也越大;同一个叶片在经过喷嘴流域时,其气动载荷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受交变的气动力作用,而叶片气动承受载荷越大其温度载荷就越小,叶片内的温度梯度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涡轮机 动叶栅 流动特性 热传递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扇形叶栅叶尖间隙流动及其对叶尖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杰 陈凡 +1 位作者 郑莉 姚永庆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6-451,共6页
本文通过在水槽中用粒子示踪的方法,利用最新的PIV技术对扇形叶栅叶尖间隙泄漏流进行了定量流动显示。同时在风洞中利用萘升华传质模拟传热技术,研究了叶尖间隙区的局部换热特性结果表明泄漏流的流动特性与间隙大小、进口Re数、... 本文通过在水槽中用粒子示踪的方法,利用最新的PIV技术对扇形叶栅叶尖间隙泄漏流进行了定量流动显示。同时在风洞中利用萘升华传质模拟传热技术,研究了叶尖间隙区的局部换热特性结果表明泄漏流的流动特性与间隙大小、进口Re数、攻角等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叶尖的换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叶栅 叶尖间隙流动 叶尖换热 叶栅 泄漏流
下载PDF
进口不重合和轴对称造型对跨声速涡轮叶栅端壁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刚 白波 +1 位作者 刘璐萱 李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95-2705,共11页
为有效评估实际燃气涡轮叶栅进口端壁不重合和轴对称收敛端壁造型对叶栅端壁传热特性的影响,以某工业燃气涡轮第一级跨声速导向叶栅为研究对象,基于商用CFD软件ANSYS Fluent 15.0,研究了3种端壁结构:简化平板端壁、具有子午面轴对称收... 为有效评估实际燃气涡轮叶栅进口端壁不重合和轴对称收敛端壁造型对叶栅端壁传热特性的影响,以某工业燃气涡轮第一级跨声速导向叶栅为研究对象,基于商用CFD软件ANSYS Fluent 15.0,研究了3种端壁结构:简化平板端壁、具有子午面轴对称收敛造型的实际涡轮叶栅外端壁(叶顶)和内端壁(叶根)在设计工况(进口湍流强度为16%,出口马赫数为0.85)下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计算分析了2种进口端壁不重合度(进口后向台阶高度为0、6.78mm)下,3种叶栅端壁结构的端壁热负荷分布、近端壁二次流结构和后台阶涡系发展。结果表明:轴对称收敛端壁造型和进口端壁不重合均会显著改变叶栅端壁二次流结构和热负荷分布规律;轴对称收敛端壁造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端壁热负荷,尤其是叶片前缘肩部和喉部下游等易发生热腐蚀的冷却气膜难以覆盖区域;燃气涡轮实际运行中产生的进口端壁不重合导致叶栅前缘上游典型高传热区面积和强度(增大约140%)显著增大并向叶栅通道内迁移,使叶栅端壁承受着极高热负荷;实际燃气涡轮第一级导向叶栅端壁冷却方案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实际端壁造型结构和燃烧室-涡轮交界面端壁不重合对端壁热负荷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涡轮叶栅 轴对称收敛端壁造型 端壁不重合 传热特性 端壁二次流
原文传递
用于海水养殖的管壳式梯级相变蓄热装置内部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昊 李真一 +4 位作者 蔡青霖 任效忠 毕春伟 仲东 刘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9-606,共8页
为了解决海水养殖中太阳能不连续、不稳定的蓄热问题,本文设计了可用于海水养殖行业的高效梯级相变蓄热器模型,并对其内部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对同一工况下每级PCM(PCM1、PCM2、PCM3)内部上中下三部分位置的传热特性进行了... 为了解决海水养殖中太阳能不连续、不稳定的蓄热问题,本文设计了可用于海水养殖行业的高效梯级相变蓄热器模型,并对其内部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对同一工况下每级PCM(PCM1、PCM2、PCM3)内部上中下三部分位置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还探究了梯级相变蓄热装置中每级PCM内相同位置的传热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管壳式梯级相变蓄热装置在充热前期内部传热以热传导为主导,中后期以自然对流为主导;PCM上中下三部分都有较显著的传热差异,PCM3熔化速度较PCM2、PCM1快,PCM下部与中部之间的对流传热是影响换热器整体相变速率的关键。本文建立的管壳式梯级相变蓄热模型可为高效梯级相变蓄放热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以推动高效梯级相变蓄热技术在海水养殖等行业的大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太阳能 梯级相变 蓄热 数值模拟 传热特性
下载PDF
燃气透平叶栅端壁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坤 晏鑫 +1 位作者 李军 丰镇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03-1507,共5页
采用三维数值求解方法,对透平叶栅端壁区域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试验数据考核了相应的数值方法,分析了网格数目和湍流模型对叶栅端壁附近流动传热特性计算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进口雷诺数和湍流度条件下端壁传热特性的变化。结... 采用三维数值求解方法,对透平叶栅端壁区域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试验数据考核了相应的数值方法,分析了网格数目和湍流模型对叶栅端壁附近流动传热特性计算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进口雷诺数和湍流度条件下端壁传热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马蹄涡和通道涡等二次流动直接影响端壁区传热,传热强度分布规律基本与当地流动的湍动能保持一致。湍流模型对端壁压力场的计算影响较小,但对端壁传热特性的求解的精度影响较大。采用v^3—f湍流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端壁传热分布。来流雷诺数和湍流度的变化改变了端壁边界层厚度和涡系结构,使得端壁传热强度和梯度分布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透平叶栅 端壁 传热特性 二次流动
原文传递
非定常尾迹及其对动叶气膜冷却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少华 吕敏 +1 位作者 张玲 王梅丽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22-927,共6页
针对前缘设有3排气膜孔的动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静叶尾迹的非定常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静叶尾迹对动叶气膜冷却的影响.通过模拟吹风比分别为0.5、1和2时的工况,结合对应工况下的等熵图,对动叶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进行了频谱分析,得... 针对前缘设有3排气膜孔的动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静叶尾迹的非定常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静叶尾迹对动叶气膜冷却的影响.通过模拟吹风比分别为0.5、1和2时的工况,结合对应工况下的等熵图,对动叶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进行了频谱分析,得到动叶表面的静压分布和传热系数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吹风比的增大,下游叶栅通道的熵值有所减小,尾迹涡脱落频率没有明显变化;动叶压力面静压随着吹风比的增加而降低,压力梯度减小,传热系数则增大,换热增强,冷却效果较好;吸力面静压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形成了以吸力面最大曲率处为中心的负压区,传热系数增大,但靠近吸力面尾缘部分的换热效果优于前缘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特性 气膜冷却 频谱分析 叶栅 传热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透平叶栅端壁换热瞬态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洋 陈榴 +1 位作者 张发生 戴韧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91,共9页
详细介绍了透平叶栅端壁换热瞬态测量实验台及实验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应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经过一系列校准步骤,获得准确的端壁温度。使用半无限大平板瞬态导热理论并结合叠加原理,求解端壁换热系数。编写端壁区域组合、边界识别和... 详细介绍了透平叶栅端壁换热瞬态测量实验台及实验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应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经过一系列校准步骤,获得准确的端壁温度。使用半无限大平板瞬态导热理论并结合叠加原理,求解端壁换热系数。编写端壁区域组合、边界识别和剔除等算法程序获得完整端壁换热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能够获得可靠的透平端壁换热分布结果;对结果分析发现,在靠近端壁吸力面侧,存在明显的"狭长"换热低区,且端壁压力面侧换热程度剧烈,透平叶栅端壁后部承受着较大热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透平叶栅端壁 瞬态实验 换热系数 换热分布
原文传递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Air-Cooled Steam Condenser with Guide Vane Cascade 被引量:1
12
作者 ZHANG Xuelei LI Yunpeng CHEN Haipi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993-1003,共11页
Ambient wind has an unfavourable impact on air-cooled steam condenser(ACSC) performance. A new measure to improve ACSC performance is proposed by setting a diffusion type guide vane cascade beneath the ACSC platform. ... Ambient wind has an unfavourable impact on air-cooled steam condenser(ACSC) performance. A new measure to improve ACSC performance is proposed by setting a diffusion type guide vane cascade beneath the ACSC platform. The numerical models are develop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s of diffusion type guide vane cascade on ACSC performan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vane cascade can cause the increases in coolant flows across almost all fans due to its diffusion function and lower flow resistance. Meanwhile, the guide vane cascade also decreases the fan inlet temperatures because of the uniform flow field around the condenser cells. Comparing with the case without guide device,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is increased by 11.2% for guide vane cascade cas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9 m/s.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firstly enhanc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decreasing stagger angle of guide vane under a certain wind speed. The optimum stagger angl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is about 65.5°.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always enhances as increasing vane cascade height, and a vane cascade with 20 m to 30 m height may be suitable to the ACSC as considering the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ooled STEAM CONDENSER AMBIENT WIND guide VANE cascade heat transfer
原文传递
大尺寸低压涡轮导叶冷效试验件优化及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维涛 吴佳玉 +2 位作者 曾军 雷鸣 贾晓萌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2021年第4期18-25,共8页
针对大尺寸低压涡轮导叶利用现有冷效试验设备扇形试验段内仅能布置3个叶片、叶栅通道流动周期性无法保证的问题,采用CFD方法分析了周期性无法保证的主要原因,为试验件排气测量段导流板引起测试叶片吸力面激波干涉和流动分离。对比研究... 针对大尺寸低压涡轮导叶利用现有冷效试验设备扇形试验段内仅能布置3个叶片、叶栅通道流动周期性无法保证的问题,采用CFD方法分析了周期性无法保证的主要原因,为试验件排气测量段导流板引起测试叶片吸力面激波干涉和流动分离。对比研究4种导流板优化方案发现,采用截断导流板的方案可以消除测试叶片激波干涉,改善扇形叶栅通道流动周期性,使叶片表面流动状态接近理论设计。采用气热耦合计算的叶片壁面温度分布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优化设计的有效性,为类似大尺寸涡轮叶片扇形叶栅及冷效试验件的设计提供了一种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导叶 冷效试验 扇形叶栅 激波干涉 导流板优化 气热耦合
下载PDF
网箱式换热器在某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军 程海峰 +1 位作者 占霞飞 王晏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97,共6页
针对地表水温度分层现象,提出了一种可以纵向梯级利用地表水温度的网箱式换热器。以合肥地区浅层地表水为研究对象,测量了一年中不同深度地表水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网箱式换热器换热管道长度和循环水量对换热效果的影响。实测和模拟... 针对地表水温度分层现象,提出了一种可以纵向梯级利用地表水温度的网箱式换热器。以合肥地区浅层地表水为研究对象,测量了一年中不同深度地表水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网箱式换热器换热管道长度和循环水量对换热效果的影响。实测和模拟分析了换热管道运行对管外水温影响。研究表明:1)增加管道长度可以增强换热,但到一定长度后则不再强化传热;2)同一水深下换热效果随着循环水量增加而增强,但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换热效果反而变差;3)循环水量相同时,水越深,换热效果越好;4)越接近水表面,换热器管道之间传热影响越明显,上下层管道之间不应采用等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式换热器 浅层地表水 梯级利用 换热效果 地源热泵
下载PDF
涡轮叶栅端壁表面换热系数的测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志锐 刘松龄 +1 位作者 杨林 许都纯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7-438,共2页
在大尺寸低速开式叶栅传热风洞中对一种高压涡轮导向叶片构成的直叶栅通道端壁表面的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雷诺数为 750 0 0~ 30 0 0 0 0的范围内 ,采用热膜法测量了端壁换热系数的分布 ,研究了Re数对叶栅端壁换热的影响规律 ;... 在大尺寸低速开式叶栅传热风洞中对一种高压涡轮导向叶片构成的直叶栅通道端壁表面的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雷诺数为 750 0 0~ 30 0 0 0 0的范围内 ,采用热膜法测量了端壁换热系数的分布 ,研究了Re数对叶栅端壁换热的影响规律 ;同时给出了端壁平均 St数与来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栅 端壁换热 换热系数 涡轮冷却 风洞
下载PDF
一种自复叠制冷用冷凝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丽 翟星然 舒卫华 《节能》 2019年第7期40-42,共3页
小型自复叠制冷装置在低温领域应用和研究日益广泛,其中,新型天然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744/R290在冷凝器中的换热直接影响循环性能.对制冷剂在螺旋套管式水冷冷凝器中的凝结换热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冷热介质热量交换的合理假设,建立了冷凝器... 小型自复叠制冷装置在低温领域应用和研究日益广泛,其中,新型天然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744/R290在冷凝器中的换热直接影响循环性能.对制冷剂在螺旋套管式水冷冷凝器中的凝结换热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冷热介质热量交换的合理假设,建立了冷凝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进行了冷凝器结构和承压的优化设计,确定了各部分尺寸,最终完成了冷凝器设计计算,为后续整个自复叠制冷装置的设计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制冷 冷凝器 优化设计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R744/R290 凝结换热
原文传递
退役LiFePO4动力电池模块电热特性
17
作者 王亦伟 曹文炅 +4 位作者 彭鹏 郑耀东 雷博 史尤杰 蒋方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59-266,共8页
为提高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在其全寿命周期内的利用价值,降低电池的使用成本,缓解环境污染,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电动汽车退役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模组应用于电网储能场景,实验研究了退役电池模块的容量,充放电... 为提高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在其全寿命周期内的利用价值,降低电池的使用成本,缓解环境污染,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电动汽车退役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模组应用于电网储能场景,实验研究了退役电池模块的容量,充放电性能以及温度特性,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退役电池模块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一致性,采用主动均衡,并对有/无均衡电池模组的放电电量、电压和温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将电池模块控制在一定的荷电状态(SOC)范围内进行充放电,可以提高电池模组整体的电热性能,延长退役电池模组的寿命,有效防止电池模块过充、过放以及热失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 梯次利用 容量 温度特性 传热 安全 可持续性
下载PDF
叶型几何设计弱化叶片外表面换热的作用
18
作者 高加磊 戴韧 +1 位作者 王真容 王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08-1512,共5页
本文采用γ-Re_θ湍流转捩模型,数值模拟了两组不同叶型的涡轮叶栅表面的表面换热系数。结果证明:1)数值计算正确地预测了转捩发生位置,保证了表面换热系数模拟的可靠性;2)由于叶片型线的差异,叶片表面流动的转捩位置也不同。控制叶片... 本文采用γ-Re_θ湍流转捩模型,数值模拟了两组不同叶型的涡轮叶栅表面的表面换热系数。结果证明:1)数值计算正确地预测了转捩发生位置,保证了表面换热系数模拟的可靠性;2)由于叶片型线的差异,叶片表面流动的转捩位置也不同。控制叶片表面边界层流动状态,推迟流动转捩,能够降低叶片热负荷。在相同进、出口气流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叶栅造型参数,可以调整所产生的涡轮叶型,从而增强或弱化叶片表面的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栅 边界层转捩 表面换热 叶型设计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尺度自适应方法在跨声速涡轮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王国良 仲冬冬 葛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02-1509,共8页
高压涡轮流场中存在多尺度的涡系和波系结构,对涡轮部件的气动、传热以及结构强度都有重要的影响。为快速准确把握其流动机理,对Menter发展的尺度自适应CFD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新方法分别应用于圆柱绕流以及VKI LS89跨声速涡轮叶栅等典... 高压涡轮流场中存在多尺度的涡系和波系结构,对涡轮部件的气动、传热以及结构强度都有重要的影响。为快速准确把握其流动机理,对Menter发展的尺度自适应CFD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新方法分别应用于圆柱绕流以及VKI LS89跨声速涡轮叶栅等典型流动算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尺度自适应模型具有出色的空间分辨率,模拟结果能与大涡模拟、实验数据基本吻合且计算成本约为文献中大涡模拟的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涡轮 叶栅 流场 热传导 涡系 湍流模型 自适应模型
下载PDF
高压涡轮导叶传热数值计算与分析
20
作者 王建华 葛宁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2年第1期45-48,共4页
以NASA C3X线性叶栅为研究对象,采用非耦合和耦合方法分析叶片表面外换热系数分布。结果表明:离前缘越远,外换热系数越容易受到壁温的影响,带转捩的k-ωSST湍流模型能很好地预测耦合换热。运用牛顿冷却定律对其进行修正和可行性分析,对... 以NASA C3X线性叶栅为研究对象,采用非耦合和耦合方法分析叶片表面外换热系数分布。结果表明:离前缘越远,外换热系数越容易受到壁温的影响,带转捩的k-ωSST湍流模型能很好地预测耦合换热。运用牛顿冷却定律对其进行修正和可行性分析,对比外换热系数分布,表明非线性方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叶栅 耦合换热 外换热系数 非线性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