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倍子抑龋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伟丽 唐荣银 +2 位作者 陈强 杨聚才 王志良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258-260,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五倍子对釉质龋形成、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种致龋菌体外培养形成类似于口内的多菌种致龋菌斑 ,与釉质块共同孵育 ,形成釉质龋。测量龋损深度及脱矿液内的Ca、P含量 ,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龋表面形态。结果 :五倍子对... 目的 :观察中药五倍子对釉质龋形成、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种致龋菌体外培养形成类似于口内的多菌种致龋菌斑 ,与釉质块共同孵育 ,形成釉质龋。测量龋损深度及脱矿液内的Ca、P含量 ,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龋表面形态。结果 :五倍子对龋发生过程中的脱Ca具有抑制作用 ,与去离子水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作用小于 2 0ml/LNaF(P <0 .0 5 )。对龋损深度的影响与去离子水组有显著性差异 ,与2 0ml/LNaF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龋发生过程中五倍子可能对龋病的进展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抑龋作用 实验研究 脱矿 龋损 人工菌斑
下载PDF
龋病再认识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智 陈瑞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对龋病研究的不断深化,龋病的病因、分类以及治疗计划的观念发生改变。通过对患者进行龋病危险性评估,分析并控制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基于龋危险性评估的个性化龋病管理和治疗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无创、微创、有创的循序渐进式... 随着对龋病研究的不断深化,龋病的病因、分类以及治疗计划的观念发生改变。通过对患者进行龋病危险性评估,分析并控制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基于龋危险性评估的个性化龋病管理和治疗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无创、微创、有创的循序渐进式龋病防治技术,已成为现代龋病防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管理 龋危险评估 龋病分类评估系统 国际龋病分类管理系统 龋损活跃性
下载PDF
口腔龋坏组织中变异链球菌与乳酸杆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立桓 孙涛生 +1 位作者 邬宏亮 孙芳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目的分析人龋坏组织中变异链球菌与乳酸杆菌在不同分组中的培养计数及不同细菌主导的病例数,研究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致龋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选取甘肃省靖煤公司总医院口腔科110例龋病患者,按照不同龋坏程度、不同年龄、不同龋... 目的分析人龋坏组织中变异链球菌与乳酸杆菌在不同分组中的培养计数及不同细菌主导的病例数,研究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致龋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选取甘肃省靖煤公司总医院口腔科110例龋病患者,按照不同龋坏程度、不同年龄、不同龋坏性质分组采集龋坏组织,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计数菌落数量。统计2种细菌在不同分组中的检出率、细菌计数平均数及不同致龋菌病例数,研究二者的致龋作用。结果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细菌计数平均数随着龋坏程度增加而增高(P<0.05),在老年组患者中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高(P<0.05),在龋病活动期增高(P<0.05)。随着龋坏程度的增加,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共同致龋病例数增高(P<0.05),在老年人龋坏中共同致龋病例数增高(P<0.05),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共同致龋作用与龋病的静止与活动无相关性。结论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随着龋坏程度的增加,共同致龋作用增强;老年人龋齿中,二者的协同作用占主导作用;在龋病活动期与静止期中,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仅存在数量上的区别,二者的单独致龋能力均在活动期增强,但共同致龋作用与龋病的活动与静止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乳酸杆菌 龋坏组织
下载PDF
牙本质透明层的X射线能谱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毓秀 吴奇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牙本质透明层矿化物的变化。方法 应用eXL型电镜数据处理系统 (EDS)和扫描电镜 ,对 6个样品的牙本质透明层和正常牙本质的无机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牙本质透明层的Ca/P(重量比 )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牙本质 (P =0 .0 0 2 )。
关键词 龋病 牙本质透明层 X射线能谱仪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与氟化钠涂料对牙骨质表面显微硬度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秦晓红 董骧 +2 位作者 宋军 李永诚 李莎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观察表面活性剂与氟化钠涂料防治根面龋与单独用氟化钠涂料或洗必泰涂料防龋效果的比较。方法 测定离体牙釉 -牙骨质界下 4× 4mm开窗区分别经洗必泰与氟化钠涂料 (简称氟泰涂料 )、洗必泰涂料、氟化钠涂料等处理 ,观察进行... 目的 观察表面活性剂与氟化钠涂料防治根面龋与单独用氟化钠涂料或洗必泰涂料防龋效果的比较。方法 测定离体牙釉 -牙骨质界下 4× 4mm开窗区分别经洗必泰与氟化钠涂料 (简称氟泰涂料 )、洗必泰涂料、氟化钠涂料等处理 ,观察进行矿化试验和抗龋试验后牙骨质表面的显微硬度。结果 试验前后牙骨质表面硬度相比 ,氟泰涂料组、氟化钠涂料组均有显著差异 ,且氟泰组比氟化钠组硬度值显著增加。抗龋试验前后牙骨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相比 ,氟泰组、氟化钠组无显著差异。洗必泰组及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用氟泰涂料可增强牙骨质表面硬度 ,与氟化钠组效果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氟化钠 牙骨质硬度 抗酸蚀 龋齿 疾病预防
原文传递
表面活性剂加氟化钠涂料对牙骨质表面显微硬度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晓红 董骧 +2 位作者 宋军 李永诚 李莎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652-654,共3页
目的 :探讨表面活性剂加氟化钠涂料防治根面龋是否优于单独用氟化钠涂料或洗必泰涂料。方法 :在离体牙釉 -牙骨质界下开窗 4mm× 4mm ,分别经洗必泰加氟化钠涂料 (简称氟泰涂料 )、洗必泰涂料、氟化钠涂料等处理后进行矿化实验和抗... 目的 :探讨表面活性剂加氟化钠涂料防治根面龋是否优于单独用氟化钠涂料或洗必泰涂料。方法 :在离体牙釉 -牙骨质界下开窗 4mm× 4mm ,分别经洗必泰加氟化钠涂料 (简称氟泰涂料 )、洗必泰涂料、氟化钠涂料等处理后进行矿化实验和抗龋实验 ,然后测定各组牙骨质表面的显微硬度。结果 :3组矿化实验前、后牙骨质表面硬度相比 ,氟泰涂料组和氟化钠涂料组较洗必泰组均有显著差异 ,且氟泰组比氟化钠组硬度值显著增加。抗龋实验前、后牙骨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相比 ,氟泰组、氟化钠组无显著差异 ,洗必泰组、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用氟泰涂料改善牙骨质表面硬度与氟化钠组具相同效果 ,且优于氟化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氟化钠涂料 体外研究 牙骨质硬度 抗酸蚀 龋齿
下载PDF
2种含氟牙膏和漱口水预防正畸牙龋病的研究
7
作者 浦彦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303-304,336,共3页
目的观察分别使用2种含氟牙膏和漱口水预防正畸牙初期龋病的效果。方法对97例采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A组(50人)用氟化胺/氟化亚锡牙膏刷牙,用氟化胺/氟化亚锡溶液漱口。B组(47人)用氟化钠牙膏刷牙,... 目的观察分别使用2种含氟牙膏和漱口水预防正畸牙初期龋病的效果。方法对97例采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A组(50人)用氟化胺/氟化亚锡牙膏刷牙,用氟化胺/氟化亚锡溶液漱口。B组(47人)用氟化钠牙膏刷牙,用氟化钠溶液漱口。分别记录黏接托槽前与去除托槽时6个上颌前牙的白垩色初期龋损指数、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黏接托槽前与去除托槽后A组的白垩色初期龋损指数、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无差异(P>0.05),而B组的白垩色初期龋损指数、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期间联合使用氟化胺/氟化亚锡牙膏和漱口水比使用氟化钠对白垩色初期龋损、菌斑堆积和牙龈炎的发生有更显著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漱口水 正畸 龋病
下载PDF
含氟牙膏对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舟 罗宗莲 杨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国内常见市售含氟牙膏对完整釉质及脱矿釉质的作用。方法 :测定市售的 3种含氟牙膏的氟含量 ,并选取釉质完好的牛牙及人工龋脱矿的牛牙 ,用 3种含氟牙膏和不含氟牙膏刷洗釉面后 ,乳酸处理 1min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溶出的... 目的 :探讨国内常见市售含氟牙膏对完整釉质及脱矿釉质的作用。方法 :测定市售的 3种含氟牙膏的氟含量 ,并选取釉质完好的牛牙及人工龋脱矿的牛牙 ,用 3种含氟牙膏和不含氟牙膏刷洗釉面后 ,乳酸处理 1min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溶出的钙量。结果 :含氟牙膏组和不含氟牙膏组均能使完整釉质的溶钙量明显降低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含氟牙膏组和不含氟牙膏组均能使人工龋脱矿釉质的溶钙量明显下降 ,并且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含氟牙膏可以增强完整釉质及人工龋脱矿釉质的抗酸溶钙能力 ,且效果与其氟浓度相关 ,氟浓度为 5 2 6 3μmol/L时可显著提高牙齿抗酸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牙膏 脱矿 再矿化 人工龋 牙釉质
下载PDF
使用粘接剂提高窝沟封闭防龋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薇 李玉晶 +1 位作者 葛丽华 宿颖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采用窝沟封闭体外实验龋模型,研究在唾液污染的情况下,使用全酸蚀粘接剂Prime&BondNT对窝沟封闭后继发类龋损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探讨使用粘接剂提高窝沟封闭防龋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无龋正畸减数上前磨牙36颗,随机分为3组(12... 目的采用窝沟封闭体外实验龋模型,研究在唾液污染的情况下,使用全酸蚀粘接剂Prime&BondNT对窝沟封闭后继发类龋损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探讨使用粘接剂提高窝沟封闭防龋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无龋正畸减数上前磨牙36颗,随机分为3组(12颗/组):常规组、唾液污染组、唾液污染+全酸蚀粘接剂组(Prime&Bond NT),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后进行窝沟封闭,各组标本经继发类龋损致龋实验后,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测各组标本窝沟封闭剂下龋损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平均荧光量,封闭剂下龋损最大深度。结果唾液污染组上述各参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唾液污染+全酸蚀粘接剂组(Prime&Bond NT)各参数与常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唾液污染牙面会导致窝沟封闭后继发龋损的产生,影响封闭效果。使用全酸蚀粘接剂(Prime&Bond NT)可以减少唾液污染产生的不良影响,抑制窝沟封闭后继发龋损的发展,提高窝沟封闭防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沟龋 窝沟封闭 继发类龋损
下载PDF
窝沟封闭继发类龋损体外实验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薇 李玉晶 +1 位作者 葛丽华 宿颖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为评价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建立以致龋微生物为基础的窝沟封闭后继发类龋损模型。方法选择正畸减数上前磨牙24颗,随机分为非唾液污染组和唾液污染组。非唾液污染组按常规方法清洁、酸蚀牙面,进行窝沟封闭;唾液污染组在窝沟封闭前,... 目的为评价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建立以致龋微生物为基础的窝沟封闭后继发类龋损模型。方法选择正畸减数上前磨牙24颗,随机分为非唾液污染组和唾液污染组。非唾液污染组按常规方法清洁、酸蚀牙面,进行窝沟封闭;唾液污染组在窝沟封闭前,用唾液污染牙面10 s,再行窝沟封闭。2组样本经热循环处理后,悬吊于含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d型的轻唾培养液中,连续培养14d,用偏光显微镜观察2组封闭剂下继发类龋损的组织学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荧光染料进入封闭剂下脱矿釉质内的量,测量封闭剂下龋损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平均荧光量及封闭剂下龋损最大深度,对2组封闭剂下继发类龋损发生的程度进行定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偏光显微镜观察,唾液污染组多数釉质龋损延续至封闭剂下,形成继发类龋损。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唾液污染组各参数均显著高于非唾液污染组(P<0.0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体外实验模型可成功诱导窝沟封闭后继发类龋损的产生,提示在临床操作中,控制唾液污染能提高窝沟封闭防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沟封闭 继发类龋损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下载PDF
塑化液洞衬中龋和非龋性牙本质浅层破坏65例疗效观察
11
作者 矢小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43-44,共2页
对 65例中龋和非龋所致牙本质浅层破坏的治疗 ,用洞衬疗法代替垫底法 ,可减少对洞深高度的要求。使用这种方法 ,可少切割牙本质 ,更多地保留牙体组织 ,从而保持牙体组织的坚固性。该法不但可以保留更多的牙体组织 ,而且还可使患者避免... 对 65例中龋和非龋所致牙本质浅层破坏的治疗 ,用洞衬疗法代替垫底法 ,可减少对洞深高度的要求。使用这种方法 ,可少切割牙本质 ,更多地保留牙体组织 ,从而保持牙体组织的坚固性。该法不但可以保留更多的牙体组织 ,而且还可使患者避免遭受因切割牙本质而引起的难以忍受的酸痛的痛苦。文章对适应症 ,时机选择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进了讨论。本文对 65例病人进行了疗效观察 ,有效 61例占 93.8% ,无效 4例占 6.2 % ,由此可见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化液/洞衬 中龋、非龋致牙本本质浅层破坏/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