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 被引量:3360
1
作者 胡盛寿 高润霖 +10 位作者 刘力生 朱曼璐 王文 王拥军 吴兆苏 李惠君 顾东风 杨跃进 郑哲 陈伟伟 代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9-220,共12页
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总体上看,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 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总体上看,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45亿;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年至今,年均增速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患病率 死亡率
下载PDF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 被引量:368
2
作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3-612,共30页
近30年来,我国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指数进步幅度举世瞩目,位列中等收入国家首位,多项心血管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或接近领先水平,我国在解决心血管病(CVD)“救治难”的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有CVD危险... 近30年来,我国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指数进步幅度举世瞩目,位列中等收入国家首位,多项心血管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或接近领先水平,我国在解决心血管病(CVD)“救治难”的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有CVD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CVD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CVD占首位,2020年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00%和45.8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我国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中国进入了一个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阶段,中国的CVD防控事业也要由过去着眼于规模式增长转向更聚焦于战略层面和关键技术层面上的高质量发展,从而遏制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流行病学 健康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患病率 死亡率 社区防治 康复 基础研究 医疗器械研发
下载PDF
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危险因素与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比较 被引量:119
3
作者 王薇 赵冬 +6 位作者 孙佳艺 王文化 成君 刘军 秦兰萍 刘飒 吴兆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描述在中国35~64岁人群中,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的特点。比较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和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以中国... 目的描述在中国35~64岁人群中,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的特点。比较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和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多省市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为基础,该队列由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27249人和1996年到1999年又加入的3129人所组成,共30378人。本研究基线危险因素水平和1992—2003年期间发生的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和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累积人年发病率分别为114/100000、209/100000和73/100000。(2)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病的亚组人群基线时有84%~89%的人伴有1个或1个以上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于无心血管病的亚组人群(64.7%,P<0.01)。(3)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的影响及作用强度有所差别:对冠心病发病危险的影响因素根据强度依次为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的影响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吸烟和肥胖;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只有高血压。结论在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不同的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作用存在差别。我国人群不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将影响不同类型心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意外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述 被引量:113
4
作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编写组 胡盛寿 王增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577-600,共24页
我国心血管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CVD占首位。推算我国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 我国心血管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CVD占首位。推算我国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中国进入了一个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阶段,中国的CVD防控事业也要由过去着眼于规模式增长转向更聚焦于战略层面和关键技术层面上的高质量发展,从而遏制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流行病学 健康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患病率 死亡率 社区防治 康复 基础研究 医疗器械研发
下载PDF
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现况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分析 被引量:110
5
作者 王增武 郝光 +6 位作者 王馨 陈祚 张林峰 郭敏 田野 邵澜 朱曼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 了解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现状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状况.方法 2009-2010年对全国12个研究人群各抽取35~64岁调查对象1 000人,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实际入选11 623人,最终有效数据10 340人.利用该资料计算我... 目的 了解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现状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状况.方法 2009-2010年对全国12个研究人群各抽取35~64岁调查对象1 000人,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实际入选11 623人,最终有效数据10 340人.利用该资料计算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并分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状况.肥胖的定义依据“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标准.结果 我国35~64岁中年人群超重率为38.8%,肥胖率为20.2%,轻度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32.2%,重度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城市人群高于农村,北方地区高于南方(P<0.05).肥胖人群中同时具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3种危险因素的比例是正常体重人群的4.5倍,重度中心性肥胖人群是正常体重人群的5.1倍.结论 我国中年人群超过一半为体重超重/肥胖者,且肥胖伴随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很高,亟待采取相应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中心性肥胖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聚集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报告 被引量:78
6
作者 吴超群 李希 +5 位作者 路甲鹏 陈伯望 李镒冲 杨阳 胡盛寿 李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3,共10页
全面了解相关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可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报告定量评价了我国31个省152个农村地区的县和100个城市地区的区人群的12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包括血压升高(≥140/90 mmHg,1 ... 全面了解相关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可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报告定量评价了我国31个省152个农村地区的县和100个城市地区的区人群的12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包括血压升高(≥140/90 mmHg,1 mmHg=0.133 kPa)、总胆固醇升高(≥5.0 mmol/L)、血糖升高(≥7.0 mmol/L),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5 kg/m2),以及吸烟、饮酒、不健康膳食(水果、蔬菜、全谷物或豆类摄入过少,红肉摄入过多)、缺乏体育锻炼等;将预计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大于20%的研究对象定为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对象。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风险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而导致各地区人群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并不相同。基于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年龄和性别进行标化后,我国高危人群的比例为10.3%(95%CI:10.2~10.3)。高危人群比例在东北地区为12.6%(95%CI:12.4~12.8)和华北地区为11.4%(95%CI:11.3~11.6)较高(95%CI均超过11),在华南地区为8.0%(95%CI:7.8~8.2)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 被引量:65
7
作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胡盛寿 王增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485-508,共24页
近30年来,我国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指数进步幅度举世瞩目,位列中等收入国家首位,多项心血管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或接近领先水平,我国在解决心血管病(CVD)“救治难”的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有CVD危险... 近30年来,我国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指数进步幅度举世瞩目,位列中等收入国家首位,多项心血管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或接近领先水平,我国在解决心血管病(CVD)“救治难”的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有CVD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CVD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CVD占首位,2020年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00%和45.8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我国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中国进入了一个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阶段,中国的CVD防控事业也要由过去着眼于规模式增长转向更聚焦于战略层面和关键技术层面上的高质量发展,从而遏制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流行病学 健康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患病率 死亡率 社区防治 康复 基础研究 医疗器械研发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 被引量:46
8
作者 陈松婷 戴辉 林爱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聚集性之间的关系,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策略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接受长期定期体检的14个体检单位1176名45~75岁人群...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聚集性之间的关系,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策略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接受长期定期体检的14个体检单位1176名45~75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中老年人群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55.7%,标化患病率为37.7%,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6.5%,标化患病率为40.7%;男女性高尿酸血症组年龄、甘油三酯、血肌酐、体质指数、腰臀比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女性高尿酸血症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和饮酒后,甘油三酯含量较高(OR=1.923,95%CI=1.304~2.834)、腹型肥胖(OR=1.482,95%C1=1.001~2.194)是中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血肌酐含量较高(OR=1.061,95%CI=1.037~1.086)、肥胖(OR=6.345,95%CI:2.524—15.952)是中老年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较高(OR=0.387,95%CI=0.222~0.676)是中老年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的保护因素;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多,高尿酸血症患者所占比例也随之增多(P〈0.05);校正年龄、饮酒、性别等混杂因素后,随着个体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多,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也随之升高,具有1、2、≥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个体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分别是无危险因素个体的1.557、1.688、2.666倍。结论中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为甘油三酯、腰臀比,中老年女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尿酸血症患者具有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心血管危险因素 关系 聚集性 中老年人群
原文传递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9
作者 李南方 韩瑞梅 +6 位作者 严治涛 汪迎春 毕云伟 程维平 张丽丽 祖菲亚 成秋艳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高血压专科诊断明确的高血压患者1666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Ⅰ组,n=359),高血压...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高血压专科诊断明确的高血压患者1666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Ⅰ组,n=359),高血压合并轻度OSAHS组(Ⅱ组,n=503),高血压合并中度OSAHS组(Ⅲ组,n=376),高血压合并重度OSAHS组(Ⅳ组,n=428)。对4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Ⅰ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总胆固醇均低于Ⅱ组、Ⅲ组和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的年龄、AHI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Ⅱ组(P<0.01);随着OSAHS病情程度的增加,吸烟、高血脂症、高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和肥胖的检出率均有所升高(P<0.01),伴随危险因素个数的检出率明显增高(χ2=117.360,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BMI、空腹血糖和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是影响OSAH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合并OSAHS常伴发有肥胖和糖脂代谢紊乱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高血压合并重度OSAHS患者是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发生的常见人群,性别和BMI与OSAHS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0
作者 陈雪 梁克红 +1 位作者 王靖 朱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94,共8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CVD)的防治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对CVD危险因素(血压、血脂、炎症)的影响、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膳食来源及摄入量,以期对CVD的膳食...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CVD)的防治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对CVD危险因素(血压、血脂、炎症)的影响、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膳食来源及摄入量,以期对CVD的膳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心血管疾病 代谢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膳食来源 摄入量
下载PDF
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水平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 被引量:28
11
作者 赵连成 武阳丰 +2 位作者 李莹 周北凡 杨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6-350,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体重指数 (BMI)和腰围水平对人群中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影响。方法 将 1992~ 1994年和 1998年在我国不同地区中年人群中进行的 2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资料合并共 30 5 6 1人 ,比较不同BMI和腰围分组的研究对... 目的 探讨不同体重指数 (BMI)和腰围水平对人群中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影响。方法 将 1992~ 1994年和 1998年在我国不同地区中年人群中进行的 2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资料合并共 30 5 6 1人 ,比较不同BMI和腰围分组的研究对象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和聚集的相对危险 ,其中危险因素聚集定义为同一研究对象具有高血压、高血清总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空腹血糖异常之中的任意 2项或 2项以上者。结果 随着BMI和 (或 )腰围的增加 ,人群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聚集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按BMI分层各组中 ,男女两性腰围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聚集率均呈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 ,同样在不同的腰围分组中 ,BMI均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聚集率呈明显的线性趋势。男性和女性年龄调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在BMI<2 4kg/m2 、腰围 (男 /女 ) <85 / 80cm组分别为 11 1%和 10 4 % ,BMI<2 4kg/m2 、腰围 (男 /女 ) 85~ 95 9/ 80~ 89 9cm组分别为 2 4 2 %和 16 9% ,BMI 2 4 0~ 2 7 9kg/m2 、腰围 (男 /女 ) <85 / 80cm组分别为 2 4 0 %和17 0 % ,BMI 2 4~ 2 7 9kg/m2 、腰围 (男 /女 ) 85~ 95 9/ 80~ 89 9cm组分别为 34 3%和 2 4 0 %。BMI 2 4 0~ 2 7 9kg/m2 、腰围 (男 /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围 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中年人群 体重指数
原文传递
青年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类型及危险因素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左惠娟 杨红霞 +3 位作者 南楠 张东凤 王锦纹 宋现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目的:分析青年(18~44岁)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梗死类型及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18~44岁初次诊断为AMI的住院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患者年龄、性别、出院诊断等一般临床资料,高血压病史、... 目的:分析青年(18~44岁)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梗死类型及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18~44岁初次诊断为AMI的住院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患者年龄、性别、出院诊断等一般临床资料,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胆固醇血症、肥胖、吸烟和饮酒6项心血管疾病可改变危险因素相关信息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共纳入青年初发AMI患者2866例,男性2739例(95.6%),年龄(38.9±4.7)岁。心血管疾病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前三位分别是吸烟[2084例(72.7%)]、高血压[1170例(40.8%)]和肥胖[1084例(37.8%)]。心肌梗死类型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为主(77.3%)。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9.2%上升到2017年的36.9%,上升了27.7%(P_(趋势)<0.001)。NSTEMI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肥胖者比例显著高于STEMI患者,单支冠状动脉病变者比例低于STEMI患者(P均<0.05);随着代谢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肥胖)数目增多,临床表现为NSTEMI的几率增加(OR=1.39,95%CI:1.20~1.60,P<0.001);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相比,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OR=1.27,95%CI:1.05~1.54,P<0.05)以及冠状动脉正常或无明显狭窄患者(OR=2.15,95%CI:1.59~2.90,P<0.001)临床表现为NSTEMI的几率增加。2007~2017年,多个(2个以上)代谢危险因素者比例显著上升(P_(趋势)=0.01),单支冠状动脉病变者比例显著下降(P_(趋势)=0.001)。结论:青年初发AMI患者以男性占绝对优势,心肌梗死类型仍以STEMI为主,但NSTEMI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多个代谢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变化与NSTEMI构成比趋势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青年
下载PDF
吉林省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马永辉 逄凯 +4 位作者 于建星 杨森 姜停停 陶育纯 于雅琴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7-690,共4页
目的:分析吉林省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方法2012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吉林省9个市(州)共32个县(市、区)35~79岁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利用复杂加权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吉... 目的:分析吉林省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方法2012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吉林省9个市(州)共32个县(市、区)35~79岁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利用复杂加权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吉林省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超重/肥胖5种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暴露率分别是41.3%、11.5%、42.8%、31.5%、53.5%;仅16.2%的中老年人不具有上述5种危险因素,83.8%和29.9%的中老年人分别具有≥1和≥3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男性具有≥1、≥2和≥3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分别是女性的3.18、4.28和5.58倍;农村人群具有≥1、≥2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分别是城镇人群的1.22和1.20倍;具有≥1、≥2和≥3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吉林省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暴露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和干预农村男性高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聚集 中老年人
原文传递
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小动脉弹性的关系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新立 蒋素华 +2 位作者 张海锋 王震震 黄峻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小动脉弹性下降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对小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CVProfilorDO 2 0 2 0动脉脉搏分析仪测量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 (C1和C2 ) ;用稳态模式评估法 (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依据中国健... 目的 探讨小动脉弹性下降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对小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CVProfilorDO 2 0 2 0动脉脉搏分析仪测量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 (C1和C2 ) ;用稳态模式评估法 (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依据中国健康人群动脉弹性功能参考标准把受试者分为小动脉弹性 (C2 )异常组和对照组 ;根据危险因素个数多少将C2 异常组分为 4个亚组 (0~ 3亚组 )。结果  (1)C2 异常组的年龄、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空腹血糖 (FBG)、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C2 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单因素相关分析 ,年龄、TC、LDL C、FBG、SBP和DBP分别与C2 呈负相关。 (2 )随着危险因素聚集程度的增加 ,0到3亚组C2 呈依次下降趋势 (6 5± 2 6比 5 4± 2 3比 4 7± 2 7比 3 1± 1 6 ,P <0 0 0 1) ,多个危险因素并存亚组 (3亚组 )C2 下降最显著。 (3) 3亚组血浆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其他亚组 (P <0 0 5 ,P <0 0 0 1)。结论 年龄、总TC、HDL C、FBG、SBP和DBP水平增加是小动脉弹性下降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 ,它们对小动脉弹性的影响是连续的 ;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 ,可通过协同作用使小动脉弹性降低更显著 ;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危险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脉 心血管危险因素 对照组 SBP LDL-C 危险因素聚集 胰岛素抵抗 负相关 DBP 大动脉
原文传递
北京市学龄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军廷 赵小元 +2 位作者 程红 侯冬青 米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联。方法选择“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BCAMS)”中3508名(2054名非肥胖、1454名肥胖)6~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并测量身高、体重、腰...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联。方法选择“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BCAMS)”中3508名(2054名非肥胖、1454名肥胖)6~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研究对象划分为非肥胖、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4种类型,并根据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受损(IFG)和高血压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血压、血糖和血脂(TC除外)水平及血脂异常与高血压患病率均随非肥胖、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至复合型肥胖逐渐升高(P〈0.001);各不同类型肥胖组间IFG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年龄、性别、青春发育期后,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组发生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为非肥胖组的1.54倍和2.51倍;而一般性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相比,发生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组发生两种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肥胖组的3.32、2.21和7.42倍,发生3种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肥胖组的3.10、3.67和10.75倍。随着肥胖类型的变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性有逐渐升高趋势(P〈0.001)。结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及聚集风险随肥胖类型的变化而升高,其中复合型肥胖最高,其他依次为中心性肥胖和一般性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中心性肥胖 心血管危险因素 学龄儿童
原文传递
河北省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检出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赵晶晶 刘玉环 +5 位作者 曹亚景 唐丽娟 张帆 崔泽 蒋东升 孙纪新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2-416,420,共6页
目的初步确定河北省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了解检出率及高危类型的聚集情况,以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于2016-201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省张家口市、邯郸市和邢台市16个社区或村中35~75岁的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问... 目的初步确定河北省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了解检出率及高危类型的聚集情况,以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于2016-201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省张家口市、邯郸市和邢台市16个社区或村中35~75岁的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问卷调查基本信息及心血管健康状况,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测定。采用SPSS 24.0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趋势性χ2检验和多因素无序多分类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筛查35 590人。心血管疾病高危、心血管病史型、血压高型、血脂异常型和WHO评估患病风险≥20%型标化检出率分别为22.45%、3.14%、16.16%、4.78%和4.27%。男性心血管疾病高危标化检出率高于女性,农村居民高于城市居民,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聚集情况为无聚集、1种、2种、3种和4种危险因素聚集的构成比分别为74.8%、18.7%、5.6%、0.8%和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种、2种心血管高危因素聚集风险均高于女性(OR值分别为1.11、1.32);农村居民聚集风险高于城市居民(OR值分别为1.60、1.96和1.86);60~69岁人群聚集风险低于70~75岁人群(OR值分别为0.80、0.67和0.5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应重点关注和干预男性、高龄和农村地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取得更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 检出率 危险因素聚集
原文传递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对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吴寿岭 黄卫 +6 位作者 戚长春 高竞生 郑晓明 王艳秀 钟吉文 张颖 孙玉艳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观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对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07-2007-10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年龄≥60岁,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ISH诊断标准(5321例)和正常血... 目的观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对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07-2007-10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年龄≥60岁,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ISH诊断标准(5321例)和正常血压诊断标准(2226例)的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38~53(49.5±2.7)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观察ISH在老年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因素。结果①与正常血压组相比,ISH组的平均年龄较大,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和体质量指数水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访期间共发生383例心脑血管事件。在老年人群中,ISH组中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84%、1.32%、2.89%、0.66%和1.50%,高于正常血压组的3.23%、0.49%、1.66%、0.27%和1.21%,其中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事件累积发生率两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表明,校正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ISH组发生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RR分别是正常血压组的1.69倍(95%CI1.21~2.35),2.30倍(95%CI1.02~5.23)和1.64倍(95%CI1.03~2.61)。结论老年ISH是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心脑血管事件 队列研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周晓瑞 卢家凯 +4 位作者 陈晓 李强 叶清 孙建萍 张京岚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病孕产妇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为改善此类患者妊娠结局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综合外科监护病房住院的围产期心脏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心脏病孕产妇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为改善此类患者妊娠结局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综合外科监护病房住院的围产期心脏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病孕产妇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190例孕龄≥20周心脏病孕产妇人选本研究,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34例(70.5%),风湿性心脏病30例(15.8%),心肌病10例(5.3%),围生期心肌病2例(1.1%),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7.4%)。42例(22.1%)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3.7%。死亡原因为循环衰竭死亡4例;继发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孕晚期瓣膜功能急性失调,急诊终止妊娠同时行二次换瓣术,术后因严重肺动脉高压、循环衰竭死亡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I级、产前左心室射血分数〈50%、产前应用血管活性药、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SPAP)〉80mmHg(1mmHg=0.133kPa)]是心脏病孕产妇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病孕产妇心脏不良事件发病率高,重度肺动脉高压(SPAP〉80mmHg)、孕前心功能差是导致心脏病孕产妇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密切监护及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心脏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围绝经期女性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许维娜 郭君萍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腹型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杭州市五云山疗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集45~60岁围绝经期妇女健康体检资料数据,以分层整群概率比率法抽样调查,...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腹型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杭州市五云山疗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集45~60岁围绝经期妇女健康体检资料数据,以分层整群概率比率法抽样调查,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心血管危险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 051人,腹型肥胖555例(52.81%)。腹型肥胖组的BMI(t=17.12,P<0.01),收缩压(SBP)(t=6.28,P<0.01);舒张压(DBP)(t=6.30,P<0.01);甘油三酯(TG)(t=3.69,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3.38,P=0.001);空腹血糖(FPG)(t=3.26,P=0.001);血尿酸(UA)(t=5.77,P<0.01)及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t=5.83,P<0.01)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腹型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P<0.01)。随着腰围升高,BMI(r=0.44,P<0.05);SBP(r=0.45,P<0.05);DBP(r=0.44,P<0.05);TG(r=0.11,P<0.05);FPG(r=0.08,P<0.05);UA(r=0.37,P<0.05);AIP(r=0.12,P<0.05)升高,HDL-C降低(r=-0.16,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SBP、BMI、UA、DBP升高,则腹型肥胖越严重。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腹型肥胖与DBP(β=0.031);UA(β=0.004)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β=-1.189)。结论围绝经期妇女随着腰围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大,应将合理控制腰围作为围绝经期妇女慢性病保健的优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腹型肥胖 腰围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女性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人群血脂流行病学研究回顾与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赵冬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0期1441-1444,共4页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联,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人群生命和健康。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血脂流行病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文...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联,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人群生命和健康。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血脂流行病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了不同年代我国开展的部分大型血脂流行病学研究。这些研究对了解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的血脂成分异常与国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指导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流行病学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70年回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