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乳香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史永平 张友刚 +6 位作者 孔浩天 羊兴爱 夏青 杨官娥 韩利文 田青平 刘可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606-4609,共4页
目的;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中药乳香的发育毒性作用及可能的毒性靶器官。方法:使用甲醇提取获得的乳香提取物(0.48、0.96、1.59、2.39、4.78μg/mL)处理4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AB系斑马鱼胚胎4d,观察斑马鱼胚胎24、48、72、96hpf... 目的;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中药乳香的发育毒性作用及可能的毒性靶器官。方法:使用甲醇提取获得的乳香提取物(0.48、0.96、1.59、2.39、4.78μg/mL)处理4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AB系斑马鱼胚胎4d,观察斑马鱼胚胎24、48、72、96hpf的死亡率、48hpf和72hpf的孵化率、96hpf的畸形率和体长。进一步利用同样浓度乳香提取物处理4hpf心肌转基因标记品系Tg(cmlc2:EGFP)斑马鱼胚胎3d,观察72hpf时斑马鱼胚胎的心率、心包面积、静脉窦和动脉球(SV-BA)距离,评价乳香对斑马鱼胚胎的心脏发育毒性。采用吖啶橙染色法初步考查乳香造成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结果:48hpf 1.59、2.39、4.78μg/mL乳香可引起斑马鱼孵化延迟(P<0.01),48hpf 4.78μg/mL乳香致斑马鱼发育畸形(P<0.01),96hpf 2.39、4.78μg/mL乳香致斑马鱼体长缩短(P<0.05,P<0.01),具体会引起心脏、鱼鳔、卵黄囊等器官组织的发育畸形;2.39、4.78μg/mL乳香可造成斑马鱼胚胎心脏心率降低、心包水肿、SV-BA距离增加(P<0.01),心脏毒性可能与心肌细胞凋亡有关。结论:乳香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心脏、鱼鳔、卵黄囊为可能的毒性靶器官/组织,其心脏毒性可能与其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斑马鱼 发育毒性 心脏毒性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应用参芪扶正液降低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蔡辉 桂金川 +4 位作者 方向东 宋竹梅 付江萍 吴海波 张小静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565-1567,共3页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液静滴,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反应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液静滴,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反应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动态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SQF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虽然都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肌钙蛋白I升高值明显高于SQF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脑钠肽升高值明显高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QFZ组(P<0.001)。两组在生活质量改善率相比较,SQFZ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参芪扶正液在蒽环类药物化疗过程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是较好的心肌细胞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液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下载PDF
芪附汤对大鼠抗阿霉素心脏毒性作用的血清气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倩 刘奎 +1 位作者 马静 谭光国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血清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芪附汤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阿霉素组和芪附汤治疗组,给予4周相应的干预治疗后,采集大鼠血清进行GC-MS分析,结合多变量和单... 目的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血清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芪附汤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阿霉素组和芪附汤治疗组,给予4周相应的干预治疗后,采集大鼠血清进行GC-MS分析,结合多变量和单变量统计分析,研究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损伤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以及芪附汤对其的干预作用,寻找其抗阿霉素心脏毒性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采用代谢通路分析鉴定芪附汤靶向代谢通路。结果 GC-MS血清代谢组学分析鉴定了17种阿霉素心脏毒性潜在生物标志物,芪附汤对其中10种代谢物具有显著的逆转作用,代谢通路分析表明,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简称二羧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是芪附汤主要的靶向代谢通路。结论芪附汤能够通过调节失衡的三羧酸循环、二羧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而发挥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脏毒性 芪附汤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脂肪乳剂逆转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唐靖 杨希营 +3 位作者 隽兆东 张皓云 孙丽娜 朱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2-604,共3页
目的检测脂肪乳剂逆转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作用中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探讨脂肪乳剂逆转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日龄1~3d的健康SD大鼠乳鼠,取其心室肌进行体外原代培养,用含有布比卡因的培养基培养24h来建立心肌细胞布... 目的检测脂肪乳剂逆转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作用中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探讨脂肪乳剂逆转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日龄1~3d的健康SD大鼠乳鼠,取其心室肌进行体外原代培养,用含有布比卡因的培养基培养24h来建立心肌细胞布比卡因中毒模型。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C组)、布比卡因组(B组)、布比卡因+脂肪乳剂组(BL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o-C)和活化的casepase-3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B组和B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且B组明显高于BL组(P<0.05)。与C组比较,B组和BL组Cyto-C和活化的casepase-3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B组明显高于BL组(P<0.05)。结论脂肪乳剂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Cyto-C释放,降低casepase-3激活来调节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细胞凋亡 脂肪乳剂 布比卡因 心肌毒性
下载PDF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副作用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顾觉奋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5年第6期241-248,255,共9页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对多种恶性肿瘤均有效,但由于其心脏毒性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了严重限制。本文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包括氧化应激、铁机制、钙失调、线粒体损伤、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凋亡等等)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其研...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对多种恶性肿瘤均有效,但由于其心脏毒性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了严重限制。本文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包括氧化应激、铁机制、钙失调、线粒体损伤、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凋亡等等)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心脏毒性 作用机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治疗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燕妃 许德明 +2 位作者 赵小琼 陈焕伟 凌华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癌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治疗组(n=35)使用参麦注射液5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1天为1个疗程。结果:...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癌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治疗组(n=35)使用参麦注射液5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1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48.6%,对照组有效率42.6%,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心脏毒性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对蒽环类药物化疗造成的毒副作用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减轻化疗所致的血液学毒性和心脏毒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 化疗
下载PDF
抗菌药物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金永 葛卫红 周长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696-1699,共4页
近年来,一些非心血管系统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反应正日益受到重视,如特非那定、格帕沙星、西沙比利等,因临床使用中出现严重心脏毒性而被撤市或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也越来越多,其中心脏毒性反应因容易导... 近年来,一些非心血管系统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反应正日益受到重视,如特非那定、格帕沙星、西沙比利等,因临床使用中出现严重心脏毒性而被撤市或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也越来越多,其中心脏毒性反应因容易导致严重临床后果应引起临床医生和药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心脏毒性 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Co-delivery of doxorubicin and quercetin via mPEG-PLGA copolymer assembly for synergistic anti-tumor efficacy and reducing cardio-toxicity 被引量:10
8
作者 Waseem Akhtar Qureshi Ruifang Zhao +6 位作者 Hai Wang Tianjiao Ji Yanping Ding Ayesha Ihsan Ayeesha Mujeeb Guangjun Nie Yuliang Zhao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1期1689-1698,共10页
Quercetin (Que) is a natural multifunctional bioflavonoid, and has shown great potential for reducing adverse side effects and enhancing antitumor efficacy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Howeve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 Quercetin (Que) is a natural multifunctional bioflavonoid, and has shown great potential for reducing adverse side effects and enhancing antitumor efficacy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Howeve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limited due to very low solubility and structural instability in physiological systems. Herein, we co-delivered hydrophobic quercetin and hydrophilic doxorubicin (Dox) by developing a biocompatible nanocarrier comprising of an amphiphilic polymer, 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poly(D, L-lactide-co-glycolide), respectively. The antitumor and prophylactic efficacy of this system was evaluated in cellular and animal models. Our findings illustrated that the Dox-Que nanoparticulate formulation protected norm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from either free or nanoparticulate doxorubicin-induced cytotoxicity and increased cancer cell death. Compared with free doxorubicin and its nanoformulation, co-delivery of quercetin and doxorubicin using our nanosystem synergistically inhibited tumor growth, while maintaining normal level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in serum and recovering the histopathological damages in heart tissu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enhancing anti-cancer drug efficacy and reducing chemotherapy-induced toxicity on normal nanoparticulate t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 Doxorubicin Quercetin - cardio-toxicity - Cancer therapy
原文传递
23-羟基白桦酸对阿霉素所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郝刚 周芳 +3 位作者 刘嘉莉 王广基 桑国卫 叶文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7期736-743,共8页
目的:基于细胞水平研究23-羟基白桦酸(23-HBA)对阿霉素(DOX)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H9c2心肌细胞,考察对照组、DOX组、23-HBA组及23-HBA联合DOX组给药后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细胞体积及蛋白含量,Real time-... 目的:基于细胞水平研究23-羟基白桦酸(23-HBA)对阿霉素(DOX)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H9c2心肌细胞,考察对照组、DOX组、23-HBA组及23-HBA联合DOX组给药后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细胞体积及蛋白含量,Real time-PCR测定心钠素(ANP)、脑钠素(BNP)的mRNA水平。考察心肌细胞内Caspase-3活性及Hoechst荧光染色后细胞核形态从而评价细胞凋亡水平。利用DCFH荧光探针测定细胞ROS水平,同时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MDA)生成量,评价细胞氧化损伤水平,寻找23-HBA心肌保护的可能机制。结果:5μmol/L DOX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蛋白含量增多,并显著上调细胞内ANP与BNP的mRNA水平,提高细胞内Caspase-3活性,导致细胞凋亡。23-HBA与DOX联合用药后,浓度依赖地降低DOX给药后心肌细胞内ROS水平,清除脂质过氧化物MDA,逆转DOX诱导的心肌肥大、心肌损伤标志物上调、心肌细胞凋亡等过程。结论:23-HBA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降低DOX所致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羟基白桦酸 阿霉素 心肌损伤
下载PDF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参与多柔比星导致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瑶 赵鸿彦 +1 位作者 张文航 王冬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CaMKⅡδ)在多柔比星导致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多柔比星处理大鼠心肌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情况、CaMKⅡδ基因的表达情况和活性变化。利用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CRISPR)技术敲... 目的:探讨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CaMKⅡδ)在多柔比星导致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多柔比星处理大鼠心肌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情况、CaMKⅡδ基因的表达情况和活性变化。利用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CRISPR)技术敲除大鼠心肌细胞CaMKⅡδ基因表达,检测CaMKⅡδ基因敲除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对多柔比星诱导凋亡的应答变化。检测CaMKⅡδ基因敲除大鼠心肌细胞经多柔比星处理后核因子(NF)-κB活化的变化以及miR-146a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多柔比星处理抑制大鼠心肌细胞增殖,CaMKⅡδ基因的表达变化不明显,但活性显著上升。利用CRISPR技术可有效敲除CaMKⅡδ基因表达。敲除CaMKⅡδ基因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度降低。相对于正常细胞,敲除CaMKⅡδ基因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在多柔比星处理时NF-κB活化程度降低,miR-146a表达上调程度降低。结论:CaMKⅡδ参与多柔比星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这一过程涉及NF-κB以及miR-14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 多柔比星 心肌细胞毒性
下载PDF
益心解毒合剂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太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2645-2646,共2页
目的观察益心解毒合剂对阿霉素(ADR)所致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1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化疗加益心解毒合剂组(A组)和单纯化疗组(B组),2组患者于治疗前和使用ADR累积量达240,300,360 mg/m2时记录心电图,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目的观察益心解毒合剂对阿霉素(ADR)所致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1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化疗加益心解毒合剂组(A组)和单纯化疗组(B组),2组患者于治疗前和使用ADR累积量达240,300,360 mg/m2时记录心电图,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ΔFS%)、左室舒张期E点至室间隔距离(EPSS)及E峰、A峰比值(E/A)。结果B组在ADR各累积剂量时心电图异常率及左心功能各项参数异常程度与A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心解毒合剂对ADR所致心脏毒性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解毒合剂 阿霉素 心脏毒性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麦粒灸对阿霉素心肌毒性心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昊 王艳 +2 位作者 谈晓东 胡轩铭 顾一煌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12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阿霉素心肌毒性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用麦粒灸联合FAC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FAC化疗方案。两组均经6个周期的化疗,分别观察两组发生心功能指标心肌激...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阿霉素心肌毒性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用麦粒灸联合FAC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FAC化疗方案。两组均经6个周期的化疗,分别观察两组发生心功能指标心肌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l)和利钠肽(BNP)及心电图出现异常的时间及例数。治疗结束后,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两组出现心脏毒性的风险。结果: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异常的相对危险度RR为0.53(95%CI:0.312-0.901)。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心电图的相对危险度RR为0.341(95%CI:0.197-0.592)。结论:麦粒灸可以降低阿霉素化疗方案引起的心肌毒性的风险,可以在临床作为辅助方案配合含有阿霉素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粒灸 阿霉素 心肌毒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Cardio-Toxicity during chemotherapy: feasibility of new diagnostic approaches
13
作者 Fable Zustovich Mario Trivellato +8 位作者 Renato Ceravolo Davide Pastorelli Rosanna Canton Lorena Buratin Monica Mion Martina Zaninotto Martina Mattiazzi Mario Plebani Giuseppe Cartei 《Health》 2010年第4期376-380,共5页
Chemotherapy induced cardio-toxicity is a well known side effect of anticancer treatments, moreover the 70% of all tumors involve patients over 65 years-old, frequently with cardiac co- morbidity. We evaluated the fea... Chemotherapy induced cardio-toxicity is a well known side effect of anticancer treatments, moreover the 70% of all tumors involve patients over 65 years-old, frequently with cardiac co- morbidity. We evalua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administration of some of the most recent diagnostic techniques as 12-diagnostic leads telemetry, 7 days EKG monitoring device (R-Test Evolution 3R), blood level dosage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MA). Some sub-clinical changes in the investigated parameters were foun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mostly containing fluorouracil,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paper. Far from suggesting a widespread use of these methods during chemotherapy administration, we think that some more tools are needed to prevent cardiac toxicity in high-risk patients and some of what we studied may deserve further valuation in chemotherapy clinical t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toxicity DIAGNOSTIC
下载PDF
四逆汤含药血清对心肌毒性大鼠乳鼠血清Bcl-2 Bax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睿 费洪新 +4 位作者 石小芳 刘文华 黄小义 杨德助 张腾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8期1684-1686,共3页
目的:探讨四逆汤含药血清抗心肌毒性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盐酸阿霉素(ADR)损伤W istar大鼠乳鼠心肌导致心肌毒性为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心脏毒性ADR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四逆汤含药血清组.测定大鼠乳鼠血清Bc l-2、Bax水... 目的:探讨四逆汤含药血清抗心肌毒性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盐酸阿霉素(ADR)损伤W istar大鼠乳鼠心肌导致心肌毒性为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心脏毒性ADR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四逆汤含药血清组.测定大鼠乳鼠血清Bc l-2、Bax水平,并应用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阿霉素致心肌毒性大鼠乳鼠血清Bax水平显著降低,血清Bc l-2水平明显升高,四逆汤及卡托普利均能降低Bc l-2水平,升高Bax水平(P<0.05)。光镜显示,四逆汤含药血清治疗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四逆汤含药血清能调节改善心肌毒性大鼠乳鼠的神经内分泌功能,拮抗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含药血清 心肌毒性 BAX
下载PDF
芪附汤对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于彩娜 范颖 林庶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3-196,共4页
目的:观察芪附汤对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模型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心电图仪测定心脏功能的相关参数,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目的:观察芪附汤对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模型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心电图仪测定心脏功能的相关参数,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显著减慢,QRS波群电压明显降低,Q-T间期明显延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别出现心律失常;与模型组相比较,芪附汤组、中药对照组心率增加,QRS波群电压和明显增高,Q-T间期显著缩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芪附汤组、中药对照组心肌细胞SOD和GSH-Px活性减弱,MDA含量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芪附汤组、中药对照组心肌细胞SOD和GSH-Px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附汤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脏毒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其抗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附汤 阿霉素 心脏毒性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