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硅氧烷超分子BPEAS/MAn-BPEAS的构筑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新 安秋凤 +2 位作者 赵洁 魏元博 秦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5-1499,共5页
以嵌段聚醚氨基硅(BPEAS)、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羧基改性的嵌段聚醚氨基硅(MAn-BPEAS),用红外光谱(I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异构醇聚氧乙烯醚(XL)将BPEAS与MAn-BPEAS乳化,制得外观半透明乳液。在自组装理论的指导下... 以嵌段聚醚氨基硅(BPEAS)、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羧基改性的嵌段聚醚氨基硅(MAn-BPEAS),用红外光谱(I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异构醇聚氧乙烯醚(XL)将BPEAS与MAn-BPEAS乳化,制得外观半透明乳液。在自组装理论的指导下,将制得的乳液等质量混合进行静电自组装,得到超分子乳液。利用纳米粒度表面电位分析仪测定了自组装前后的乳液中胶束的粒径。将制得的超分子乳液应用于织物整理,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织物表面的膜形貌。考察了BPEAS、MAn-BPEAS及其超分子乳液在棉织物上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 自组装 聚醚氨基硅 棉织物 羧基改性 纺织染整助剂
下载PDF
松香羧基的改性研究及应用概述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仁焕 陈远霞 +2 位作者 黄科润 莫羡忠 韦志明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1年第3期17-21,9,共6页
对松香的羧基改性研究及应用进行了概述。主要是对松香的酯化反应,酰胺化反应和松香腈的制备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松香 羧基改性 酯化 酰胺化 松香腈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的酰氯化和氨化改性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洪日 王铎 高从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00-102,共3页
分别以氯化亚砜和乙二胺为改性试剂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化学改性,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制备的碳纳米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碳纳米管中含有酰氯基团和氨基基团,同时,改性使碳管长度变短,反应活性增加... 分别以氯化亚砜和乙二胺为改性试剂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化学改性,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制备的碳纳米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碳纳米管中含有酰氯基团和氨基基团,同时,改性使碳管长度变短,反应活性增加,但其特殊结构未受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羧化改性 酰氯化改性 氨化改性
下载PDF
纤维素/海藻酸钠复合气凝胶的表面功能化与仿生矿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査莉 王璐瑶 +1 位作者 郑雅慧 车剑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2-389,共8页
通过高碘酸钠和亚氯酸钠的2次氧化法,对纤维素/海藻酸钠复合气凝胶进行表面氧化改性,将纤维素和海藻酸钠表面C2和C3位置的羟基氧化为羧基,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气凝胶的矿化能力。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 通过高碘酸钠和亚氯酸钠的2次氧化法,对纤维素/海藻酸钠复合气凝胶进行表面氧化改性,将纤维素和海藻酸钠表面C2和C3位置的羟基氧化为羧基,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气凝胶的矿化能力。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体外细胞毒性测试等对羧基化改性前后在复合气凝胶支架上的沉积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复合气凝胶表面的磷灰石形成速率更快,晶粒更小,沉积层更均匀;改性复合气凝胶表面的羧基具有更强的Ca^2+结合能力,可以诱导Ca^2+吸附在气凝胶表面,使矿化能力提高。同时,小鼠成纤维细胞实验表明,矿化后的复合气凝胶无毒性,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是性能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海藻酸钠 气凝胶 羧基化改性 仿生矿化
下载PDF
富含羧基的球形介孔分子筛SBA-15的合成及药物释放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聂鑫 曲凤玉 +1 位作者 李晓丰 林惠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78-1482,共5页
原位合成了富含羧基的SBA-15球形介孔分子筛.研究了修饰剂三烷氧基氰乙基硅烷(CTES)的用量对介孔分子筛SBA-15形貌、孔径及BET比表面积的影响.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和氮气吸附/脱附手段对样品进行... 原位合成了富含羧基的SBA-15球形介孔分子筛.研究了修饰剂三烷氧基氰乙基硅烷(CTES)的用量对介孔分子筛SBA-15形貌、孔径及BET比表面积的影响.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和氮气吸附/脱附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SBA-15分子筛展示了尺寸在0.5~1μm规则的球形形貌、有序的二维六方相介孔结构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并且随着修饰剂用量的增加,SBA-15的孔径变小,比表面积下降.药物负载及释放性能测试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药物吸附与释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修饰 介孔SBA-15 原位合成 球形 药物缓释
下载PDF
ELECTROANALYTICAL APPLICATIONS OF CARBOXYL-MODIFIED CARBON NANOTUBE FILM ELECTRODES 被引量:2
6
作者 C.G.Hu W.L.Wang +1 位作者 K.J.Liao W.Zhu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a carboxyl-modified carbon nanotube films was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its possibility in electroanalytical applicaton. Cyclic voltammetry of quinone was conducted in 1mol/L Na2SO4, whic...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a carboxyl-modified carbon nanotube films was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its possibility in electroanalytical applicaton. Cyclic voltammetry of quinone was conducted in 1mol/L Na2SO4, which showed a stable, quasi-reversible voltammetric response for quinone / hydroquinone, and the anodic and the cathodic peak potentials were 0.657V and -0.029V (vs. SCE) at a scan rate of 0.1V.s-1, respectively. Both anodic and cathodic peak currents depended linearly on the square root of the scan rate over the range of 0.01-0.5V.s-1,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process of the electrode reactions was diffusion-controlled. Carboxyl-modified carbon nanotube electrodes made it possible to determine low level of dopamine selectively in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excess of ascorbic acid in acidic media using derivative voltammetry.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s.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carboxyl-modified carbon nanotube electrodes for electroanaly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anotube ELECTROCHEMISTRY carboxyl modification DOPAMINE
下载PDF
小麦低聚肽-纳米二氧化硅蛋白冠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7
作者 关桦楠 迟振东 王东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224,共9页
采用表面羧基化修饰后的纳米二氧化硅(Si O_(2)nanoparticles,Si O_(2)NPs)与小麦低聚肽(wheat oligopeptide,WOP)进行超声复合,使小麦低聚肽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形成蛋白冠(protein corona,PC),制备出小麦低聚肽-纳米二氧化硅蛋白冠复合... 采用表面羧基化修饰后的纳米二氧化硅(Si O_(2)nanoparticles,Si O_(2)NPs)与小麦低聚肽(wheat oligopeptide,WOP)进行超声复合,使小麦低聚肽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形成蛋白冠(protein corona,PC),制备出小麦低聚肽-纳米二氧化硅蛋白冠复合物(wheat oligopeptide-nanosilica protein corona complex,WOP-Si O_(2)PC)。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纳米二氧化硅与小麦低聚肽复合率的影响,并对小麦低聚肽-纳米二氧化硅蛋白冠复合物的抗氧化性、起泡性及乳化性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低聚肽-纳米二氧化硅蛋白冠复合物制备的最优条件为:超声波时间20 min,超声波温度65℃,Si O_(2)NPs质量分数0.75%。小麦低聚肽-纳米二氧化硅蛋白冠复合物的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到38.35%、55.12%。起泡性、起泡稳定性达到103.51%、15.21%;持水性、持油性达到423.67%、442.79%;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达到16.81 m^(2)/g、65.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小麦低聚肽 蛋白冠 羧基改性 超声复合 功能特性
下载PDF
改性胶原蛋白阻垢剂的制备及阻磷酸钙垢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强西怀 盛祖涵 +2 位作者 张辉 薛强 马林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6,共3页
对铬鞣废弃革屑水解提取的蛋白进行羧基化改性,可制得一种蛋白基的新型阻垢剂。使用该阻垢剂对模拟碱性水进行阻磷酸钙垢实验,考察了阻垢剂结构、用量对阻磷酸钙垢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类改性胶原蛋白阻垢剂具有优异的阻磷酸钙垢... 对铬鞣废弃革屑水解提取的蛋白进行羧基化改性,可制得一种蛋白基的新型阻垢剂。使用该阻垢剂对模拟碱性水进行阻磷酸钙垢实验,考察了阻垢剂结构、用量对阻磷酸钙垢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类改性胶原蛋白阻垢剂具有优异的阻磷酸钙垢的性能,SEM分析显示,在磷酸钙垢形成过程中,分散作用以及对晶格的畸变效应是阻垢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鞣革屑 水解胶原蛋白 羧基化改性 阻垢剂 磷酸钙
下载PDF
羧基改性硅油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一瑗 周建达 +1 位作者 芦麒任 张安强 《有机硅材料》 CAS 201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羧基改性硅油的一些合成方法 (氯硅烷聚合法、含氢硅油与不饱和羧酸衍生物的加成法、双键与巯基羧酸加成法、氯代硅油与二氧化碳格氏反应法),尤其是可控合成方面的新进展。
关键词 羧基改性 聚硅氧烷 含氢硅油 可控合成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的LB膜制备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晓燕 彭倚天 +1 位作者 胡元中 王慧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17-321,共5页
采用混酸处理法对碳纳米管进行了羧化改性,然后进一步运用十八胺双性分子对羧化改性后的碳纳米管进行了表面修饰,深入探讨了基于双性分子表面改性后碳纳米管的LB膜制备过程,并分析了其制备工艺中超声时间、酸量和氧化处理等实验参数对... 采用混酸处理法对碳纳米管进行了羧化改性,然后进一步运用十八胺双性分子对羧化改性后的碳纳米管进行了表面修饰,深入探讨了基于双性分子表面改性后碳纳米管的LB膜制备过程,并分析了其制备工艺中超声时间、酸量和氧化处理等实验参数对羧化改性的影响,制备出了基于碳纳米管的单层及多层LB膜,初步研究了硅基底表面碳纳米管LB膜的减摩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带有双性分子的十八胺可通过一定的实验条件连接到碳纳米管表面,通过双性分子的亲油性而有效改善碳纳米管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为碳纳米管LB膜的制备提供了必要条件;此种碳纳米管LB膜可在低载荷下,将硅基底的耐磨性能提高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羧化改性 表面修饰 LB膜
下载PDF
羧基改性酵母对锰的吸附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娟 徐亚迪 +4 位作者 柏华双 易川 吴晓晖 任拥政 周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9,共7页
以啤酒废酵母(YB)作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将含2个羧基的柠檬酸嫁接到酵母表面,通过一系列静态批次实验、表征分析等手段,研究羧基改性酵母(CA-YB)对Mn^(2+)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拟合YB及CA-YB对Mn^(2+)... 以啤酒废酵母(YB)作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将含2个羧基的柠檬酸嫁接到酵母表面,通过一系列静态批次实验、表征分析等手段,研究羧基改性酵母(CA-YB)对Mn^(2+)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拟合YB及CA-YB对Mn^(2+)的吸附等温线,在30℃、pH=6时,YB及CA-YB对锰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7.7、105.0 mg/L;YB、CA-YB对Mn^(2+)的吸附较符合准一阶动力学模型;吸附反应机理主要为CA-YB表面的—COO-与Mn^(2+)离子之间的静电吸附。作为一种廉价高效亲环境的吸附材料,在锰的去除与回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改性 啤酒废酵母 二价锰 柠檬酸 吸附
下载PDF
羧基化改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对其聚乙二醇悬液的剪切增稠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凯杰 万红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0-176,共7页
以丙烯酸(AA)为改性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将其聚合接枝于聚苯乙烯(PS)微粒表面。使用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分析了其物性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粒子直径及阵列,使用接触角测量仪对比测试了PS粒子改性前后的接触角,分析了表... 以丙烯酸(AA)为改性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将其聚合接枝于聚苯乙烯(PS)微粒表面。使用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分析了其物性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粒子直径及阵列,使用接触角测量仪对比测试了PS粒子改性前后的接触角,分析了表面接枝基团对粒子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S粒子平均粒径为250 nm,表面富含羧基,亲水性得以改善。通过高能球磨法将合成的羧基化PS粒子分散在聚乙二醇200中,得到一种有机高分子体系的剪切增稠液(STF),分别采用动态流变仪和扩散波谱仪对其机械流变性能和微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二者所测数据均表明流体具有显著的剪切增稠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 聚苯乙烯微球 羧基化改性 流变性能
下载PDF
改性胶原蛋白的阻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强西怀 盛祖涵 张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33,37,共4页
利用含醛基的多羧基化合物为改性剂,对铬鞣革屑水解提取的胶原蛋白进行化学改性,可制得富含羧基的改性胶原蛋白。将未改性和改性的胶原蛋白作为阻垢药剂进行阻垢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阻垢体系中Ca2+质量浓度和pH是影响阻垢性能的主要因素... 利用含醛基的多羧基化合物为改性剂,对铬鞣革屑水解提取的胶原蛋白进行化学改性,可制得富含羧基的改性胶原蛋白。将未改性和改性的胶原蛋白作为阻垢药剂进行阻垢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阻垢体系中Ca2+质量浓度和pH是影响阻垢性能的主要因素,阻垢效率都随着Ca2+质量浓度及pH的增加而降低;两类阻垢药剂均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垢率变化都会呈下降趋势;未改性胶原蛋白的阻垢最佳投料量为25 mg/L,其阻垢效率仅为35%;改性胶原蛋白的阻垢最佳投料量为35 mg/L,相应阻垢率高达94%,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阻垢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鞣革屑 胶原蛋白 阻垢剂
下载PDF
1,3-PBO扩链改性端羧基聚乳酸的性能表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樊国栋 李甜甜 +1 位作者 白晓丹 张春梅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8,共5页
以乳酸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梯度升温法,在170℃、0.098 MPa条件下直接熔融缩聚合成端羧基共聚物P(LA/SA).将其用2,2-(1,3-亚苯基)-二噁唑啉(1,3-PBO)扩链,按n(—COOH)/n(—oxazoline)=1∶1.4比例加入1,3-PBO,在150℃,0.098 MP... 以乳酸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梯度升温法,在170℃、0.098 MPa条件下直接熔融缩聚合成端羧基共聚物P(LA/SA).将其用2,2-(1,3-亚苯基)-二噁唑啉(1,3-PBO)扩链,按n(—COOH)/n(—oxazoline)=1∶1.4比例加入1,3-PBO,在150℃,0.098 MPa条件下反应15 min制得聚酰胺酯(PEA).采用GPC、FTIR、1H-NMR、DSC、XRD、TGA、SEM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P(LA/SA)相比,扩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幅度提高,重均分子量达36×104;产物Tg比PLA升高,材料的刚性增强;产物热稳定性能提高,为一步分解;产物结晶度较P(LA/SA)降低,其柔韧性较P(LA/SA)增强,但相对于PLA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羧基封端 双噁唑啉 扩链 直接熔融缩聚
原文传递
氨基和羧基功能化磁性微球去除水溶液中Cd(Ⅱ)和Pb(Ⅱ)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凡 陈秀梅 +4 位作者 张文刚 雒雪丽 李易轩 朱力 李忠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302-4307,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氨基和羧基双功能化的磁性复合微球(Fe_3O_4@SiO_2-NH_2/COOH),并探讨了其对水溶液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性能。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制备的磁性吸附剂内核为Fe_3O_4。红外... 以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氨基和羧基双功能化的磁性复合微球(Fe_3O_4@SiO_2-NH_2/COOH),并探讨了其对水溶液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性能。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制备的磁性吸附剂内核为Fe_3O_4。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氨基和羧基对Fe_3O_4@SiO_2表面改性成功。吸附试验显示,Fe_3O_4@SiO_2-NH_2/COOH吸附Cd(Ⅱ)和Pb(Ⅱ)的最优pH值分别为5.0和5.5,吸附过程均符合动力学准二级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剂对Cd(Ⅱ)和Pb(Ⅱ)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07.807 mg/g和168.995 mg/g。实际饮用水样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表明,去除率分别可达97.74%和91.44%。该磁性吸附剂对两种重金属离子吸附量大、去除率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微球 氨基羧基改性 核壳结构 重金属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