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吉一体化区域碳排放足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约翰 张平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95,共7页
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是长吉一体化发展前提和保障。研究1999-2008年长吉一体化区域碳足迹变化特征,并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碳足迹呈现先降后升,1999-2003年最低值为0.662hm2/人,下降了0.038hm2;2004-2007年快速上升达1.617hm2/... 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是长吉一体化发展前提和保障。研究1999-2008年长吉一体化区域碳足迹变化特征,并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碳足迹呈现先降后升,1999-2003年最低值为0.662hm2/人,下降了0.038hm2;2004-2007年快速上升达1.617hm2/人;受支柱产业能源消费特征影响煤炭、石油碳足迹上升;生产性能源足迹由1999年的0.210hm2/人上升到2008年的0.594hm2/人;生活消费从11.8%降为7.5%;2008年单位面积产值2.595万元,碳足迹强度逐年下降,生态压力呈波动变化;碳足迹与经济发展间未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STIRPAT模型 生态压力 长吉一体化
原文传递
1996-2010年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涛 郑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共6页
文中基于能源碳足迹及其相关理论和研究,定量分析了1996-2010年间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的变化,并对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与人均GDP进行脱钩分析。结果显示:从1996-2010年间,由于煤炭和石油的大量使用,中国能源碳足迹从50,766hm2增加到11... 文中基于能源碳足迹及其相关理论和研究,定量分析了1996-2010年间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的变化,并对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与人均GDP进行脱钩分析。结果显示:从1996-2010年间,由于煤炭和石油的大量使用,中国能源碳足迹从50,766hm2增加到116,920hm2,增长2.303倍。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从0.97hm2/hm2增加到1.96hm2/hm2,增加2.021倍,现有森林和草地的面积远远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碳足迹。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与人均GDP之间主要表出弱脱钩的关系,脱钩指数大体上经历了先快速上升、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最终稳定到0.2左右,这表明:经历了初期的波动之后,现阶段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与人均GDP的弱脱钩关系是连续和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碳足迹 生态压力 脱钩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碳足迹和碳承载力的新疆碳安全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韦良焕 林宁 鞠美庭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1期281-285,291,共6页
[目的]探索新疆碳足迹和碳承载力的的变化,评价其碳安全程度,为新疆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碳足迹理论对新疆2000—2014年的碳足迹、植被碳承载力、净碳足迹进行计算分析,并利用碳压力指数(CTI)构建了碳安全评价模型。... [目的]探索新疆碳足迹和碳承载力的的变化,评价其碳安全程度,为新疆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碳足迹理论对新疆2000—2014年的碳足迹、植被碳承载力、净碳足迹进行计算分析,并利用碳压力指数(CTI)构建了碳安全评价模型。[结果]新疆碳足迹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1.08×108 t上升到2014年的5.04×108 t,其中化石能源碳足迹占总碳足迹的比重达到96%;碳承载力不断增加,草地固碳量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森林、农田、园地和城市绿地;人均净碳足迹、碳压力指数均呈现增长趋势,导致新疆碳安全程度不断下降,从2009年开始就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结论]化石能源消费的增加是导致新疆碳足迹升高和碳安全程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虽然其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但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碳承载力 碳压力指数 碳安全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地碳足迹和植被碳承载力动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魏媛 蔡绍洪 王名绍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山地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利用2002-2012年贵州省能源消费量及植被面积等数据,通过构建数量模型,分析碳足迹、植被碳承载力和碳生态压力指数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碳足...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山地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利用2002-2012年贵州省能源消费量及植被面积等数据,通过构建数量模型,分析碳足迹、植被碳承载力和碳生态压力指数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碳足迹总量由2002年的12643.6677吨上升到2012年的35153.63万吨,增长幅度为278.03%,年均增长16.18%,其中化石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占总碳足迹的84.35%-93.78%,表明化石能源消费是导致碳足迹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期植被碳承载力从2002年的8988.8377吨上升-12012年的15032.65万吨,增长幅度为67.24%,年均增长6.11%,其中森林固碳量76.94%-85.63%,园地固碳量占11.79%-21.00%,农作物仅占1.90%-3.48%,揭示森林的固碳量最高。2002-2012年碳赤字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2002年的3654.83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20120.98万吨;碳生态压力指数由2002年的1.41上升到2012年的2.34,而单位GDP碳足迹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10.17吨/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5.13吨/万元。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在碳减排方面的政策措施有一定成效,但碳排放与碳固定之间不平衡,碳循环的生态环境压力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碳承载能力 碳生态压力指数 碳循环 贵州喀斯特
下载PDF
逆向物流碳足迹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强 沈玉志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6,共5页
以逆向物流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逆向物流各环节的碳排放情况,给出了逆向物流碳足迹和碳生态压力的测算方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逆向物流碳足迹与回收产品的数量、产品再制造率、产品废弃率、能源利用率、能源结构、能源... 以逆向物流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逆向物流各环节的碳排放情况,给出了逆向物流碳足迹和碳生态压力的测算方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逆向物流碳足迹与回收产品的数量、产品再制造率、产品废弃率、能源利用率、能源结构、能源消耗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逆向物流企业的碳足迹和碳生态压力方面有持续增加的压力,同时逆向物流系统的回收产品数量、产品再制造率、产品废弃率等因素均与碳排放有直接的关系。最后针对如何有效的降低逆向物流碳足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物流 碳足迹 碳足迹生态压力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福建省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丁娇娇 杨建州 《科技和产业》 2017年第4期16-20,30,共6页
采用IPCC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2005—2014年福建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及其生态压力的变化,并就碳足迹生态压力与人均GDP进行脱钩分析。结果显示:该期间福建省能源碳足迹从6 452 050.50hm^2增加至13 607 640.16hm^2,增加了110.90%,整体是迅速... 采用IPCC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2005—2014年福建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及其生态压力的变化,并就碳足迹生态压力与人均GDP进行脱钩分析。结果显示:该期间福建省能源碳足迹从6 452 050.50hm^2增加至13 607 640.16hm^2,增加了110.90%,整体是迅速上升的趋势。从能源碳足迹结构比例来看还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生态压力也保持增长趋势,增长2.11倍。碳足迹生态压力与人均GDP之间主要呈现弱脱钩的关系,对此提出了合理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生态压力 脱钩分析
下载PDF
新疆化石能源碳足迹及生态压力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韦良焕 张胜楠 赵先贵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2496-2499,共4页
利用碳足迹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对新疆2002-2011年能源利用的碳排放、碳足迹、碳足迹强度、碳足迹产值和生态压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新疆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在2002-2011年10年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主要以煤炭的碳足迹占主导地位,石油次之,天... 利用碳足迹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对新疆2002-2011年能源利用的碳排放、碳足迹、碳足迹强度、碳足迹产值和生态压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新疆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在2002-2011年10年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主要以煤炭的碳足迹占主导地位,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小;碳足迹产值呈现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0.93万元/hm^2增加到2011年的1.28万元/hm^2;碳足迹强度呈现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1.08 hm^2/万元下降到2011年的0.78 hm^2/万元;碳足迹生态压力逐年升高,从2002年的2.63增加到2011年的7.70。碳足迹分析结果反映出目前新疆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是经济发展也主要是依赖于能源的消费,能源消费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生态压力 化石能源 新疆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广东省化石能源用地定量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杜鹏 许军 +1 位作者 夏斌 杨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在碳循环过程中的碳蓄积能力(NEP),计算了广东省1990—2007年化石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并对广东省化石能源生态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广东在20世... 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在碳循环过程中的碳蓄积能力(NEP),计算了广东省1990—2007年化石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并对广东省化石能源生态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广东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7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化石能源占地面积总量由6398.21×103hm2增长到18340.74×103hm2;能源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呈不断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0.57上升至2007年的1.64。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正逐步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不断提高。煤炭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66%下降至2007年的45%,化石能源产值2.43万元/hm2增长至16.95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能源 生态足迹 碳循环 能源足迹产值 生态压力
下载PDF
1995—2015年天津市能源消费碳足迹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平 郭建斌 王俊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8年第2期49-53,共5页
基于能源消费碳足迹的相关概念及计算方法,对天津市1995—2015年能源消费总碳足迹、各能源消费碳足迹、碳足迹产值、碳足迹强度和碳足迹生态压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能源消费碳足迹由1995年的0.295hm2/人增加到2013年的最大值... 基于能源消费碳足迹的相关概念及计算方法,对天津市1995—2015年能源消费总碳足迹、各能源消费碳足迹、碳足迹产值、碳足迹强度和碳足迹生态压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能源消费碳足迹由1995年的0.295hm2/人增加到2013年的最大值0.534hm2/人,之后呈下降趋势,2015年为0.490hm2/人;能源消费碳足迹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天然气所占比例最小。在未来的发展中,主要应该从减小能源消费碳足迹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先选择带有低碳产品标志的能源消费品等,来缓解天津市能源消费碳足迹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足迹 生态压力 天津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的原镁生产过程碳足迹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书恒 逯承鹏 +2 位作者 唐呈瑞 孔云霄 薛冰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34-41,共8页
镁资源及其镁质材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采用碳足迹分析方法,定量核算与分析中国原镁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及生态压力动态变化过程,以期为镁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2010~2015年中国原镁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总体上... 镁资源及其镁质材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采用碳足迹分析方法,定量核算与分析中国原镁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及生态压力动态变化过程,以期为镁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2010~2015年中国原镁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总体上逐年增加,且增长趋势不断加大;2)研究期间原镁生产过程产业的碳排放压力与碳足迹生态压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基本一致,环境压力逐步增大,表明林地与草地碳汇的增长速度已不能满足原镁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增加速度;3)由于2015年全球镁市场低迷、需求缩减,导致中国原镁减产,因此碳排放压力和碳足迹生态压力较2014年有所降低;4)为了使中国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新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增加林地与草地面积以增加碳汇储量,进一步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启动碳排放交易,平衡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改善生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产业 碳足迹 生态压力 温室效应 中国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经济增长与生态压力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怡文 杨晓华 《特区经济》 2020年第4期39-42,共4页
本文以1987-2016年为研究期限,运用Tapio速度脱钩模型,用逐期脱钩和跨期脱钩两种测度方法,分别对碳排放和制造业经济增长、碳足迹生态压力和制造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中,逐期速度脱钩表明,两脱钩状态主要呈现出强负脱钩、... 本文以1987-2016年为研究期限,运用Tapio速度脱钩模型,用逐期脱钩和跨期脱钩两种测度方法,分别对碳排放和制造业经济增长、碳足迹生态压力和制造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中,逐期速度脱钩表明,两脱钩状态主要呈现出强负脱钩、扩张负脱钩和增长连结三种状态;跨期速度脱钩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制造业在采取节能减排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碳排放所带来的生态压力问题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脱钩 碳排放 碳足迹生态压力
下载PDF
煤炭资源型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足迹变化与生态分析——以烟台市为例
12
作者 边希春 《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9期23-25,共3页
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烟台市为主要对象,利用生态足迹算法对该市2010~2019年主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足迹变化、生态压力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间范围内,烟台市的天然气消费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煤炭依旧是烟台市最主要的能... 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烟台市为主要对象,利用生态足迹算法对该市2010~2019年主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足迹变化、生态压力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间范围内,烟台市的天然气消费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煤炭依旧是烟台市最主要的能源消费方式;受煤炭消费总量的影响,烟台市的石油人均碳足迹呈现出升而后降的状态,但总体仍属于持续下降的趋势;整体自然生态环境所承受的负面影响力逐渐下降,生态压力年增长量不足0.3;受能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烟台市整体碳排放足迹强度不断下降。本文结合实际分析结果,对烟台市未来能源结构、生态环保战略等提供一定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城市 能源消费 碳排放足迹 生态压力 能源结构
下载PDF
烟台市能源消费碳排放足迹变化及动态分析
13
作者 王广成 王怡然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55-60,共6页
以煤炭资源型城市烟台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方法测算2005—201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足迹,并进行生态压力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烟台市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加,煤炭仍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费方式;总碳足迹变化受煤炭消费量影响,石油人均碳足... 以煤炭资源型城市烟台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方法测算2005—201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足迹,并进行生态压力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烟台市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加,煤炭仍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费方式;总碳足迹变化受煤炭消费量影响,石油人均碳足迹先升后降,总体呈下降趋势,天然气人均碳足迹缓慢增加;生态环境承受力逐渐减弱,生态压力年均增长近0.3;能源结构改善和经济发展共同作用使碳排放足迹强度不断下降。根据研究结果,对继续优化烟台市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消耗 碳排放足迹 生态压力 烟台市
下载PDF
基于LMDI的中国工业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丽文 王丹涪 +1 位作者 杜娟 韩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8,共6页
随着气候危机频发及资源环境问题的日渐严峻,实现工业的低碳转型成为当前的必然选择,而推动工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影响工业能源碳足迹的因素做出合理分析。在测算出2000—2015年中国工业38个细分行业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EPICF)的基础... 随着气候危机频发及资源环境问题的日渐严峻,实现工业的低碳转型成为当前的必然选择,而推动工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影响工业能源碳足迹的因素做出合理分析。在测算出2000—2015年中国工业38个细分行业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EPICF)的基础上,划分出高、中、低压行业,并采用LMDI法对3类行业的EPICF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取代能源强度成为降低高压行业EPICF的主导因素;中压行业减压的关键要素是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低压行业减压的重点仍落在降低能源强度上;经济发展始终是中国工业EPICF增长的最大原因;现阶段,森林和草地的人口压力和能源结构因素的作用不大,退耕还林还草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效果未得到真正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碳足迹 碳足迹生态压力 LMDI分解法 工业
下载PDF
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变动的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清 郑丹 许宪硕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6,共6页
文中在相关能源碳足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EPICF)的概念,并对1996-2010年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EPICF从0.97hm2/hm2增加到1.96hm2/hm2,增加了2.021倍,现有森林和草地的面积... 文中在相关能源碳足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EPICF)的概念,并对1996-2010年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EPICF从0.97hm2/hm2增加到1.96hm2/hm2,增加了2.021倍,现有森林和草地的面积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碳足迹。之后,利用LMDI法对其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森林和草地的人口压力、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3个因素对EPICF的增加起到抑制的作用,经济发展因素起到促进的作用。其中,能源强度因素对EPICF下降的贡献值和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森林和草地的人口压力因素。在影响EPICF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促进作用超过其它的抑制因素,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压力问题将更加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 LMDI法 森林和草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