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机制初探 被引量:38
1
作者 赵风华 于贵瑞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8,共7页
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耦合作用。但是目前对于两者的耦合关系和耦合机制还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本文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基本... 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耦合作用。但是目前对于两者的耦合关系和耦合机制还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本文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基本过程和基本作用机制作了概括。我们认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过程共包括土壤-植被节点、植被-大气节点(气孔节点)、土壤-大气节点和生化节点4个碳-水耦合节点。碳-水间的生化反应、气孔对光合-蒸腾的共同控制和优化调控作用、生态系统对碳、水循环的同向驱动机制分别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生态学基础,共同构成了碳-水耦合的基本作用机制。我们还用水分利用效率(WUE)概念对碳-水耦合过程中的碳/水耦合比例关系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水循环 水分利用效率 陆地生态系统 全球变化
下载PDF
小麦和玉米叶片光合-蒸腾日变化耦合机理 被引量:33
2
作者 赵风华 王秋凤 +3 位作者 王建林 王吉顺 欧阳竹 于贵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526-7532,共7页
植物叶片光合-蒸腾耦合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基础。已有研究将叶片光合-蒸腾耦合笼统归因于气孔的共同控制作用,缺乏对其耦合机理的全面分析。选择华北地区大田作物冬小麦(C3)和夏玉米(C4)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小麦开花期和玉米拔节... 植物叶片光合-蒸腾耦合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基础。已有研究将叶片光合-蒸腾耦合笼统归因于气孔的共同控制作用,缺乏对其耦合机理的全面分析。选择华北地区大田作物冬小麦(C3)和夏玉米(C4)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小麦开花期和玉米拔节期选择典型晴天进行叶片光合蒸腾日变化观测(8:00 18:00)。结果发现:1)光合速率(An)、蒸腾速率(Tr)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表面温度(T)和气孔导度(gs)均表现出单峰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正午前后;2)An-Tr具有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小麦和玉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92**,回归直线斜率分别为1.99和3.62);3)PAR、T和gs与An和Tr有线性正相关关系;4)PAR-An与PAR-Tr、T-An与T-Tr、gs-An与gs-Tr的回归直线形态非常相似。分析认为:1)在光合-蒸腾耦合特征方面,C3作物小麦和C4作物玉米叶片光合-蒸腾都有明显的线性耦合关系,但两者的耦合关系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玉米的An-Tr线性回归斜率要明显大于小麦;2)在光合-蒸腾耦合机理方面,日变化中PAR、T和gs同时受太阳辐射调控与An、Tr发生趋向相同、形态相似且近似同步的变化,因此PAR-An与PAR-Tr、T-An与T-Tr、gs-An与gs-Tr具有形态相似的线性关系,这保证了在PAR、T和gs等调控因子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变化过程中光合-蒸腾保持良好的线性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碳循环 水循环 气孔
下载PDF
滦河流域碳、水循环和能量平衡遥感综合试验总体设计 被引量:18
3
作者 阎广建 赵天杰 +14 位作者 穆西晗 闻建光 庞勇 贾立 张永光 陈德清 姚崇斌 曹志宇 雷永荟 姬大彬 陈良富 柳钦火 吕利清 陈镜明 施建成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6-870,共15页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系列大型遥感试验开始系统研究地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对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结合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尚无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解决碳、水、能量循环问题的有效方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滦河上游地区组织...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系列大型遥感试验开始系统研究地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对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结合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尚无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解决碳、水、能量循环问题的有效方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滦河上游地区组织开展基础性、多学科、多尺度的“碳、水循环和能量平衡遥感综合试验”。本次试验面向地球系统科学对遥感观测的最新要求,以遥感如何服务地—气过程研究为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星—机—地多尺度遥感综合观测和地面测量,论证中国自主设计的碳、水、能量相关卫星的技术指标,基于大场景真实结构模拟和多尺度综合观测构建虚拟遥感试验场,验证全波段遥感机理模型和复杂地表辐射传输机理。核心试验区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闪电河流域和地形复杂的小滦河流域。闪电河流域主要地类为农田和草地,开展的试验以水循环和能量平衡遥感综合观测为主。小滦河流域主要地类为森林和草地,以碳循环遥感综合观测为主。两个试验区都开展了系统性的多架次飞行试验,并同步开展地面全波段、主被动协同观测。特别设计了一次长达165 km的大跨度飞行试验,横跨两个试验区,包含了地表类型和海拔高度的逐渐过渡。从2017年的预实验开始,整个试验为期5年。基于科学目标驱动、开放、协作、共享的原则,本次试验吸引了10个大型国家科研项目,4个卫星计划团队,19家单位200人次参加,是中国主导的又一次具有明确科学目标的大型多学科交叉遥感综合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试验 碳循环 水循环 能量平衡 滦河流域 全波段 主被动协同
原文传递
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相互作用及其模拟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新芳 居为民 +1 位作者 陈镜明 任立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30-1639,共10页
回顾了近年来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相互作用及模拟方面的进展,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是两个相互耦合的生态学过程,二者及其相互作用均受气候、大气成分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对气候系统具有... 回顾了近年来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相互作用及模拟方面的进展,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是两个相互耦合的生态学过程,二者及其相互作用均受气候、大气成分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对气候系统具有强烈的反馈作用,因而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观测和模拟研究,分析了碳循环和水循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因子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发现土壤水分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分量(光合和呼吸)均具有显著作用,但作用的强度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存在差异。精确模拟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估算的基础,碳循环和水循环的耦合模拟是生态和水文模型发展的方向。目前,大部分模型在模拟土壤水分动态时,未考虑地形对土壤水分水平移动的影响,土壤水分对土壤异养呼吸影响的模拟也多采用经验性模型,制约了碳收支模拟的精度,需要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水循环 陆地生态系统 模拟
原文传递
大型体育场馆水-能-碳足迹关联模型与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陆瑶 王宏燕 +2 位作者 李炎锋 庞铭鑫 万丹丹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5-172,共8页
为构建适用于体育场馆类微观建筑水系统的水-能-碳足迹关联模型,分析了各类体育场馆的特点,采用排放因子法对体育场馆开展包括生活水系统、空调水系统及体育水系统在内的模型搭建,解析了取水、给水、用水及排水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过程... 为构建适用于体育场馆类微观建筑水系统的水-能-碳足迹关联模型,分析了各类体育场馆的特点,采用排放因子法对体育场馆开展包括生活水系统、空调水系统及体育水系统在内的模型搭建,解析了取水、给水、用水及排水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过程。采用数据质量评价与随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值不确定性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与敏感性分析法进行情景不确定性分析,识别并量化影响因素。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为例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在全生命周期中制冰项与供暖项碳排放量最高,分别为161.2,114.3 t CO_(2),在先进技术+清洁能源情景下可减少65.4%的碳排放量,变异系数为0.183~0.187。使用绿色电力、采用节水器具、中水回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可达到稳定的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碳足迹 不确定性分析 体育场馆 生命周期理论 建筑水循环
原文传递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姜林林 贾黎明 刘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277-8283,共7页
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沉降增加等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相互作用及功能耦合规律的研究是揭示这些不确定性的基础,也能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与养分之间的作用规律,涉及到林地持久生产力的生态学机理问题。生态系统... 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沉降增加等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相互作用及功能耦合规律的研究是揭示这些不确定性的基础,也能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与养分之间的作用规律,涉及到林地持久生产力的生态学机理问题。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以气孔行为为结点,耦联成有机的整体。因此,着重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综述了碳、氮、水循环耦合作用研究的一些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 氮循环 水循环 功能耦合
下载PDF
Simulating the exchanges of carbon dioxide, water vapor and heat over Changbai Mountains temperate broad- leaved Korean pine mixed forest ecosystem 被引量:6
7
作者 WANG Qiufeng, NIU Dong, YU Guirui, REN Chuanyou, WEN Xuefa, CHEN Jingming & JU Weimi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Bureau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864, China +2 位作者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Toronto, Toronto M5S 3G3, Canada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00161,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z1期148-159,共12页
A process-based ecosystem productivity model BEPS (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 was updated to simulate half-hourly exchanges of carbon, water and energy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 at... A process-based ecosystem productivity model BEPS (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 was updated to simulate half-hourly exchanges of carbon, water and energy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 at a temperate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s, China. The BEPSh model is able to capture the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carbon dioxide, water vapor and heat fluxes at this site in the growing season of 2003. The model validation showed that the simulated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NEP), latent heat flux (LE), sensible heat flux (H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s with an R2 value of 0.68, 0.86 and 0.72 for NEP, LE and Hs,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ed annual NEP of this forest in 2003 was 300.5 gC/m2, and was very close to the observed value. Driving this model with different climate scenarios, we found that the NEP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s temperate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mixed forest ecosystem was sensitive to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the current carbon sink will be weake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lobal warming. Furthermore, as a process-based model, BEPSh was also sensitive to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plant, such as maximum Rubisco activity (Vcmax) and the maximum stomatal conductance (gmax), and needs to be carefully calibrated for other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cycle water cycle BEPSh model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 ChinaFLUX.
原文传递
论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应对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珂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14,共7页
《京都议定书》确定了气候变化应对的"减排"与"增汇"二元应对机制。近年来发达国家更多地强调减排机制,而增汇机制有减弱的趋势。人类既要通过减排温室气体以避免气候变化的加剧,也要重视自然力碳循环和水循环对气... 《京都议定书》确定了气候变化应对的"减排"与"增汇"二元应对机制。近年来发达国家更多地强调减排机制,而增汇机制有减弱的趋势。人类既要通过减排温室气体以避免气候变化的加剧,也要重视自然力碳循环和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泛温室气体成因"的趋势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和对策路径提出了挑战。气候变化利益格局取决于直接经济损益、国际经济格局和治理多向性受益格局。当今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呈现出"同而不和"的非良性态势,这是造成应对机制争议和困境的主要原因。理想状态应当是"和而不同",即在承认各国在气候变化成因、利益、作用等方面差异的前提下加强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的路径是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主导,在重视减排的同时,加强增汇机制的作用,并且应增加水循环改善这一新的机制要素,形成减排—增汇—治水的三元应对机制。减排的主要对象依然是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等碳汇潜力巨大、水循环影响力巨大的国家,则要通过生态保护建设增加碳汇,并加强水利建设改善水循环,加强和培育自然力碳循环和水循环对温室效应的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碳循环 水循环 温室气体减排 碳汇交易 《京都议定书》 IPCC
下载PDF
气候变化问题之批判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珂 宋德新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8,共8页
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与认知的多样性矛盾需要正视和解决。人类既要通过温室气体减排以避免气候变化的加剧,也要重视自然力碳循环和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增汇和水利来培育自然力对温室效应的修复。"泛温室气体成... 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与认知的多样性矛盾需要正视和解决。人类既要通过温室气体减排以避免气候变化的加剧,也要重视自然力碳循环和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增汇和水利来培育自然力对温室效应的修复。"泛温室气体成因"的趋势对气候变化问题认知和对策路径提出了挑战。气候变化利益格局取决于直接经济损益、国际经济格局和治理多向性受益格局。解决现有矛盾的方法是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主导,在现有的减排增汇机制中加入水循环改善因素,进一步明确各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分工。减排的主要对象依然是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等碳汇潜力巨大、水循环影响力巨大的国家,则要通过生态保护建设增加碳汇,并加强水利建设发挥水循环修复气候变化的功能。碳汇交易是连接减排与增汇的桥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碳循环 水循环 温室气体减排 碳汇交易 国际环境保护 IPCC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下载PDF
晚古生代大冰期碳-水循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0
作者 仲钰天 陈吉涛 +4 位作者 高彪 杨文莉 岳超盛 王向东 沈树忠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44-1556,共13页
晚古生代大冰期(360~260 Ma)是地球上自动植物繁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冰期事件,记录了陆地自有高等植被和复杂陆地生态系统以来,唯一的一次从“冰室气候”向“温室气候”的转变.针对晚古生代大冰期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全球碳循环以及冰川... 晚古生代大冰期(360~260 Ma)是地球上自动植物繁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冰期事件,记录了陆地自有高等植被和复杂陆地生态系统以来,唯一的一次从“冰室气候”向“温室气候”的转变.针对晚古生代大冰期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全球碳循环以及冰川性海平面变化等方面,对大冰期的水循环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其主要基于气候模拟研究结果.随着单颗粒锆石精确测年技术的应用,高精度的综合地层框架使得冈瓦纳中高纬度地区冰川消长与低纬度地区沉积记录、生物多样性与演化及各种全球地球化学记录建立时序关系,为研究地球循环系统和反馈机制提供了基础条件.目前,对晚古生代大冰期碳同位素变化趋势已有较好认识,存在3次显著的碳同位素正漂事件,依次为杜内中期、巴什基尔早期和阿瑟尔早期,并且在时间上与冈瓦纳大陆识别的3次冰川高峰吻合.在宾夕法尼亚亚纪卡西莫夫末期发生了一次短暂的碳同位素负漂事件,引起显著的全球变暖和海洋缺氧.冰川体积与古热带区域气候动态在天文轨道周期尺度至1~8个百万年的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都具有耦合关系.在各种时间尺度上,晚古生代大冰期地球表层系统各个圈层之间的反馈过程都非常复杂.因此,今后需在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下,开展不同复杂程度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地球系统模型等的模拟工作,以全面地揭示晚古生代大冰期碳-水循环关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二叠系 碳循环 水循环 冰室气候
原文传递
小小地质微生物演绎跨圈层的相互作用
11
作者 谢树成 朱宗敏 +3 位作者 张宏斌 杨义 王灿发 阮小燕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6-454,共9页
地球系统科学特别关注跨圈层的相互作用,包括深部系统与表层系统的相互作用、表层系统海-陆-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庞大时空尺度的地质作用过程可以被小小的地质微生物记录下来,足见地质微生物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特征。在二叠纪-三... 地球系统科学特别关注跨圈层的相互作用,包括深部系统与表层系统的相互作用、表层系统海-陆-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庞大时空尺度的地质作用过程可以被小小的地质微生物记录下来,足见地质微生物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特征。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和晚奥陶世这两个完全不同场景的显生宙火山活动过程中,爆发的初期都出现了包括蓝细菌在内的海洋固氮微生物繁盛,紧接着出现了包括藻类、放射虫、有孔虫等真核微生物的繁盛,显示了火山活动引发了从原核微生物向真核微生物群落的转变过程。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地质微生物可以通过条带状铁建造等生物成因岩石引发了前寒武纪的火山活动,而且还可能启动了最早的板块运动。地质微生物不仅对火山活动这一与碳循环有关的跨圈层地质作用具有很灵敏的响应和反馈能力,而且还能示踪表层系统复杂的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物质传输过程。利用地质微生物的诸多干湿古气候代用指标,发现了中国东部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湿状况的三极模态空间变化格局,而且还识别出了西北地区与西太平洋海洋上层热量有关的极端干旱事件。地质微生物记录的这些干湿状况是高纬与低纬的海-陆-气相互作用在水循环方面的体现。地质微生物演绎的与碳循环和水循环有关的这些跨圈层过程仅是地球系统的冰山一角,随着地球生物学的发展和技术方法的创新,越来越多的宜居地球形成之谜会被地质微生物所破解,包括地质微生物与深部过程的互馈效应、地质微生物与地球重大环境转型的关系以及地质微生物对地球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科学 地球生物学 地质微生物学 火山活动 碳循环 水循环 全球变化
下载PDF
泛温室气体成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珂 马绍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64-69,共6页
温室气体成因认知正在经历着由单一的高度经济活动成因向"泛温室气体成因"的转化,与此同时,《京都议定书》的二元机制也有向单一的减排机制转化的趋势。这两个趋势并行发展,对气候变化问题认知和对策路径提出了挑战。成因的... 温室气体成因认知正在经历着由单一的高度经济活动成因向"泛温室气体成因"的转化,与此同时,《京都议定书》的二元机制也有向单一的减排机制转化的趋势。这两个趋势并行发展,对气候变化问题认知和对策路径提出了挑战。成因的多元化要求应对机制的多元化。实现的路径是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主导,在重视减排的同时,加强增汇机制的作用,并且应增加水循环改善这一新的机制要素,形成减排—增汇—治水的三元应对机制。减排的主要对象依然是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等碳汇潜力巨大、水循环影响力巨大的国家,则要通过生态保护建设增加碳汇,并加强水利建设改善水循环,加强和培育自然力碳循环和水循环对温室效应的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碳循环 水循环 温室气体减排 《京都议定书》
下载PDF
Incorporation of a Dynamic Root Distribution into CLM4.5: Evaluation of Carbon and Water Fluxes over the Amazon 被引量:1
13
作者 Yuanyuan WANG Zhenghui XIE B inghao JI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047-1060,共14页
Roo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uptake of water and nutrients by plants and have the plasticity to dynamically respond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owever, most land surface models currently prescribe rooting... Roo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uptake of water and nutrients by plants and have the plasticity to dynamically respond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owever, most land surface models currently prescribe rooting profiles as a function only of vegetation type, with no consideration of the surroundings. In this study, a dynamic rooting scheme, which describes root growth as a compromise between water and nitrogen availability, was incorporated into CLM4.5 with carbon-nitrogen (CN) interactions (CLM4.5-C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 dynamic root distribution on eco-hydrological modeling. Two pair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Tapajos National Forest km83 (BRSa3) site and the Amazon, one using CLM4.5-CN without the dynamic rooting scheme and the other including the proposed scheme. Simulations for the BRSa3 site showed that inclusion of the dynamic rooting scheme increased the amplitudes and peak values of diurnal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PP) and latent heat flux (LE) for the dry season, and improved the carbon (C) and water cycle modeling by reducing the RMSE of GPP by 0.4 g C m^-2 d^-1, net ecosystem exchange by 1.96 g C m^-2 d^-1, LE by 5.0 W m^-2, and soil moisture by 0.03 m^3 m^-3, at the seasonal scale, compared with eddy flux measurements, while having little impact during the wet season. For the Amazon, regional analysis also revealed that vegetation responses (including GPP and LE) to seasonal drought and the severe drought of 2005 were better captured with the dynamic rooting scheme incorpo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M4.5 dynamic root distribution carbon cycle water cycle AMAZON
下载PDF
论气候变化应对的水循环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珂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7期18-22,共5页
《京都议定书》确定了气候变化应对的"减排"与"增汇"二元应对机制。近年来发达国家更多地强调减排机制,而增汇机制有减弱的趋势。"泛温室气体成因"的趋势对气候变化问题认知和对策路径提出了挑战。在承... 《京都议定书》确定了气候变化应对的"减排"与"增汇"二元应对机制。近年来发达国家更多地强调减排机制,而增汇机制有减弱的趋势。"泛温室气体成因"的趋势对气候变化问题认知和对策路径提出了挑战。在承认各国在气候变化成因、利益、作用等方面差异的前提下加强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的路径是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主导,在重视减排的同时,加强增汇机制的作用,并且应增加水循环改善这一新的机制要素,形成减排—增汇—治水的三元应对机制,加强水利建设改善水循环,加强和培育自然力碳循环和水循环对温室效应的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碳循环 水循环 温室气体减排 碳汇交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