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谷地形对深覆盖层中防渗墙应力变形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潘迎 何蕴龙 +1 位作者 周小溪 曹学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23-2030,共8页
为研究河谷地形对深厚覆盖层中防渗墙应力、变形的影响,以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为工程背景,模拟了狭窄河谷和宽深河谷并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坝体材料及覆盖层采用邓肯-张E-B模型,防渗墙与覆盖层、基岩之间的接触关系采用无厚度接触面... 为研究河谷地形对深厚覆盖层中防渗墙应力、变形的影响,以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为工程背景,模拟了狭窄河谷和宽深河谷并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坝体材料及覆盖层采用邓肯-张E-B模型,防渗墙与覆盖层、基岩之间的接触关系采用无厚度接触面模拟,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两种河谷情况下防渗墙的应力、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狭窄河谷中,防渗墙沉降和水平向位移及防渗墙与覆盖层的不均匀变形均比宽深河谷小,其中不均匀变形最大减小了24.8%;宽深河谷中,防渗墙受河谷地形约束作用较弱,竖直向压应力较狭窄河谷更大,最大增加了40.3%;防渗墙的竖直向压应力最大值位置受中性点位置和河谷地形的共同影响,其中竖直向压应力最大值约30%来自墙顶坝体土压力,70%来自与覆盖层之间的负摩擦力。其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地形条件下坝基防渗墙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地形 深厚覆盖层 防渗墙 应力变形 无厚度接触面
下载PDF
山区峡谷风场分布特性及地形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2
作者 洪新民 郭文华 熊安平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64,共9页
为揭示山区峡谷风场的空间分布特性以及峡谷地形对谷内风场特性分布的影响,根据山区峡谷的地形特点,在AutoCAD中将峡谷的几何模型离散为高程点云,利用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将高程点云拟合成峡谷地形曲面,并导入Gambit中生成满足要求的... 为揭示山区峡谷风场的空间分布特性以及峡谷地形对谷内风场特性分布的影响,根据山区峡谷的地形特点,在AutoCAD中将峡谷的几何模型离散为高程点云,利用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将高程点云拟合成峡谷地形曲面,并导入Gambit中生成满足要求的计算模型;应用FLUENT软件选取适合山区风场的Realizable模型,采用稳定性好的SIMPLE算法对峡谷风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最后根据峡谷地形特点和其影响参数,提出峡谷风速放大系数计算公式,并采用多个算例验证其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峡谷风剖面的轮廓线可以分成3段,不能套用平原地区常用的幂函数模型,并且峡谷风剖面的轮廓线具有明显拐点,风速增大段的风剖面轮廓线应采用线性函数与幂函数共同模拟;峡谷内中间位置风剖面最大风速大于两侧风剖面最大风速,其相应的风速拐点高度也较大;峡谷内同一高度观测点的风速在峡谷横断面上成抛物线变化,距离两侧山体约60m处风速达到最大值;峡谷越窄,两侧山峰越高,峡谷内风场的"峡谷效应"越明显;风剖面风速拐点高度与峡谷高宽比成反比,峡谷高宽比越大,风剖面风速拐点高度就越小;该公式可推算山区峡谷内任意高度的风速,可为跨越山区峡谷的桥梁抗风设计基准风速的计算提供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空间分布特性 峡谷地形 风速放大系数 计算流体动力学
原文传递
高速列车通过峡谷风区时气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牛纪强 周丹 +1 位作者 李志伟 杨明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4,共6页
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峡谷风作用下8车编组的高速列车进出隧道气动性能进行模拟,并对沿线风速进行监测。研究表明:列车平地上非定常数值计算所得气动力系数均方根与风洞试... 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峡谷风作用下8车编组的高速列车进出隧道气动性能进行模拟,并对沿线风速进行监测。研究表明:列车平地上非定常数值计算所得气动力系数均方根与风洞试验结果规律一致,两者吻合较好。由于受狭道效应和峡谷中地形地貌的共同作用影响,桥上各监测点的风速呈非对称分布。列车从隧道中驶入峡谷风区和从风区驶入隧道中两过程,列车气动力系数变化有明显差别。列车在峡谷风区高速行驶过程中,列车气动力及力矩系数会因受到以峡谷风为主的地形风影响而出现明显波动,其中尾车侧向力系数和头车升力系数受影响变化最大,分别为67%和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隧道群 峡谷风 地形地貌 气动性能
下载PDF
不同测地型GNSS接收机在峡谷区控制测量数据分析
4
作者 杨昆仑 赵军平 严亚敏 《陕西水利》 2024年第3期173-176,共4页
某水库勘测设计阶段测图控制网采用四等GNSS三维控制网(精化高程),针对测区山大沟深,地形陡峻,属于典型的“V”型高山峡谷地形,可见卫星数量很少,且高度角大于30°,控制网测量时分别采用8套华测i90接收机和8套华测P5(配套HXCCGX601... 某水库勘测设计阶段测图控制网采用四等GNSS三维控制网(精化高程),针对测区山大沟深,地形陡峻,属于典型的“V”型高山峡谷地形,可见卫星数量很少,且高度角大于30°,控制网测量时分别采用8套华测i90接收机和8套华测P5(配套HXCCGX601A扼流圈天线)接收机,对两种接收机的观测数据、基线精度、同步环闭合差、平差精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比较结果表明,带有扼流圈天线的分体型GNSS接收机在高山峡谷条件下观测效果强于标称精度相同的一体化GNSS接收机,建议在类似不利观测条件下应尽量选择带扼流圈天线的分体型GNSS接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地型GNSS接收机 扼流圈天线 峡谷地形 三维基线向量残差 点位中误差
下载PDF
峡谷地形条件下大跨度连续梁悬臂施工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尤春颖 《铁道建筑技术》 2018年第4期78-81,共4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的大规模建设,各类大跨度桥梁也随之大量建设,其中以悬臂施工连续梁居多。本文结合沪昆客专贵州段岔河大桥连续梁施工,针对该桥所处的峡谷地形条件,对挂篮分类、连续梁悬臂施工技术及安全、质量控制进行了...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的大规模建设,各类大跨度桥梁也随之大量建设,其中以悬臂施工连续梁居多。本文结合沪昆客专贵州段岔河大桥连续梁施工,针对该桥所处的峡谷地形条件,对挂篮分类、连续梁悬臂施工技术及安全、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对于同类型的桥梁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谷地形 大跨度 连续梁 挂篮 悬臂施工
下载PDF
基于实际峡谷地形风场数值模拟的建筑微观选址 被引量:4
6
作者 唐昂 傅军 +1 位作者 施红辉 董若凌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23-428,共6页
利用高分辨率地形高程数据建立山区地形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峡谷近地层风场进行数值模拟,评估该地貌下风场特性的分布规律,提出建筑微观选址建议。以45°方向为间隔对风场区域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模拟结果发现:来流风... 利用高分辨率地形高程数据建立山区地形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峡谷近地层风场进行数值模拟,评估该地貌下风场特性的分布规律,提出建筑微观选址建议。以45°方向为间隔对风场区域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模拟结果发现:来流风向与峡谷夹角越小,峡谷内风速增强效果越明显;气流受到地形走势不同山体的遮挡效应干扰,流速出现不同程度加强;气流进入开阔地带后,风速降低,湍流强度变化趋向稳定。在风速较小、湍流变化稳定的地区可作为建筑微观选址的最佳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谷地形 数值模拟 风剖面 湍流强度 建筑选址
下载PDF
峡谷地形对山地城市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薛尚铃 余周 +7 位作者 徐革 孙毅 蒋森 沈琪雯 朱涛 杨洋 李建 周礼婷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6-69,共4页
峡谷地形对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影响较大,通过改变峡谷地形的长度和宽度,研究峡谷的长度和宽度对高层建筑的表面风压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峡谷中部位置沿垂直来流风方向布置高层建筑,建筑模型为等比例方柱模型,采用ICEM软件建立数值模... 峡谷地形对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影响较大,通过改变峡谷地形的长度和宽度,研究峡谷的长度和宽度对高层建筑的表面风压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峡谷中部位置沿垂直来流风方向布置高层建筑,建筑模型为等比例方柱模型,采用ICEM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选择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求解,获得峡谷不同宽度和长度下高层建筑的表面风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峡谷宽度增加,下部风压逐步减小,上部风压逐步增加,在峡谷宽度增大至1000 m时,其分布已经接近平地超高层建筑的迎风面风压分布特征;随着峡谷长度增大,建筑逐渐远离迎风面山坡,加速效应随之减小并且最终消失,建筑迎风面上部的最大风压也逐渐减小,并且小于在平地中的风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峡谷地形 峡谷风荷载 干扰效应
下载PDF
山区峡谷高墩刚构桥施工期风荷载研究
8
作者 霍相五 闫亚光 亓文杰 《低温建筑技术》 2019年第11期40-43,共4页
为确保高墩大跨钢构桥在山区峡谷中的施工安全,对高墩大跨度悬臂现浇桥受风荷载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山区峡谷的地形数据建立峡谷的三维数值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进行峡谷风场数值模拟;并通过现场实测风速修正峡谷计算模型,并利用计算... 为确保高墩大跨钢构桥在山区峡谷中的施工安全,对高墩大跨度悬臂现浇桥受风荷载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山区峡谷的地形数据建立峡谷的三维数值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进行峡谷风场数值模拟;并通过现场实测风速修正峡谷计算模型,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模拟计算峡谷风场中桥梁表面的风压值、风速值等风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峡谷 地形导入 现场实测 梯度风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达坂城河谷复杂地形风工程参数特性研究
9
作者 苏小岚 辛渝 +3 位作者 张宏杰 余行杰 赵逸舟 李元鹏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6期59-67,共9页
利用2011年达坂城河谷底部一座100 m高的测风塔的10、30、50、70、100 m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以及在测风塔70 m高度上安装的WindMaster Pro型三维超声风向风速传感器获取的风参数资料,计算了平均风速、各方向湍流强度、风攻角、阵风因... 利用2011年达坂城河谷底部一座100 m高的测风塔的10、30、50、70、100 m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以及在测风塔70 m高度上安装的WindMaster Pro型三维超声风向风速传感器获取的风参数资料,计算了平均风速、各方向湍流强度、风攻角、阵风因子等地表风参数。计算结果表明:70 m高度上,10 min平均风速达21.0 m·s^(-1)时的阵风因子两度出现明显高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关于高耸围护结构阵风因子模型推算的B类下垫面上阵风因子设计值1.52的现象。其中最大风速达26.6 m·s^(-1)时,阵风因子可高达1.7,接近C类下垫面设计值。湍流强度、风攻角、阵风因子虽均为平均风速的递减函数,但当平均风速≥25.0 m·s^(-1)时,顺风向湍流强度与阵风因子随风速的变化均出现了明显的非连续现象,顺风向湍流强度高达0.14~0.19,且25.0 m·s^(-1)以上强风时或强风下顺风向湍流强度高达0.19时,湍流强度在顺风向、横风向、竖直方向的相对比值均明显偏离该规范中的经验比值,顺风向湍流强度明显高于横风向的。风机启动的平均风速≥6.0 m·s^(-1)的时段,存在高于正5°的风攻角,风机选型时,需考虑提升气动升力系数,提高输出功率,降低老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坂城河谷 内陆强风区 风参数特征 结构风工程 复杂地形
下载PDF
高山峡谷区滑坡灾害隐患InSAR早期识别--以雅砻江中段为例 被引量:59
10
作者 戴可人 铁永波 +3 位作者 许强 冯也 卓冠晨 史先琳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4-568,共15页
我国西部山区滑坡灾害频发,具有强隐蔽性、高突发性、强破坏性等特点,对灾害隐患点进行早期识别是最为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西部山区多为高山峡谷区域且范围辽阔,人不易至甚至人不能至,传统的人工排查早期识别方法较难实施。合成孔径雷... 我国西部山区滑坡灾害频发,具有强隐蔽性、高突发性、强破坏性等特点,对灾害隐患点进行早期识别是最为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西部山区多为高山峡谷区域且范围辽阔,人不易至甚至人不能至,传统的人工排查早期识别方法较难实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作为新兴雷达遥感测量手段,可以高效准确地对高山峡谷区域进行滑坡灾害隐患早期识别。该文基于欧洲空间局(ESA)的哨兵一号(Sentinel-1)SAR遥感数据,利用时间序列InSAR技术对雅砻江流域雅江县-木里县段的高山峡谷区域进行了滑坡灾害隐患广域早期识别,成功探测到8处隐患区域。并结合滑坡隐患历史资料与光学影像遥感解译对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与分析,对灾害点风险等级进行了评定。并探讨了几何畸变因素对高山峡谷区域InSAR技术滑坡灾害隐患广域早期识别的影响。该案例可为当地的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数据与技术支持,并为高山峡谷区的滑坡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遥感 时间序列InSAR 高山峡谷区 滑坡灾害隐患早期识别 雅砻江
下载PDF
基于地形梯度的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功能分区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益敏 王东驰 +1 位作者 袁静 刘心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3-311,I0009,共10页
[目的]分析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情况及其地形梯度分布格局,并进行功能分区,为类似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泸水市为例,采用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系统分析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变化特征。[结果... [目的]分析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情况及其地形梯度分布格局,并进行功能分区,为类似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泸水市为例,采用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系统分析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变化特征。[结果]①泸水市土地利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分布特征,2000-2018年,林地作为主导地类,其比例从77.50%增长至84.49%。建设用地也快速增长,由2804.49 hm^(2)增加到4785.65 hm^(2)。未利用地、耕地、草地逐渐向林地转变,面积分别减少了14368.38,5171.68和4049.54 hm^(2),水域面积稳定在900 hm^(2)左右。②泸水市土地利用格局在地形梯度上的层级差异十分显著,林地在整个地形梯度上具有统治地位,水域、建设用地、耕地广泛分布于中、低地形位,草地的优势区间位于坡度高但高程较低的中地形位,未利用地则在高地形位占据主导优势。③基于地形分异规律,泸水市可分为4大功能区:河谷集约发展区、陡坡综合治理区、中高山生态提升区、山顶生态封禁区。[结论]高山峡谷区在地形梯度上形成了多层级独特的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具有分区发展的潜力,不同分区对应着不同的土地利用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区 土地利用 地形位指数 分布指数 地形梯度 功能区
下载PDF
山区峡谷桥址地形模型过渡段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志文 陈祥艳 陈政清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6-278,共13页
针对山区峡谷桥址地形模型入口边界确定问题,以贵州省湘江特大桥桥址处地形为依托,选择维多辛斯基曲线作为地形模型过渡段的基本曲线形式,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曲线参数进行计算,并结合关联度权重确定法确定最优过渡段曲线参数... 针对山区峡谷桥址地形模型入口边界确定问题,以贵州省湘江特大桥桥址处地形为依托,选择维多辛斯基曲线作为地形模型过渡段的基本曲线形式,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曲线参数进行计算,并结合关联度权重确定法确定最优过渡段曲线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1∶1 500的桥位地形模型,分别进行了有、无过渡段地形模型的风洞试验,对比了地形模型有、无过渡段对桥位桥面高度处横桥向风速、风攻角以及桥梁总长1/4跨、1/2跨、3/4跨风剖面的影响。过渡段曲线的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过渡段可有效降低模型边界后方气流等效风攻角,并最大程度地保持入流风速,减小过渡段后湍流度;设置过渡段后风速场分布特性与入流参考风速场分布特性的一致性较好。地形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曲线过渡段使风剖面逐渐抬升,气流过渡平缓,不存在明显的加速效应,剪切层发展较慢;设置过渡段后不同风剖面位置处平均风速较无过渡段时大,湍流强度较无过渡段时低;设置过渡段对桥梁主梁高度处风攻角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有、无过渡段时的风攻角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采用优化后的过渡段使风剖面逐渐抬升,减小了"人为峭壁"对地形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主梁高度处横桥向风速总体大于无过渡段时主梁高度处横桥向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模型过渡段 风洞试验 山区峡谷地形 桥位风特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典型峡谷Ⅴ型地貌下桥址区风特性
13
作者 张玥 刘子琦 石慧慧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5-586,共12页
为得到山区峡谷典型Ⅴ型地形下的桥梁抗风设计的关键风特性参数,通过“数值风洞试验”建立模型,以实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三维地形网格,基于3种典型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桥位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选取最优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 为得到山区峡谷典型Ⅴ型地形下的桥梁抗风设计的关键风特性参数,通过“数值风洞试验”建立模型,以实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三维地形网格,基于3种典型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桥位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选取最优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该地形桥位处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围绕两个影响桥址区风特性的地形参数(山体高度和夹角),阐明Ⅴ型峡谷地形下风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现行规范进行对比,推算桥面设计基准风速。结果表明:该Ⅴ型峡谷地形的最佳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分别为RNG k-ε和20 m;随着山体高度及山体夹角两参数的变化,风速增加幅度分别为2.37%~12.56%和1.24%~6.98%;山体高度及山体夹角两变参数下,梯度风高度分别为700 m和800 m左右;实际湍流强度大于规范中四类地表规范值,在离地高度40 m范围内,湍流强度更接近于D类地表。实际Ⅴ型峡谷桥址区不能简单按规范归为C类或D类地形,在设计风参数计算时应综合考虑规范和经验公式,还可借助模拟手段来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特性 Ⅴ型峡谷 数值风洞试验 湍流模型 地形参数 设计基准风速
下载PDF
深切峡谷地貌桥面行车高度风环境现场实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风英 崔巍 +2 位作者 赵林 郭增伟 葛耀君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81,共11页
为研究深切峡谷地形条件下的桥面局部风场,对桥梁跨中和过桥塔区局部区域风环境开展了现场实测。对局部风场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其中包括平均风速特征、紊流度、脉动风速功率谱和极值风速分布等。探讨了跨中和桥塔区位置风剖面分布,同... 为研究深切峡谷地形条件下的桥面局部风场,对桥梁跨中和过桥塔区局部区域风环境开展了现场实测。对局部风场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其中包括平均风速特征、紊流度、脉动风速功率谱和极值风速分布等。探讨了跨中和桥塔区位置风剖面分布,同时给出了跨中和桥塔区的平均风速拟合关系,量化了过桥塔区顺桥向风速分布的桥塔遮挡效应和地形加速效应,总结提出了一种典型的过桥塔区顺桥向风速曲线模型。此外,桥塔区域风速紊流度显著大于跨中位置,表明桥塔和特殊地形对局部风场存在较大影响。桥塔区脉动风速实测谱高频段能量明显上升,与惯性子区谱-5/3斜率衰减效应变化特征不符。相较于规范风谱,推荐了3阶双对数多项式,可更加准确地表征脉动风湍流能量在频域上的分布特征。对瞬态阵风极值风速的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平均风速,极值风速用于评估行车安全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深切峡谷 现场实测 桥面局部风环境 平均风特性 脉动风谱 极值风速
原文传递
川藏铁路峡谷江河地形桥位平均风特性研究
15
作者 苏延文 曾永平 《高速铁路技术》 2018年第S02期18-22,共5页
为确保川藏铁路无人区桥梁建设与列车运营的安全性,通过在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桥位附近建立一座50 m高的拉线测风塔,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开展了为期近三年的桥位风特性现场实测。为建立桥址区平均风特性数据库,首先采用"替代法&qu... 为确保川藏铁路无人区桥梁建设与列车运营的安全性,通过在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桥位附近建立一座50 m高的拉线测风塔,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开展了为期近三年的桥位风特性现场实测。为建立桥址区平均风特性数据库,首先采用"替代法"对实测风速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其次,通过对6级以上平稳风速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探明了极大风速、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在不同季节的波动规律,分析了风剖面轮廓曲线的特征;最后,将峡谷平均风特性结果与良态风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可为山区峡谷桥址区的抗风设计与施工阶段抗风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峡谷江河地形 风特性 现场实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