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臂式围护桩受力性状与土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雪峰 张蓓 +1 位作者 覃小华 李旭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0-346,422,共8页
为研究悬臂式围护桩结构的受力性状和土压力分布特点,结合西宁火车站改造工程,对该深基坑支护结构在不同开挖工况条件下,悬臂桩的受力性状与内力传递特征进行动态的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悬臂桩的受力特征与理论值有所差异,在实际设计... 为研究悬臂式围护桩结构的受力性状和土压力分布特点,结合西宁火车站改造工程,对该深基坑支护结构在不同开挖工况条件下,悬臂桩的受力性状与内力传递特征进行动态的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悬臂桩的受力特征与理论值有所差异,在实际设计中,可对其在配筋方式、混凝土设计、嵌固段长度等方面进行优化,实测土压力小于朗肯土压力,与经典土压力理论有显著区别。该试验结果可以有效优化桩身设计,为软岩基坑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及变形提供理参考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桩 桩身内力 优化 土压力
下载PDF
双排桩支护永久性高填方边坡数值分析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俊伟 《工程勘察》 2015年第12期22-26,共5页
结合某永久性高填方边坡工程实例,通过MIDAS-GTS有限元程序分别建立单排悬臂桩和双排桩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支护形式的位移和内力分布规律,得出双排桩能够更好地控制边坡位移,内力分布更为合理。通过修改源模型对比分析了... 结合某永久性高填方边坡工程实例,通过MIDAS-GTS有限元程序分别建立单排悬臂桩和双排桩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支护形式的位移和内力分布规律,得出双排桩能够更好地控制边坡位移,内力分布更为合理。通过修改源模型对比分析了双排桩不同桩径、排距以及考虑填土注浆加固等情况下对支护结构的变形受力的影响,得出了最优设计施工方案,为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永久性高填方边坡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 永久性高填方边坡 数值分析 悬臂桩 注浆加固
下载PDF
带悬臂桩-锚桩抗滑体系的试验研究及计算机仿真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四平 赖明 廖贺平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通过多种情况下的室内模型试验和大量的计算机仿真分析,对带悬臂桩—锚桩抗滑体系的结构性能、受力状况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该抗滑体系应用于重庆市施家梁滑坡治理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 悬臂桩 锚桩 抗滑体系 滑坡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切方边坡悬臂桩桩间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董捷 张永兴 +1 位作者 吴曙光 陈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881-3888,共8页
在调查分析切方边坡悬臂桩桩间土破坏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在桩间净距不大的情况下,桩间土多表现为局部滑塌现象。通过分析斜坡切方前的初始应力状态及桩间土滑塌失稳的临界判据,结合岩土强度理论建立了考虑三维土拱效应及切方卸荷的桩间... 在调查分析切方边坡悬臂桩桩间土破坏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在桩间净距不大的情况下,桩间土多表现为局部滑塌现象。通过分析斜坡切方前的初始应力状态及桩间土滑塌失稳的临界判据,结合岩土强度理论建立了考虑三维土拱效应及切方卸荷的桩间土稳定性分析模型。以襄-渝二线施工过程中某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析,结合现场施工的观测情况,指出桩间土滑塌曲面的后缘线一般位于桩顶土拱作用的拱圈内侧区域,桩间土多呈拉-剪破坏模式。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土钉对桩间土进行加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数值模拟发现,土钉的钻进应穿越桩间土拱有效作用的区域,土颗粒的楔紧挤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对土钉起到等效锚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悬臂桩 土拱效应 卸荷 土钉
下载PDF
深基坑内支撑支护结构在某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彦斌 《工程建设》 2012年第5期38-40,78,共4页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经过分析比较大直径悬臂桩、桩锚支护、内支撑支护三种深基坑支护方案的优缺点,探析在实际施工中深基坑内支撑支护结构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深基坑 内支撑支护 悬臂桩 桩锚支护
下载PDF
济南东舍坊深基坑工程多种支护方式及变形对比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黄薛 郭长恩 孔涛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年第6期77-82,87,共7页
在济南东舍坊项目深基坑工程中,同一深基坑支护工程采用桩锚、悬臂桩、复合土钉墙3种支护方式。对基坑支护设计、监测等内容进行了介绍。监测结果表明,3种支护方式都能满足基坑的安全性要求,符合设计;说明3种支护方式应用于同一深基坑... 在济南东舍坊项目深基坑工程中,同一深基坑支护工程采用桩锚、悬臂桩、复合土钉墙3种支护方式。对基坑支护设计、监测等内容进行了介绍。监测结果表明,3种支护方式都能满足基坑的安全性要求,符合设计;说明3种支护方式应用于同一深基坑中效果非常好,同时节省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通过变形对比分析,对于本基坑而言,桩锚支护对控制边坡变形效果最好,悬臂桩次之,复合土钉墙最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多种支护方式 桩锚支护 悬臂桩 复合土钉墙 变形对比分析
下载PDF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悬臂式排桩内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明华 李文 张锐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在分析常用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非线性的桩-土相互作用模型,提出了一种可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悬臂式排桩内力计算方法.首先,采用杆单元对桩体结构进行离散化,计算单元刚度矩阵并合成为总体刚度矩阵;其次,假定基坑内、外侧... 在分析常用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非线性的桩-土相互作用模型,提出了一种可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悬臂式排桩内力计算方法.首先,采用杆单元对桩体结构进行离散化,计算单元刚度矩阵并合成为总体刚度矩阵;其次,假定基坑内、外侧土压力与桩身位移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建立非线性的节点荷载函数列阵;再次,根据总体刚度矩阵和节点荷载函数列阵形成总体刚度方程(组),采用Newton-Raphson法求解以得到节点位移列阵;最后,通过单元刚度方程和节点位移列阵反求桩身内力和桩侧土压力.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简单方便,能充分反映桩侧土压力非线性变化的特点,较好地揭示了桩-土相互作用机理,适用于悬臂式排桩内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桩 桩-土相互作用 非线性 Newton-Raphson法
下载PDF
悬臂桩和高压旋喷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志生 徐广华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9-72,76,共5页
青岛地区上伏地层第四系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埋深也比较浅,下伏地层常为透水较强的砂砾石层.因此,基坑支护常采用止水帷幕作为主要隔水设置.考虑施工场地的时间进程,采用悬臂桩作为支档结构.从对高压旋喷桩的操作技术出发,结合具体工程实... 青岛地区上伏地层第四系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埋深也比较浅,下伏地层常为透水较强的砂砾石层.因此,基坑支护常采用止水帷幕作为主要隔水设置.考虑施工场地的时间进程,采用悬臂桩作为支档结构.从对高压旋喷桩的操作技术出发,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设计说明,同时对悬臂桩进行设计验算,利用现场对基坑内侧的水平位移监测结果,说明悬臂桩和旋喷桩帷幕的使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桩 高压旋喷桩 基坑支护 安全系数
下载PDF
深埋桩支护设计理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建平 周颖军 陈国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40,共4页
通过计算分析 ,认识到深埋桩有无穷多组解 ,用简化的“等值梁”理论设计计算深埋桩却只有一组解 ,作为一种设计计算方法 ,其缺陷是很明显的。本文提供了一种优化设计方法 。
关键词 深埋桩 支护 浅埋桩 悬臂桩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悬臂式抗滑桩桩间竖直拱的拱形及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新哲 王振强 +1 位作者 覃勤 傅翔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9-332,339,共5页
在对悬臂式抗滑桩对边坡支护所产生的土拱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桩间竖直拱的存在及合理桩间距,通过桩间竖直拱的受力特征,得出竖直拱的拱形为悬链线,通过拱脚的受力平衡及拱顶截面满足摩尔库仑定理得出竖直拱存在的最大桩间距,并定... 在对悬臂式抗滑桩对边坡支护所产生的土拱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桩间竖直拱的存在及合理桩间距,通过桩间竖直拱的受力特征,得出竖直拱的拱形为悬链线,通过拱脚的受力平衡及拱顶截面满足摩尔库仑定理得出竖直拱存在的最大桩间距,并定量地说明了竖直拱的拱跨随土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加而增加,拱高的变化除了与桩间净距相关之外,随桩间土荷载的增加而减小。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得出的最大桩间距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桩 竖直拱 摩尔库伦定理 力学分析
下载PDF
悬臂桩挡土板对桩板后土拱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商秋婷 刘祚秋 林治平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339,共7页
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悬臂桩桩板墙的有限差分模型,通过改变挡土板的位置和刚度,对比研究桩板后土拱效应的变化规律,以探求有利于土拱效应发挥的合理设板位置和板体刚度。结果表明,设板位置越靠近桩前或板体刚度越小,土拱效应越强且分... 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悬臂桩桩板墙的有限差分模型,通过改变挡土板的位置和刚度,对比研究桩板后土拱效应的变化规律,以探求有利于土拱效应发挥的合理设板位置和板体刚度。结果表明,设板位置越靠近桩前或板体刚度越小,土拱效应越强且分布范围越广。设板位置和板体刚度两因素对土拱效应的影响存在相互耦合,当板体刚度越小时,设板位置对土拱效应的影响越剧烈,反之亦然。相对板体刚度而言,设板位置对土拱效应的影响程度更大,因而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土拱效应越强,则土拱能将更多的滑坡推力传递至两桩,相应地减少了作用于挡土板的土压力,从而降低了对挡土板的结构强度要求,有利于节省工程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桩 挡土板 土拱效应 位置 刚度
下载PDF
深大基坑支护设计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乔景顺 齐平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15,220,共5页
以邯郸中心医院病房楼基坑为例,对挡墙支护、悬臂桩支护、桩锚支护和土钉墙支护等支护方法进行了设计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给出了最优的支护方法.
关键词 基坑支护 水泥土挡墙 悬臂桩 桩锚支护 土钉墙
下载PDF
双排桩在深基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必昌 邱红胜 +1 位作者 秦道明 何辉 《交通科技》 2007年第2期41-42,44,共3页
从力学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双排桩的特点,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论述了双排桩的设计以及施工。说明在特定条件下,双排桩比悬臂桩、桩锚结构更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 双排桩 深基坑 桩锚支护体系 悬臂桩
下载PDF
悬臂桩桩间有效卸荷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捷 张永兴 赵彦旭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2,37,共7页
根据悬臂桩的传力特征,研究了其桩间土拱效应的形成机理。按其在空间坐标系的位置,将桩间土拱分为水平拱、竖向拱及临空面拱,指出水平拱效应对卸荷区分布规律起主控作用,继而定义了有效卸荷区范围。从分析桩间土拱效应破坏模式入手,结... 根据悬臂桩的传力特征,研究了其桩间土拱效应的形成机理。按其在空间坐标系的位置,将桩间土拱分为水平拱、竖向拱及临空面拱,指出水平拱效应对卸荷区分布规律起主控作用,继而定义了有效卸荷区范围。从分析桩间土拱效应破坏模式入手,结合岩土强度理论及土拱静力平衡原理,建立了考虑桩间土自重应力及滑坡推力的卸荷区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对滑体强度与临界高度及卸荷区矢高的关系作了一定研究,探讨了几种典型桩背土压力分布模式对卸荷区分布范围的影响。最后采用一工程实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桩 临界高度 卸荷区 破坏模式 土压力
下载PDF
悬臂排桩支护结构的水平土拱效应及桩间距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帆 时仓艳 《工程建设》 2020年第11期29-33,共5页
对悬臂桩后土体进行基坑开挖时会产生水平变形,并在桩后形成水平土拱,因此桩间距设计中必须考虑土拱效应。本文在对桩间土拱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土拱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土体强度理论,推导出桩间距计算公式,并提出简化计算的方法;通... 对悬臂桩后土体进行基坑开挖时会产生水平变形,并在桩后形成水平土拱,因此桩间距设计中必须考虑土拱效应。本文在对桩间土拱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土拱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土体强度理论,推导出桩间距计算公式,并提出简化计算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土拱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桩后水平土拱的主要影响范围在桩后2倍桩边长内,土拱效应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更加明显;土体的抗剪强度越高,桩间距越大;当桩距一定时,抗剪强度对土拱荷载分配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桩 桩间距 水平土拱
下载PDF
软流塑地层盾构切削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悬臂排桩工程实践
16
作者 宋跃均 杨昊 +2 位作者 廖秋林 梁博阳 甄浩天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1期253-260,共8页
为研究刀具及施工参数对盾构切削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悬臂排桩的影响,以绍兴某区间工程为依托,开展地表及结构变形、钢筋破坏形态、刀具磨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慢推速,中转速,小扭矩,严控浆,早补强,勤量测”的策略,圆满完成切桩任务;钢... 为研究刀具及施工参数对盾构切削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悬臂排桩的影响,以绍兴某区间工程为依托,开展地表及结构变形、钢筋破坏形态、刀具磨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慢推速,中转速,小扭矩,严控浆,早补强,勤量测”的策略,圆满完成切桩任务;钢筋破坏分为剪拉、弯拉、纯剪3种破坏形态,推进速度对破坏形态影响较大;刀具磨耗为2.1~2.4 mm,随轨迹半径增加而增大,左线明显高于右线;软流塑地层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悬臂排桩掘进参数为推进速度2~5 mm/min,刀盘转速0.85 r/min,推力8500~9500 kN,刀盘扭矩1000~1500 kN·m。研究成果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流塑地层 切钢筋 悬臂排桩 钢筋破坏形式 刀具磨损
下载PDF
南昌市某建筑项目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选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龙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3年第5期78-82,共5页
通过勘察某建筑项目基坑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等,确定基坑的安全等级。预选两种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采用同济启明星深基坑支挡结构设计计算软件FRWS 9.0进行安全性计算,并根据两种支护方案分别所需工程材料预估工程费用,从适用性、安全性、... 通过勘察某建筑项目基坑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等,确定基坑的安全等级。预选两种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采用同济启明星深基坑支挡结构设计计算软件FRWS 9.0进行安全性计算,并根据两种支护方案分别所需工程材料预估工程费用,从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施工周期等因素综合分析,为该项目选定结构稳定、造价相对较低、工期相对较短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可为类似工程基坑支护方案选型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桩 斜抛撑 双排桩 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
下载PDF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东区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红涛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20年第3期64-68,74,共6页
目前多种支护方式组合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北京丰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东区三期1516-36号地块项目基坑工程为例,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了整体采用桩锚支护,在局部采用了土钉墙+大坡率放坡联合支护、大坡率放坡... 目前多种支护方式组合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北京丰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东区三期1516-36号地块项目基坑工程为例,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了整体采用桩锚支护,在局部采用了土钉墙+大坡率放坡联合支护、大坡率放坡锚喷简易支护和悬臂桩支护等多种支护组合的型式。相关测绘单位第三方基坑监测显示均处于安全变形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 桩锚支护 土钉墙 大坡率放坡 悬臂桩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锚杆加固桩间土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捷 宋绪国 许再良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51,共7页
研究目的:桩板墙是一种常见的铁路边坡防护工程,桩间板在施工前需要先开挖桩前土。因此为保障桩间土的稳定性,桩间常常逆作法施工锚杆,但由于该支护方法的机理尚不明确,尤其是当悬臂高度较大时桩间土极易发生垮塌,给后期施工带来安全隐... 研究目的:桩板墙是一种常见的铁路边坡防护工程,桩间板在施工前需要先开挖桩前土。因此为保障桩间土的稳定性,桩间常常逆作法施工锚杆,但由于该支护方法的机理尚不明确,尤其是当悬臂高度较大时桩间土极易发生垮塌,给后期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并增加桩板墙背侧土方回填的费用。因此,论文重点围绕桩间土拱效应与锚杆加固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帮助。研究结论:(1)通过在桩间施工一定数量的锚杆,可有效降低桩间土发生局部垮塌的风险,使得锚杆能够紧密地连接桩间欠稳定土体、土拱压密土体及后方的稳定土体,土拱拱圈附近的密实土体发挥了锚杆锚固段的作用;(2)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受桩间土拱效应分布的几何形态的影响,锚杆布置宜在相邻两根悬臂桩跨中位置适当加密,采取该类布置方式相比均匀布置能够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3)桩间锚杆的设计钻进深度可以采用上部较短,中下部适当加长的方案进行设计,且锚杆设计钻进深度不应超过1.5倍桩间净距。若中下部桩间土体较密实,可以考虑适当减小锚杆的钻进深度;(4)采用锚杆加固桩间土大多是应用于临时防护,为了进一步提高桩桩间土的稳定性,降低道路运营期间因桩间土局部滑塌或掉块带来的风险,或出于美化道路周边环境等因素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锚杆 悬臂桩 桩间土 机理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尤林 阮永芬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143,156,共3页
在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计算方法,就是在计算过程中,将预应力锚索的竖直分力考虑进去,使其理论上更加合理,减少了桩的配筋量,降低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工程造价,对滑坡整治工程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滑坡 悬臂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