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类型的政治运动:十七年电影中的象征与意识形态关联 被引量:4
1
作者 柏佑铭 刘宇清(译) 陈犀禾(校)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4,共6页
对于中国十七年电影,在电影理论中一般被当作类型问题的象征形象(即对视觉形象的主题和意义的研究)往往是由意识形态内容决定的,结果允许在虚构的故事片和纪实的纪录片之间、动态的镜头段落和静态的舞台表演之间形成一条松散分界线。不... 对于中国十七年电影,在电影理论中一般被当作类型问题的象征形象(即对视觉形象的主题和意义的研究)往往是由意识形态内容决定的,结果允许在虚构的故事片和纪实的纪录片之间、动态的镜头段落和静态的舞台表演之间形成一条松散分界线。不同电影类型之间可以互动,并且以共同的意识形态目标为基础,形成一种独特的“运动类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形象 十七年电影 运动类型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