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继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共8页
在延安文艺研究中,学术界普遍忽视了书法的实存及其作用,对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的广泛而又深切的联系缺乏关注和探讨。但事实上,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建立了相当普遍而又密切的关系。历史的事实是,能写善书的大小文人的积极参与,使延安形... 在延安文艺研究中,学术界普遍忽视了书法的实存及其作用,对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的广泛而又深切的联系缺乏关注和探讨。但事实上,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建立了相当普遍而又密切的关系。历史的事实是,能写善书的大小文人的积极参与,使延安形成了比较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无论是"以文为主"的文人群还是"以文为辅"的书写者,都与书法文化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墨迹和心迹之间,发现延安文人的个性世界。延安人包括延安文人不仅将政治文化引向新的境界,而且也将书法文化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们的文化追求、文化创造对延安文艺及书法文化的贡献堪称巨大,其所创造的红色书法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 延安文人 文人书法 书法文化 第三文本 文化创造
下载PDF
生成、初变与坚守:古代书法文化的审美理想摭谈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波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6期96-101,共6页
反溯文化观念史,古代书法文化的实践群体与华夏文明的实践群体同为史官集团。于是古代书法文化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生成了自然之美与人事之善合一的审美理想,在视觉上则表现为犹如一个生命单位的形象特质。孔子之后,随着士阶层对史官职能... 反溯文化观念史,古代书法文化的实践群体与华夏文明的实践群体同为史官集团。于是古代书法文化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生成了自然之美与人事之善合一的审美理想,在视觉上则表现为犹如一个生命单位的形象特质。孔子之后,随着士阶层对史官职能的替代,书法主体的道德性和书法本体的艺术性则逐渐由合一走向分离。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东汉及魏晋的书法史论家们率先意识到了古法“守一”逝去的危害,并力图对古代书法文化所生成的理想范式进行坚守,然而书法艺术自身却以巨大的热情拥抱现实,走向了多元并存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文化 审美理想 史官集团 士阶层
下载PDF
试论白先勇文艺生涯与书法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继凯 白芳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6,共6页
从文学与艺术的整合视野观照白先勇,便可以看到他将文学家的才情、想象与戏剧家的编导、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创造了一个备受世人关注的文艺世界,也丰富和美化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作为一位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文艺家,白先勇能够充分... 从文学与艺术的整合视野观照白先勇,便可以看到他将文学家的才情、想象与戏剧家的编导、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创造了一个备受世人关注的文艺世界,也丰富和美化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作为一位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文艺家,白先勇能够充分理解中国书法文化和创造性地运用书法符号进行艺术再造,在传统昆曲的复兴上,白先勇巧妙化用传统书画,真正实现了其所追求的"昆曲新美学"。由此在弘扬源远流长、融情献美的中国传统"艺术经典"文化,以及创新、整合书法文化与文学戏曲方面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书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 书法文化 文艺整合
下载PDF
走向民间与承担使命的陕甘宁边区书法文化
4
作者 李继凯 王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3,共9页
陕甘宁边区书法具有传统性、人民性和现实性的特质。20世纪中国文化产生过强烈的现代化诉求,在某些层面曾发生过较为激进的变革,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上急于求成的"骤变"所产生的弊端逐渐显露。在陕甘宁边区,具有维系文化功能... 陕甘宁边区书法具有传统性、人民性和现实性的特质。20世纪中国文化产生过强烈的现代化诉求,在某些层面曾发生过较为激进的变革,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上急于求成的"骤变"所产生的弊端逐渐显露。在陕甘宁边区,具有维系文化功能的书法,由传统渐入现代的发展模式对当下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陕甘宁边区书法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它并不拘囿于传统,打破了传统书法被知识精英所垄断的局面,让书法走出文人雅士的书斋,成为群众参与的一种文化形式。陕甘宁边区书法在实践中紧贴时代、记录历史,最终形成了新的传统,承载着陕甘宁边区新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书法文化 传统文化 人民性 延安文艺
下载PDF
湖州书法文化挖掘与城市品位提升的实践研究
5
作者 邱志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8-33,共6页
湖州的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它可以成为提升湖州城市品位的重要资源。通过标志性建筑的打造、书法文化环境的优化、书法艺术活动的开展、书法的产业化运作等,可以把书法文化运用于湖州城市建设的物质层面;通过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队伍的培... 湖州的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它可以成为提升湖州城市品位的重要资源。通过标志性建筑的打造、书法文化环境的优化、书法艺术活动的开展、书法的产业化运作等,可以把书法文化运用于湖州城市建设的物质层面;通过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队伍的培育及精品打造、书法文化向校园和社区的渗透及学生和居民素质的提升,可以把书法文化运用于湖州城市建设的精神层面,最终使湖州的城市品位得到有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 书法文化 城市品位
下载PDF
书法文化链与“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关于中国书法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的评述和展望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81-88,共8页
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中国书法,其发展必须从宏观文化角度进行考虑,需要一个宏观跨领域的战略规划指导。本文提出了一个建立于书法文化链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构想。在总结了中国书法的书法文化链是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起到链接、枢纽、节点... 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中国书法,其发展必须从宏观文化角度进行考虑,需要一个宏观跨领域的战略规划指导。本文提出了一个建立于书法文化链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构想。在总结了中国书法的书法文化链是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起到链接、枢纽、节点功能并形成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和底蕴深厚的文化体系和集群;在此基础上的“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对书法文化的全面弘扬和可持续发展、乃至对促进带动我国视觉艺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同时提出了基于“大书法文化”理念的书法文化发展纲要的研究内容构想,并探讨和展望了书法文化的价值体系、书法文化目前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书法文化在国民经济地位测算、未来学术研究等相关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链 大书法文化 书法艺术 文化产业规划
下载PDF
元朝及以前书法景观文化遗产时空特征——基于《寰宇访碑录》及其补作数据库 被引量:6
7
作者 颜丙金 张捷 +7 位作者 李莉 卢韶婧 郭永锐 万基财 朱建华 肖潇 唐弘久 孙上茜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5-1000,共16页
基于文献分析法和Arc GIS技术,使用《寰宇访碑录》及《补寰宇访碑录》所记载元朝及以前书法景观数据库,揭示了全国尺度下书法景观文化遗产时空特征,分析了书家、书体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书家权重和模型进行了全国分省书法遗产... 基于文献分析法和Arc GIS技术,使用《寰宇访碑录》及《补寰宇访碑录》所记载元朝及以前书法景观数据库,揭示了全国尺度下书法景观文化遗产时空特征,分析了书家、书体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书家权重和模型进行了全国分省书法遗产资源评价。结果表明:(1)中国书法景观在时间上呈现出"四个高峰"和"两个过渡时期"特征,补充完善了已有相关研究;(2)空间格局演变与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密切相关,且主导影响因素存在南北差异;(3)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基本格局是明清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基础,反衬了江南经济发展后文化新格局形成的特征;(4)以书法景观为对象的边际递减评价模型是有效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中心"东移南迁"历史态势和文化权力在评价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景观 书法文化地理 石刻 文化遗产分布 旅游资源评价
原文传递
论元代“续兰亭会” 被引量:5
8
作者 邱江宁 宋启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5-190,共6页
元末至正庚子年(1360),由浙江地方官刘仁本在时属绍兴的余姚秘图湖畔雩咏亭上主持召开"续兰亭会"。"续兰亭会"从内容到形式再到精神内涵都有接续东晋"兰亭会"的意思。这既与刘仁本个人的兴趣有很大关系,... 元末至正庚子年(1360),由浙江地方官刘仁本在时属绍兴的余姚秘图湖畔雩咏亭上主持召开"续兰亭会"。"续兰亭会"从内容到形式再到精神内涵都有接续东晋"兰亭会"的意思。这既与刘仁本个人的兴趣有很大关系,又与元代兰亭书学文化、雅集文化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更与元末南北对峙、东南士流心系大都、力图恢复社会秩序的愿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续兰亭会 刘仁本 兰亭会 兰亭书学文化 雅集文化
下载PDF
试论水书文化的传承制度及水书习俗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潘瑶 韩荣培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49,共4页
水书是水族社会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秘传制度,使水书文化形成了水书文本、水书先生和水书习俗三者有机结合的活态传承体系。千百年来,水书一直是水族社会族群认同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当"文化遗产"概念... 水书是水族社会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秘传制度,使水书文化形成了水书文本、水书先生和水书习俗三者有机结合的活态传承体系。千百年来,水书一直是水族社会族群认同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当"文化遗产"概念出现时,水书文化作用于水族民俗事项的事实,使我们获得"水书习俗"的文化新理念,去重新审视和理解水族社会的神本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书文化 传承制度 水书习俗 构建
原文传递
杏林丹青 意境隽永——《国医大师何任翰墨文化选集》赏析
10
作者 彭益胜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85-486,共2页
中医学术是盛开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朵璀璨之花,直觉与悟性、整体与辨证、比类与运筹,这些传统特具的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术的创建与传承。《国医大师何任翰墨文化选集》一书,再一次告诉人们:广博深厚的学养、精诚崇高的德... 中医学术是盛开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朵璀璨之花,直觉与悟性、整体与辨证、比类与运筹,这些传统特具的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术的创建与传承。《国医大师何任翰墨文化选集》一书,再一次告诉人们:广博深厚的学养、精诚崇高的德艺,造就了何老这样一位国医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何任翰墨文化选集》 中医学术 中华传统文化 赏析 名家名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