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烟粉煤催化气化含碱灰渣的煅烧无害化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文沂 张济宇 林驹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7-542,共6页
报道了福建劣质无烟粉煤催化气化含碱灰渣在一内径 ф3 2mm的实验室固定床模试装置中的煅烧研究。对水蒸汽催化气化和混合气 (空气 水蒸汽 )催化气化的两种含碱灰渣进行煅烧处理 ,生成了难溶性的硅酸复盐。当煅烧温度870℃~ 90 0℃、... 报道了福建劣质无烟粉煤催化气化含碱灰渣在一内径 ф3 2mm的实验室固定床模试装置中的煅烧研究。对水蒸汽催化气化和混合气 (空气 水蒸汽 )催化气化的两种含碱灰渣进行煅烧处理 ,生成了难溶性的硅酸复盐。当煅烧温度870℃~ 90 0℃、煅烧时间 2 5min~ 3 0min ,可以达到 85W %以上的脱碱率 ;而 3W %脱碱助剂的加入 ,可使脱碱率提高到95W %以上 ,实现了含碱灰渣的煅烧无害化。粉煤催化气化制度与含碱灰渣煅烧制度的一致性提供了科学地实现“催化气化 -灰渣煅烧”集成式流化床新工艺的理论依据 ,加速了催化气化的工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气化 含碱灰渣 煅烧处理 脱碱助剂 难溶性硅酸复盐 无烟粉煤 废物处理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纳米二硫化钼及其电催化性析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浩翔 胡芳仁 郭俊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28-11132,共5页
二维二硫化钼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然而不同形貌和晶相对二硫化钼电催化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分别利用硫代硫酸钠或者硫脲为硫原料,通过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MoS2纳米片,然后对所合成的MoS2纳米片进行煅烧处理。利用X射线衍... 二维二硫化钼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然而不同形貌和晶相对二硫化钼电催化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分别利用硫代硫酸钠或者硫脲为硫原料,通过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MoS2纳米片,然后对所合成的MoS2纳米片进行煅烧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水热法合成的MoS2纳米片和煅烧后的MoS2纳米片进行表征,同时,测试水热法合成的MoS2纳米片和煅烧后的MoS2纳米片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实验表明不同硫源和煅烧处理对MoS2纳米片的形貌和析氢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以硫代硫酸钠为硫源的MoS2纳米片呈现2H型结构,经煅烧后呈现3R型结构,具有较大的起始过电位和较大的塔菲尔斜率。而以硫脲为硫源的MoS2纳米片在煅烧前后都是2H型,且以硫脲为硫源的MoS2纳米片煅烧后析氢性能优于以硫代硫酸钠为硫源的MoS2纳米片煅烧后的析氢性能,这使其成为用于实际应用的有希望的氢气析出反应(HER)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硫代硫酸钠 煅烧处理 3R型结构 析氢反应
下载PDF
热处理对γ-Al_2O_3和θ-Al_2O_3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建华 刘海燕 +2 位作者 冯瑶 朱海波 鲍晓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6-473,共8页
采用不同的焙烧温度和时间对γ-Al_2O_3和θ-Al_2O_3进行热处理,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揭示了热处理条件对这两种Al_2O_3性质的影响规律,并结合表征结果分析了Al_2O_3的相变机理。结果表... 采用不同的焙烧温度和时间对γ-Al_2O_3和θ-Al_2O_3进行热处理,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揭示了热处理条件对这两种Al_2O_3性质的影响规律,并结合表征结果分析了Al_2O_3的相变机理。结果表明,γ-Al_2O_3和θ-Al_2O_3在低温处理时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性,高温下均向稳定的α相转变。低于相变温度处理两种Al_2O_3时,其比表面积和总孔容随焙烧温度的升高有所减少,但经长时间热处理仍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在高温条件下,γ-Al_2O_3在900℃转变为θ相,在1 200℃转变为α相;θ-Al_2O_3在1 100℃逐渐向α相转变,且随着焙烧时间增加,α相的含量逐渐增加,在1 200℃快速转变为单一的α相。两种Al_2O_3在高温条件下向α相转变时,孔结构完全坍塌导致比表面积和总孔容迅速降低,形成致密结构的α-Al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焙烧处理 载体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低品位菱镁矿煅烧处理选择性磨矿除钙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郝晓宇 王俪赢 +1 位作者 张陶忠 姚金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2,共4页
通过不同粒级菱镁矿和白云石纯矿物煅烧热分解试验和磨矿分级试验,对菱镁矿和白云石的热分解特性和磨矿特性进行研究,确定采用马弗炉静态煅烧,在煅烧温度为650℃、煅烧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磨矿时间为2 min时,菱镁矿纯矿物磨矿分级产... 通过不同粒级菱镁矿和白云石纯矿物煅烧热分解试验和磨矿分级试验,对菱镁矿和白云石的热分解特性和磨矿特性进行研究,确定采用马弗炉静态煅烧,在煅烧温度为650℃、煅烧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磨矿时间为2 min时,菱镁矿纯矿物磨矿分级产物在-0.074 mm粒级富集,而白云石纯矿物在+0.074 mm粒级富集,分离效果最佳。在此选别条件下,对丹东某含白云石低品位菱镁矿石进行提纯试验,结果表明,-0.074 mm粒级产品中,灼减后MgO和CaO质量分数分别为91.47%和2.80%,原矿灼减后CaO去除率为61.17%,除钙提纯效果显著。同时,采用热重、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进行机理研究,分析煅烧条件对菱镁矿和白云石纯矿物晶体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菱镁矿 白云石 煅烧处理 选择性磨矿 除钙提纯
下载PDF
电解锰渣煅烧时Mn、N元素形态分布与微观结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月娇 林晔 +3 位作者 孟棒棒 岳波 康志鹏 梁宇廷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60-3669,共10页
电解锰行业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的电解锰渣,易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高温煅烧已成为当前无害化处理电解锰渣的高效方法之一。为探究高温煅烧时电解锰渣中特征污染物的化学形态及物相组成,选取广西某电解锰企业经不同工艺产生的电解碳酸锰渣(E... 电解锰行业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的电解锰渣,易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高温煅烧已成为当前无害化处理电解锰渣的高效方法之一。为探究高温煅烧时电解锰渣中特征污染物的化学形态及物相组成,选取广西某电解锰企业经不同工艺产生的电解碳酸锰渣(EMCR)与电解二氧化锰渣(EMDR),通过其理化特性及Mn、N元素形态分布与微观结构变化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煅烧处理对电解锰渣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二氧化锰渣中Mn元素的可氧化态与可还原态分布均大于电解碳酸锰渣。当煅烧温度在1 000℃以上时,2种电解锰渣中Mn元素基本上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通过风险评估代码(RAC)结果可知样品处于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状态,可进行后续的处理处置。2种电解锰渣中N元素的形态随着温度的升高主要以NO形式为主。通过对煅烧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可知,在800℃时电解碳酸锰渣中石英相(SiO_(2))的衍射峰强度最佳,有利于活性发展,此时的能谱分析结果显示Fe元素占比达到了52.40%,有利于Fe的回收利用,而电解二氧化锰渣的最佳煅烧处理温度显示为1 000℃。该研究结果可为2种电解锰渣经煅烧处置后的资源化再利用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碳酸锰渣 电解二氧化锰渣 煅烧处理 形态分布 表征分析
原文传递
泡沫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污染治理降解效果研究
6
作者 李书贞 杨雷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83-85,98,共4页
为了实现水中和土壤中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效果,采用高温碳还原反应制备了泡沫碳负载纳米粒子的纳米零价铁@掺氮泡沫碳复合材料(nZVI@NCF),对比分析了胺化松果粉(N-PP)、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_3O_4 NPS)、nZVI@NCF和掺氮泡沫碳(NCF)的显... 为了实现水中和土壤中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效果,采用高温碳还原反应制备了泡沫碳负载纳米粒子的纳米零价铁@掺氮泡沫碳复合材料(nZVI@NCF),对比分析了胺化松果粉(N-PP)、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_3O_4 NPS)、nZVI@NCF和掺氮泡沫碳(NCF)的显微形貌、物相组成,以及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经过煅烧处理的nZVI@NCF复合材料,表面整体呈现蜂窝状,且局部可以观察到纳米颗粒在表面和微孔中富集;nZVI@NCF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值约为42.98emu/g,表明经过煅烧处理的nZVI@NCF复合材料具有超顺磁性,Fe_3O_4 NPS已经完全还原且被包覆在NCF中,金属纳米粒子已成功负载。从环保、成本控制和降解效果角度出发,nZVI@NCF去除Cd(Ⅱ)和萘(NAP)适宜的反应条件是:pH值为7、PMS浓度为0.3 mol/L,nZVI@NCF浓度为100 mg/L。nZVI@NCF复合材料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修复具有良好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和植物中有效态Cd,并形成促进植物生长的有效态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氮泡沫碳 复合材料 煅烧处理 污染修复 吸附降解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的处理和利用 被引量:37
7
作者 刘子高 杨昌适 +1 位作者 程宗浩 艾孟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4,共5页
解决了与赤泥有关的环境相容性问题。拜耳法赤泥与适量的石灰混合,经石灰消化、水热处理、煅烧处理和碱液溶出,可从赤泥回收70%以上的Al2O3和90%以上的Na2O,并使不溶残渣中Na2O含量降到1%以下。分离的铝酸钠溶... 解决了与赤泥有关的环境相容性问题。拜耳法赤泥与适量的石灰混合,经石灰消化、水热处理、煅烧处理和碱液溶出,可从赤泥回收70%以上的Al2O3和90%以上的Na2O,并使不溶残渣中Na2O含量降到1%以下。分离的铝酸钠溶液被送往拜耳法溶出料浆稀释过程,分离的残渣被进一步在750~950℃煅烧,制得活性βC2S为主的胶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水热处理 煅烧处理 拜耳法 氧化铝
下载PDF
表面改性粉煤灰对水泥浆体强度和自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福恒 邓敏 莫立武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6,共6页
在生石灰激发下,采用水热-煅烧处理对粉煤灰进行表面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表面改性粉煤灰的物相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并采用背散射扫描电镜和压汞仪研究了掺表面改性粉煤灰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试... 在生石灰激发下,采用水热-煅烧处理对粉煤灰进行表面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表面改性粉煤灰的物相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并采用背散射扫描电镜和压汞仪研究了掺表面改性粉煤灰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试验测定了掺表面改性粉煤灰的硅酸盐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自收缩和孔隙率。结果表明,表面改性粉煤灰颗粒表面生成了具有水化活性的β-C2S,其水化产生凝胶,明显改善了复合水泥浆体中粉煤灰颗粒与水泥基体的界面,降低了复合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和自收缩,提高了掺表面改性粉煤灰复合水泥浆体的早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表面改性 水热-煅烧处理 自收缩
下载PDF
二次煅烧制备铕掺杂钇铝石榴石粉体及其荧光性能
9
作者 孙凌云 王显威 +2 位作者 尚军 胡鹏 王小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90,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3+)掺杂Y_3Al_5O_(12)的红色荧光粉,以不同的温度煅烧发现,在700℃煅烧的样品为非晶,已开始出现荧光性能,到1000℃时出现Y_3Al_5O_(12)纯相,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度变好,晶粒长大,荧光强度增强,但温度...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3+)掺杂Y_3Al_5O_(12)的红色荧光粉,以不同的温度煅烧发现,在700℃煅烧的样品为非晶,已开始出现荧光性能,到1000℃时出现Y_3Al_5O_(12)纯相,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度变好,晶粒长大,荧光强度增强,但温度达到1300℃时,样品的荧光强度稍有下降.对1000℃煅烧所得的样品进行低温二次煅烧处理表明,处理后的样品的物相和形貌无明显变化,但晶粒排列更有序,Eu^(3+)更均匀的置换Y^(3+)格点位置,同时也减少了表面缺陷,使荧光性能有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3Al5O12:Eu3+ 溶胶-凝胶法 二次煅烧 荧光性能
下载PDF
氧化铝-氧化锆复合陶瓷粉体的水热法制备及高温灼烧处理 被引量:16
10
作者 田明原 施尔畏 +3 位作者 王步国 李汶军 仲维卓 郭景坤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73-781,共9页
采用水热法制得了氧化铝摩尔分数为5%—82%的γ-AlOOH-ZrO2复合陶瓷粉体,系统研究了前驱物中氧化铝含量、水热反应条件以及矿化剂的引入对产物物相、生长形态及粒度的影响;研究了粉体在不同温度下灼烧处理过程中发生... 采用水热法制得了氧化铝摩尔分数为5%—82%的γ-AlOOH-ZrO2复合陶瓷粉体,系统研究了前驱物中氧化铝含量、水热反应条件以及矿化剂的引入对产物物相、生长形态及粒度的影响;研究了粉体在不同温度下灼烧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相转变及形态、粒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氧化锆 水热法 灼烧处理 陶瓷粉体
下载PDF
硅藻土煅烧处理及其孔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米增财 朱开金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5-1630,共6页
硅藻土具有独特的多孔壳体结构,研究了不同温度以及添加助熔剂条件下煅烧处理对其孔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BET等技术对材料的微观结构、颗粒孔隙形貌和孔径分布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800℃和900℃处理下硅藻土的平均孔径增... 硅藻土具有独特的多孔壳体结构,研究了不同温度以及添加助熔剂条件下煅烧处理对其孔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BET等技术对材料的微观结构、颗粒孔隙形貌和孔径分布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800℃和900℃处理下硅藻土的平均孔径增大,1000℃煅烧处理晶体结晶度增加,颗粒熔融液相产生,原始孔隙熔化缩小,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呈现缩小趋势。硅藻土添加助熔剂煅烧处理,在950℃较低温度下材料形成熔融玻璃化产物,煅烧温度进一步提高颗粒开始严重熔融,孔隙特征损失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助熔剂 煅烧处理 BET
下载PDF
热改性层状双氢氧化物吸附除Cr(Ⅵ)性能(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颖新 周涛 +2 位作者 毛娟 吴晓晖 袁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28-236,共9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并在450℃高温下进行热改性处理(即C-LDHs)。系统性比较了上述两种材料除Cr(Ⅵ)的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模型,并考察温度、p H、Cr(Ⅵ)初始浓度等重要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使用XRD、SEM、F...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并在450℃高温下进行热改性处理(即C-LDHs)。系统性比较了上述两种材料除Cr(Ⅵ)的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模型,并考察温度、p H、Cr(Ⅵ)初始浓度等重要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使用XRD、SEM、FT-IR和TG-DTG等对两种吸附材料进行了表面特性表征。结果表明,热改性后C-LDHs的表面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吸附过程仍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C-LDHs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为105.26 mg·g-1,远大于LDHs的吸附量(20.66 mg·g-1)。本文结果表明,对层状双氢氧化物进行经济方便的热改性可大幅度增强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对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 热处理 六价铬 纳米材料 吸附 废水
下载PDF
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对底泥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书文 周真明 +3 位作者 杨思明 刘淑坡 李飞 苑宝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1-968,共8页
以自主研发的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C-WTPS)作为污染底泥活性覆盖材料,室内静态模拟实验研究C-WTPS覆盖强度对控制底泥磷释放效果的影响,分析C-WTPS和底泥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变化,探讨C-WTPS薄层覆盖对上覆水体中pH、DO和ORP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自主研发的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C-WTPS)作为污染底泥活性覆盖材料,室内静态模拟实验研究C-WTPS覆盖强度对控制底泥磷释放效果的影响,分析C-WTPS和底泥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变化,探讨C-WTPS薄层覆盖对上覆水体中pH、DO和ORP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历时40天,在底泥TP释放强度为6.25~10.87 mg/(m2·d)时,覆盖强度为0.25、0.50、1.00、1.50和2.00 kg/m2的C-WTPS对TP平均削减率分别为59.68%、75.71%、88.75%、92.42%和96.28%,可见覆盖强度为1.00 kg/m2以上的C-WTPS能控制底泥中90%以上TP释放. C-WTPS吸附的磷主要以无机磷(IP)中的铁铝结合态磷(NAIP)形式存在,有机磷(OP)和钙磷(AP)形式较少. C-WTPS促进了底泥中易释放形态磷迁移到C-WTPS中,并转化较为稳定的形态磷,可见C-WTP覆盖不仅控制了底泥磷释放,而且也削减了底泥磷释放风险. C-WTPS覆盖后,上覆水体中pH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最终维持在pH=7范围波动;C-WTPS覆盖强度越大,上覆水体pH下降也明显;C-WTPS覆盖改善上覆水体中DO和ORP环境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薄层覆盖 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 磷释放 不同形态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