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1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银花中酚酸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79
1
作者 宋亚玲 王红梅 +5 位作者 倪付勇 王雪晶 赵祎武 黄文哲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0-495,共6页
目的研究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中酚酸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模型,考察金... 目的研究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中酚酸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模型,考察金银花中酚酸类成分对巨噬细胞经LPS刺激后产生的炎症因子[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金银花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包括8个酚酸、3个环烯醚萜苷和1个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新绿原酸(1)、隐绿原酸(2)、3,5-二咖啡酰奎宁酸(3)、3,4-二咖啡酰奎宁酸(4)、4,5-二咖啡酰奎宁酸(5)、绿原酸(6)、咖啡酸(7)、咖啡酸甲酯(8)、断氧化马钱子苷(9)、裂环马钱苷(10)、獐芽菜苷(11)和木犀草素(12)。对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1~8进行了体外抗炎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8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酚酸类成分是金银花的主要抗炎活性成分之一,其中化合物7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酚酸类 抗炎活性 3 5-二咖啡酰奎宁酸 绿原酸 咖啡酸 裂环马钱苷
原文传递
咖啡酸、阿魏酸:新的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 被引量:90
2
作者 王峰 刘敏 +4 位作者 杨连春 王京媛 蔡庆 吕敏 李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5-92,共8页
目的评价桂皮酸类化合物咖啡酸和阿魏酸对内皮素(ET_1)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拮抗ET_1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咖啡酸与阿魏酸腹腔注射及静脉注射给药后观察其对ET_1致小鼠急性死亡以及对大鼠升压效应、对离体主动脉条的收缩效应的... 目的评价桂皮酸类化合物咖啡酸和阿魏酸对内皮素(ET_1)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拮抗ET_1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咖啡酸与阿魏酸腹腔注射及静脉注射给药后观察其对ET_1致小鼠急性死亡以及对大鼠升压效应、对离体主动脉条的收缩效应的拮抗作用 ;口服给药后考察其对醋酸去氧皮质酮(DOCA)_盐高血压大鼠ET_1的作用 ,并对DOCA_盐高血压动物模型ET_1血浆浓度、血压和动物体重变化及心血管组织增生的影响 ;对ET_1、c_fos、热休克蛋白(HSP70)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咖啡酸和阿魏酸腹腔注射给药后能显著延长ET_1致小鼠急性死亡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该作用具剂量依赖性 ;静脉注射给药后能拮抗ET_1引起的正常大鼠升压效应 ;在离体器官上可观察到咖啡酸与阿魏酸能拮抗ET_1的缩血管效应 ;咖啡酸和阿魏酸长期口服给药能降低DOCA_盐高血压模型大鼠的血压、对心脏和血管的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降低血浆中ET_1的浓度并可减少ET_1引起的c_fos、HSP70mRNA基因表达的增加 ;放射性受体 -配体结合实验表明 ,咖啡酸和阿魏酸可竞争性地抑制ET_1与其受体结合。结论咖啡酸和阿魏酸为新的非肽类ET_1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咖啡酸 阿魏酸 拮抗剂
下载PDF
灯盏细辛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6
3
作者 张卫东 陈万生 +3 位作者 孔德云 李惠庭 王永红 刘文庸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14-516,共3页
目的 研究灯盏细辛 (Erigeronbreviscap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 ,从灯盏细辛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 8个化合物 ,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 ,对其中 6个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咖啡酸 (Ⅰ ) ... 目的 研究灯盏细辛 (Erigeronbreviscap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 ,从灯盏细辛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 8个化合物 ,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 ,对其中 6个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咖啡酸 (Ⅰ ) ,3 ,5 二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酸 (Ⅱ )、焦袂康酸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Ⅲ )、6 甲氧基香豆素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Ⅳ )、3,5 二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酸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Ⅴ )、七叶树苷 (Ⅵ )。 结论 化合物Ⅰ ,Ⅱ ,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化学成分 咖啡酸 七叶树苷
下载PDF
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被引量:65
4
作者 樊宏伟 肖大伟 +1 位作者 余黎 朱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观察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作用强度。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单体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通过系列浓度,用Logit法计算50%聚集抑制浓度(IC50)。结果:金银花水提物有抗... 目的:观察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作用强度。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单体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通过系列浓度,用Logit法计算50%聚集抑制浓度(IC50)。结果:金银花水提物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其IC50值为0.028g.mL-1,其含有的有机酸类化合物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2个)、咖啡酸、异绿原酸类(3个)IC50分别为0.028 6,1.707,2.411,0.026,0.328,0.539g.L-1。结论: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咖啡酸、异绿原酸类均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咖啡酸 异绿原酸 抗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咖啡酸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1
5
作者 范金波 蔡茜彤 +2 位作者 冯叙桥 姜沫 于晓凤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3,共9页
咖啡酸是一种天然的酚类化合物,属于羟基肉桂酸类,它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本文通过多种体系对咖啡酸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和金... 咖啡酸是一种天然的酚类化合物,属于羟基肉桂酸类,它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本文通过多种体系对咖啡酸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结果表明:咖啡酸具有很强的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BHT和VC(P<0.01);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IC500.023 mg/m L±0.004 mg/m L)和ABTS自由基(IC500.18 mg/m L±0.006 mg/m L)清除活性;具有较强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并极显著高于BHT(P<0.01)。咖啡酸几乎不具备金属离子螯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 总抗氧化能力 DPPH ABTS 铁离子还原能力 金属离子螯合能力
原文传递
蒲公英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5
6
作者 凌云 鲍燕燕 +3 位作者 朱莉莉 郑俊华 蔡少青 肖越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84-586,共3页
目的:对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5个化合物,分别为β... 目的:对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咖啡酸、绿原酸、槲皮素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金银花中3种有机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被引量:54
7
作者 王天志 李永梅 王志霄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 :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梯度洗脱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咖啡酸、 3,5 -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的方法 ,并对 4个产地 3种金银花中上述 3种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岛津CLC -ODS柱 (6 0mm× 15 0mm) ,甲醇 - 10 ... 目的 :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梯度洗脱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咖啡酸、 3,5 -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的方法 ,并对 4个产地 3种金银花中上述 3种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岛津CLC -ODS柱 (6 0mm× 15 0mm) ,甲醇 - 10 %的磷酸氢二钠和醋酸缓冲液流动相不同比例进行梯度洗脱 ,内标物为水杨酸 ,检测波长 30 4nm。结果 :西南地区金银花药材主流商品灰毡毛忍冬、细毡毛忍冬干燥花蕾中绿原酸、咖啡酸、 3,5 -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高于山东、河南产金银花。结论 :本法灵敏快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咖啡酸 3 5-二咖啡酰奎尼酸 RP-HPLC
下载PDF
新的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咖啡酸、阿魏酸 被引量:59
8
作者 王峰 刘敏 +3 位作者 杨连春 王京媛 吕敏 李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98-901,共4页
目的:研究桂皮酸类化合物咖啡酸和阿魏酸对内皮素(endothelin1,ET1) 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内ET1iv 致小鼠急性死亡、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主动脉条收缩试验和ET 受体结合试验。结果:咖啡酸和阿魏酸(ip) 能剂量依赖性... 目的:研究桂皮酸类化合物咖啡酸和阿魏酸对内皮素(endothelin1,ET1) 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内ET1iv 致小鼠急性死亡、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主动脉条收缩试验和ET 受体结合试验。结果:咖啡酸和阿魏酸(ip) 能剂量依赖性地显著延长ET1 致小鼠急性死亡时间,在离体器官可观察到咖啡酸与阿魏酸能拮抗ET1的缩血管效应;放射性受体配体结合实验表明,咖啡酸和阿魏酸可竞争性地抑制ET1 与其受体的结合。结论:咖啡酸和阿魏酸为新的非肽类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肽类药物 咖啡酸 阿魏酸 内皮素拮抗剂
下载PDF
5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54
9
作者 范金波 蔡茜彤 +3 位作者 冯叙桥 侯宇 于晓凤 姜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83,共7页
文中以VC、BHT和EDTA为对照,通过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5种体系对咖啡酸、芦丁、白藜芦醇、根皮素和根皮苷等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 文中以VC、BHT和EDTA为对照,通过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5种体系对咖啡酸、芦丁、白藜芦醇、根皮素和根皮苷等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咖啡酸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0.023±0.004)mg/mL]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为最高,在浓度为0.1 mg/mL时总抗氧化能力达到(1.873±0.022)mg VC eq/mg;白藜芦醇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IC50(0.056±0.006)mg/mL],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BHT和VC(P<0.01);芦丁的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最强,白藜芦醇次之,其他多酚类化合物不具备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咖啡酸、芦丁、白藜芦醇、根皮素和根皮苷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 芦丁 白藜芦醇 根皮素 根皮苷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抗病毒活性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51
10
作者 李海波 于洋 +2 位作者 王振中 萧伟 姚新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82-1688,共7页
目的对中药复方热毒宁注射液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流感病毒致应激负荷小鼠模型进行热毒宁注射液抗病毒活性部位的筛选,综合应用各种现代色谱技术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采... 目的对中药复方热毒宁注射液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流感病毒致应激负荷小鼠模型进行热毒宁注射液抗病毒活性部位的筛选,综合应用各种现代色谱技术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检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的方法,对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的活性测试。结果热毒宁注射液经大孔吸附树脂95%乙醇洗脱部位为抗病毒活性部位,从中分离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酸(1)、阿魏酸(2)、苯甲酸(3)、咖啡酸(4)、对羟基苯甲醛(5)、香草醛(6)、4-羟基-3-甲氧基苯丙酸(7)、反式对羟基桂皮酸(8)、反式邻羟基桂皮酸(9)、反式桂皮酸(10)、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11)、7-羟基-6,8-二甲氧基-香豆素(12)、香豆素(13)、3-羟基-1,2-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14)、异鼠李素(15)、槲皮素(16)、木犀草素(17)、芦丁(18)、金丝桃苷(19)、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0);其中木犀草素对流感病毒的EC50值小于50μmol/L,选择指数(SI)值大于10,具有较强的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20均为首次从热毒宁注射液中分离得到,木犀草素为热毒宁注射液抗病毒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丁香酸 咖啡酸 香草醛 异鼠李素 槲皮素 木犀草素 抗病毒活性
原文传递
从小蓟中提取止血药成分咖啡酸 被引量:45
11
作者 张来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07-808,共2页
关键词 小蓟 咖啡酸 提取 中药
下载PDF
咖啡酸对阿糖胞苷致小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体积变化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被引量:43
12
作者 张强 胡志力 +3 位作者 王福文 牟艳铃 于人江 解砚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08-511,共4页
目的:观察咖啡酸对阿糖胞苷(Ara-C)诱发小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体积(MPV)变化的影响。方法:参照徐国良等方法诱发Ara-C致小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MPV变化模型,分为咖啡酸600、300、150mg·kg-1·d-1剂量组、复方阿胶浆... 目的:观察咖啡酸对阿糖胞苷(Ara-C)诱发小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体积(MPV)变化的影响。方法:参照徐国良等方法诱发Ara-C致小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MPV变化模型,分为咖啡酸600、300、150mg·kg-1·d-1剂量组、复方阿胶浆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小鼠给Ara-C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用药12d,分别于给药6、8、10、12d自小鼠尾部取血检测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及MPV,观察咖啡酸对小鼠白细胞及血小板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咖啡酸300mg·kg-1·d-1组给药6dWBC为4.8±1.2,600、300mg·kg-1·d-1剂量组给药10dWBC为(909±179)、(1056±135)×109/L;咖啡酸各剂量组给药12dMPV分别为(6.00±0.23)、(5.90±0.20)和(6.03±0.21)fL,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咖啡酸可用于治疗临床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保护血小板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 模型 动物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体积 小鼠
下载PDF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中药狗脊和黑狗脊中原儿茶酸及咖啡酸的含量 被引量:29
13
作者 原忠 余江天 苏世文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38-340,共3页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中药狗脊和黑狗脊中原儿茶酸和咖啡酸的含量 .结果表明 ,各主要产地的狗脊中原儿茶酸含量均在 0 0 2 %以上 ,咖啡酸的含量均在 0 0 2 9%以上 ,其中熟狗脊中原儿茶酸和咖啡酸的含量较高 .而在黑狗脊中 。
关键词 狗脊 黑狗脊 原儿茶酸 咖啡酸 薄层扫描法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和青蒿(金青)的醇沉工艺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王永香 米慧娟 +5 位作者 张传力 胡杨 施静 毕宇安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1-678,共8页
目的优化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和青蒿(金青)的醇沉工艺,并获得关键工艺参数与质量属性的关系方程,为醇沉过程自动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断氧化马钱子苷转移率及醇沉液中固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 目的优化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和青蒿(金青)的醇沉工艺,并获得关键工艺参数与质量属性的关系方程,为醇沉过程自动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断氧化马钱子苷转移率及醇沉液中固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考察醇沉前液相对密度、醇沉前液温度、醇沉终点乙醇体积分数、醇沉搅拌速度、加醇速度、静置温度、静置时间7个因素对醇沉工艺的影响趋势,同时通过方差分析确定影响醇沉工艺的关键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关键因素的参数范围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结果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得到金青醇沉的最佳工艺参数:搅拌速度为550 r/min、加醇体积流量为4.0 m L/s、醇沉终点乙醇体积分数75%、静置温度30℃、静置时间24 h、醇沉前液相对密度1.10 g/m L(25℃)、醇沉前液温度25℃,在此条件下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断氧化马钱子苷转移率分别为94.8%、97.6%、97.4%、97.2%、96.1%,醇沉液中固含量为4.2%。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热毒宁注射液金青的醇沉工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金青醇沉工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金银花 青蒿 醇沉工艺 响应面法 新绿原酸 绿原酸 隐绿原酸 咖啡酸 断氧化马钱子苷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含量 被引量:38
15
作者 郭巧生 房海灵 申海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对22份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him-pack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绿原酸和咖啡酸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19∶81);检测波长326nm... 目的:对22份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him-pack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绿原酸和咖啡酸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19∶81);检测波长326nm。蒙花苷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6∶23∶1);检测波长334nm,柱温25℃;流速1mL·min-1。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2.5~50μg(r=0.998),2.5~25μg(r=0.998),4.97~41.47μg(r=0.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96.2%,103.7%,RSD分别为2.1%,2.3%,1.8%。结论: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重庆丰都产野菊花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0.232%,咖啡酸含量整体偏低,江苏和安徽产野菊花中蒙花苷含量基本达到药典规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绿原酸 咖啡酸 蒙花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U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金银花中10种成分 被引量:31
16
作者 段慧芳 吴啟南 +5 位作者 朱亚莹 刘潺潺 黄志恒 钱大伟 乐巍 单鸣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858-5864,共7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金银花中7种有机酸、1种黄酮及2种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UPLC测定不同产地的金银花中10种成分含量。采用Agilent Eclipise Plus C18(50 mm×2.1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甲醇;...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金银花中7种有机酸、1种黄酮及2种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UPLC测定不同产地的金银花中10种成分含量。采用Agilent Eclipise Plus C18(50 mm×2.1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m L/m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UPLC同时测定金银花药材中7种有机酸、1种黄酮及2种环烯醚萜类成分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PLS-DA)分析了所收集不同产地金银花10种成分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山东、江苏及陕西3个产区各自聚在一大类。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为更全面地评价金银花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UPLC 新绿原酸 咖啡酸 绿原酸 隐绿原酸 断马钱子酸 断氧化马钱子苷 木犀草苷 异绿原酸B
原文传递
金荞麦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林建斌 赵立春 +3 位作者 郭建忠 刘力 况燚 杨胜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41-1844,共4页
目的研究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荞麦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酸(2)、对... 目的研究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荞麦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酸(2)、对羟基苯甲醛(3)、3,4-二羟基苯甲酸(4)、琥珀酸(5)、咖啡酸(6)、咖啡酸甲酯(7)、木犀草素(8)、苜蓿素(9)、槲皮素(10)、afzelin A(11)、2α,3β,29-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12)、yarumic acid(13)和3α-hydroxy-urs-12,15-dien(14)。结论化合物2、3和6~9为首次从金荞麦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4为首次从荞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对羟基苯甲酸 咖啡酸 苜蓿素 afzelin A yarumic acid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同时测定款冬花中10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2
18
作者 何兵 刘艳 +1 位作者 杨世艳 张燕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8-1524,共7页
目的:建立款冬花中10个活性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及款冬酮)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 目的:建立款冬花中10个活性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及款冬酮)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25→30→35→40 min,10%→16%→30%→90%→95%→95%乙腈);分段变波长测定(0~15 min,326 nm,检测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及咖啡酸;15~20 min,254 nm,检测芦丁、金丝桃苷;20~30 min,326nm,检测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及异绿原酸C;30~40 min,220 nm,检测款冬酮);流速1.0 mL·min-1;柱温30℃。以绿原酸为参照物建立与其余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其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该10个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二者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绿原酸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及款冬酮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997、0.998、1.762、0.601、0.865、1.229、1.232、1.233、0.743;且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重现性良好[相对校正因子的RSD(n=6)<2.4%];6批款冬花中10个成分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文建立的一测多评法控制款冬花的质量可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相对校正因子 款冬花 高效液相色谱 新绿原酸 绿原酸 隐绿原酸 咖啡酸 异绿原酸 芦丁 金丝桃苷 款冬酮
原文传递
丹参茎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与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曾慧婷 宿树兰 +6 位作者 沙秀秀 尚尔鑫 朱振华 郭盛 严辉 钱大玮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4688-4694,共7页
目的以7月份和12月份采收丹参茎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为研究对象,评价丹参茎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效应,并探讨丹参茎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TQ/MS)对各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 目的以7月份和12月份采收丹参茎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为研究对象,评价丹参茎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效应,并探讨丹参茎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TQ/MS)对各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明确丹参茎叶提取物中主要丹酚酸类化合物(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基于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对丹参茎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同时以市售丹参(根及根茎)样品作对照。结果 7月份采收丹参茎叶水提物(SY-7)抗氧化活性最强,且总酚酸的量最高(75.663 mg/g),其次为7月份采收丹参茎叶醇提物(CY-7),市售丹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总酚酸的量均低于7月份采收丹参茎叶提取物。丹酚酸单体化合物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均具有明显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且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丹参茎叶水提物和醇提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含有丰富的丹酚酸类化合物,其中含有的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具有明显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茎叶 丹参 丹酚酸 抗氧化活性 丹参素 咖啡酸 迷迭香酸 丹酚酸B
原文传递
超微粉碎对蒲公英成分溶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宋丽丽 张启明 王鸽子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92-493,共2页
目的 :对蒲公英超微细粉体有效成分溶出特性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对蒲公英药材进行细胞级超微粉碎 ;用薄层色谱法对其所含成分溶出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超微细粉体薄层色谱有明显改变 ,其中代表成分咖啡酸可在甲醇及水中快速溶出。... 目的 :对蒲公英超微细粉体有效成分溶出特性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对蒲公英药材进行细胞级超微粉碎 ;用薄层色谱法对其所含成分溶出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超微细粉体薄层色谱有明显改变 ,其中代表成分咖啡酸可在甲醇及水中快速溶出。结论 :蒲公英经超微粉碎后 ,成分溶出特性有明显改变 ,由此可简化提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蒲公英 咖啡酸 薄层色谱 溶出 中药 炮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