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c-myc shRNA治疗慢性增生性胆管炎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勇 李富宇 +4 位作者 王晓东 李宁 程南生 蒋力生 何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039-1045,共7页
目的探讨能否通过局部应用c-myc shRNA抑制慢性增生性胆管炎(CPC)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抑制CPC的过度增殖行为和成石潜力。方法经十二指肠乳头向胆总管逆行插入5-0尼龙缝合线建立CPC动物模型(CPC组)。c-myc shRNA治疗组在CPC组基础上向... 目的探讨能否通过局部应用c-myc shRNA抑制慢性增生性胆管炎(CPC)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抑制CPC的过度增殖行为和成石潜力。方法经十二指肠乳头向胆总管逆行插入5-0尼龙缝合线建立CPC动物模型(CPC组)。c-myc shRNA治疗组在CPC组基础上向胆总管内分别注入3种c-myc shRNA即分别为c-myc shRNA-1、c-myc shRNA-2及c-myc shRNA-3,另设阴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应用HE、Massion和PAS/AB染色观察胆管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myc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5-溴脱氧尿核苷(BrdU)蛋白表达,实时(RT)-PCR检测c-myc、Mucin 3和ProcollagenⅠ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Ki-67蛋白的表达,改良Fisherman法检测β-葡萄糖醛酸酶(β-G)的活性。结果①与CPC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c-myc shRNA治疗组的胆管黏膜上皮(HE染色)、黏膜下酸性黏液腺体(PAS/AB染色中蓝色)和胆管壁胶原纤维(Massion染色蓝染)的过度增生程度明显减弱,BrdU蛋白表达也明显减弱。②c-myc、Mucin 3和ProcollagenⅠmRNA,c-myc蛋白,Ki-67蛋白,以及β-G活性在c-myc shRNA治疗组均明显低于CPC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c-myc shRNA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CPC的过度增殖行为和成石潜力,可能会有助于预防胆管再狭窄和肝内胆管结石的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慢性增生性胆管炎 复发 胆管狭窄 c-mycshr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