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互穿聚合物网络聚合物的阻尼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吕冬 杜中杰 +1 位作者 张晨 励杭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94-997,共4页
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出一系列阻尼性能良好的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PU/P(MMA-BM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聚合物,通过动态力学分析方法表征了PU/P(MMA-BMA)IPN聚合物的阻尼性能。探讨了加入催化剂、高温后处理、交联... 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出一系列阻尼性能良好的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PU/P(MMA-BM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聚合物,通过动态力学分析方法表征了PU/P(MMA-BMA)IPN聚合物的阻尼性能。探讨了加入催化剂、高温后处理、交联剂用量及PU与P(MMA-BMA)的质量比对PU/P(MMA-BMA)IPN聚合物阻尼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高温后处理后,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交联剂二乙烯基苯用量(占MMA和BMA的摩尔分数)为1.5%、PU与P(MMA-BMA)的质量比接近1或小于1时,PU/P(MMA-BMA)IPN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材料 动态力学分析
下载PDF
改性玉米秸秆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超飞 赵雅兰 +1 位作者 郑刘春 党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28-2434,共7页
以粉末状玉米秸秆(Raw corn stalks,RCS)为基体,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高吸油复合材料(Butylmethacrylate and styrene grafted corn stalks,BMS-CS).实验确定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在50℃,引发剂硝酸铈铵为2.0mm... 以粉末状玉米秸秆(Raw corn stalks,RCS)为基体,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高吸油复合材料(Butylmethacrylate and styrene grafted corn stalks,BMS-CS).实验确定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在50℃,引发剂硝酸铈铵为2.0mmol·L-1,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浓度分别为0.6mol·L-1、0.012mol·L-1,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质量分数为0.1%(相对于RCS的质量)的前提下反应25h.同时,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保油时间等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MS-CS表面变得粗糙且呈毛刺状,具有较多不规则的褶皱;结晶度的下降也印证了粗糙度的增加;红外图谱中新出现的酯基和苯乙烯基的吸收峰说明亲油单体被接枝到RCS表面;两种原因共同促进了改性材料吸油性能的增加.吸油数据显示,常温下RCS和BMS-CS的吸油量分别为5.23g·g-1和20.12g·g-1,后者是前者的3.85倍,即改性后的材料吸油性能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溢油 接枝共聚 甲基丙烯酸丁酯 苯乙烯
原文传递
宽温域高阻尼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秦川丽 蔡俊 +2 位作者 张巨生 唐冬雁 蔡伟民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4-378,共5页
以环氧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 (二者质量比为 2 /1 )混合物为乙烯基酯树脂 (VER) ,1 ,4 丁二醇为扩链剂 ,采用“同步互穿”工艺 ,室温下与聚氨酯 (PU)预聚物固化制备了低温至室温区阻尼温域近 70℃、损耗因子 (tanδ)大于 0 4的PU/... 以环氧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 (二者质量比为 2 /1 )混合物为乙烯基酯树脂 (VER) ,1 ,4 丁二醇为扩链剂 ,采用“同步互穿”工艺 ,室温下与聚氨酯 (PU)预聚物固化制备了低温至室温区阻尼温域近 70℃、损耗因子 (tanδ)大于 0 4的PU/VER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结果表明 ,当PU/VER(质量比 ,下同 )为 70 /3 0时 ,IPN的tanδ大于 0 7的阻尼温域近 40℃。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试样的连续相构成及微观结构表明 ,形成的双相连续“同步互穿”体系的相畴尺寸在纳米级范围 ,组成比为 70 /3 0的IPN较 5 0 /5 0者相容性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随VER用量的增加 ,试样具有由弹性到脆性的形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 乙烯基酯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性能 微观 结构
下载PDF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对聚氯乙烯进行化学改性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文俊 董宇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8,共3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途径成功实现了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在聚氯乙烯 (PVC)上的接枝共聚 ,得到了接枝共聚物 PVC- g- PBMA。与其它现存的 PVC化学改性方法不同 ,经上述途径得到的聚合产物中只有接枝共聚物PVC- g- PBMA,而不存在均聚...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途径成功实现了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在聚氯乙烯 (PVC)上的接枝共聚 ,得到了接枝共聚物 PVC- g- PBMA。与其它现存的 PVC化学改性方法不同 ,经上述途径得到的聚合产物中只有接枝共聚物PVC- g- PBMA,而不存在均聚物 PBMA或未参与共聚的 PVC。DSC测试结果表明 :所有的接枝共聚物 PVC- g- PBMA都只存在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 Tg,且该值随其中 PBMA比例的增大而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化学改性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丁酯 塑料 接枝共聚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反向ATRP“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文俊 董宇平 李前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3-795,共3页
A new effecient catalyst system(FeCl 3/2PPh 3) for the “living”/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butyl methacrylate by a reverse ATRP process was reported in this paper.With the presence of this catalyst system,... A new effecient catalyst system(FeCl 3/2PPh 3) for the “living”/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butyl methacrylate by a reverse ATRP process was reported in this paper.With the presence of this catalyst system,the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of the obtained polymer increased in direct proportion with monomer conversion,and the MWDs (molecular weight disctributions) were narrow throughout the reactions(1 17< w/ n<1 22).This reaction system did not include the conventional initiators which were used to generate the primary radic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丁酯 自由基“活性”聚合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纤维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玉婷 肖长发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9-404,共6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苯乙烯(St)共聚物,将共聚物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配制成纺丝溶液,将其用湿法纺丝成形后制备出具有吸附弱极性液态有机物(油品)功能...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苯乙烯(St)共聚物,将共聚物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配制成纺丝溶液,将其用湿法纺丝成形后制备出具有吸附弱极性液态有机物(油品)功能的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纤维.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1H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研究了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用热重分析仪(TG)、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单丝强力仪等对纤维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MA/St70/30共聚物纤维的性能良好,对煤油、石油醚和庚烷等油品的饱和吸附率分别达到3.7g/g纤维、5.3g/g纤维和4.1g/g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甲基丙烯酸丁酯 苯乙烯 共聚物纤维 吸附特性
下载PDF
纤维素-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聚合吸油材料的表征及其吸油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哈丽丹.买买提 库尔班江.肉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74-1379,共6页
以纤维素(棉浆粕)为基材、硝酸铈铵-HNO_3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接枝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悬浮振荡接枝聚合法合成了棉浆粕-BMA接枝聚合吸油材料。用FFIR,XRD,SEM,TG-DSC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 以纤维素(棉浆粕)为基材、硝酸铈铵-HNO_3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接枝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悬浮振荡接枝聚合法合成了棉浆粕-BMA接枝聚合吸油材料。用FFIR,XRD,SEM,TG-DSC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提出了用聚合度增量法测定产物接枝率的新方法,并对产物的吸油率、保油率、吸油速率、水面浮油回收率等吸油性能及其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为棉浆粕与BMA的接枝聚合物,该产物对黏度较大和极性较强的油品有较高的吸油率,对各类油品都具有较高的吸油速率,对不易挥发的油品有较好的保油率,水面浮油回收率低于产物饱和吸油率,回收规律与吸油规律基本一致,即吸油性能较好的试样对水面浮油的回收能力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浆粕 纤维素 甲基丙烯酸丁酯 接枝聚合 吸油材料
下载PDF
杂多酸催化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 被引量:8
8
作者 周德凤 朱志平 +1 位作者 刘景福 刘向东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36,共4页
报道了以杂多酸为催化剂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的研究结果 ,探讨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酸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讨论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 .合成产品用气相色谱监测 ,并用IR和H
关键词 杂多酸 催化剂 甲基丙烯酸丁酯 反应时间 合成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酯接枝改性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石艳锦 封严 李瑞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4-56,65,共4页
以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为基材,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甲苯、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改性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BMA-g-MBPP)。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以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为基材,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甲苯、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改性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BMA-g-MBPP)。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接枝改性非织造布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接枝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等参数对接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条件适当时,最佳接枝率为15.8%,(BMA-g-MBPP)对甲苯的饱和吸附率为14.5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 甲基丙烯酸丁酯 接枝改性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 被引量:7
10
作者 邹友思 邱志平 +2 位作者 庄荣传 林东海 戴李宗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7,共4页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两种不同极性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嵌段共聚和无规共聚,得到了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嵌段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聚合过程中分子量和单体转化率成比例增加,多分散性指数变化不大。...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两种不同极性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嵌段共聚和无规共聚,得到了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嵌段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聚合过程中分子量和单体转化率成比例增加,多分散性指数变化不大。用1HNMR法测定共聚组成,Kelen-Tudos法计算竞聚率。得到γS=0.91,γBMA=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聚合 共聚 甲基丙烯酸丁酯 苯乙烯 ATRP
下载PDF
SBS和反应性单体本体接枝共聚合机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中华 李建宗 +1 位作者 徐祖顺 李晓琴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0-171,共2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SBS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及乙酸乙烯酯(VAC)进行本体接枝共聚合。根据均聚物的生成量和聚合物的相态结构,认为SBS防与MMA(或BMA)的反应机...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SBS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及乙酸乙烯酯(VAC)进行本体接枝共聚合。根据均聚物的生成量和聚合物的相态结构,认为SBS防与MMA(或BMA)的反应机理与系山、伊田等的研究结果一致;SBS与VAc的反应机理是,BPO·与VAc生成PVAc链自由基,继而向SBS主链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 嵌段共物 SBS MA BMA 共聚
下载PDF
钛酸四丁酯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正丁醇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世仁 王燕 蔡旺锋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由于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甲基丙烯酸丁酯生产工艺逐渐倾向于更为经济环保的酯交换生产工艺。以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正丁醇通过酯交换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反应及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根据路易斯酸催化理论... 由于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甲基丙烯酸丁酯生产工艺逐渐倾向于更为经济环保的酯交换生产工艺。以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正丁醇通过酯交换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反应及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根据路易斯酸催化理论,在合理假设和简化的基础上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溶液的动力学模型。通过酯交换反应实验,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和催化剂量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动力学模型参数和反应的基本热力学数据。结果显示,该酯交换反应为吸热反应,标准摩尔反应焓为14.406 kJ·mol^(-1),正、逆反应活化能分别为70.2和51.1 kJ·mol^(-1)。通过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证明了推导得到的动力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将为钛酸四丁酯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正丁醇酯交换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反应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反应 甲基丙烯酸甲酯 反应动力学 甲基丙烯酸丁酯 正丁醇 钛酸四丁酯
下载PDF
便携式气质联用技术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4种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5
13
作者 戎伟丰 凌伟洁 +3 位作者 吴邦华 何嘉恒 蒙瑞波 胡嘉雯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的便携式气质联用(GC-MS)技术现场同时测定法。方法采用便携式GC-MS手持探头进行采样和检测,DB-5快速色谱柱分离,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标...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的便携式气质联用(GC-MS)技术现场同时测定法。方法采用便携式GC-MS手持探头进行采样和检测,DB-5快速色谱柱分离,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本方法对4种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3~0.06 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10~0.20 mg/m^3;方法加标回收率为82.22%~91.24%;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7.67%~14.63%,批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0.40%~13.79%。结论便携式GC-MS技术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上述4种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 气质联用 工作场所 空气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 甲基丙烯酸丙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
原文传递
纤维素均相接枝甲基丙烯酸丁酯制备吸油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开比努尔.艾尔肯 哈丽丹.买买提 吐尔洪.买买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36-1241,共6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溶解纤维素(棉浆粕),在纤维素/[Bmim]Cl均相溶液中,以(NH4)2S2O8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纤维素/BMA接...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溶解纤维素(棉浆粕),在纤维素/[Bmim]Cl均相溶液中,以(NH4)2S2O8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纤维素/BMA接枝共聚物;采用FTIR,SEM,XRD,TG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温度、时间以及(NH4)2S2O8、BMA、MBA的用量对接枝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纤维素/BMA接枝共聚物形态呈非晶态的粒状,结晶度明显降低、热稳定性相对提高。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BMA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纤维素)∶m((NH4)2 S2 O8)∶m(BMA)∶m(MBA)=1.0∶0.1∶4.0∶0.1,65℃,2 h。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94.5%,制备的纤维素/BMA接枝共聚物对水中二氯甲烷的吸收率达到了24.6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 离子液体 棉浆粕 纤维素 甲基丙烯酸丁酯 均相接枝聚合 接枝共聚物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丁酯在真丝织物上接枝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美云 吕晶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4-16,共3页
研究了以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对真丝织物接枝共聚的工艺,探讨了各种工艺因素对真丝织物接枝率的影响。对接校共聚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及部分物理性能作了测试。
关键词 丝织物 接枝共聚 甲基丙烯酸丁酯 整理 织物性能
下载PDF
羟丙基纤维素接枝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明 宋传虎 +2 位作者 卢迪 王欢 孙立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采用羟丙基纤维素(HPC)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原料,通过乳液接枝共聚反应成功合成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HPC-g-PBMA)。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合成接枝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了HPC-g... 采用羟丙基纤维素(HPC)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原料,通过乳液接枝共聚反应成功合成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HPC-g-PBMA)。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合成接枝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了HPC-g-PBMA的溶解性能,利用热重分析(TG)、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合成接枝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C-g-PBMA的结构及表观形貌较HPC发生了改变,热塑性能得到增强并具有良好的抗强酸、抗强碱和抗有机溶剂侵蚀性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该合成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纤维素 甲基丙烯酸丁酯 接枝改性 结构表征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纤维素的制备 被引量:7
17
作者 哈丽丹.买买提 阿布力米提 +1 位作者 库尔班江.肉孜 阿里木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7-373,共7页
为开发纤维素基吸油材料,以棉浆粕为基材、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悬浮接枝聚合法合成了BMA接枝纤维素的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TG)、差热(DSC)等... 为开发纤维素基吸油材料,以棉浆粕为基材、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悬浮接枝聚合法合成了BMA接枝纤维素的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TG)、差热(DSC)等手段对所得吸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接枝单体及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BMA接枝纤维素聚合物的接枝聚合反应性能及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棉浆粕)∶m(K2S2O8)∶m(BMA)∶m(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0.025∶1.5∶0.005,75℃下恒温反应6 h,合成的BMA接枝纤维素的接枝率最高(36.2%),均聚物含量相对较低(5.8%),且吸油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甲基丙烯酸丁酯 接枝聚合 吸油材料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文健 周年琛 +1 位作者 朱秀林 程振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3-225,共3页
Th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butyl methacrylate (BMA)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MI)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using (1-Chloroethyl) benzene as initiator and CuCl/2,2′-bipyridine as catalyst. The... Th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butyl methacrylate (BMA)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MI)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using (1-Chloroethyl) benzene as initiator and CuCl/2,2′-bipyridine as cataly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wave could apparently accelerate the rate of polymerization,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apparent polymerization rate (kpapp) was 34 time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an that under conventional heating.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initiator and catalyst and the solvent were studied. Poly (butyl methacrylate) with narrow polydispersity and anticipated molecular weight wa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微波辐射
下载PDF
SBS与甲基丙烯酸丁酯本体接枝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中华 李建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研究了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既作溶剂又作为单体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透射电镜表征了接枝共聚物(SBS-g-BMA)的组成及结构,讨论了时间、温度及SBS... 本文研究了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既作溶剂又作为单体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透射电镜表征了接枝共聚物(SBS-g-BMA)的组成及结构,讨论了时间、温度及SBS和BPO的用量对接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丙烯酸丁酯 接枝共聚 SBS
下载PDF
单体配比对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共聚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饶小波 陈建勇 +2 位作者 唐红艳 张华鹏 陈其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6-90,共5页
以自由基本体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丙烯酰胺(AM)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ATR)、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方法对不同单体配比合成的共聚物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单体比... 以自由基本体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丙烯酰胺(AM)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ATR)、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方法对不同单体配比合成的共聚物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单体比例的减少,共聚物分子链中AM单元的含量增加,对应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压缩性能提高。单体BMA与AM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制备的共聚物分子链中AM单元的含量较高,物质的量比为1∶1和0.5∶1制得的共聚物有单体残留,影响共聚物的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丁酯 丙烯酰胺 本体聚合 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