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血管植入装置用于基因治疗的动物实验
1
作者 宋存先 张琳华 +2 位作者 杨菁 Stanley J.Stachelek Robert J.Levy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2-685,I0003,共5页
目的利用可植入体内的经过修饰的功能化聚氨酯构建两种血管内植入装置,分别植入猪肾下腹主动脉和羊肺中进行基因转染实验,研究其作为基因运载平台的可行性。方法将涂覆胶原的聚氨酯膜通过抗体免疫偶联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GFP)... 目的利用可植入体内的经过修饰的功能化聚氨酯构建两种血管内植入装置,分别植入猪肾下腹主动脉和羊肺中进行基因转染实验,研究其作为基因运载平台的可行性。方法将涂覆胶原的聚氨酯膜通过抗体免疫偶联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GFP)制备成聚氨酯-胶原膜埋植钮装置并植入猪肾下腹主动脉中,7d后取出埋植钮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切片、荧光显微镜检测及PCR分析;将抗腺病毒抗体直接通过共价连接在带有硫醇化烷基的功能化聚氨酯膜上实现与AdGFP的免疫偶联,制备成聚氨酯人工瓣膜并植入羊肺中,7d后取出肺部小叶及其周围组织进行荧光显微镜检测及PCR分析。结果在猪体内实验中,植入体表面的新生内膜细胞基因转染率为(14.2±2.5)%;在羊体内实验中,聚氨酯瓣膜小叶上的细胞有(25.1±5.7)%被转染。PCR结果显示,在血液或末端组织中都未检测到GFPDNA。结论这两种血管内聚氨酯基因载运系统能够作为靶向高效载运腺病毒的载体,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聚氨酯 埋植钮 人工瓣膜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