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候区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及人体热适应性对比 被引量:37
1
作者 曹彬 朱颖心 +2 位作者 欧阳沁 周翔 罗茂辉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9-503,共5页
根据我国的建筑热工分区,北京和上海分别位于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该文针对这两个城市的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及人体热适应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室内温度下,上海住户的热感觉投票较高,对室内温度的期望值较低,体现... 根据我国的建筑热工分区,北京和上海分别位于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该文针对这两个城市的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及人体热适应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室内温度下,上海住户的热感觉投票较高,对室内温度的期望值较低,体现出其对于室内偏冷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此外,还专门针对北京壁挂炉采暖住户进行了考察。与集中供暖相比,壁挂炉采暖形式为住户提供了室内温度的控制途径,促使人们合理地设定室内温度,并且更愿意通过行为调节来提高热舒适性,使人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建筑 气候区 冬季 热环境 热适应性 现场调查
原文传递
核心配筋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范重 钱稼茹 吴学敏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9,共6页
通过 8个高轴压比的核心配筋 (RRC)柱试件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 RRC柱的抗震性能,考察了一些因素对 R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RRC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够有效地改善钢筋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下的抗震性... 通过 8个高轴压比的核心配筋 (RRC)柱试件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 RRC柱的抗震性能,考察了一些因素对 R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RRC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够有效地改善钢筋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核心配筋率、等效轴压比和配箍特征值是影响 RRC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用核心配筋提高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的限值以及 RRC柱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核心配筋柱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
原文传递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模型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伟 朱双娜 +1 位作者 张潇 赵挺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2,共7页
为预防和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研究其事故致因。首先,以系统思维和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建立一个结构化的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模型,包含6个子系统、16个因素和39个子因素;然后,查阅2005—2017年间我国发生的812起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报... 为预防和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研究其事故致因。首先,以系统思维和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建立一个结构化的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模型,包含6个子系统、16个因素和39个子因素;然后,查阅2005—2017年间我国发生的812起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统计报告中39个子因素出现的频率,依据频率大小将事故致因划分为关键、重要、次要和一般等4个级别;最后,以2016年江西丰城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作业人员违规作业、安全检查不充分和管理人员履职不充分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3个关键致因,应高度重视并重点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安全事故致因 系统思维 统计分析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大型建筑结构健康监测和基于监测的性态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其林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8-75,38,共9页
论述了大型建筑结构建设中设置健康监测系统的重要性,介绍了大型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和相关的设备及技术,通过几个实际工程在火灾、地震和台风作用后的性态分析实例介绍了基于监测的建筑结构性态研究方法。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健康监测 性态研究
原文传递
严寒地区人体热适应性研究(1):住宅热环境与热适应现场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昭俊 宁浩然 +1 位作者 任静 吉玉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3-79,共7页
通过对哈尔滨市集中供暖住宅进行供暖开始前、供暖初期、供暖中期、供暖末期、供暖结束后5个阶段的连续调查,得到各阶段室外气候特征、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特征参数及人体热反应特征和热中性温度。发现住宅中人体的热中性温度随室内热环境... 通过对哈尔滨市集中供暖住宅进行供暖开始前、供暖初期、供暖中期、供暖末期、供暖结束后5个阶段的连续调查,得到各阶段室外气候特征、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特征参数及人体热反应特征和热中性温度。发现住宅中人体的热中性温度随室内热环境和室外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得到了一系列热适应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适应 严寒地区 住宅 热环境 热中性温度 现场调查
下载PDF
焦作市冬季居住建筑室内人体热舒适现场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闫海燕 杨柳 +2 位作者 周书兵 邹梦琳 高璐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125,共7页
为了研究寒冷地区中小城市冬季室内的热环境状况,对焦作市44户住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现场调查。对99名居民的热感觉、热舒适等进行了主观问卷调查,同时测试了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室内外环境参数,对测试与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回... 为了研究寒冷地区中小城市冬季室内的热环境状况,对焦作市44户住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现场调查。对99名居民的热感觉、热舒适等进行了主观问卷调查,同时测试了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室内外环境参数,对测试与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居住建筑冬季实测的热中性温度为19.2℃,预测热中性温度为24.3℃,两者相差5.1℃;居民期望温度为21.0℃;该地区冬季居民的热适应模型为tcomf=0.317tout+18.19,80%居民可接受温度范围为11.6~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居住建筑 现场研究 热中性温度 热适应模型
下载PDF
关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冯哲 周一鸣 《价值工程》 2011年第9期47-48,共2页
在生活现代化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之中无时无刻不与机械打交道,机械制造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因此,机械制造工业在引起人们重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自身技术的革新,本文中,笔者就对机械制造工业中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 机械制造 自动化 研究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附属医院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关系研究——基于对广州六所高校附属医院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起坤 吴金泉 +4 位作者 赖伟忠 陈晓敏 彭福祥 王玲 颜楚荣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6-220,共5页
基于对广州六所高校附属医院的调查,从医院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定位作用,建设内容、形式、方法、措施、载体和目标任务等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医院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关联性和同质同向性元素构成,分析医院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 基于对广州六所高校附属医院的调查,从医院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定位作用,建设内容、形式、方法、措施、载体和目标任务等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医院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关联性和同质同向性元素构成,分析医院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关系,提出推进高校附属医院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相得益彰、良性互动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附属医院 文化建设 党的建设 关系研究
下载PDF
智能建筑设计与智慧城市设计对比及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林必毅 周清华 张世宇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第1期46-48,51,共4页
智能建筑经过近30年的发展,智慧城市方兴未艾。论文从系统集成商角度出发,分别对智能建筑设计和智慧城市设计展开研究,并从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达到实战经验分享的目的。
关键词 智能建筑 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大鼠造模方法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泽慧 魏玥 +4 位作者 安静 彭继升 黄大未 贾云飞 杨晋翔 《天津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850-855,共6页
[目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把握现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造模方法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完善该病的动物模型制备提供有益指导。[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自... [目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把握现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造模方法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完善该病的动物模型制备提供有益指导。[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7月31日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大鼠实验研究,纳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的140篇文献涉及153种造模方法,造模实验动物以雄性、4~6周龄大鼠为主;造模方法多见于复合因素造模,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主要造模药物;在造模周期方面,单因素与复合因素造模的平均周期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AG模型的建立具有较长周期、较高死亡率的特点,建立稳定、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仍需更深入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大鼠 造模方法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巴蜀汉阙的历史文化考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自兵 戴天柱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期18-22,共5页
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保存完整而又最为悠久的地面建筑。阙建筑之所以在汉代盛行,主要是它蕴含了深刻的符号学意义:一是表示等级观念,即立阙的墓主一般是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二是天门的象征,是人升入天界的门户。宫中建阙除蕴含... 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保存完整而又最为悠久的地面建筑。阙建筑之所以在汉代盛行,主要是它蕴含了深刻的符号学意义:一是表示等级观念,即立阙的墓主一般是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二是天门的象征,是人升入天界的门户。宫中建阙除蕴含宫殿是天帝子孙居所的意义外,还寄托了皇帝渴求长生不死的思想。而当时社会墓阙林立,主要是把它当作一种助人升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 建筑 文化考察
下载PDF
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趋势——3个美国案例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姚栋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在政策引导与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下,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住宅设计与建设领域中的两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3个美国保障性住房案例的介绍与分析,试图寻找出我国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可以借鉴的绿色建筑途径。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绿色建筑 案例研究 借鉴与思考
原文传递
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专科团队建设模型构建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林黎君 宁丽 +2 位作者 李益民 陆骏 王莉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23期2149-2152,2156,共5页
目的探索护理专科团队建设要素,构建护理专科团队建设模型。方法运用Glaser传统扎根理论方法论,对15名护理管理者和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析取主题。结果析出“多学科专家(Specialists)、相关专业的专科护士(Specialist nurses... 目的探索护理专科团队建设要素,构建护理专科团队建设模型。方法运用Glaser传统扎根理论方法论,对15名护理管理者和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析取主题。结果析出“多学科专家(Specialists)、相关专业的专科护士(Specialist nurses)和各科室高年资护士(Senior nurse)”3个团队建设核心成员类型、“专科质控、科研循证和教育培训”3个团队核心职能和“发现问题-制定方案-培训落实-质控检查”团队建设循环运转流程及5个理论假设。结论护理专科团队建设模型具有促进高年资护士职业发展、发挥多学科团队协同作用、提升护理专科团队效能等特点,对护理专科团队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 团队建设 模型构建 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我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路径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乐乐 曾海军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1年第9期71-77,共7页
智慧教育示范区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和高阶目标,是推行智慧教育的试点工程。基于此,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方法,以首批入选的8个示范区在项目启动会上、第二次工作会议上的汇报报告和各示范区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作为文本来源,... 智慧教育示范区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和高阶目标,是推行智慧教育的试点工程。基于此,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方法,以首批入选的8个示范区在项目启动会上、第二次工作会议上的汇报报告和各示范区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作为文本来源,主要从创建的基础、创建的重点和建设的成果三个维度对各示范区的创建方案、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示范区的具体情况,梳理总结出各区域在学习环境的联通、公共服务的优化、信息素养的培养、数据驱动的评价和教育治理的提升五个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此外,文章基于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以期更好地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示范区 智慧教育 创建路径 教育信息化 案例研究
下载PDF
陕西省新型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能力建设与诊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邓亚丽 张宏伟 +2 位作者 张天华 刘卫平 马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 分析陕西省新型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及诊治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结核病防控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对全省10个地级市、108个县(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情况,以及患者发现、治... 目的 分析陕西省新型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及诊治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结核病防控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对全省10个地级市、108个县(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情况,以及患者发现、治疗管理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能力建设情况以2014年和2017年数据作对比,分别来源于《陕西省“十二五”结核病防治规划》评估和2017年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联合大检查。患者发现、治疗管理指标来源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以实施前3年(2012—2014年)与实施后3年(2015—2017年)的数据作对比。运用SPSS 19.0处理数据,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014年和2017年全省设有结核病定点医院的数量分别为20家和107家,2017年较2014年增加了87家。2014年全省共有结核病防治人员923名,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656名,定点医院267名。2017年全省共有结核病防治人员1200名,其中CDC 403名,定点医院797名;与2014年相比,CDC人员减少了38.57%,定点医院人员增加了198.50%。2014年全省有3个地级市开展了分子生物学耐药检测,5.56%(6/108)的县(区)开展了分子生物学检测,12.04%(13/108)的县(区)开展了痰培养。2017年全省有8个地级市开展了分子生物学耐药检测,49.07%(53/108)的县(区)开展了分子生物学检测,55.56%(60/108)的县(区)开展了痰培养。新型防治模式实施前3年全省初诊查痰率为98.50%(329981/335014),发现肺结核患者63892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089例),发现病原学阳性患者14087例,病原学阳性率为23.56%(14087/59803)。实施后3年全省初诊查痰率为95.00%(312503/328948),发现肺结核患者61583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5295例),病原学阳性患者10588例,病原学阳性率为18.81%(10588/56288)。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医师诊疗模式 能力建设 数据说明 统计 对比研究 小地区分析
下载PDF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设计应用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魏立峰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8年第2期60-64,共5页
本文对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七大评价指标,探讨有关BIM技术改善和提升可持续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适配性和可能性,助力绿色建筑运用BIM建造技术减少建筑能源消耗,通过结合某工程案例分析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应用... 本文对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七大评价指标,探讨有关BIM技术改善和提升可持续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适配性和可能性,助力绿色建筑运用BIM建造技术减少建筑能源消耗,通过结合某工程案例分析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应用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 评价标准 案例分析
下载PDF
长沙地区某集中空调办公建筑热舒适现场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诚 翟永超 +3 位作者 周翔 张慧 杨柳 刘加平 《暖通空调》 2019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以长沙地区某集中空调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1 a的跟踪调查和环境参数连续测量,对其室内热环境状况、人员热舒适状况和适应性行为特征展开了研究。得到受访者的适应性调节行为以及各季节的实测热中性温度(春27.3℃、夏25.4℃、秋2... 以长沙地区某集中空调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1 a的跟踪调查和环境参数连续测量,对其室内热环境状况、人员热舒适状况和适应性行为特征展开了研究。得到受访者的适应性调节行为以及各季节的实测热中性温度(春27.3℃、夏25.4℃、秋23.8℃、冬22.1℃),全年可接受温度上限为27.5℃,并与其他相似气候区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空调 办公建筑 热舒适 热中性温度 夏热冬冷地区 现场研究
下载PDF
智慧楼宇及数字化办公场所新功能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戴永江 马宏志 +1 位作者 骆树欢 陈哲 《河北电力技术》 2019年第6期52-54,58,共4页
分析了建筑智能化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际调研的方式,分别对智慧楼宇的发展趋势、实际案例、功能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针对公司实际情况,以建筑智能化理论体系为基础,融合智慧楼宇功能体系,研究制定出一... 分析了建筑智能化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际调研的方式,分别对智慧楼宇的发展趋势、实际案例、功能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针对公司实际情况,以建筑智能化理论体系为基础,融合智慧楼宇功能体系,研究制定出一套成熟、科学的楼宇智能化评价体系,为日后开展楼宇的智能化改造提供考核立项依据以及改造提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楼宇 案例研究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焦作夏季居住建筑人体热舒适现场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闫海燕 杨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03,共8页
采用环境参数测量与问卷调查同步进行的方式,研究了混合供冷模式下人们的热舒适性。结果显示,该地区夏季实测热中性温度为27.7℃,预测热中性温度为25.4℃,由热感觉法和直接询问法得到的80%可接受温度范围的上限分别为28.8℃和29.2℃,由... 采用环境参数测量与问卷调查同步进行的方式,研究了混合供冷模式下人们的热舒适性。结果显示,该地区夏季实测热中性温度为27.7℃,预测热中性温度为25.4℃,由热感觉法和直接询问法得到的80%可接受温度范围的上限分别为28.8℃和29.2℃,由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期望温度分别为27.4℃和24.0℃;在混合供冷模式下,由于存在由空调环境进入非空调环境的情况,所以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率要高于自然通风状态,可接受温度上限比自然通风状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供冷 居住建筑 热舒适 热感觉 热中性温度 期望温度 现场研究
下载PDF
建筑能耗模拟——绿色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改造的支持工具之二:案例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潘毅群 赖艳红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2期1-9,共9页
建筑能耗模拟是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改造的必不可少的支持工具。在《建筑能耗模拟——绿色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改造的支持工具之一:基本原理与软件》的基础上,分别针对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改造给出两个案例。
关键词 建筑能耗模拟 绿色建筑设计 建筑节能改造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