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线莲属植物研究进展与园林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江勇 乔谦 +1 位作者 张杰 胡凤荣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7-221,共5页
铁线莲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铁线莲属植物资源丰富,值得广泛开发利用。本文概述了铁线莲属植物在系统分类、种质资源状况、药用价值、新品种培育、栽培与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园林应用形式进行了探讨,旨在为... 铁线莲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铁线莲属植物资源丰富,值得广泛开发利用。本文概述了铁线莲属植物在系统分类、种质资源状况、药用价值、新品种培育、栽培与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园林应用形式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铁线莲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莲属 种质资源 新品种培育 园林应用
下载PDF
甜椒L3应对辣椒轻斑驳病毒及中椒系列新品种的选育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宝玺 王立浩 +2 位作者 张正海 曹亚从 于海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846-3855,共10页
辣(甜)椒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年播种面积约2.2×106 hm2,其中甜椒约5×105 hm2。生产上传统病害如疫病、病毒病等依然严峻,近年来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烟草花叶病毒属)等新型流行病害爆发,严重制约甜椒生产;同时,消... 辣(甜)椒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年播种面积约2.2×106 hm2,其中甜椒约5×105 hm2。生产上传统病害如疫病、病毒病等依然严峻,近年来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烟草花叶病毒属)等新型流行病害爆发,严重制约甜椒生产;同时,消费者对品种的品质、多样性提出更高要求。笔者课题组先后从国内外引进甜(辣)椒种质资源1400余份,通过鉴定、评价,筛选出具有抗病毒病、白粉病和果大、皮薄、光泽度好、品质优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120余份。构建了与抗TMV(L3、L4)、抗番茄斑点萎蔫病毒TSWV(Tsw)等重要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准确率达90%以上。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相结合,创制出含有抗PMMoV(P0,1,2)L3,且兼具抗TMV、ToMV、PMMoV(P0,1,2)、CMV和疫病,果大、果实均一度高、光泽度好等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高的甜椒骨干亲本‘0516’,以其为骨干亲本,培育出4个新一代优质、多抗、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新品种‘中椒105号’‘中椒106号’‘中椒107号’‘中椒108号’。上述系列新品种含有L3,抗TMV、PMMoV(P0,1,2),兼抗CMV和疫病;果实形状大小、色泽、整齐度等商品品质,Vc等营养品质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辣椒轻斑驳病毒病 新品种选育
下载PDF
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现状与DUS测试指南研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成才 方超 +7 位作者 覃明 王红阳 郭秀芝 王月枫 闫滨滨 张子华 王升 郭兰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96-2903,共8页
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工作起步较晚,育种水平相对较弱。中药资源是开展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新品种保护权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大部分中药材尚未研制出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测试指南。农... 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工作起步较晚,育种水平相对较弱。中药资源是开展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新品种保护权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大部分中药材尚未研制出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测试指南。农业农村部颁布的191个种(属)植物保护名录直接涉及中药材的仅有30个种(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草部分)》颁布的293个种(属)植物中仅有29个种(属)属于中药材。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申请及授权数量少,且品种构成不合理。截至目前,我国已完成29个种(属)中药材DUS测试指南研制,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工作也存在新品种数量少和资源利用不充分等主要问题。该文概述了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现状和DUS测试指南研制进展,并探讨了生物技术在中药材育种领域的应用及现有DUS测试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利用DUS测试保护和利用中药种质资源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新品种选育 特异性 稳定性 一致性 DUS测试指南
原文传递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俞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3期51-52,共2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做好农作物新品选育及推广应用等工作,不仅关系到民生大计,也是我国农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动力。文章主要研究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农作物 新品种选育 推广应用
下载PDF
种业振兴发展 品质驱动消费——第二届肉牛种业发展研讨会在安徽临泉成功举办
5
作者 李立望 辛洪雷 +2 位作者 户林其 赵丹 彭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1期7-23,共17页
2024年10月11—13日,“第二届肉牛种业发展研讨会”在安徽临泉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协会和行业企业近400名代表前来参会。本次会议以“种业振兴发展品质驱动消费”为主题,与会领导和专家全... 2024年10月11—13日,“第二届肉牛种业发展研讨会”在安徽临泉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协会和行业企业近400名代表前来参会。本次会议以“种业振兴发展品质驱动消费”为主题,与会领导和专家全面阐述了我国肉牛种业发展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效等,科学分析了当前肉牛种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讨如何选好种、养好牛、产好肉、发展好品牌,其中新品种培育成为热议话题。此外,本次会议配套活动丰富,组织了肉牛育种工作者公益宣传活动、优质牛肉品鉴活动、研究生论文墙报展示活动和现场观摩等系列活动。会议共商肉牛产业发展大计,给主办、协办以及承办单位、赞助企业和参会代表带来不同程度的收获,实现多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振兴 肉牛种业 新品种培育 研讨会
下载PDF
高产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蠡单158选育
6
作者 刘许乐 张珊珊 +3 位作者 吴二成 郑卫华 孙甜田 肖文硕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8期179-181,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的高产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通过综合分析现有骨干自交系,与优良种质组配,进行了种质资源创新。详细介绍了玉米新品种蠡单158的选育过程及优势。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选育 蠡单158 高产 多抗 广适
下载PDF
药用真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思考
7
作者 刘天睿 高海云 +3 位作者 陈瑜鑫 李瑶 李慧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481-488,共8页
目的综述我国药用真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推动药用真菌高质量发展。方法对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分布、种质资源库建设及种质资源保存、种质创新利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依据发展现状和远景定位,指出现阶段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 目的综述我国药用真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推动药用真菌高质量发展。方法对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分布、种质资源库建设及种质资源保存、种质创新利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依据发展现状和远景定位,指出现阶段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结果我国药用真菌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尚有95.1%的真菌种类有待发现、研究和开发利用;药用真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藏尚不全面,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保藏中心和管理平台,制约了菌物药产业的发展;药用真菌良种和新品种选育进程较缓慢。结论药用真菌资源作为我国独特的优势资源,其资源开发与利用仍有很长的路要探索。加大药用真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力度、开展物质基础研究和功效评价研究、建立国家药用真菌产业技术体系、加快药用真菌良种和新品种选育等一系列工作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种质资源 菌种保藏 开发利用 菌物药 新品种选育
下载PDF
山东海岸单叶蔓荆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8
作者 刘芳瑞 胡晶红 +3 位作者 刘谦 刘茜 张赫 付先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单叶蔓荆是蔓荆子药材的来源,也是重要的野生海岸保护植被,是聚社会、生态、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重要资源。鉴于目前单叶蔓荆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实情,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对山东省单叶蔓荆资源分布情况和资源... 单叶蔓荆是蔓荆子药材的来源,也是重要的野生海岸保护植被,是聚社会、生态、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重要资源。鉴于目前单叶蔓荆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实情,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对山东省单叶蔓荆资源分布情况和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单叶蔓荆资源栖息地受损严重、种质资源单一、市场效益欠佳等主要问题,提出建立保护基地、选育新品种、多用途开发等多条针对性对策建议,旨在为沿海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种源的保护和发展利用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 单叶蔓荆 资源清查 种质资源 市场效益 建立保护基地 选育新品种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黔糖4号的选育 被引量:3
9
作者 易代勇 周朝久 +2 位作者 雷朝云 余宪初 陈长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14-17,共4页
甘蔗新品种黔糖 4号是根据贵州蔗区的自然特点 ,以 Nco310× CP36 /10 5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成功的一个优良新品种。通过品比、区域性比较、生产示范等试验研究表明 :该品种各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蔗茎产量高 ,较常规栽培品种 F1... 甘蔗新品种黔糖 4号是根据贵州蔗区的自然特点 ,以 Nco310× CP36 /10 5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成功的一个优良新品种。通过品比、区域性比较、生产示范等试验研究表明 :该品种各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蔗茎产量高 ,较常规栽培品种 F1 34 增产 4 0 %以上、蔗糖分含量高 4个百分点 ,较桂糖 11增产 13%以上、蔗糖分含量高 1个百分点 ,是一个很有推广价值的中早熟高产高糖新品种。 2 0 0 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黔糖4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100份黄瓜种质资源商品瓜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悦 宋晓飞 +5 位作者 杨艳红 赵剑宇 朱雪云 崔浩楠 李晓丽 闫立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51-54,59,共5页
以国内外搜集的100份黄瓜资源为试材,对商品瓜的单瓜重、瓜长、瓜横径、瓜把长、中心腔横径、瓜心室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个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为93.9087%的前4个主成分,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100份... 以国内外搜集的100份黄瓜资源为试材,对商品瓜的单瓜重、瓜长、瓜横径、瓜把长、中心腔横径、瓜心室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个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为93.9087%的前4个主成分,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100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四大类群:第1类为短果型,共38份;第2类为短果优质型,共26份;第3类为长果型,共19份;第四类为多心室型,共17份。该研究为黄瓜优质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种质资源 新品种选育 主成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抗旱节水型玉米种质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文忠 王振华 +4 位作者 宋殿珍 芦明 王慧慧 杨国英 申海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127-129,共3页
随着全球性缺水问题日益尖锐,干旱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在所有非生物胁迫中占首位.我国约有50%以上的土地处于干旱缺水状态,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干旱缺水导致的玉米减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20%~ 30%.为充分挖掘... 随着全球性缺水问题日益尖锐,干旱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在所有非生物胁迫中占首位.我国约有50%以上的土地处于干旱缺水状态,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干旱缺水导致的玉米减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20%~ 30%.为充分挖掘玉米的抗旱节水特性,采用杂交、复合杂交、回交等多种手段对现有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改良,并进行抗旱性鉴定,培育出具有抗旱节水特性突出、一般配合力高、适应性广的2个类群F5Q和F5P,对于提高玉米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及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抗旱节水 新品种选育
下载PDF
大白菜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原让花 原静云 +3 位作者 王晓玲 肖艳 刘学圣 原连庄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4-57,共4页
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增强抗性和选育新品种。本试验以自育的1个大白菜优良自交系为母本,采用顶交法组配13个杂交组合,并对13个组合的超中优势、超亲优势以及产量的超标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 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增强抗性和选育新品种。本试验以自育的1个大白菜优良自交系为母本,采用顶交法组配13个杂交组合,并对13个组合的超中优势、超亲优势以及产量的超标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杂种优势明显不同、差异明显,其中农艺性状的中亲优势在4.18%~22.81%之间,超亲优势在-4.08%~15.45%之间;产量性状中亲优势在32.83%~62.46%之间,超亲优势在8.59%~42.85%之间;品质性状中亲优势在2.44%~59.13%之间,超亲优势在-8.97%~37.62%之间。综合13个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无一个组合在各方面均达到全优,但通过杂种优势分析还是能选育出具有较高产量、较高品质以及其他较高优势的杂交新品种,其中1号即‘新科小包26’不论是在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中较其他组合更具有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杂种优势 新品种选育 超亲优势 中亲优势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同薯32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培兵 范向斌 +3 位作者 白小东 齐海英 杨春 毛向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16-17,20,共3页
同薯32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2009年用0304-25作母本、ML-42作父本杂交获得杂交种子,经多年对抗病、抗逆、产量等性状进行鉴定,系统选育而成,2021年10月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详细介绍了同薯32号品种选... 同薯32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2009年用0304-25作母本、ML-42作父本杂交获得杂交种子,经多年对抗病、抗逆、产量等性状进行鉴定,系统选育而成,2021年10月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详细介绍了同薯32号品种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生长、栽培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选育 同薯32号
下载PDF
利用多遗传资源大集团混合竞争法选育水稻新品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成瑷 张文香 +7 位作者 赵磊 侯文平 赵秀哲 李岩 高良文 于亚彬 韩霖 曹国鸿 《东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1-5,34,共6页
本研究按照"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生物进化原理,把"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学说应用于水稻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和品质改良中。通过广集国内、外遗传资源,增大组合配置数量,低世代(F_... 本研究按照"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生物进化原理,把"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学说应用于水稻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和品质改良中。通过广集国内、外遗传资源,增大组合配置数量,低世代(F_(1))淘汰劣势组合,选择优良组合,把优良组合中选出的个体混合种植成含多遗传资源的大集团(F_(2)),在大集团中按照目标性状和遗传类型选出优良单株;大集团中入选单株(F_(3~5))继续以集团形式(或按照目标性状类型分成子集团)或以株系的形式种植。在目标性状纯化的过程中,优中选优直至性状稳定。按照此方法选育并审定了优质、高产品种"通系103"和"通系140",并创制了一批优良资源作为亲本得以利用,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水稻有性杂交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方法,可以达到优中选优的育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种方法 生物进化论 混合竞争 新品种选育
原文传递
动物转基因技术在转基因牛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15
作者 张兆顺 昝林森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动物转基因技术已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研究基因功能、转基因动物培育、生物制药、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防治疾病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就动物转基因技术在转基因牛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牛的基因功能研究、生物制药、... 动物转基因技术已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研究基因功能、转基因动物培育、生物制药、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防治疾病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就动物转基因技术在转基因牛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牛的基因功能研究、生物制药、防治疾病和改良品种等领域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推进动物转基因技术在牛生产中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牛 新品种培育 生物制药
原文传递
半干旱地区杨树新品种选育初报
16
作者 曹芳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年第6期127-129,共3页
文章通过青杨派的种间杂交,在半干旱地区的杨树新品种选育中,在4龄树时初选出金科5号优良无性系。金科5号在耐干旱、耐盐碱、速生等方面表现优良。
关键词 杨树新品种 选育 初试分析
下载PDF
云新90301等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的选育 被引量:21
17
作者 方文亮 范志远 +8 位作者 习学良 张雨 赵廷松 周建国 曾清贤 崔瑰芬 韩建民 王裕福 李福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云南良种核桃结实晚, 种壳刻纹深密不美观及不耐寒等重大缺欠, 在取得“八五”核桃杂交育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于1990~2004年首次开展了选用我国南方云南核桃良种大姚三台核桃与北方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新早13号进行的种间杂交育... 针对云南良种核桃结实晚, 种壳刻纹深密不美观及不耐寒等重大缺欠, 在取得“八五”核桃杂交育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于1990~2004年首次开展了选用我国南方云南核桃良种大姚三台核桃与北方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新早13号进行的种间杂交育种研究。通过14年的程序选育, 从初选的11个杂交优株无性系中经区域性栽培试验, 评选出云新90301、云新90303、云新90306 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新品种核桃具有早实、丰产、优质、耐寒及树体矮化等优点, 其综合经济性状比亲本和“八五”培育出的5个新品系核桃均高, 总体丰产品质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标Ⅰ级或优级的标准, 达到了预期的育种目标。在掌握3个新品种核桃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前提下, 确立了其栽培技术要领, 使之便于推广。选育出的此3种新品种核桃现已在云南省的8个地(州、市) 10个(市、区) 试验, 示范推广, 面积达1 655 03hm2,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新90301 云新90303 云新90306 核桃 杂交 新品种选育
下载PDF
连云港地区矮败小麦利用与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强 王龙 +3 位作者 浦汉春 任立凯 孙中伟 李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689-14690,14716,共3页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根据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矮败小麦的特点,建立耐盐碱、优质高产、丰产早熟和抗病等4个轮回选择群体,并进行小麦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关键词 矮败小麦 轮回选择 群体改良与种质创新 新品种选育
下载PDF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苏玉30’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国清 胡加如 +4 位作者 陆虎华 石明亮 黄小兰 程玉静 薛林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2,共3页
‘苏玉30'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HL40为母本、YJ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普通玉米单交种。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30'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倒性强,适宜在东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选育 单交种 '苏玉30’
下载PDF
改进杂交法在紫甘薯资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辛举文 辛国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7期263-266,共4页
通过创新杂交方法,选育适合中国产业化发展的紫甘薯新品种。我们创新利用改进杂交法,并对其杂交后代进行改良或直接利用。结果表明:改进杂交法的单株平均结实率比人工定向授粉和辅助授粉分别提高20.8% ̄32.3%和14.6% ̄28.9%,后代紫心品... 通过创新杂交方法,选育适合中国产业化发展的紫甘薯新品种。我们创新利用改进杂交法,并对其杂交后代进行改良或直接利用。结果表明:改进杂交法的单株平均结实率比人工定向授粉和辅助授粉分别提高20.8% ̄32.3%和14.6% ̄28.9%,后代紫心品系入选率分别提高7% ̄14.6%和30.4% ̄62.2%。利用该方法创新选育出优良亲本烟164、80、194。选育出优良新品系烟紫薯653、176、323、优良后备材料烟紫薯18、20,选育出优良新品种烟紫薯337。并初步探明:紫甘薯后代产量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后代紫心品系入选率的遗传部分受加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改进杂交法 创新利用 新品种选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