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茂 陈建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1期2135-213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动脉瘤破裂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早期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均采用微弹簧圈栓塞形式介入治疗。早期治疗组于患者入院3 d内实施治疗,对...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动脉瘤破裂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早期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均采用微弹簧圈栓塞形式介入治疗。早期治疗组于患者入院3 d内实施治疗,对照组于患者入院3 d后实施治疗。术后进行脑血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进行Rankin量表(改良mRS)和改良Barthel(MBI)评分评价远期疗效。结果早期治疗组的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68%vs.52.83%),次完全栓塞率和不完全栓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43%vs.30.19%和1.89%vs.16.98%),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6个月复查,早期治疗组患者mRS评分为(1.15±0.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0.7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治疗组患者的MBI评分为(98.63±1.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4±2.56)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早期治疗组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再次破裂、脑血管痉挛和复发的发生率分别为1.89%、5.66%、1.89%、1.89%和3.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1%、18.86%、11.32%、13.21%和16.9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能够进一步提高栓塞效果,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早期介入栓塞 微弹簧圈栓塞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2
作者 宋仁兴 赵奇煌 +1 位作者 杨新乾 吴卫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颅内动脉瘤术后,治疗组72例行持续腰大池 引流,对照组49例每天腰椎穿刺,通过比较两组并发症及预后评定疗效。结果:经过持续腰大池引流后,有症状性脑血管痉 挛的发生率从34...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颅内动脉瘤术后,治疗组72例行持续腰大池 引流,对照组49例每天腰椎穿刺,通过比较两组并发症及预后评定疗效。结果:经过持续腰大池引流后,有症状性脑血管痉 挛的发生率从34.69%降低为18.31%,脑积水的发生率从26.53%降低为11.27%,脑梗塞的发生率从20.4%降低为 7.04%.出院时恢复良好者占76.06%,而对照组为57.14%,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5.63%,死亡率为零,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零,两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能够减少 蛛网膜下腔中的痉挛因素,减轻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大池引流 颅内动脉瘤 术后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小剂量对比剂CTA在头颈血管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普福顺 吴晶晶 +2 位作者 罗家滨 梁远仲 吴丽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期61-62,140,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75例拟诊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小剂量对比剂进行头颈部CTA检查,将扫描后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CTA重建,分别对CTA图像质量及病变显...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75例拟诊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小剂量对比剂进行头颈部CTA检查,将扫描后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CTA重建,分别对CTA图像质量及病变显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低剂量对比剂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颈部动脉显示优良率82.6%,脑部动脉显示优良率81.3%,头颈部血管病变显示清楚;75例中正常23例;异常52例,其中脑动脉瘤32例(共38个动脉瘤),脑血管畸形(AVM)2例,脑血管硬化13例,颈内动脉阻塞3例,烟雾病2例。结论采用小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进行头颈部血管128层螺旋CT成像(CTA)检查,能够获取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在不影响诊断结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对比剂用量,有利于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血管 CTA 小剂量对比剂
下载PDF
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患者中的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迪 杜任飞 梁旭光 《中外医疗》 2015年第9期99-100,共2页
目的比较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照组行血管栓塞术。比较... 目的比较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照组行血管栓塞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和格拉斯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具有血管栓塞术所不具备的优点,仍是经典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显微手术夹闭 血管栓塞术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血管栓塞术及显微手术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曹彦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及显微手术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择5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显微手术夹闭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血管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及显微手术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择5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显微手术夹闭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血管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MMP-2水平、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破裂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结果(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到88%,和观察组疗效92%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36.03±6.36)分对比,治疗后观察组MMP-2水平(20.03±6.35)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55.05±10.50)分对比,治疗后观察组MMP-2水平明显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61.29±5.00)min、术后恢复时间(7.35±1.08)d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105.29±15.05)m L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破裂率60%、致残率40%、死亡率20%)对比,观察组破裂率83.33%、致残率16%和死亡率4%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栓塞术和显微手术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相当,但是血管栓塞术治疗时间短、破裂率更低、术后恢复快,其安全性更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栓塞术 显微手术夹闭术 脑动脉瘤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脑动脉瘤夹闭患者认知功能、血清S-100β和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航 王飞 +3 位作者 文远超 蒋其俊 甘正凯 余云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脑动脉瘤夹闭患者认知功能、血清S-100β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脑动脉瘤夹闭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HH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AHH组同时实施AHH,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后即...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脑动脉瘤夹闭患者认知功能、血清S-100β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脑动脉瘤夹闭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HH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AHH组同时实施AHH,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后即刻(T0)、血液稀释15 min(T_1)、血液稀释60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术后3 d(T_4)时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_2)、血清S-100β,术前、术后7 d时患者认知功能(MMSE、LOTCA)变化。结果两组术中液体输入量、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jvO_2、AVDO_2、S100β在不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H组与对照组不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LOTCA在不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H组与对照组不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H对脑动脉瘤夹闭患者早期脑氧代谢有影响,可引起短暂脑损伤,但对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脑动脉瘤 认知功能 S-100Β 氧代谢
下载PDF
国产血流导向装置Repath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付晓杰 徐浩文 +5 位作者 权涛 郭新宾 袁永杰 刘朝 王子博 管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国产血流导向装置Repath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单臂临床前期试验,共纳入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并完成Repath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描述性分析Repath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6个... 目的初步探讨国产血流导向装置Repath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单臂临床前期试验,共纳入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并完成Repath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描述性分析Repath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6个月动脉瘤闭塞率。结果 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3个动脉瘤)纳入本研究,共植入11枚Repath血流导向装置,Repath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除1例无症状性脑梗死外无器械及责任血管相关不良事件,9例患者完成6个月影像学随访,动脉瘤闭塞率75%(9/12动脉瘤)。结论血流导向装置Repath在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仍需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流导向装置 弹簧圈 介入栓塞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温见春 张幸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4期729-733,共5页
为了探究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152例动脉瘤患者,分析了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结果,评价了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显示,与数字减影血... 为了探究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152例动脉瘤患者,分析了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结果,评价了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显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相比,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T脑血管造影结果与手术中实际测量的动脉瘤各项数据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对患者动脉瘤细节的显示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揭示了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能够更好地展示患者的动脉瘤细节,对于指导制定脑动脉瘤手术方案有一定帮助,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CT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Isolated Third Nerve Cranial Palsy: Complication of Brain Aneurysm
9
作者 Diana Magiricu Michelle Garcia-Rybkin 《Surgical Science》 2024年第4期225-231,共7页
This case report highlights a critical and emergent condition, isolated third nerve cranial palsy due to a brain aneurysm.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attentiveness to the physical exam ... This case report highlights a critical and emergent condition, isolated third nerve cranial palsy due to a brain aneurysm.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attentiveness to the physical exam in an emergency setting. The detailed progression from initial symptoms and misinterpretation to final diagnosis offers valuable insight into the dangers of overlooking critical diagnoses. A bilobed intracranial aneurysm arising from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caused symptoms in this patient that could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a less malignant etiology, such as a complex migraine. Overlooking the urgency of the situation and missing the diagnosis could have had a grave and irreversible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INE brain aneurysm
下载PDF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栓塞的临床护理心得与体会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冰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4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析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栓塞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随访5~20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出血和严重并... 目的:探析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栓塞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随访5~20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出血和严重并发症,均恢复良好。结论临床上在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一方面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改善预后,延长患者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临床护理
下载PDF
内皮损伤参与兔脑动脉瘤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美华 李平根 +1 位作者 黄乾亮 凌峻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4-486,共3页
目的观察结扎新西兰大白兔双侧颈总动脉导致基底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形成,探讨该过程中动脉分叉处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方法将1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白兔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代偿性地提高基底动脉的血流,对... 目的观察结扎新西兰大白兔双侧颈总动脉导致基底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形成,探讨该过程中动脉分叉处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方法将1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白兔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代偿性地提高基底动脉的血流,对照组行假手术。在结扎颈总动脉后的3个月内,通过多普勒监测基底动脉的血流。1.5、3个月后,获取兔基底动脉分叉部,采用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分叉部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结果在第1次手术后的0、1、4、7、14、28、35、42、49、56、70、84d后,采用多普勒测量观察到实验组基底动脉血流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在实验组中,首次结扎的1.5个月后,β—eatenin仅表达在内皮细胞核,3个月后,在兔的基底动脉分叉处出现动脉瘤的早期阶段,并未见有β—catenin的表达。电镜下观察到结扎的1.5个月后的内皮细胞由梭形变成柱形,3个月后内皮细胞间出现裂缝,并出现细胞核边集。结论内皮细胞的损伤诱发了脑动脉瘤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内皮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孔谋 李成林 叶原森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952-195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脑动脉瘤患者16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采取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采取非血管介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脑动脉瘤患者16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采取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采取非血管介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6.25%(77/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75%(6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5/8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5%(1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动脉瘤患者采取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并且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 脑动脉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脑动脉瘤应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春福 海洋 +2 位作者 才春红 肖兴丽 黄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9期136-137,共2页
目的:分析脑动脉瘤应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DSA)诊断的价值,并与三维CT血管造影(CTA)的诊断结果作对比。方法:收治术后确诊脑动脉瘤患者21例,均应用64层螺旋CT DSA及三维CT CTA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脑动脉瘤的诊断效果。结果:DSA的... 目的:分析脑动脉瘤应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DSA)诊断的价值,并与三维CT血管造影(CTA)的诊断结果作对比。方法:收治术后确诊脑动脉瘤患者21例,均应用64层螺旋CT DSA及三维CT CTA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脑动脉瘤的诊断效果。结果:DSA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均显著大于CAT(P<0.05);但三维CTA与DSA对脑动脉瘤的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 DSA诊断脑动脉瘤的结果与手术诊断符合率高,诊断价值尤其对脑动脉瘤的显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64层螺旋CT DSA 三维CT CTA
下载PDF
7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君 《浙江医学教育》 2013年第2期26-27,30,共3页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积极护理。结果:术中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临床治疗,可以减少和防...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积极护理。结果:术中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临床治疗,可以减少和防止并发症发生,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后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最佳护理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映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7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破裂后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42例脑动脉瘤破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发生再出血事件的概率及死亡...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破裂后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42例脑动脉瘤破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发生再出血事件的概率及死亡残疾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再出血发生的概率及死亡残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发生的概率,比较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在手术前给予最佳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再出血的概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最佳护理 再出血
下载PDF
预防动脉瘤术前再次出血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珠妹 曾明珠 康月明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动脉破裂后是否出血分为再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引发脑动脉瘤破裂再出...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动脉破裂后是否出血分为再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引发脑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排便用力、重体力劳动、过早移动或下地活动、情绪起伏以及咳嗽。再出血组患者经护理后38例病情好转,12例患者因病情过重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发生破裂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具有可预测性的特点,针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破裂 出血 高危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脑血管瘤手术中脑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伟雄 曾志文 张岳农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脑血管瘤手术对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影响,评估其脑保护作用。方法从医院2014年1~6月的患者中选取48例需行脑血管瘤手术治疗患者入选本研究,ASA分级为Ⅰ~Ⅲ级,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2组,观...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脑血管瘤手术对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影响,评估其脑保护作用。方法从医院2014年1~6月的患者中选取48例需行脑血管瘤手术治疗患者入选本研究,ASA分级为Ⅰ~Ⅲ级,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诱导时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泵注时间10min,然后以0.5μg·kg-1·h^(-1)的速度泵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更为平稳,P<0.05。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T5,T6,T7和T8分别为(1.52±0.35),(1.69±0.33),(1.72±0.42)和(2.08±0.57)μg·L^(-1),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NSE水平T5,T6,T7和T8分别为(10.9±1.2),(13.5±1.5),(16.8±2.8)和(19.7±4.3)ng·L^(-1),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脑血管瘤手术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且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更低,具有重要的脑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脑血管瘤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保护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脑血管瘤术中脑保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菲 李锦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4135-413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脑血管瘤手术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泵注时间10 min,然后以0.5μg/kg速度泵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脑血管瘤手术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泵注时间10 min,然后以0.5μg/kg速度泵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泵注。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给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更为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T5)、手术结束6 h(T6)、手术结束12 h(T7)、手术结束24 h(T8)血清S100β蛋白和血清NSE水平分别为(1.52±0.35)μg/L和(10.9±1.2)ng/L、(1.69±0.33)μg/L和(13.5±1.5)ng/L、(1.72±0.42)μg/L和(16.8±2.8)ng/L、(2.08±0.57)μg/L和(19.7±4.3)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脑血管瘤手术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且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更低,对脑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脑血管瘤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保护
原文传递
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金国良 袁紫刚 +1 位作者 鲍武乔 张华亮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23期1892-1894,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在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的疗效和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58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大池引流能明显降低破裂颅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在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的疗效和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58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大池引流能明显降低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患者脑血管痉挛和分流手术依赖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均 P〈0.05),并改善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预后(P〈0.05);但并未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P 〉0.05).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的并发症主要为导管相关并发症29例(50.0%)和流速相关并发症18例(31.0%),其中引流不畅10例、过度引流引起的低颅内压综合征5例、颅内感染2例和置管处脑脊液漏6例.结论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是安全有效的,可用于防治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和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但需要重点防治脑脊液过快引流导致的低颅内压症状和颅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引流 腰大池 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脑动脉瘤栓塞摄影技术分析
20
作者 张国华 于曰俊 刘桂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08年第8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摄影技术在脑动脉瘤栓塞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通过对55例脑动脉瘤患者栓塞治疗过程中正确运用摄影技术使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结果:53例栓塞成功,2例动脉瘤术中破裂,随即进行了开颅手术治疗。结论:在脑动脉瘤栓塞中合理应用摄影技... 目的:探讨摄影技术在脑动脉瘤栓塞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通过对55例脑动脉瘤患者栓塞治疗过程中正确运用摄影技术使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结果:53例栓塞成功,2例动脉瘤术中破裂,随即进行了开颅手术治疗。结论:在脑动脉瘤栓塞中合理应用摄影技术,能加快手术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技术 脑动脉瘤 栓塞 摄影技术 旋转D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