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辐照区中心温度对高速钢刀具熔覆WC/Co陶瓷层裂纹与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翔 张德强 +2 位作者 李金华 孙文强 朴若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24,共12页
目的研究M2高速钢刀具表面激光熔覆WC/Co陶瓷层的辐照区中心温度对熔覆层边界裂纹、组织的影响规律与裂纹产生机理。方法采用IPG光纤激光器在M2高速钢刀具表面制备WC/Co陶瓷熔覆层,对多因素激光工艺参数进行耦合,用刀具基体表面辐照区... 目的研究M2高速钢刀具表面激光熔覆WC/Co陶瓷层的辐照区中心温度对熔覆层边界裂纹、组织的影响规律与裂纹产生机理。方法采用IPG光纤激光器在M2高速钢刀具表面制备WC/Co陶瓷熔覆层,对多因素激光工艺参数进行耦合,用刀具基体表面辐照区的中心温度(T)和作用于单位质量粉末的中心温度(η)对熔覆层进行分析。运用显微硬度计、SEM、EDS等手段表征熔覆层的宏观形貌、显微硬度与组织。结果T小于3535 K时,熔覆层通常表现为单边裂纹;T达到4329 K时,熔覆层裂纹长度及宽度成倍增加并沿结合线的方向扩展;T达到5009 K以上时,熔覆层纵向贯穿裂纹数量增加,熔覆层内部开始出现大面积的组织缺陷。η小于19884 K/g时,熔覆层最高硬度数值与其近乎成等比增长趋势,熔覆层主要由WC胞状晶、W2C枝晶为主要强化相的不规则组织构成;η为19884 K/g时,熔覆层最高硬度为1400HV;η达到19884 K/g以上时,熔覆层最高硬度值逐渐下降,熔覆层组织继续长大并开始团聚,逐渐形成以WC为主要强化相的块状组织结构;η超过23614 K/g时,熔覆层左右边界结合区出现比较明显的富WC陶瓷层。结论在辐照区中心温度小于3535 K时,WC/Co陶瓷层内裂纹可以较为稳定地控制在熔覆层边界处。裂纹的源头多在熔覆层与基体结合的左右边界处,随着中心温度升高,裂纹沿熔覆层结合线方向扩展延伸。作用于单位质量粉末的中心温度对陶瓷熔覆层最高显微硬度的影响最为明显。η较低时,激光温度梯度与熔凝速度之比对陶瓷熔覆层的组织形态和硬度影响更大;η较高时,冷却速度对陶瓷熔覆层的组织形态和硬度影响更大。陶瓷熔覆层边界裂纹的产生和扩展与熔覆层和基材的物性参数差异、温度梯度变化、基材翘曲变形、陶瓷相分布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中心温度 边界裂纹 WC/Co陶瓷熔覆层 显微组织 高速钢刀具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分割的自适应Loop细分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晓光 孙立镌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2-35,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Loop细分算法的自适应算法.该算法主要是通过对离散点曲率的分析,将控制网格划分成相连的多个区域,并对各个区域进行局部细分,以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同时针对区域划分所产生的边界裂缝,提出一种新的算法来消除裂缝.实例表明... 提出一种基于Loop细分算法的自适应算法.该算法主要是通过对离散点曲率的分析,将控制网格划分成相连的多个区域,并对各个区域进行局部细分,以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同时针对区域划分所产生的边界裂缝,提出一种新的算法来消除裂缝.实例表明,该算法能用较少的面片数获得理想光滑的曲面,从而提高了模型渲染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割 自适应细分 控制网格 边界裂缝
下载PDF
低合金热装轧制钢板表面裂纹控制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方恩俊 崔福祥 +1 位作者 康伟 廖相巍 《鞍钢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56-59,共4页
分析了低合金钢连铸坯热装轧制时钢板表面晶界裂纹缺陷产生的原因。根据入炉前铸坯表面温度及相应的冷却制度,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入炉前铸坯表面温度小于450℃或大于750℃时不产生晶界裂纹。采取下线冷却工艺后,低合金钢厚... 分析了低合金钢连铸坯热装轧制时钢板表面晶界裂纹缺陷产生的原因。根据入炉前铸坯表面温度及相应的冷却制度,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入炉前铸坯表面温度小于450℃或大于750℃时不产生晶界裂纹。采取下线冷却工艺后,低合金钢厚铸坯轧后的晶界裂纹从原来的27.3%降低到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钢 连铸坯 晶界裂纹
下载PDF
单晶叶片基体表面微裂纹成因分析
4
作者 李青 张倩 +2 位作者 李艳明 王全 张开阔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8-163,共6页
单晶高温合金是制造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主要材料,其优异性能主要来源于消除了与主应力轴垂直的晶界,而单晶材料中如果出现再结晶会显著降低其高温力学性能。为探究发动机单晶涡轮导向叶片试验后在叶身前缘下缘板R区产生裂纹的原因... 单晶高温合金是制造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主要材料,其优异性能主要来源于消除了与主应力轴垂直的晶界,而单晶材料中如果出现再结晶会显著降低其高温力学性能。为探究发动机单晶涡轮导向叶片试验后在叶身前缘下缘板R区产生裂纹的原因,利用视频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裂纹截面组织进行宏、微观分析,明确了R区的宏观裂纹为抗氧化涂层裂纹,宏观裂纹附近的叶片基体存在由于叶片表面胞状再结晶晶界开裂所引起的微裂纹。结果表明:单晶叶片表面产生胞状再结晶主要与叶片抛光、吹砂等修整过程中引入的塑性变形及后续的钎焊工艺有关;抗氧化涂层的开裂促进了胞状晶晶界的开裂;通过对导向叶片的多个截面组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高温能够加速胞状再结晶的晶界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裂纹 基体微裂纹 胞状再结晶 晶界开裂 单晶叶片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基于Prasad判据的全片层TA15钛合金塑性流动失稳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董显娟 鲁世强 +2 位作者 王克鲁 郑海忠 肖璇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6,共6页
对全片层TA15钛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采用Prasad失稳判据预测合金在750~1100℃,0.001~10s-1热力参数范围内的塑性流动失稳,并对变形后试样进行宏观和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全片层TA15钛合金在试验参数范围内热变形时存在较... 对全片层TA15钛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采用Prasad失稳判据预测合金在750~1100℃,0.001~10s-1热力参数范围内的塑性流动失稳,并对变形后试样进行宏观和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全片层TA15钛合金在试验参数范围内热变形时存在较大区域的流动失稳,且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失稳区范围有从高应变速率向低应变速率逐渐扩展的趋势。在(α+β)两相区变形,失稳缺陷主要有宏观剪切裂纹、原始β晶界裂纹和局部流动三种形式。在β单相变形,失稳主要是原始β晶粒沿着垂直于压缩轴线方向拉长,且在部分晶界附近分布着变形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Prasad判据 流动失稳 原始β晶界裂纹
下载PDF
定向结晶涡轮叶片晶界裂纹和晶界衍射条纹的X射线影像区别 被引量:2
6
作者 蒋绍青 仇锦 满月娥 《无损检测》 2014年第9期70-71,95,共3页
介绍了定向结晶涡轮叶片的晶界裂纹和晶界衍射条纹的机理和特点,通过晶界裂纹和晶界衍射条纹的X射线检测的试验分析,得出了晶界衍射条纹的影像是随着曝光条件的变化而明显变化的,而晶界裂纹影像的变化较小。通过X射线检测工艺的优化可... 介绍了定向结晶涡轮叶片的晶界裂纹和晶界衍射条纹的机理和特点,通过晶界裂纹和晶界衍射条纹的X射线检测的试验分析,得出了晶界衍射条纹的影像是随着曝光条件的变化而明显变化的,而晶界裂纹影像的变化较小。通过X射线检测工艺的优化可以保证定向结晶叶片晶界裂纹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裂纹 晶界衍射条纹 X射线检测
下载PDF
352226X2-2RZ轴承渗碳内圈剥离失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安立愿 李朋 +1 位作者 刘德义 刘世程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9-84,共6页
对早期剥离的G20CrNi2MoA钢渗碳轴承内圈,从材料质量、热处理工艺、断口形貌等方面分析了剥离原因,结果表明:原材料枝晶偏析严重,带状组织超标,剥离起始阶段沿轧制拉长的铸态粗大晶界形成裂缝,发展形成轴向剥离亚条带;渗碳热处理工艺不... 对早期剥离的G20CrNi2MoA钢渗碳轴承内圈,从材料质量、热处理工艺、断口形貌等方面分析了剥离原因,结果表明:原材料枝晶偏析严重,带状组织超标,剥离起始阶段沿轧制拉长的铸态粗大晶界形成裂缝,发展形成轴向剥离亚条带;渗碳热处理工艺不当及磨削加工量不足导致滚道面局部表层残留粗大半封闭网状碳化物;淬火工艺不当使心部铁素体量超标、硬度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滚道面上独立形成多条轴向剥离带,其中前两个因素是引起剥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轴承内圈剥离 粗大铸态晶界开裂 枝晶偏析 粗大半封闭网状碳化物 心部铁素体超标
下载PDF
单晶γ-TiAl合金疲劳裂纹扩展机制的原子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玲 罗德春 +1 位作者 白湘霞 芮执元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了研究TiAl合金的疲劳性能、裂纹扩展与组织形态的关系,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速度加载的方式,对含内嵌边界裂纹的单晶γ-TiAl合金在交变载荷循环加载下,微裂纹扩展及微观形变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晶γ-TiAl合金在交变载荷的循环... 为了研究TiAl合金的疲劳性能、裂纹扩展与组织形态的关系,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速度加载的方式,对含内嵌边界裂纹的单晶γ-TiAl合金在交变载荷循环加载下,微裂纹扩展及微观形变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晶γ-TiAl合金在交变载荷的循环加载下裂纹扩展过程及微观形变机制分为三个阶段,其力学性能受加载过程中出现的裂纹尖端晶格畸变,棱柱位错滑移,Lomer-cottrell位错群形成,堆垛层错开动,形变孪晶等各种微观缺陷及其相互作用结果影响,不同阶段的裂纹扩展机理及塑性形变机制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内嵌边界裂纹 Γ-TIAL合金 交变载荷 循环加载
下载PDF
Ti-6Al-2Zr-1Mo-1V合金塑性流动失稳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显娟 鲁世强 +2 位作者 王克鲁 李鑫 欧阳德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50-1554,共5页
对Ti-6Al-2Zr-1Mo-1V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利用压缩试验数据对比Prasad失稳准则和唯象型失稳准则,发现2种准则均预测出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32~10s-1范围内的塑性流动失稳现象,该失稳区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具有逐渐向低应变速率... 对Ti-6Al-2Zr-1Mo-1V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利用压缩试验数据对比Prasad失稳准则和唯象型失稳准则,发现2种准则均预测出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32~10s-1范围内的塑性流动失稳现象,该失稳区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具有逐渐向低应变速率范围扩展的趋势。经微观组织观察发现,Prasad准则不能预测到合金在750~800℃,0.001~0.0032s-1范围发生的局部流动和弯折失稳,而唯象型准则对合金在770~870℃、0.01~0.32s-1和900~950℃、0.32~3.16s-1区域出现的晶界裂纹、孔洞以及局部流动不能进行准确预测。结合2种准则的优缺点,提出预测合金塑性流动失稳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塑性 塑性流动 失稳预测 Flow Instability 失稳准则 恒应变速率 压缩试验 流动失稳 局部流动 唯象型 低应变速率 组织观察 准确预测 数据对比 失稳现象 晶界裂纹 范围扩展 变形温度 优缺点 新方法
原文传递
D36龟裂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10
作者 张继烈 丘文生 程晓文 《冶金丛刊》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韶钢1#连铸机生产的D36轧制龟裂缺陷比例偏高。通过系统分析,认为该缺陷主要源于铸坯表面存在的晶界裂纹。晶界裂纹的产生与钢种成分和铸机设备状况等有密切关系。通过控制[N]和[Als]、优化铸坯冷却制度、保证关键设备的控制精度和良好... 韶钢1#连铸机生产的D36轧制龟裂缺陷比例偏高。通过系统分析,认为该缺陷主要源于铸坯表面存在的晶界裂纹。晶界裂纹的产生与钢种成分和铸机设备状况等有密切关系。通过控制[N]和[Als]、优化铸坯冷却制度、保证关键设备的控制精度和良好的运行状况能有效减少晶界裂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裂 微合金化 晶界裂纹
下载PDF
铜冷却壁氢脆破坏现象的试验
11
作者 李峰光 祁成林 +3 位作者 叶四友 史秋月 郭睿 刘建永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98,共7页
铜材氢脆现象是造成高炉铜冷却壁损坏的可能原因之一,但目前并未得到试验证实。模拟高炉工作环境对铜冷却壁材质进行了渗氢保温处理,在实验室条件下重现了高炉铜冷却壁氢脆现象,并采用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观察、氢氧质量分数检测及... 铜材氢脆现象是造成高炉铜冷却壁损坏的可能原因之一,但目前并未得到试验证实。模拟高炉工作环境对铜冷却壁材质进行了渗氢保温处理,在实验室条件下重现了高炉铜冷却壁氢脆现象,并采用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观察、氢氧质量分数检测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对铜冷却壁基体材质的微观形貌、元素质量分数及宏观使用性能等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在铜冷却壁异常工作条件下,将有可能产生铜材氢脆破坏作用;氢脆现象发生后,铜冷却壁内部将产生大量沿晶界分布的孔洞缺陷乃至晶界裂纹,且铜冷却壁宏观使用性能将出现显著下降;在炼铁生产中应严格控制铜冷却壁使用制度,防止氢脆现象发生以延长其寿命,保证高炉安全、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冷却壁 氢脆 高炉 晶界裂纹 渗氢
原文传递
锅炉管爆管失效分析
12
作者 陈晓潇 《江西冶金》 2020年第2期46-49,共4页
某锅炉发生锅炉管爆管失效。文中利用金相显微镜、直读光谱仪,扫描电镜等对失效管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失效钢管是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氢腐蚀,使钢管内壁发生腐蚀,形成大量的晶界裂纹,同时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较厚的氧化垢层。当停炉或负... 某锅炉发生锅炉管爆管失效。文中利用金相显微镜、直读光谱仪,扫描电镜等对失效管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失效钢管是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氢腐蚀,使钢管内壁发生腐蚀,形成大量的晶界裂纹,同时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较厚的氧化垢层。当停炉或负荷变化较大时,管壁上的氧化垢层容易发生剥落,并在某处聚集,引起水流不畅或阻塞,使阻塞部位的钢管短时升温剧烈,发生过热爆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管 爆裂 氢腐蚀 晶界裂纹 失效分析
下载PDF
双辊铸轧704不锈钢薄带的冷轧实验
13
作者 鲍培玮 邸洪双 +1 位作者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对双辊铸轧704不锈钢薄带进行了冷轧处理,分析了冷轧前后薄带的表面质量及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冷轧过程中,因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使薄带的晶粒进一步得到细化。变形量过大时,冷轧薄带内部出现微观晶界裂纹,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最终... 对双辊铸轧704不锈钢薄带进行了冷轧处理,分析了冷轧前后薄带的表面质量及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冷轧过程中,因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使薄带的晶粒进一步得到细化。变形量过大时,冷轧薄带内部出现微观晶界裂纹,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最终发展成宏观裂纹。笔者还应用金属学、结晶热力学对晶界裂纹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冷轧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必须对薄带进行固溶处理,以避免裂纹出现。另外,结合冷轧过程中薄带板形的变化,对704不锈钢铸轧薄带给出了合理的冷轧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铸轧 不锈钢 显微组织 晶界裂纹
下载PDF
边界润滑下滑动接触表面破坏行为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步康 董光能 +1 位作者 程毅德 谢友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6,共3页
针对边界润滑条件,本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当滚动接触处于准静态情况下,接触表面覆盖有水边界膜而且接触区内存在微观突起和微观裂纹的接触状态,阐明了液体对表面微观裂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液体的存在改变了接触区的受力状态,表面裂... 针对边界润滑条件,本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当滚动接触处于准静态情况下,接触表面覆盖有水边界膜而且接触区内存在微观突起和微观裂纹的接触状态,阐明了液体对表面微观裂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液体的存在改变了接触区的受力状态,表面裂纹造成接触区应力分布的不连续;有水存在时,最高接触压力降低并且分布均匀,但造成应力强度因子K_1增大,促进裂纹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边界润滑 裂纹 滑动接触 接触压力 数值分析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electromagnetic crack 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fracture mechanics of magneto-electro-elastic materials 被引量:2
15
作者 Baolin Wang Jiecai Han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electromagnetic boundary conditions on crack faces in magneto- electroelastic materials, where piezoelectric, piezomagnetic and magnetoelectric effects are coupled. A notch of finite thickness in ... This paper discusses electromagnetic boundary conditions on crack faces in magneto- electroelastic materials, where piezoelectric, piezomagnetic and magnetoelectric effects are coupled. A notch of finite thickness in these materials is also addressed. Four idealized electromagnetic boundary conditions assumed for the crack-faces are separately investigated, i.e. (a) electrically and magnetically impermeable (crack-face), (b) electrically impermeable and magnetically permeable, (c) electrically permeable and magnetically impermeable, and (d) electrically and magnetically permeable. The influence of the notch thickness on important parameters, such as the field intensity factors, the energy release rate at the notch tips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side the notch, are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are obtained in closed-form.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idealized electromagnetic boundary conditions on the crack-face are compared,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se idealized assumptions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 mechanics Magnetoelectroelastic materials boundary conditions NOTCH crack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