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
被引量:
45
1
作者
段立强
林汝谋
+1 位作者
蔡睿贤
金红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30,共5页
文中研究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IGCC)底循环系统的变工况特性。IGCC是一种先进的洁净煤动力系统 ,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动力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底循环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物质、能量转换利用系统 ,它的变工况性能对机组运行稳定性、安...
文中研究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IGCC)底循环系统的变工况特性。IGCC是一种先进的洁净煤动力系统 ,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动力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底循环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物质、能量转换利用系统 ,它的变工况性能对机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整体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文中详细分析了IGCC底循环系统热力与变工况的特点 ,并按“温度对口 ,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 ,运用温区模型的概念 ,建立了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分析模型 ,编制了相应的软件 ,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典型的双压再热底循环系统的变工况特性 ,揭示了负荷变化以及大气温度变化时IGCC底循环系统的变工况规律 ,为进一步研究IGCC系统运行特性和控制规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 973)资助项目 (G19990 2 2 30 2 )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97 A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
变工况特性
联合循环发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合循环中蒸汽底循环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段立强
杨勇平
+1 位作者
林汝谋
徐鸿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39,共3页
遵循“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基于温区概念,建立了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设计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对一具体的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单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存在一个最优的汽包压力...
遵循“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基于温区概念,建立了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设计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对一具体的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单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存在一个最优的汽包压力,使联合循环系统性能最优;对于双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高压汽包压力并不是越高越好,存在一个合理的选择区域,一定高压汽包压力下存在一个最佳的低压汽包压力使系统性能最优;与单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相比,双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余热利用率更高,从而更好地实现了能的梯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发电
蒸汽底循环系统
设计
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三压再热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晓利
吴少华
+3 位作者
李振中
王阳
王颖
陈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8-13,共6页
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了200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cycle,IGCC)系统模型,研究三压再热流程的IGCC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详细讨论了燃气轮机负荷、大气温度和整体空分系数对底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
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了200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cycle,IGCC)系统模型,研究三压再热流程的IGCC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详细讨论了燃气轮机负荷、大气温度和整体空分系数对底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气轮机采用调节压气机进口可转导叶角度–等燃气透平初温的调节方式降负荷时,随燃气轮机负荷降低,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关小压气机进口导叶角度可抑制高压汽包压力的下降,同时使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干度上升,有利于提高底循环系统的变工况性能。随大气温度升高,高压汽包压力、高压缸进汽量和底循环功率均降低,而主蒸汽温度和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干度升高。降低整体空分系数可以大幅度提高底循环系统功率,但导致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干度缓慢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三压再热
底循环系统
变工况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
被引量:
45
1
作者
段立强
林汝谋
蔡睿贤
金红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30,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 973)资助项目 (G19990 2 2 30 2 )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97 A2 6 )
文摘
文中研究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IGCC)底循环系统的变工况特性。IGCC是一种先进的洁净煤动力系统 ,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动力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底循环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物质、能量转换利用系统 ,它的变工况性能对机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整体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文中详细分析了IGCC底循环系统热力与变工况的特点 ,并按“温度对口 ,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 ,运用温区模型的概念 ,建立了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分析模型 ,编制了相应的软件 ,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典型的双压再热底循环系统的变工况特性 ,揭示了负荷变化以及大气温度变化时IGCC底循环系统的变工况规律 ,为进一步研究IGCC系统运行特性和控制规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 973)资助项目 (G19990 2 2 30 2 )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97 A2 6 )。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
变工况特性
联合循环发电
Keywords
IGCC
bottom
cycle
system
off
design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M611.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循环中蒸汽底循环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段立强
杨勇平
林汝谋
徐鸿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出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39,共3页
基金
国家 863计划资助项目(2002AA526015).
文摘
遵循“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基于温区概念,建立了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设计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对一具体的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单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存在一个最优的汽包压力,使联合循环系统性能最优;对于双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高压汽包压力并不是越高越好,存在一个合理的选择区域,一定高压汽包压力下存在一个最佳的低压汽包压力使系统性能最优;与单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相比,双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余热利用率更高,从而更好地实现了能的梯级利用。
关键词
联合循环发电
蒸汽底循环系统
设计
优化
Keywords
combined
cycle
bottom
-
cycle
system
design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M611.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三压再热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晓利
吴少华
李振中
王阳
王颖
陈雷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8-13,共6页
基金
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2006AA05A110
2006AA05A115)~~
文摘
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了200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cycle,IGCC)系统模型,研究三压再热流程的IGCC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详细讨论了燃气轮机负荷、大气温度和整体空分系数对底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气轮机采用调节压气机进口可转导叶角度–等燃气透平初温的调节方式降负荷时,随燃气轮机负荷降低,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关小压气机进口导叶角度可抑制高压汽包压力的下降,同时使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干度上升,有利于提高底循环系统的变工况性能。随大气温度升高,高压汽包压力、高压缸进汽量和底循环功率均降低,而主蒸汽温度和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干度升高。降低整体空分系数可以大幅度提高底循环系统功率,但导致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干度缓慢降低。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三压再热
底循环系统
变工况特性
Keywords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IGCC)
three-pressure
with
reheat
bottom
cycle
system
off-design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M6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
段立强
林汝谋
蔡睿贤
金红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联合循环中蒸汽底循环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段立强
杨勇平
林汝谋
徐鸿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三压再热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
陈晓利
吴少华
李振中
王阳
王颖
陈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