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0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 被引量:81
1
作者 郭卫 牛晓辉 +2 位作者 肖建如 蔡郑东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88-301,共14页
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通过规范的化疗和手术,很多患者可达到痊愈,但不当的诊疗过程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骨肉瘤临床循证诊... 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通过规范的化疗和手术,很多患者可达到痊愈,但不当的诊疗过程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就诊断流程、化疗、不同部位的手术方式和挽救性治疗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依据文献证据等级给出相应的推荐等级。旨在为骨肿瘤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最佳的、有效的意见参考,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个体医疗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骨肿瘤 指南
下载PDF
多种3-D打印手术导板在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2
作者 付军 郭征 +6 位作者 王臻 栗向东 范宏斌 李靖 裴延军 裴国献 李丹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使用多种3-D打印技术制作手术导板,探讨其在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比不同3-D打印技术制备的手术导板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2014年1月符合选择标准的31例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6~67岁,... 目的使用多种3-D打印技术制作手术导板,探讨其在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比不同3-D打印技术制备的手术导板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2014年1月符合选择标准的31例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6~67岁,中位年龄23岁。病程15 d^12个月,中位病程2个月。其中恶性肿瘤13例,良性肿瘤18例;肿瘤位于股骨9例、脊柱7例、胫骨6例、骨盆5例、肱骨3例、腓骨1例。根据术前薄层(0.625 mm)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所得数据行术前肿瘤切除设计,根据切除计划设计手术导板。术前加工导板使用的3-D打印技术和材料分别为:熔融沉积成型9例(ABS树脂)、光固化立体成型14例(光敏树脂)、3-D印刷工艺5例(石膏)、选择性激光烧结3例(铝合金);导板灭菌后按术前计划应用于术中。通过对比导板制作加工时间分析4种3-D打印技术效率,记录术前设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与同期同类常规手术2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4种导板制作加工时间分别为:熔融沉积成型(19.3±6.5)h、光固化立体成型(5.2±1.3)h、3-D印刷工艺(8.6±1.9)h、选择性激光烧结(51.7±12.9)h,选择性激光烧结导板制作加工时间明显长于另外3种。31例均成功进行术前设计、导板制作并应用于手术;除3例术中导板断裂变形(ABS树脂1例、石膏2例),改为常规手术治疗外;余28例定位针均成功导入,根据定位针指引准确按术前手术设计截骨。与对照组比较,28例患者术前设计时间延长、手术时间缩短、术中透视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3.7个月。术后X线片及CT检查示肿瘤均完整切除,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稳定。结论 3-D打印手术导板很好地适应了骨肿瘤手术个体化要求,可在术中实现术前设计,不同3-D打印技术制备的手术导板各有优势,需根据具体手术方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手术导板 骨肿瘤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Tumor blood vessels formation in osteosarcoma:vasculogenesis mimicry 被引量:45
3
作者 蔡宣松 贾永伟 +1 位作者 梅炯 汤如勇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4-98,共5页
BACKGROUND: Osteosarcoma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neovascularization and a high propensity for metastasis through bloodstream.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whether there is evidence for vasculogenic mimicry in osteosarco... BACKGROUND: Osteosarcoma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neovascularization and a high propensity for metastasis through bloodstream.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whether there is evidence for vasculogenic mimicry in osteosarcoma and to illustrate mechanism of tumor blood vessels formation in osteosarcoma. METHODS: Osteosarcoma cell lines (U-2OS) were tes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form tubular networks in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containing type I collagen. The structures of the tubular networks were observed with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Morphometric studies using hematoxylin and eosin (HE) stain and CD31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 to show tumor-lined channels in human osteosarcoma were also performed. RESULTS: Observation with light microscope and TEM showed that highly aggressive osteosarcoma cell lines (U-2OS) formed networks containing channels when grown in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containing type I collagen, in the absence of endothelial cells or fibroblasts. Morphometric observation using HE stain and CD31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 showed that tumor cell-lined channels were also detected in vivo in osteosarcoma; by comparison, all vascular areas in the pedicle of osteochondroma or outside osteochondroma were endothelial-lined. CONCLUSION: These observations strongly suggest that aggressive osteosarcoma cells may generate vascular channels that facilitate tumor perfusion independent of tumor angiogenesis and have the ability of vasculogenic mimic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Neoplasms Cell Line tumor Collagen Humans IMMUNOHISTOCHEMISTRY Neovascularization Pathologic OSTEOSARCOMA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原文传递
紫杉醇加卡铂联合化疗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护理87例 被引量:44
4
作者 房晓军 汤国良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紫杉醇 联合化疗 骨肿瘤 护理
原文传递
腓骨移植治疗肢体侵袭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 被引量:41
5
作者 陈峥嵘 陈中伟 张光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比较游离腓骨或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切除四肢侵袭性骨肿瘤或恶性骨肿瘤后引起的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吻合血管移植及4例游离腓骨移植术的病例术后,采用ECT、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X线照片检查及随访,... 目的:比较游离腓骨或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切除四肢侵袭性骨肿瘤或恶性骨肿瘤后引起的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吻合血管移植及4例游离腓骨移植术的病例术后,采用ECT、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X线照片检查及随访,时间为术后2~12年,移植骨最长达26cm。结果:侵袭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18例,肿瘤切除后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重建缺损,15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作游离腓骨移植重建缺损,结果前者愈合良好,移植骨片与受骨接合牢固,游离腓骨移植则愈合较差。结论: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可一期重建因骨肿瘤或骨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后造成的6cm以上的骨缺损,其优越性远远超过游离腓骨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恶性 骨肿瘤 骨移植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在股骨远端骨肿瘤的应用 被引量:41
6
作者 马立敏 张余 +3 位作者 周烨 周霞 夏虹 蓝国波 《中国数字医学》 2013年第8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数字导板在股骨远端骨肿瘤的应用。方法:23例股骨远端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扫描和MRI3.0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和股骨模型上模拟手术并设计复位导板,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实体导板,术中引导骨肿瘤截骨。术后对手术效果进... 目的:探讨个体化数字导板在股骨远端骨肿瘤的应用。方法:23例股骨远端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扫描和MRI3.0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和股骨模型上模拟手术并设计复位导板,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实体导板,术中引导骨肿瘤截骨。术后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48个月,无局部复发,无假体周围感染、松动及断裂事件发生。术后6个月以上进行功能评分,优16例,良5例,中2例,Enneking得分平均21分。结论:个体化数字导板应用于股骨远端骨肿瘤,可以明确骨折的复位位置,有利于骨折的精确复位,并且减少了手术的操作时间,达到更佳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骨肿瘤 快速成型 个体化数字导板
下载PDF
C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4
7
作者 李慎江 蔺大伟 +8 位作者 刘德斌 史家明 张艳 孙景春 朱岩 朱峰 徐向东 崔学峰 梁文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77-679,共3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 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 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 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 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20例CR片清晰显示骨膜反应,19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21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8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20例做了MR I检查病例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及软组织肿块,8例显示相应骨髓水肿。[结论]CR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R I对显示肿瘤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及相应骨髓水肿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CR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 被引量:36
8
作者 郭卫 李建民 +2 位作者 沈靖南 屠重棋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76-287,共12页
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交界性骨肿瘤,好发于东亚人群,通过规范的外科手术,很多患者可达到痊愈。对于特殊部位和难治性骨巨细胞瘤,连续选择性动脉栓塞、Denosumab和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依... 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交界性骨肿瘤,好发于东亚人群,通过规范的外科手术,很多患者可达到痊愈。对于特殊部位和难治性骨巨细胞瘤,连续选择性动脉栓塞、Denosumab和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骨巨细胞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就诊断流程、不同部位的手术方式、连续选择性动脉栓塞、Denosumab和放疗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依据文献证据等级给出相应的推荐等级,旨在为骨肿瘤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最佳的、有效的意见参考,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个体医疗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骨肿瘤 指南
下载PDF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表现 被引量:35
9
作者 杨光钊 龚向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目的 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PNETs)的CT特征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6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sCT表现。结果  5例发生在骨骼的pPNETs,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明显的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区无骨膜增生、骨质... 目的 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PNETs)的CT特征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6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sCT表现。结果  5例发生在骨骼的pPNETs,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明显的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区无骨膜增生、骨质硬化和瘤骨形成 ;软组织肿块的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 1例放疗后软组织肿块有明显缩小。 1例发生在右胸腔的pPNETs(Askin瘤 ) ,CT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 ,侵犯纵隔 ,密度不均匀 ,有中度不均匀强化 ,周围骨骼无破坏。手术切除后 4个月 ,在右胸壁再发密度均匀的小肿块 ,有中度均匀强化。结论 pPNETs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 ,但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 ,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判断手术可切除性、检出远处转移和评价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外周神经外胚瘤 CT 诊断
原文传递
MDT模式下PBL教学法在骨肿瘤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0
作者 周洋 张振 刘志云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6年第4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在骨肿瘤疾病临床教学中应用多学科综合诊疗(multidi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下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骨肿瘤疾病临床示教学生共75名,按班级分为实... 目的探讨在骨肿瘤疾病临床教学中应用多学科综合诊疗(multidi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下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骨肿瘤疾病临床示教学生共75名,按班级分为实验组(MDT模式下PBL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LBL组),分别按照各组教学方式进行临床示教,比较2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1)MDT模式下PBL组理论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13±4.12 vs 42.76±3.05,P>0.05),但临床思维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28±3.52 vs 36.13±2.88,P<0.05);(2)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往能力、提升自信心方面,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模式下PBL教学法在骨肿瘤疾病临床教学中效果良好,学生满意度较高,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可以在骨肿瘤临床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多学科综合诊疗 临床教学 骨肿瘤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联合多学科协作的教学模式在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1
作者 宫晨 王建华 +6 位作者 郭风劲 张明生 邱红 李定宇 秦亮 李建军 熊慧华 《骨科》 CAS 2018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联合多学科协作的教学模式在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0名学员作为教学对象,根据所在的病区不同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采用案例教...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联合多学科协作的教学模式在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0名学员作为教学对象,根据所在的病区不同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采用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MDT)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lecture based learing,LBL),通过两组学员的考试成绩和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学员的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分别为(19.86±2.27)分和(76.59±5.49)分,对照组分别为(18.39±2.42)分和(71.14±7.05)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学员对于培养临床思维的满意度分别为95.45%(21/22)和64.29%(18/28),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8,P=0.034;t=2.981,P=0.005;χ~2=6.975,P=0.031)。结论 CBL联合MDT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骨肿瘤 案例教学 多学科协作
下载PDF
DR、CT、MRI在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露 李光明 +1 位作者 熊娟 潘荣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DR、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回顾性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均行X线、CT、MRI检查的骨肿瘤患者33例,每例患者均行手术和病理检查。两名放射科诊断医师分别... 目的:探讨DR、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回顾性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均行X线、CT、MRI检查的骨肿瘤患者33例,每例患者均行手术和病理检查。两名放射科诊断医师分别对DR、CT、MRI诊断原发性骨肿瘤的价值进行评价,骨肿瘤分为良、恶性两组,与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其诊断符合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33例骨肿瘤中有14例为恶性骨肿瘤,19例为良性骨肿瘤,DR、CT、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良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和CT在良性骨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DR(16/19 vs 8/19,15/19 vs 8/19,P<0.05),MRI和CT的诊断符合率没有统计学意义(16/19 vs 15/19,P>0.05);DR、CT、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7/14),57.1%(8/14),78.6%(11/14)。结论:DR、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价值有差别,MRI和CT检查对良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优于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DR CT MRI
下载PDF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胡剑波 陈焱君 +1 位作者 吴泽文 肖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淋巴瘤(PLB)的影像学表现,提高临床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率方法1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淋巴瘤,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7-80岁,中位年龄47.5岁,17例经X线及CT检查,12例MR检查。结果(1)发病部位:股骨6例次,髂骨、胸...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淋巴瘤(PLB)的影像学表现,提高临床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率方法1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淋巴瘤,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7-80岁,中位年龄47.5岁,17例经X线及CT检查,12例MR检查。结果(1)发病部位:股骨6例次,髂骨、胸椎各3例次,胫骨、肱骨、腰椎各2例次,骶骨、胸骨各1例次,长管骨发病占59%。(2)病灶数目:17例PLB中,1例多骨受累,其余均为单骨受累;(3)病变特征: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质硬化,轻度骨膜反应,明显软组织肿块,病理性骨折。结论(1)PLB影像学上缺乏特征性表现,须X线、CT及MRI结合观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2)PLB与其它骨恶性肿瘤鉴别困难。但全身症状轻、病灶骨质破坏轻而软组织肿块大、骨膜反应少强烈提示PLB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淋巴瘤 影像表现 骨肿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冯康平 邵敏 +3 位作者 李飞龙 孙玉平 张新建 张素萍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0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ultrasound-guided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UGCF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镇痛效果和对患肢康复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TKA的膝关节周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ultrasound-guided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UGCF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镇痛效果和对患肢康复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TKA的膝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UGCFNB组(N组)和静脉舒芬太尼组(I组),两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N组于腰硬联合麻醉前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置管,两组均于假体安装后硬膜外给0.2%罗哌卡因5mL作为负荷剂量,并且安装镇痛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和48h不同时点的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术后不同时点膝关节主动运动(active exercise,AE)角度和被动运动(continuoas passive motion,CPM)角度,股四头肌肌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h、12h、24h和48h静息状态下,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相比,N组术后24h和48hCPM时VAS评分降低[(4.4±0.6)vs(6.3±0.7),(3.8±0.8)vs(6.5±0.6)](P<0.05);与I组相比,N组术后24h、48h和72h患肢AE角度增大[(45±5)°vs(30±4)°、(55±5)°vs(48±4)°、(76±5)°vs(69±3)°](P<0.05),CPM角度也增大[(66±3)°vs(46±5)°、(76±6)°vs(56±6)°、(88±5)°vs(80±7)°](P<0.05);术后6h、12h、24h、48h和72h两组患者各时点股四头肌肌力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相比,N组发生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副作用的比例少,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镇痛比较,UGCFNB不仅静息状态下镇痛效果良好,而且降低CPM时疼痛,增加患肢AE和CPM角度,不影响股四头肌肌力,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有利于TKA骨肿瘤患者术后镇痛和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超声引导 股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对良性骨肿瘤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陆化梅 于国军 +1 位作者 郭永娟 岳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良性骨肿瘤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68例良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于...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良性骨肿瘤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68例良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骨肿瘤切除内固定术,艾司氯胺酮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20 min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1),对照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20 min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30 min及3、24 h,采用Ramsay镇静评分量表评估患者镇静效果;术后3、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镇痛效果;记录2组患者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例数;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2、24、36 h认知功能。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和3 h,艾司氯胺酮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24 h时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24、48 h,艾司氯胺酮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内,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患者补救镇痛率分别为8.0%(3/34)、23.5%(8/34);艾司氯胺酮组患者补救镇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1.342,P<0.05)。2组患者术后12、24 h时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后36 h与术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 h时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艾司氯胺酮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以显著提高良性骨肿瘤患者术后早期镇痛和镇静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短期内认知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骨肿瘤 术后疼痛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肿瘤抑癌基因PTEN在骨及软组织肿瘤中的突变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悦 王东煜 +3 位作者 榅村春彦 范广宇 王星铎 任常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15-718,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抑癌基因PTEN在骨及软组织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析骨及软组织肿瘤患者 110例肿瘤标本 ,3个肿瘤细胞系PTEN基因第 4~ 9外显子有无纯合性缺失。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及基因测序技术... 目的 探讨肿瘤抑癌基因PTEN在骨及软组织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析骨及软组织肿瘤患者 110例肿瘤标本 ,3个肿瘤细胞系PTEN基因第 4~ 9外显子有无纯合性缺失。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及基因测序技术观察有无基因突变。对照为瘤旁正常组织。结果 PTEN基因第 4~ 9外显子经扩增后均有产物 ,无基因纯合性缺失改变。SSCP分析未发现变异带 ,无基因突变。但外显子 8表现出两种不同带型 ,该基因存在多态性 ,6例肿瘤在内含子 8距拼接部 32bp处存在两种不同碱基 ,基因型为g/t。结论 在DNA水平肿瘤抑癌基因PTEN在骨及软组织肿瘤的发生中不起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软组织肿瘤 肿瘤抑癌基因 PTEN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阿萌 康眼训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1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7例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X线、CT等影像学单独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诊断符合率进行考察。结果 9...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7例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X线、CT等影像学单独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诊断符合率进行考察。结果 97例患者中包括良性骨肿瘤35例,恶性骨肿瘤28例,肿瘤样病变34例,病变均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CT诊断符合率为83.51%,X线诊断符合率为68.04%,CT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为95.88%,远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CT对于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X线平片结合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X线 骨肿瘤 肿瘤样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病损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亚非 时述山 +5 位作者 王国照 陈国龄 陈俊涛 郭永智 姚建华 常红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9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病损,并评定疗效。方法:共36例。19例成人肱骨近端四分骨折。9例肱骨近端低恶性度骨肿瘤,肱骨头坏死8例。均采用骨水泥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术后功能锻炼。定期X线检查,评估假体稳定性和... 目的: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病损,并评定疗效。方法:共36例。19例成人肱骨近端四分骨折。9例肱骨近端低恶性度骨肿瘤,肱骨头坏死8例。均采用骨水泥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术后功能锻炼。定期X线检查,评估假体稳定性和肩关节功能。随访时间为1~8年,平均5年3个月。结果:1例42岁肱骨近端骨肿瘤患者术后2年出现松动;3例肱骨近端四分骨折患者伴有肩关节外旋部分受限和轻度疼痛。其余病例无痛,无松动,肩关节功能满意。结论:与远期结果有关的因素包括准确的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特别是修复骨缺损和肩袖损伤;选择好假体的大小和厚度以及假体安放位置;另一关键因素为合理的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置换 骨折 肱骨头坏死 骨肿瘤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骨肿瘤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9
作者 罗翼 姜明言 +7 位作者 方建国 王一天 段宏 闵理 唐凡 周勇 张闻力 屠重棋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与传统教学法在骨肿瘤临床见习中的作用,探索较为适合骨肿瘤临床见习的带教方法。方法将2017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 目的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与传统教学法在骨肿瘤临床见习中的作用,探索较为适合骨肿瘤临床见习的带教方法。方法将2017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骨肿瘤亚专业进行临床见习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60例学生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PBL联合TBL模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一般情况,并于见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综合能力和满意度。结果两组学生的性别构成和上一学期“诊断学”课程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结束后,对于知识掌握情况,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89.13±3.47)vs.(87.03±2.99)分;t=2.511,P=0.015]、教师评价[(88.33±4.48)vs.(85.90±3.96)分;t=2.231,P=0.030]和学生评价[(89.83±2.97)vs.(87.47±2.91)分;t=3.117,P=0.003]均优于对照组;综合能力方面,试验组的推理归纳、信息管理、目标完成、沟通交流能力[(17.90±1.09)、(18.00±0.91)、(18.00±1.02)、(17.90±1.13)分]均优于对照组[(17.20±1.13)、(17.13±1.20)、(17.10±1.24)、(16.83±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TBL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在骨肿瘤临床见习中的效果,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临床见习 教学模式 骨肿瘤
原文传递
恶性骨肿瘤患者希望水平和人格特征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20
作者 吴晶 程淑平 吕春梅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恶性骨肿瘤患者希望水平、人格特征及生活质量现状,并探讨患者希望水平和人格特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及生活... 目的了解恶性骨肿瘤患者希望水平、人格特征及生活质量现状,并探讨患者希望水平和人格特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及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对16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调查。恶性骨肿瘤患者希望水平和人格特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本组恶性骨肿瘤患者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为(57.05±20.09)分,HHI总分(32.88±4.05)分,EPQ量表中的内外向、神经质、精神病质、掩饰倾向得分分别为(54.05±12.29)分、(50.97±11.07)分、(49.14±20.07)分、(52.75±9.01)分。患者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患者人格的内外向和掩饰倾向与其生活质量均呈正相关;患者人格的神经质和精神病质与其生活质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恶性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希望水平及人格特征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生活质量 希望水平 人格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