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骨组织引导再生膜的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敏 李海坤 +1 位作者 李旭东 张志斌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1年第6期1060-1062,共3页
结合胶原纤维凝胶的形成和羟基磷灰石的原位生长制备了胶原-羟基磷灰石(COL-HA)复合骨组织引导再生膜,采用体外细胞复合培养法用成骨细胞对复合膜的细胞相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细胞在复合膜表面生长形态良好。与对照膜(纯胶原膜和共... 结合胶原纤维凝胶的形成和羟基磷灰石的原位生长制备了胶原-羟基磷灰石(COL-HA)复合骨组织引导再生膜,采用体外细胞复合培养法用成骨细胞对复合膜的细胞相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细胞在复合膜表面生长形态良好。与对照膜(纯胶原膜和共混膜)相比,细胞在复合膜中显示最快的增殖速度和最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制备的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具有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羟基磷灰石 骨组织引导再生膜 细胞相容性
原文传递
电活性生物膜促进大鼠的体内成骨 被引量:5
2
作者 何逸恒 程鸣威 +4 位作者 朱培君 许言 陈家豪 赖春花 徐淑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8期4446-4451,共6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体外具有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然而其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建立大鼠下颌骨临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评价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在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体外具有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然而其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建立大鼠下颌骨临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评价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在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延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经由电晕极化处理后使其获得良好且稳定的压电性能,表征极化前后生物膜的物理化学性能、电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在18只Wistar大鼠双侧下颌角制备直径4 mm的临界全厚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n=6),实验组植入极化生物膜,对照组植入未极化生物膜,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4,8周取材,采用Micro-CT扫描分析各组的骨形成量,采用组织染色观察各组骨形成情况。实验方案经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件号:第00225515号。结果与结论:①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极化后的表面形貌、水接触角、弹性模量及最大拉伸强度无明显变化,电学常数为-10 pc/N,表面电势为-83 mV;②细胞增殖-毒性检测结果显示,极化生物膜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未对细胞产生毒性反应;③术后4,8周的Micro-CT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形成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④术后4,8周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骨组织愈合速度与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⑤术后4,8周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区的Runx2表达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⑥结果表明,极化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与体内促成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电活性 压电聚合物 电活性材料 引导骨再生 引导骨再生膜 骨组织工程 骨替代材料 临界骨缺损
下载PDF
高模量高强度丝素蛋白GBR膜的制备及性能评估
3
作者 廖小毓 方辉 +1 位作者 杨飞宇 邹多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0-595,共6页
目的拟制备一种高模量和高强度的可降解丝素蛋白引导骨再生(GBR)膜,以解决骨缺损修复成骨空间维持问题。方法提纯丝素蛋白后利用蒸发-热压法制备膜材,使用拉伸测试、体外模拟、细胞共培养等方法评估其理化性质与生物性能。结果制得丝素... 目的拟制备一种高模量和高强度的可降解丝素蛋白引导骨再生(GBR)膜,以解决骨缺损修复成骨空间维持问题。方法提纯丝素蛋白后利用蒸发-热压法制备膜材,使用拉伸测试、体外模拟、细胞共培养等方法评估其理化性质与生物性能。结果制得丝素蛋白GBR膜,体外模拟12 h降解率为35.3%,湿态弹性模量达45 MPa,拉伸强度达8.39 MPa,7 d细胞生存率近100%。结论所制得可降解GBR膜具有高模量和高强度,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有望为解决骨缺损修复成骨空间维持问题提供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修复 成骨空间维持 引导骨再生膜 丝素蛋白 蒸发-热压法 成骨分化 拉伸强度
下载PDF
可降解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陈良伟 韩建民 郭传瑸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25,共11页
可降解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GBR)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促成骨性能,是治疗颌面部骨缺损的理想植入物。本文对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膜的现状和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阐述。首先介绍了镁基金属的研究历史及应用领域,随后从镁... 可降解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GBR)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促成骨性能,是治疗颌面部骨缺损的理想植入物。本文对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膜的现状和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阐述。首先介绍了镁基金属的研究历史及应用领域,随后从镁基金属GBR膜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促成骨性能及其机制方面介绍了镁基金属制备GBR膜的应用优势,最后对当前镁基金属GBR膜的局限性及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和展望进行介绍。镁基金属GBR膜在基础和转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治疗口腔颌面部的骨缺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金属 引导骨再生膜 降解 骨再生 临床转化
下载PDF
海藻酸钙膜引导兔颌骨缺损骨再生的对照实验 被引量:5
5
作者 顾耕华 何虹 黄剑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88-390,T002,共4页
目的 比较观察两种国产可吸收性生物膜对引导性骨再生的影响 ,探讨海藻酸钙膜在骨缺损应用中的优势。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 ,在其双侧下颌角前切迹处造成洞形骨缺损 ,实验侧覆盖海藻酸钙膜 ,对照侧覆盖胶元膜 ,分别在术后 1、2、4、6... 目的 比较观察两种国产可吸收性生物膜对引导性骨再生的影响 ,探讨海藻酸钙膜在骨缺损应用中的优势。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 ,在其双侧下颌角前切迹处造成洞形骨缺损 ,实验侧覆盖海藻酸钙膜 ,对照侧覆盖胶元膜 ,分别在术后 1、2、4、6、8周时取出下颌骨 ,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后对 3种骨诱导因子含量进行测量。结果 海藻酸钙膜 4~ 6周吸收 ,胶元膜 6~ 8周吸收 ;前者组织反应程度轻 ,后者反应程度重 ;术后 6周内实验侧BMP、骨钙素、VEGF总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侧 (P <0 .0 1) ;电镜下实验侧胶原纤维和骨小梁比对照侧出现早、多、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膜 胶元膜 骨缺损 引导性骨再生膜 CAF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及几丁质膜在即刻种植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新木 刘宝林 +2 位作者 董研 魏建华 马威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研究国产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在牙即刻种植中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新骨生成的作用。方法12条杂种狗,拔除左侧下颌四个前磨牙,即刻植入4枚长10mm种植体,3枚种植体分别覆盖几丁质膜、聚...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研究国产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在牙即刻种植中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新骨生成的作用。方法12条杂种狗,拔除左侧下颌四个前磨牙,即刻植入4枚长10mm种植体,3枚种植体分别覆盖几丁质膜、聚四氟乙烯膜、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另一枚种植体不盖膜作为对照。术后于2、4、8、12周取材,通过X线、组织学定性及定量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盖膜的三组从第2周开始就有明显的骨再生,到第12周时骨缺损区已完全为新骨充填;对照组在任何时间点,新骨的量明显少于盖膜的三组;盖膜的三组之间新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均能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几丁质膜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骨再生 盖膜 实验研究 下颌 聚四氟乙烯膜 国产 充填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在根尖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罗涛 邹玲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3期189-194,共6页
常规根管治疗对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大面积根尖周病变、颊舌侧穿通病变等患牙疗效不佳。引导组织再生技术能显著提高这类疾病的根尖外科手术成功率。本文对众多植骨材料、膜性材料、调控因子在不同类型根尖周疾病的根尖外科手术治疗中... 常规根管治疗对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大面积根尖周病变、颊舌侧穿通病变等患牙疗效不佳。引导组织再生技术能显著提高这类疾病的根尖外科手术成功率。本文对众多植骨材料、膜性材料、调控因子在不同类型根尖周疾病的根尖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根尖外科手术 引导骨再生膜 植骨材料 调控因子
下载PDF
膜引导性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光成 司徒朴 +1 位作者 陈兵 张余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证实膜引导性组织再生现象存在于骨缺损的愈合过程中,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将兔桡骨制成1cm缺损,一侧用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膜(HA/PLA)包绕缺损,另一侧作为对照,通过X线片、大体观察及病... 目的证实膜引导性组织再生现象存在于骨缺损的愈合过程中,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将兔桡骨制成1cm缺损,一侧用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膜(HA/PLA)包绕缺损,另一侧作为对照,通过X线片、大体观察及病理检查等观察两侧桡骨愈合情况。结果对照侧均呈现骨不愈合现象,实验侧有不同程度的骨愈合现象。结论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骨缺损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性 骨组织再生 膜技术 聚乳酸 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利用可生物降解共聚膜引导骨再生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岚峰 刘建国 徐莘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 采用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聚己内酯( P C L)和聚乳酸( P L A)共聚膜修复长骨节段性骨缺损,探讨其引导性骨再生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采用兔桡骨中段12 cm 节段性骨缺损(保留骨膜)动物模型24 只,平均分成两组... 目的 采用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聚己内酯( P C L)和聚乳酸( P L A)共聚膜修复长骨节段性骨缺损,探讨其引导性骨再生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采用兔桡骨中段12 cm 节段性骨缺损(保留骨膜)动物模型24 只,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用膜包绕骨缺损区,对照组缺损区不处置,分别于术后3、6 及12 周处死动物,进行 X 线片、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缺损区骨生长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 3 周实验组可见明显的骨痂沿膜外生长;术后 6 周以桥接的外骨痂形成骨性连接;术后12 周膜内外均形成骨性连接,对照组从术后6 周开始表现为骨不连。结论 利用可生物降解的膜性材料可引导骨组织再生,通过膜外骨痂以及形成相对迟缓的膜内骨痂共同完成骨缺损的修复;膜性材料通过屏障作用一方面有效地阻挡纤维组织长入缺损区,防止骨不连形成,另一方面在局部形成营养物质浓聚,并通过表面的微孔为骨细胞生长充当支架,促进骨缺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引导性骨再生 膜生物降解材料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应用于自身骨移植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顾晔 汪永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247-250,共4页
自身骨移植是种植术前骨增量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在常规骨移植后是否在移植物上覆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临床上存在着较大争议。笔者拟就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在自身骨移植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膜 自身骨移植 牙槽嵴增量
下载PDF
隔膜条件下骨再生成骨细胞来源的实验观察
11
作者 张永刚 卢世璧 +2 位作者 王继芳 张伯勋 解英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1998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研究在隔膜条件下引导性骨再生过程中成骨细胞的来源,进一步认识引导性骨再生的机制.方法:以成年新西兰兔为研究对象,在双侧挠骨中段制作标准骨缺损不愈合模型,用硅胶膜成管状包裹一侧骨缺损,另一侧无特殊处理为对照.术后分别进行... 目的:研究在隔膜条件下引导性骨再生过程中成骨细胞的来源,进一步认识引导性骨再生的机制.方法:以成年新西兰兔为研究对象,在双侧挠骨中段制作标准骨缺损不愈合模型,用硅胶膜成管状包裹一侧骨缺损,另一侧无特殊处理为对照.术后分别进行X线检查、常规HE染色以及SP方法BMP、BGP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硅胶膜在骨缺损处形成隔离密闭的腔室,将周围组织阻挡于骨缺损之外.早期骨端骨内膜、骨髓基质细胞大量增殖,形成肉芽组织占据骨缺损.骨再生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学特征:骨痂表面为2~3层成骨细胞,骨缺损中央为肉芽组织,两者之间为数层细胞形成的移行区,细胞排列疏松.早期骨端骨内膜、骨髓基质细胞BMP、BGP呈强阳性染色,骨痂生长过程中,移行区部分细胞呈阳性染色.结论:结果表明在隔膜条件下骨再生的成骨细胞在早期来源于髓内的骨内膜和骨髓基质细胞,骨痂形成后,成骨细胞则来源于骨内膜、骨髓、骨膜增殖细胞共同形成的肉芽组织中的间质细胞或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性骨再生 隔膜技术 成骨细胞 骨钙素
全文增补中
可吸收性胶原膜结合无机牛骨修复种植牙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宿玉成 耿威 +1 位作者 徐刚 林润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应用可吸收性生物膜Bio -gide结合无机牛骨Bio -oss修复临床牙种植中的骨缺损 ,解决种植区的骨量不足问题。方法 :在牙种植外科中将Bio -oss充填在暴露的种植体周围 ,表面覆盖可吸收性胶原膜Bio -gide ,6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 ,暴... 目的 :应用可吸收性生物膜Bio -gide结合无机牛骨Bio -oss修复临床牙种植中的骨缺损 ,解决种植区的骨量不足问题。方法 :在牙种植外科中将Bio -oss充填在暴露的种植体周围 ,表面覆盖可吸收性胶原膜Bio -gide ,6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 ,暴露骨缺损区 ,观察并测量骨缺损的修复情况 ,并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曲面断层片 ,评价其在临床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的效果。结果 :二期手术发现骨缺损区都获得了高水平的新骨形成 ,骨缺损重建百分率达 90 %。术后及承载 6~ 3 6个月的跟踪随访 ,结果显示 88个植入骨缺损区的ITI种植体 ,有 2颗脱落 ,种植体存活率达 97%。结论 :Bio -oss与Bio -gide联合应用于临床ITI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可以成功的引导骨组织再生 ,重建缺损的骨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骨缺损 可吸收性生物膜 无机牛骨 骨再生
下载PDF
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蒋柳云 李玉宝 +2 位作者 张利 文季秋 龚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2-235,共4页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三种不同质量比例的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1/2、1/1、2/1)复合膜。用IR、XRD、SEM和倒置显微镜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这些膜的吸水溶胀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用三种不同的模拟体液对其进行了体外浸泡实验以考...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三种不同质量比例的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1/2、1/1、2/1)复合膜。用IR、XRD、SEM和倒置显微镜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这些膜的吸水溶胀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用三种不同的模拟体液对其进行了体外浸泡实验以考察其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这些复合膜各组分有很好的组分相容性,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交联作用,且当两组分比例为1∶1的复合膜其拉伸强度可达55.65M Pa,其吸水率和体外降解性能也是最理想的膜,可望用作引导骨组织再生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壳聚糖 引导骨组织再生膜 力学性能 降解性能
下载PDF
胶原膜联合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及富血小板血浆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江 杨进 +2 位作者 黄文秀 赵欣 闫福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胶原膜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复合后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应用潜能。方法将犬BMSCs与BME-10X胶原膜复合培养。取3只雄性杂种犬,拔除双侧上下颌第1、2前磨... 目的初步探讨胶原膜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复合后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应用潜能。方法将犬BMSCs与BME-10X胶原膜复合培养。取3只雄性杂种犬,拔除双侧上下颌第1、2前磨牙,保留唇舌侧牙槽嵴,制备一近远中向15mm×5mm,冠根向8mm的骨内缺损,随机分为四组。A组(空白对照组):直接缝合牙龈;B组:缺损区上覆盖Bio-Gide胶原膜;C组:缺损区植入BMSCs胶原膜复合物后覆盖Bio-Gide胶原膜;D组:缺损区注入PRP,覆盖Bio-Gide胶原膜。分别于术后4、8、12周进行大体、X线片和组织学观察。结果BMSCs与胶原膜复合培养1d,细胞近似圆形或短梭形,3d左右可见多数细胞有突起,呈多边形及长梭形。大体观察:术后4周A组见骨缺损中央有明显凹陷,骨缺损区内见明显血肿机化物;B、C及D组骨缺损区主要为新生骨样组织充填,间杂少量血肿机化物。8周A组见骨缺损区凹陷基本长平,骨缺损顶部为纤维组织,血肿机化物被新生骨组织所取代;B、C及D组膜边缘破裂,与深面组织稍粘连,针头均不能刺入骨缺损表面。12周各组骨缺损区凹陷完全长平,A组牙槽嵴顶部纤维组织较其他组厚。X线片观察:各组骨质均长满骨缺损区;A、B、C及D组灰度值,4周分别为68、50、56及49,8周时为46、30、24及30,12周时为24、17、15及20。组织学观察:术后4周,A组缺损区可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及及新生血管形成的肉芽组织,未见明显新骨生成;B、C及D组膜的胶原结构均存在,其内侧面有新骨生成。8周A组缺损区新生骨小梁呈团灶状、网状;B、C及D组膜的胶原结构不完整,多个骨岛和少量纤维结缔组织连接整个骨缺损区。12周各组骨缺损区均被新生骨充填。结论使用胶原膜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regeneration,GBR)技术可促进牙槽骨缺损区成骨,将骨修复时间缩短为8周,但单独应用GBR的成骨作用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引导骨再生术 胶原膜 骨髓基质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晓敏 李旭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41-944,共4页
在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中,膜材料是关键因素。通过在骨缺损处放置GBR膜,利用膜的阻隔、保护功能,在膜下形成一个稳定空间,阻止结缔组织的长入,而使骨生成细胞优先生长,并利用其传导功能,充分调动组织自身... 在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中,膜材料是关键因素。通过在骨缺损处放置GBR膜,利用膜的阻隔、保护功能,在膜下形成一个稳定空间,阻止结缔组织的长入,而使骨生成细胞优先生长,并利用其传导功能,充分调动组织自身的愈合能力,达到骨性愈合。目前研究和使用的GBR膜种类很多,各有其优缺点,本文重点在膜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生物学功能上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GBR膜 骨缺损
下载PDF
聚-DL-乳酸膜引导兔桡骨缺损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宏 樊瑜波 +1 位作者 窦均 裴福兴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08-712,共5页
本实验旨在观察可降解聚 - DL-乳酸膜引导兔桡骨缺损再生的现象 ,并探讨其作用和机制。取 4 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双侧桡骨缺损模型。左侧为实验侧 ,以聚 - DL-乳酸膜卷成管状桥接骨缺损 ;右侧为对照侧 ,桡骨缺损不做处理。术后 2、4... 本实验旨在观察可降解聚 - DL-乳酸膜引导兔桡骨缺损再生的现象 ,并探讨其作用和机制。取 4 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双侧桡骨缺损模型。左侧为实验侧 ,以聚 - DL-乳酸膜卷成管状桥接骨缺损 ;右侧为对照侧 ,桡骨缺损不做处理。术后 2、4、8、12周分别处死动物 ,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和骨生物力学检测。实验侧术后 2周 ,可见隔膜管两端已为软组织覆盖 ,膜管外两端可见多量新生骨痂形成 ,膜管内骨断端间充满与膜管形状相适应的血肿和纤维骨痂。术后 12周膜管颜色明显变白 ,仍然保持原有外形无塌陷 ,膜管外骨痂已基本消失 ,膜管内骨缺损均已骨性愈合。对照侧术后 2周骨缺损区被大量的结缔组织充填 ,12周时无 1例愈合 ,骨断端均已封闭而形成典型的骨不连。对照侧均不能进行力学测试 ,实验侧 12周组新生骨的生物力学指标明显优于 8周组 (P<0 .0 5 )。因此 ,聚 - DL-乳酸膜能够成功引导骨再生 ,可以用于临床治疗骨缺损和骨不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DL-乳酸 桡骨缺损 术后 对照 骨痂 新生骨 骨不连 引导 实验 成年
下载PDF
运用膜引导技术即刻种植38例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鲍光辉 张卫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5期120-120,共1页
目的:探讨牙拔除术后结合膜引导技术即刻植入种植体修复牙缺失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38颗牙拔除术后患者,即刻植入种植体使用医用钛膜完全封闭骨缺损区.6个月~1年行冠修复,根据临床X线检查和患者主诉评价修复效果.结果:38例即刻种植... 目的:探讨牙拔除术后结合膜引导技术即刻植入种植体修复牙缺失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38颗牙拔除术后患者,即刻植入种植体使用医用钛膜完全封闭骨缺损区.6个月~1年行冠修复,根据临床X线检查和患者主诉评价修复效果.结果:38例即刻种植体12周后骨缺损修复形成,冠修复后承载了3年无松动.5年随访,除1例有进行性骨吸收外,其余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高度平均1.27mm.结论:运用膜引导技术进行即刻种植,可获得良好的骨修复,缩短种植修复疗程,很好地承担修复体传导的牙合力,与延期种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引导技术 即刻种植 冠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