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体内主要构成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吴秀花 周晓榕 +2 位作者 庞保平 李艳艳 郝建秀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49-1254,共6页
为揭示寄主植物与瓜蚜Aphis gossypii相互作用的机理,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蒽酮比色法、盐酸水解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黄瓜、南瓜、搅瓜、瓢葫芦和哈密瓜等5种寄主植物对瓜蚜体内粗蛋白、脂肪、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主... 为揭示寄主植物与瓜蚜Aphis gossypii相互作用的机理,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蒽酮比色法、盐酸水解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黄瓜、南瓜、搅瓜、瓢葫芦和哈密瓜等5种寄主植物对瓜蚜体内粗蛋白、脂肪、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主要构成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体内上述主要构成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瓜蚜体内主要构成成分以粗蛋白含量最高,占虫体干重的35.40%~45.25%,其次为脂肪(24.01%~30.33%),最低为总糖(4.09%~7.91%)。瓜蚜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5.15~6.97mg/100mg),其次为天门冬氨酸(3.75~5.33mg/100mg),再次为亮氨酸(2.59~3.60mg/100mg),最少为半胱氨酸(0.44~0.49mg/mg)。瓜蚜体内含有8种脂肪酸。除瓢葫芦外,其他4种供试寄主植物上瓜蚜体内棕榈酸含量最高(10.53%~15.55%),其次为肉豆蔻酸(3.32%~9.93%),亚麻酸含量最低(0.04%~0.17%)。瓢葫芦上瓜蚜体内肉豆蔻酸含量最高,为16.20%,其次为棕榈酸(7.15%)。瓜蚜体内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虫体干重的20.08%~27.72%,而不饱和脂肪酸只占2.58%~3.84%。结果提示寄主植物对瓜蚜体内主要构成成分均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蚜 寄主植物 体内构成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斑褐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晓鹏 李冉 +4 位作者 马青云 杨理 谢晴宜 戴好富 赵友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6-1254,共9页
为了研究斑褐孔菌(Fuscoporia punctata)子实体的药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各种柱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PNPG法、pNPP法和DPPH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α... 为了研究斑褐孔菌(Fuscoporia punctata)子实体的药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各种柱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PNPG法、pNPP法和DPPH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α-糖苷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海南斑褐孔菌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从斑褐孔菌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inoscavin A(1)、inoscavin C(2)、phellibaumin A(3)、phellibaumin D(4)、inonotusin B(5)、phellifuropyranone A(6)、phelligridin D(7)、原儿茶醛(8)、儿茶酚(9)、没食子酚(10)、对羟基苯甲酸(11)和对羟基苄叉丙酮(12),其中化合物1~7为聚酮类成分,化合物4、5、7抑制PTP1B的IC50值分别为(60.83±2.01)、(56.33±1.57)、(66.89±0.96)μmol/L,化合物2、7抑制α-糖苷酶的IC_(50)值分别为(127.77±0.56)、(122.99±1.39)μmol/L,化合物4、7、2、6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6.71±0.69)、(25.79±1.59)、(30.45±1.67)、(32.90±1.59)μmol/L。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斑褐孔菌中分离得到,大部分的聚酮类成分具有PTP1B抑制活性、α-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清除DPPH活性,研究结果为海南斑褐孔菌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褐孔菌 子实体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南方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春杰 杨婷 +2 位作者 李国友 袁小红 马泽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8-273,共6页
南方灵芝[Ganoderma australe(Fr.)Pat.,Bull.]为一种常见的生长在阔叶树枯立木、倒木和伐桩上的灵芝属真菌,具有很好的药用和保健价值.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野生南方灵芝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1... 南方灵芝[Ganoderma australe(Fr.)Pat.,Bull.]为一种常见的生长在阔叶树枯立木、倒木和伐桩上的灵芝属真菌,具有很好的药用和保健价值.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野生南方灵芝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14个化合物,结合核磁共振(1H-NMR,13C-NMR)、质谱(MS)、红外(IR)、紫外(UV)等波谱技术将其分别鉴定为灵芝烯酸G甲酯(Methyl ganoderenate G,1)、灵芝烯酸G(Ganoderenic acid G,2)、灵芝烯酸A(Ganoderenic acid A,3)、灵芝烯酸A甲酯(Methyl ganoderenate A,4)、灵芝烯酸D(Ganoderenic acid D,5)、灵芝烯酸F(Ganoderenic acid F,6)、灵芝酸AP(Ganoderic acid AP,7)、7β,23α-dihydroxy-3,11,15-trioxolanosta-8,20E(22)-dien-26-oic acid(8)、Elfvingic acid A(9)、3β,5α-dihydroxy-(22E,24R)-ergosta-7,22-dien-6-one(10)、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1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12)、油酸-α-单甘油酯(9-octadecenoic acid-2,3-dihydroxypropyl ester,13)及谷甾醇(β-sitosterol,1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9为从南方灵芝中首次分离得到的羊毛甾烷型三萜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灵芝 子实体 化学成分 三萜 甾醇 灵芝烯酸G甲酯
原文传递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4
作者 Shi-Meng Li Jie Wang +3 位作者 Lu-Fan Xu Xian-Cheng Zheng Zhi-Yuan Hui Jun W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2年第1期30-35,共6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therapy on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organs in treating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usage of unilateral back-shu point.Methods:Pa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therapy on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organs in treating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usage of unilateral back-shu point.Methods: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bilateral back-shu point group,unilateral back-shu point group and non-acupoint group,remove shedding cases,each group remaining 30 patients.In bilateral back-shu point group,both sides of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organs were selected.In unilateral back-shu point group,only one side was selected,left or right alternately.The location where non-acupoint group inserted by intradermal needles were outward from the back-shu points,left or right alternately.Fatigue Scale-14(FS-14)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fatigue level and the scores’improvement of physical fatigue and mental fatigue reveal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body constituents and spirits of CFS patient.Results:After the 8-week intradermal needle therapy,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3.33%in the bilateral back-shu point group,which was 76.67%in the unilateral back-shu point group and 50.00%in the non-acupoint group.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hose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organs were inserted by intradermal needles were better than the non-acupoint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bilateral back-shu point group and the unilateral back-shu point group(P>0.05).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FS-14 questionnaires including total,physical and mental scores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in both the two back-shu point groups(P<0.05).Only the scores of total and physical fatigue in decreased in non-acupoint group(P<0.05),which means it couldn’t help to alleviate mental fatigue statistically(P>0.05).Conclusions:(1)The intradermal needle therapy on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organs for CFS has a satisfying clinical efficacy in curing tiredness.It can help to reduce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fatigue for the patients.Hence,it can regul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Shu point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tradermal needle Simultaneous regulation on both body constituents and spirits Clinical trial
下载PDF
赤芝子实体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蔡辉 王芳生 +3 位作者 张峻山 张聿梅 白燕 张祚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52-553,共2页
从多孔菌科灵芝属植物赤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为麦角甾7,22(E)二烯3酮。
关键词 赤芝 子实体 化学成分 分析
下载PDF
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 被引量:75
6
作者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5-370,共6页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来源以植物药为主,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还有小部分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由于中药生物来源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化学物质结构的多样性、炮制方法的多样性、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活...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来源以植物药为主,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还有小部分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由于中药生物来源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化学物质结构的多样性、炮制方法的多样性、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和临床应用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蕴涵着许多科学问题。解析这个复杂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是其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阐明。伴随中药代谢的研究进展和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形成了“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其将为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体内过程 有效成分 有效效应物质 发现策略
下载PDF
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毒性成分和毒性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 被引量:34
7
作者 杨秀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7-72,共6页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来源以植物药为主,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还有小部分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由于中药生物来源、生态环境、化学物质结构、炮制方法、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的多样性,构...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来源以植物药为主,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还有小部分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由于中药生物来源、生态环境、化学物质结构、炮制方法、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蕴涵着许多科学问题。解析这个复杂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之一是毒性成分和毒性效应物质的阐明。伴随中药代谢的研究进展和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形成了“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毒性成分和毒性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其将为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体内过程 毒性成分 毒性效应物质 发现策略
下载PDF
甄别与还原——论《黄帝内经》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 被引量:4
8
作者 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前的中医学框架,是将中医学视为以脏腑为核心,外合体、窍、华、时的一种医学体系,药物、针石、按蹻等治病方法是涵摄于理论体系下的具体临床应用。但对《黄帝内经》医学理论进行还原与解析则会发现,《黄帝内经》早期的医学理论是基于... 目前的中医学框架,是将中医学视为以脏腑为核心,外合体、窍、华、时的一种医学体系,药物、针石、按蹻等治病方法是涵摄于理论体系下的具体临床应用。但对《黄帝内经》医学理论进行还原与解析则会发现,《黄帝内经》早期的医学理论是基于针石外治与药物内治不同医学实践方法的发育。与后世所倡导的药物内治之脏腑医学不同,《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主体是基于针石外治形成的身形医学。这一体系除经脉、腧穴、针刺疗法等理论外,尚包括五体核心论、表里层次疾病传变论、营卫理论、虚实病机论、补泻治病法等,与脏腑医学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笼统地将两种体系下的理论归纳为一体,导致了理论自身的冲突及与临床的脱节,需要甄别与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医学体系 针石 五体 外治 营卫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概述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797-4800,共4页
《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是该书关于人体各组成部分及其序列联系,乃至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总结。这一理论以条文的形式或集中或零散地出现于该书的各篇之中,牵涉到论述平人素常和疾病诊疗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医家关于人体自身结构... 《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是该书关于人体各组成部分及其序列联系,乃至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总结。这一理论以条文的形式或集中或零散地出现于该书的各篇之中,牵涉到论述平人素常和疾病诊疗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医家关于人体自身结构认识的理性表述。《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由五体理论、六经理论、藏府理论3个主要部分构成。这3个部分相互独立而又密切关联,五体与六经,是主要针对躯干肢体以不同的功能视角来进行认识和划分的结构体系;五体与藏府的内外沟通是借助六经系统来联络互属的。通过重检《黄帝内经》篇章条文,可以发现《黄帝内经》医学有着更加丰富的人体结构理论知识。对《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的充分挖掘和再整理,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体会中医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我们遵从中医自身的特点来认识和诊疗疾病,有助于我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之中。中医人体结构理论的持续发展,必将促进中医学术整体的进步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体 六经 藏府结构 人体结构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体脏合痹”理论内涵及其在风湿免疫病防治中的应用思路
10
作者 姜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656-1661,共6页
基于中医五体痹、五脏痹理论,结合风湿免疫病多系统受累、传变复杂多变的特点,在传承名老中医治痹学术思想、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风湿免疫病“体脏合痹”理论。认为体痹非独存在于皮、肉、筋、脉、骨,而可能发生于在外的所有... 基于中医五体痹、五脏痹理论,结合风湿免疫病多系统受累、传变复杂多变的特点,在传承名老中医治痹学术思想、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风湿免疫病“体脏合痹”理论。认为体痹非独存在于皮、肉、筋、脉、骨,而可能发生于在外的所有体表组织;脏痹亦非独存在于肝、心、脾、肺、肾,还可能发生于包括六腑、奇恒之腑在内的所有脏器。脏居于内,藏精以养体,体居于外,乃脏的外延;体与脏通过五行生化统属、经络络属相贯、气血津液环流、精神脑髓主宰,构成了内外相合的系统网络,形成了体痹及脏、脏痹及体、体脏合痹的疾病传变规律。提出“和正调衡”的总体治疗原则和“以体养脏、调脏安体、体脏同治”的诊疗思路,为风湿免疫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病 体脏合痹 和正调衡 体脏同治
原文传递
华佗夹脊穴理论构建的认识与启示
11
作者 吴昊晟 朱超 +2 位作者 苏航 吴生兵 周美启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1-855,共5页
华佗夹脊穴作为以古代解剖知识建立起来的代表性理论,反映了华佗一派的学术思想。通过对针灸经典理论和文史资料的挖掘,认为五体是华佗夹脊穴的结构基础,血气是其物质基础,标本、气街是其功能体现;华佗夹脊穴揭示了经穴横向分布与主治... 华佗夹脊穴作为以古代解剖知识建立起来的代表性理论,反映了华佗一派的学术思想。通过对针灸经典理论和文史资料的挖掘,认为五体是华佗夹脊穴的结构基础,血气是其物质基础,标本、气街是其功能体现;华佗夹脊穴揭示了经穴横向分布与主治相关的规律,为针灸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强调熟悉解剖知识对针灸疗效的重要性,提出了建立有效的经穴分类体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佗夹脊穴 背俞穴 解剖 五体 血气 气街
原文传递
针刺核心要素对软组织损伤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容 石文英 +1 位作者 叶勇 章薇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10期6-9,共4页
软组织损伤疾病属于“经筋病”范畴,从《黄帝内经》时期起,依据“皮脉肉筋骨”的五体理论,古代医家运用“九针”行经筋刺法治疗经筋病,进入现代后,软组织损伤疾病高发,现代针灸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借助解剖、生理病理等现代医学知识为... 软组织损伤疾病属于“经筋病”范畴,从《黄帝内经》时期起,依据“皮脉肉筋骨”的五体理论,古代医家运用“九针”行经筋刺法治疗经筋病,进入现代后,软组织损伤疾病高发,现代针灸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借助解剖、生理病理等现代医学知识为经筋病的诊察、治疗注入了新鲜血液。本研究试探索针刺治疗软组织相关疾病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五体 针刺 软组织损伤疾病
下载PDF
从五体理论探讨慢性踝关节不稳
13
作者 蒋宜伟 罗春晖 +6 位作者 安宁宁 杨青峰 马晨光 麻永胜 宋重东 刘沛 郝东昶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慢性踝关节不稳即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属于“筋伤病”的范畴,多由急性踝关节扭伤疾病失治、误治所致,该病及其所致的并发症通常导致踝关节运动功能严重受限,生活质量大幅下降。五体层次结构是《内经》人体结构理论躯体部分的主体框架,与... 慢性踝关节不稳即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属于“筋伤病”的范畴,多由急性踝关节扭伤疾病失治、误治所致,该病及其所致的并发症通常导致踝关节运动功能严重受限,生活质量大幅下降。五体层次结构是《内经》人体结构理论躯体部分的主体框架,与人体运动机能密切相关,踝关节不稳的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涉及中医五体病机的演变,故笔者试从五体理论出发,探讨和阐述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发病机制、治疗进展,发现在五体理论指导下,无论是传统中医疗法,或是将其与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均可对CAI产生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五体理论 慢性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扭伤
下载PDF
基于“五体痹-五脏痹”理论探讨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的病机与辨证论治
14
作者 张宗学 焦以庆 +1 位作者 卢幼然 王玉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85-3488,共4页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通常表现为肺脏、肌肉、关节等多系统受累。笔者通过总结肺间质疾病患者临床队列的中医证候特点,结合五体痹、五脏痹等中医经典理论,初步总结了本病病机为机体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邪气痹阻肌肉、筋脉、肺脏等部位,内...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通常表现为肺脏、肌肉、关节等多系统受累。笔者通过总结肺间质疾病患者临床队列的中医证候特点,结合五体痹、五脏痹等中医经典理论,初步总结了本病病机为机体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邪气痹阻肌肉、筋脉、肺脏等部位,内因是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肌肉,脏腑虚损,肺气宣降失司,内外相因,发为本病。确立了内外同调、表里同治的治疗原则。针对内证,宣肺开痹,清热化湿,祛其阻遏,展布气机;针对外证,清热、祛湿、凉血、通络,使邪有出路。疾病后期以肺肾亏虚为主,治以补肾纳气平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五脏痹 五体痹 辨证论治 内外同调 表里同治
原文传递
基于“脾在体合肉”理论探讨脾-2型糖尿病-肌肉间的相关性
15
作者 赵思晨 梁永林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脾病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众多医家多主张从脾论治。糖为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食物入口转为糖分吸收入血供机体组织利用。而脾主运化,脾病则水谷精微不“运”不“化”,滞积于其他器官组织,使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发生器质性病... 脾病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众多医家多主张从脾论治。糖为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食物入口转为糖分吸收入血供机体组织利用。而脾主运化,脾病则水谷精微不“运”不“化”,滞积于其他器官组织,使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发生器质性病变。脾在体合肉是以脾主运化作为其生理功能的基础,在内脾之为病,在外肉亦为病。骨骼肌约占人体总重的40%,是机体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最重要的器官组织之一,也是糖尿病损害的主要靶位。本文基于“脾在体合肉”理论试述脾-2型糖尿病-肌肉间的相关性以及健脾益肉对防治2型糖尿病及骨骼肌损伤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在体合肉 脾瘅 2型糖尿病 骨骼肌脂质沉积 骨骼肌炎症
下载PDF
“周围神经”五体属“脉”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翟天军 张增乔 +2 位作者 何静 胡笑燊 冯伟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1期80-82,共3页
五体理论在中医临床辨证和辨病位起到重要作用,现代解剖结构如肌肉、皮肤、骨骼、动脉、静脉在五体中均有对应部位,而对于周围神经在五体中的归属不同学者则有不同看法。笔者在收集、整理《黄帝内经》及相关文献记载五体的相关内容,与... 五体理论在中医临床辨证和辨病位起到重要作用,现代解剖结构如肌肉、皮肤、骨骼、动脉、静脉在五体中均有对应部位,而对于周围神经在五体中的归属不同学者则有不同看法。笔者在收集、整理《黄帝内经》及相关文献记载五体的相关内容,与周围神经对比后,认为周围神经与五体脉的结构、走行、生理特性以及临床症状相似,并结合针刺腧穴反应认为周围神经属五体中的脉。周围神经归属于脉不仅丰富了五体理论,也有助于指导中医临床对脉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解剖结构 五体 理论探讨
下载PDF
经穴五膜针法浅探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建军 王莉 王维栋 《天津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329-330,共2页
本文依据中医传统经络理论、阴阳理论、五行理论以及《内经》相关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针灸理论"五膜理论",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针灸方法"经穴五膜针法",运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五膜理论 经穴五膜针法 阴阳 脏象 五行 五体
下载PDF
灵芝不同菌株子实体中蛋白质和多糖等化学组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红梅 王晨光 +4 位作者 张圣龙 唐传红 张忠 沈源源 唐庆九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3,共4页
对6种灵芝菌株的子实体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糖醇和单糖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多糖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灵芝菌株在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以及糖醇和单糖的种类和含量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在多糖指纹图谱上也明显不同。其中D164... 对6种灵芝菌株的子实体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糖醇和单糖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多糖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灵芝菌株在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以及糖醇和单糖的种类和含量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在多糖指纹图谱上也明显不同。其中D164菌株中蛋白质含量最高(14.09%),D119菌株中多糖含量最高(3.09%)。D119菌株在多个单糖(葡萄糖、岩藻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含量上均位于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子实体 化学组分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合谷刺的“五体”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金树 阮传亮 《中国医药导刊》 2022年第9期880-883,共4页
合谷刺源自于《灵枢·官针》的“五刺”,其操作方法简单,刺激量大,作用范围广,镇痛效果强,能够改善局部组织血运和代谢,松解经筋,调节肌肉张力。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合谷刺针法治疗的优势病种主要集中于软组织疾病及神经内科,包括中... 合谷刺源自于《灵枢·官针》的“五刺”,其操作方法简单,刺激量大,作用范围广,镇痛效果强,能够改善局部组织血运和代谢,松解经筋,调节肌肉张力。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合谷刺针法治疗的优势病种主要集中于软组织疾病及神经内科,包括中风后遗症、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肌筋膜炎、网球肘、面神经麻痹等。单独应用合谷刺一般较少,常与其他治疗手段并用,选用阿是穴或刺激点,配合辩证使用相关经穴在“肌痹”中使用合谷刺针法较为广泛,而在其他“五体”(皮、脉、肉、筋、骨)中研究较少,包括腕管综合征、踝关节扭伤、腰椎间盘突出、斑秃、皮神经炎、带状疱疹、惊恐等。因此本研究基于“五体”总结合谷刺相关临床应用并提出展望,旨在为进一步了解合谷刺适应症和应用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刺 五体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古代五刺针法的临床应用初探——读《灵枢·官针》有感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雁行 张学丽 +1 位作者 刘颖 陈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9期129-131,共3页
本文总结并介绍了张学丽主任医师运用《灵枢·官针》中的五刺针法(即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治疗五体病(即皮、脉、筋、肉、骨病症)的经验。她不仅根据病症的病位深浅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病变局部,还加取与五体相合... 本文总结并介绍了张学丽主任医师运用《灵枢·官针》中的五刺针法(即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治疗五体病(即皮、脉、筋、肉、骨病症)的经验。她不仅根据病症的病位深浅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病变局部,还加取与五体相合之经脉的原穴或八会穴等特定穴作为远端取穴,在痹症及皮肤病症的治疗中,取得很好的疗效。文中以股外侧皮神经炎、带状疱疹、桡骨茎突腱鞘炎、肩周炎、跟骨退行性变为例介绍如何在针灸临床中应用这些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刺法 五体病症 针灸 张学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