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超声速绕钝舵层流干扰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艳丽 李素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72-1477,共6页
研究高超声速层流状态下的钝舵与平板干扰流场特性。通过实验模拟与数值模拟描述了干扰流场的主要特征。模型由平板与钝舵组成,舵后掠角可变。实验在高超声速炮风洞内完成,来流马赫数为7.97,单位雷诺数为5.06~5.89×106(1/m)。通过... 研究高超声速层流状态下的钝舵与平板干扰流场特性。通过实验模拟与数值模拟描述了干扰流场的主要特征。模型由平板与钝舵组成,舵后掠角可变。实验在高超声速炮风洞内完成,来流马赫数为7.97,单位雷诺数为5.06~5.89×106(1/m)。通过纹影照像、模型表面压力测量来进行流场结构分析和分布规律研究。数值模拟结果不仅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还提供了空间流场的细节。研究结果说明了层流状态下干扰流场流动特性及后掠角对流场特性的影响,随着舵前缘后掠角减小,干扰流场尺度、压力峰值载荷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舵 激波边界层干扰 高超声速流 层流
下载PDF
高超声速热流计算湍流模型性能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翔 阎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7-342,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通过对高超声速来流下双椭球热流计算,综合分析了影响壁面热流预测精度的因素.针对工程上4种常用的湍流模型:BL(Baldwin-Lomax)模型、SA(Spalart-Allmaras)模型、k-ω模型及SST(Shear-Stress Transport)模型,评估...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通过对高超声速来流下双椭球热流计算,综合分析了影响壁面热流预测精度的因素.针对工程上4种常用的湍流模型:BL(Baldwin-Lomax)模型、SA(Spalart-Allmaras)模型、k-ω模型及SST(Shear-Stress Transport)模型,评估了其在高超声速热流预测中的性能,获得了湍流模型下壁面法向网格雷诺数对热流计算的影响规律.此外,对高马赫数下不同后掠角钝舵模型进行热流计算,获得了后掠角对钝舵前缘热流峰值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两方程湍流模型相比一方程和零方程模型更适合高超声速气动热计算,其中SST模型对热流预测精度更高,总体性能更为优异;钝舵驻点线最大热流随后掠角增大呈非单调变化,在后掠角约为22°时热流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热流 湍流模型 钝舵 后掠角
下载PDF
高超声速湍流分离激波运动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世芬 任志远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给出半圆柱前缘舵诱导的高超声速湍流分离激波运动特性。实验气流M数为7.8,单位长度Re数为3.5×107/m。结果表明,随着M数的增加,分离激波两边压力比的平均值加大,但对其用前缘直径无量纲的激波运动区长度和用自... 给出半圆柱前缘舵诱导的高超声速湍流分离激波运动特性。实验气流M数为7.8,单位长度Re数为3.5×107/m。结果表明,随着M数的增加,分离激波两边压力比的平均值加大,但对其用前缘直径无量纲的激波运动区长度和用自由流速度无量纲的激波向上(下)游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分离流 激波运动 钝缘舵 湍流分离
下载PDF
平板上钝缘舵在超声速绕流中的三维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学蓥 王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对于平板上的直立钝缘舵在M_∞=1.79、2.04和2.50的条件下,研究了该平板干扰区中的三维分离特性。着重讨论了钝缘直径、舵面迎角和来流马赫数对主分离线位置和形状的影响。分析了该类三维分离在性态上更强地依赖于无粘流动特性。此外,... 对于平板上的直立钝缘舵在M_∞=1.79、2.04和2.50的条件下,研究了该平板干扰区中的三维分离特性。着重讨论了钝缘直径、舵面迎角和来流马赫数对主分离线位置和形状的影响。分析了该类三维分离在性态上更强地依赖于无粘流动特性。此外,还对分离区内的二次分离发展过程和形态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 边界层干扰 钝缘舵 三维分离
下载PDF
大后掠钝舵高超声速干扰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素循 马继魁 郭孝国 《气体物理》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文章采用热流率测量和纹影拍摄技术,对高超声速层流湍流边界层条件下钝舵干扰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高超声速炮风洞内完成,来流Mach数为6,8.研究结果表明层流与湍流干扰流场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层流状态下干扰流场存在分离,平板干扰... 文章采用热流率测量和纹影拍摄技术,对高超声速层流湍流边界层条件下钝舵干扰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高超声速炮风洞内完成,来流Mach数为6,8.研究结果表明层流与湍流干扰流场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层流状态下干扰流场存在分离,平板干扰区内热流率存在负增量,舵面上存在明显的热流率峰值;湍流状态下干扰流场无分离,干扰对平板干扰区内热流率影响较小,舵面上无明显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 层流 钝舵 热流率
下载PDF
平板上钝舵与单喷流的超声速流耦合干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哲 王军旗 +1 位作者 刘耀峰 倪招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110,共5页
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平板上由钝舵与单股喷流引起的超声速流耦合干扰的流场特性。以喷口距钝舵侧表面的距离为变化参数,根据流场特点,分为强耦合干扰和弱耦合干扰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强耦合干扰时,喷流的弓形激波和分离激波直接撞击到... 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平板上由钝舵与单股喷流引起的超声速流耦合干扰的流场特性。以喷口距钝舵侧表面的距离为变化参数,根据流场特点,分为强耦合干扰和弱耦合干扰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强耦合干扰时,喷流的弓形激波和分离激波直接撞击到钝舵侧表面,激波系的强逆压梯度又引起了钝舵侧表面边界层的大范围分离,在钝舵侧表面形成两个高压区。弱耦合干扰时,喷流引起的激波系并未直接撞击到钝舵,但喷流激波系与钝舵激波系相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 喷流 钝舵 耦合干扰 边界层分离
下载PDF
Effects of sweep angles on turbulent separation behaviors induced by blunt fin
7
作者 Dundian GANG Shihe YI +1 位作者 Feng ZHANG Haibo NIU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90-97,共8页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urbulent separation behaviors induced by blunt fins with different sweep angles at Mach number 6.0.The Nano-particle based Planar Laser Scattering technique(NPLS)was applied to ...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urbulent separation behaviors induced by blunt fins with different sweep angles at Mach number 6.0.The Nano-particle based Planar Laser Scattering technique(NPLS)was applied to visualize the flowfield,complemented by pressure tests.Sweep angles of the fins were 10°,20°,...,60°,with the same leading edge diameter of 10 mm.Fine structures of the interference flowfield induced by blunt fins have been obtained,including the shock systems and vortexes.It was found that the features and shapes of the detached shock depended on sweep angle.When sweep angle<50°,the detached shock appeared as the form of trailing shock,and the supersonic jet with its reflection could be observed.The detached shock would be curved for the 50°and 60°fins and became a transmitted shock.The 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obtain the velocity field from NPLS images,and the extent of the separated region wa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sweep angle.No separation appeared as sweep angle>30°.Two peak values were detected on the centerline pressure distribution.The first peak did not rely on sweep angle,while the second peak valu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weep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nt fin Flow separation Hypersonic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NPLS SIFT
原文传递
Fluctuating Pressure Inside/Outside the Flow Separation Region in High Speed Flowfield 被引量:1
8
作者 Zhao Lei Zhao Xiaojian Li Suxun 《Journal of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年第1期18-26,共9页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interactions of shock wave/turbulence or laminar boundary layer caused by fin-type protuberance, as the lack of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fluctuating pressure loads inside an...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interactions of shock wave/turbulence or laminar boundary layer caused by fin-type protuberance, as the lack of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fluctuating pressure load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laminar or turbulence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region in hypersonic flow. The changes of fluctuating pressure in separation region were focused on in this paper.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existence of fin changes flowfiled on the plate significantly. The laminar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occurs earlier and the separation region is more extensive. Similar flow is observed between a couple of measurement points outside the laminar separation region. Howe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low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eparation region. The level of fluctuating pressure of laminar boundary layer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turbulent case. Even so, in laminar case, the peak fluctuating pressure still reaches a high level. Therefore, the structural influence (damage and/or early fatigue) of fluctuating pressure loads caused by the laminar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should not be ign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separated flow laminar flow blunt fin fluctuating pressure.
下载PDF
高分辨率格式与钝舵绕流数值模拟
9
作者 马汉东 李素循 吴礼义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0-394,共5页
采用Beam-Warming/TVD格式,Roe二阶、三阶以及四阶通量差分分裂格式数值计算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湍流附加粘性采用Baldwin-Lomax模型计算,针对超声速绕钝圆舵流动进行了数值模... 采用Beam-Warming/TVD格式,Roe二阶、三阶以及四阶通量差分分裂格式数值计算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湍流附加粘性采用Baldwin-Lomax模型计算,针对超声速绕钝圆舵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研究,计算给出了流场的详细结构,物面压力分布与实验值符合良好,尤其是Roe三阶格式给出了较好的计算结果,两个超声速回流区以及湍流边界层分离也得到了很好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舵 绕流 激波 湍流边界层 干扰 高分辨率格式
下载PDF
电弧加热试验条件下钝舵表面热环境数值研究
10
作者 李旭东 张杨 +1 位作者 张利嵩 彭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4,共7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钝舵在电弧加热试验中的流场和气动热环境,分析不同来流状态下舵周围流场的特征,以及对应的舵前缘和侧面热流分布规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当仅存在舵前缘斜激波时,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根据...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钝舵在电弧加热试验中的流场和气动热环境,分析不同来流状态下舵周围流场的特征,以及对应的舵前缘和侧面热流分布规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当仅存在舵前缘斜激波时,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根据流场分析结果解释了舵前缘多个局部高热流区和侧面三角形低热流区的成因机理:当喷管出口出现斜激波系时,出现斜激波系与舵前缘边界层的相互干扰,导致干扰区热流变高,从而改变舵前缘热流分布规律。但是由于测量手段的限制,某些流场特征无法在试验结果中体现,导致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不完全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舵 气动热环境 斜激波系 激波 边界层干扰 电弧加热器
下载PDF
蜡纸存贮法在高超声速脉冲风洞舵—锥干扰流场显示中的应用
11
作者 吴松 王世芬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8,38,共4页
简述了蜡纸存贮法在高超声速脉冲风洞锥—舵干扰流场显示中的应用,给出了迎风面内舵周围干扰区立体和平面展开两种油流谱图,揭示了其三维干扰流动的特征。
关键词 激波与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 后掠钝缘舵 流动显示 蜡纸存贮法 高超声速脉冲风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