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瘀热 被引量:112
1
作者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73-276,331,共5页
瘀与热是瘀热形成的病理基础。瘀包括血瘀和瘀血,临床表现为疼痛、发热、皮肤、黏膜的异常、积、肿块、出血;热为六淫病邪之一,临床表现为自觉或他觉的发热。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尤其是疑难病症)发展的一定阶段,许多患者同时... 瘀与热是瘀热形成的病理基础。瘀包括血瘀和瘀血,临床表现为疼痛、发热、皮肤、黏膜的异常、积、肿块、出血;热为六淫病邪之一,临床表现为自觉或他觉的发热。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尤其是疑难病症)发展的一定阶段,许多患者同时表现血热与血瘀并见;而瘀热相搏证是指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热 瘀热相搏证
下载PDF
“瘀”、“毒”从化——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病机 被引量:110
2
作者 史大卓 徐浩 +2 位作者 殷惠军 张京春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05-1108,共4页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传统中医药学多将其病因病机归于"血脉瘀阻"的范畴;但组织坏死、过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远非单一"血瘀"病因所能概括。根据传统中医...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传统中医药学多将其病因病机归于"血脉瘀阻"的范畴;但组织坏死、过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远非单一"血瘀"病因所能概括。根据传统中医"毒"邪病因的认识,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当存在"毒"邪致病或"瘀"、"毒"从化互结致病的病因病机。注重"瘀"、"毒"病因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兼夹、相互从化,探索中医治法方药,对丰富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中医病因学,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血栓形成 血瘀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病因病机的层次关系 被引量:112
3
作者 喻腾云 吴艳华 +1 位作者 孙寒静 江善明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属"中风病"范畴。中医认为,中风的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查阅近代相关文献,将之概括整理,综合各医家学派的观点,认为"元气亏虚为本,气虚生瘀,血瘀生痰,痰郁化火,火极生风,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qu... 缺血性脑卒中属"中风病"范畴。中医认为,中风的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查阅近代相关文献,将之概括整理,综合各医家学派的观点,认为"元气亏虚为本,气虚生瘀,血瘀生痰,痰郁化火,火极生风,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其病理机制,即由"虚、瘀、痰、火、风、气"六端相互作用而致。并据此论述了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层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病因病机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被引量:79
4
作者 于俊生 陈兆昌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51-454,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浊、瘀血、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一要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法用方 ;二要把动脉粥样硬化放在脾、肾、肝等“脏腑失调”这个复杂的“关系网”...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浊、瘀血、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一要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法用方 ;二要把动脉粥样硬化放在脾、肾、肝等“脏腑失调”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 ,从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上来认识其发病机制和辨治规律 ;三是从痰瘀毒论治不可拘泥于热毒 ,要重视阳虚寒凝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注意发现在病理情况下 ,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找出寒热辨证的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痰浊 瘀血 毒邪 痰瘀毒相关 AS
下载PDF
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其中医药治疗的前景探讨 被引量:95
5
作者 郭鱼波 王丽丽 +4 位作者 马如风 赵丹丹 张东伟 陈家旭 牛建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4期768-772,共5页
骨质疏松是一种渐进性的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肝脾肾的亏虚和血瘀均可诱发骨质疏松。其最主要病因是肾虚累及肝脾导致气血不足而血瘀,加上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致使筋脉失养骨枯髓减而致骨痿。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中医对骨质疏松病因病... 骨质疏松是一种渐进性的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肝脾肾的亏虚和血瘀均可诱发骨质疏松。其最主要病因是肾虚累及肝脾导致气血不足而血瘀,加上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致使筋脉失养骨枯髓减而致骨痿。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中医对骨质疏松病因病机的认识,探索了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药的药食同源性和骨质疏松病程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科学研究中医药,合理评价其安全性,是中医药发挥其临床治疗优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痿 脾虚 肾虚 肝虚 血瘀
下载PDF
水蛭、丹参及其复方对血瘀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0
6
作者 李凤文 张立石 +4 位作者 刘红 蔡永春 潘静华 贾晓元 丁家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03-706,共4页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中药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作用 ,进一步为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理 ,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用注射肾上腺素 ,并附加冰浴的方法 ,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 ,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 (CEC)数和血液流变学 ,并...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中药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作用 ,进一步为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理 ,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用注射肾上腺素 ,并附加冰浴的方法 ,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 ,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 (CEC)数和血液流变学 ,并观察灌服大鼠水蛭或丹参及其复方 5d或 10d后的变化。结果 :该血瘀模型 ,具有高度重复性的CEC数增加 ,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增加相并行。服中药的各组 ,CEC数明显减少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结论 :该血瘀模型有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 ,水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 循环内皮细胞 血液流变学 活血化瘀中药 保护作用 水蛭 丹参 研究
下载PDF
比较评价当归川芎配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1
7
作者 李伟霞 唐于平 +3 位作者 郭建明 黄美艳 钱大玮 段金廒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6-811,共6页
目的比较评价当归川芎药对配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和血压积,观察当归川芎配伍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评价当归川芎药对配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和血压积,观察当归川芎配伍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观察当归川芎配伍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最后采用权重系数法将所有指标整合为总活血效应值,来评价当归川芎配伍的总活血化瘀效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升高;PT、AP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川芎单味药及当归川芎药对1:1和1.5:1的水提物、醇提物和先水提后醇提物给药均能降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对PT和APTT时间有显著延长作用,对FIB含量有显著降低作用。提取方法相同时,当归川芎药对1:1醇提物给药组的总活血效应为最好,且川芎单味药的总活血效应优于当归。配比相同的情况下,醇提给药组的总活血效应优于水提和先水提后醇提给药组。结论当归川芎配伍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为揭示当归川芎药对相使配伍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川芎 药对 血瘀 血液流变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痰瘀毒相关论 被引量:79
8
作者 于俊生 王砚琳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3-325,共3页
痰饮、瘀血、毒邪三者之间密切相关。毒能生痰、生瘀 ,痰饮、瘀血蕴久亦可化毒 ,从而形成痰瘀毒交夹的病理状况 ,因此也增加了疾病的急骤性、缠绵性和疑难性。治疗方面 ,既要毒痰瘀三者并治 ,又需分清其孰轻孰重 ,孰先孰后 ,寻因求本 ,... 痰饮、瘀血、毒邪三者之间密切相关。毒能生痰、生瘀 ,痰饮、瘀血蕴久亦可化毒 ,从而形成痰瘀毒交夹的病理状况 ,因此也增加了疾病的急骤性、缠绵性和疑难性。治疗方面 ,既要毒痰瘀三者并治 ,又需分清其孰轻孰重 ,孰先孰后 ,寻因求本 ,抓主要矛盾。在外感热病 ,因毒致痰瘀夹杂者 ,则解毒为主 ,佐以祛瘀化痰 ;在内伤杂病 ,痰瘀蕴久化毒者 ,则活血化痰为主 ,辅以解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饮 瘀血 毒邪 痰瘀毒相关 治则 治法
下载PDF
赤芍总苷对大鼠血瘀证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83
9
作者 王琳琳 丁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2-554,共3页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对大鼠血瘀证及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质量及抑制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刺激和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造成大鼠血瘀证模型,颈总动脉取血测定各项血液指标;采用造成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的方法,测定血栓的湿、干质量。结果赤芍...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对大鼠血瘀证及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质量及抑制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刺激和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造成大鼠血瘀证模型,颈总动脉取血测定各项血液指标;采用造成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的方法,测定血栓的湿、干质量。结果赤芍总苷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延长PT、APTT时间,降低全血黏度(低切),减少血栓的生成。结论赤芍总苷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总苷 血瘀证 活血化瘀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血瘀证动物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0
10
作者 凌小曼 丁虹 +2 位作者 罗顺德 张晓健 张连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4-586,共3页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 (angelicapolysaccharide ,ASP)对血瘀证大鼠的影响。 方法 :采用阿霉素造大鼠血瘀证模型 ,观察当归多糖对血瘀证动物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作用。结果 :当归多糖可明显改善血瘀证大鼠免疫功能 ,其胸腺指数和脾脏...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 (angelicapolysaccharide ,ASP)对血瘀证大鼠的影响。 方法 :采用阿霉素造大鼠血瘀证模型 ,观察当归多糖对血瘀证动物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作用。结果 :当归多糖可明显改善血瘀证大鼠免疫功能 ,其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明显升高 ,免疫球蛋白IgG、IgM、补体C5含量明显升高 ,升高心、脑、肾、胰四脏器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降低心、脑、肾、胰四脏器丙二醛 (MDA)含量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血瘀证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免疫球蛋白 超氧化物歧化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血瘀证关系探讨 被引量:43
11
作者 何玲 胡荫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7期40-42,共3页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which is very difficult to be treated belons to “Bi Zheng” (impediment pattern) in TCM.As the cause of RA can lead to blood stasis in network vessels and blood stasis can occur during the c...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which is very difficult to be treated belons to “Bi Zheng” (impediment pattern) in TCM.As the cause of RA can lead to blood stasis in network vessels and blood stasis can occur during the course of RA,there are great relations between RA and blood stasis of network vessels.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s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RA are pain,swelling,local node and ecchymoisis.The blood stasis that runs through the course of RA is both the cause and pathomachanism of 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瘀证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 被引量:66
12
作者 张永文 韩康生 程燕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6期561-564,共4页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于素体阴虚,复因病久失治,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所致,其病机主要为阴虚血瘀,病理可概括为虚和瘀,虚为气阴亏虚,瘀为瘀血阻络,因虚致瘀,虚瘀错杂,以虚为本,以瘀为标,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于素体阴虚,复因病久失治,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所致,其病机主要为阴虚血瘀,病理可概括为虚和瘀,虚为气阴亏虚,瘀为瘀血阻络,因虚致瘀,虚瘀错杂,以虚为本,以瘀为标,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滋阴润燥、活血通络为其治疗大法,活血通络是治疗的基本法则,临床多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阻络证及肝肾亏虚证等分型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因病机 瘀血阻络 活血通络
下载PDF
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源流考 被引量:64
13
作者 卢红蓉 杜松 胡镜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11-815,共5页
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其中虽没有提出痰瘀互结之名,但有"汁沫与血相摶"等痰瘀互结的论述;东汉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痰饮""瘀血"之名,自此,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期;隋、唐、宋不同时... 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其中虽没有提出痰瘀互结之名,但有"汁沫与血相摶"等痰瘀互结的论述;东汉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痰饮""瘀血"之名,自此,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期;隋、唐、宋不同时期医家对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发展,元代朱丹溪明确提出了"痰挟瘀血",标志着痰瘀互结证治理论的成熟。明清医家继承并发挥了朱丹溪痰瘀互结的思想,将痰瘀互结证分为痰挟瘀血和瘀血挟痰两类,并用痰瘀互结理论解释临床多种疾病。至清代痰瘀互结证治理论已渐臻完善,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痰瘀互结证"已作为规范证候名使用于临床,是临床各科疑难杂症的重要病机。为提高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治水平,今后尚需对痰瘀互结证病因病机、演变规律、辨证方法、生物学基础进行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证 源流 痰浊 瘀血
原文传递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与中药用药规律系统综述 被引量:61
14
作者 赵姣姣 董建业 +4 位作者 柴丽丽 杜晨光 丁培杰 王志文 董玉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主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证型分布与中药用药特点现代文献。[资料来源]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检索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同时追溯纳入文献参考文献。[选择文献量及依据]中文临床研究或个人经验。1研究对象... [主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证型分布与中药用药特点现代文献。[资料来源]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检索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同时追溯纳入文献参考文献。[选择文献量及依据]中文临床研究或个人经验。1研究对象:冠心病心绞痛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胸痹心痛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2干预措施:辨证分型治疗、中药治疗。排除文章虽然名称不同,但内容雷同,或者一文多投的以一篇计;综述性文献;动物试验类文献;药理研究类文献;中药外敷、足疗、针灸等非中药口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文献。[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咨询第三方协助判定。采用资料提取表,提取内容:1文献名。2年份。3病例数。4证型。5方剂。6药物组成。采用SPSS18.0软件对Excel2007数据库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运用频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主要是证型、用药)进行分析。[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文献128篇。初检文献17701篇,第二次检索筛选出相关文献330篇;第三次手工检索,细读文献,根据排除标准、逐一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纳入数据库的文献共128篇,包括89篇临床研究类文献,39篇个人经验类文献。证型分布规律:病例数分布和证型分布都以气虚血瘀证最多。中药用药特点:1药物类别使用频率补益药最多;药物使用频率丹参最多。2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10个因子,将这10个因子进行聚类分析获得7个聚类方。冠心病心绞痛证型分布以虚实夹杂最多,中药用药特点以补益药使用最频繁。关联性:C1:心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胸痹 心痛 证型分布 中药用药特点 现代文献 心血瘀阻 痰阻心脉 气虚血瘀 心肾阴虚 气滞血瘀 阳气虚衰 心血瘀阻 桃红四物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六君子汤 天王补心丹 血府逐瘀汤 桂枝甘草汤 补阳还五汤 循证医学 系统综述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证候初探 被引量:44
15
作者 邹旭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防治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PTCA)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分析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观察 12 0例PTCA术后再狭窄 (RS)的病例 ,PTCA术及支架植入术按常规标准方法进行 ,中医证候参照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证候标准。...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防治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PTCA)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分析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观察 12 0例PTCA术后再狭窄 (RS)的病例 ,PTCA术及支架植入术按常规标准方法进行 ,中医证候参照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证候标准。【结果】气虚痰瘀证 78例 ,占 6 5 % ;阴虚痰瘀证 13例 ,占 11% ;痰瘀内阻证 2 9例 ,占 2 4 %。【结论】本观察印证了邓铁涛教授的学术思想 ,大多数PTCA术后再狭窄患者的中医证候为气虚痰瘀证。以益气化痰活血为主的中药治疗可能是防治RS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心气虚 痰证 血瘀 冠状动脉疾病 中医病机
下载PDF
从中医“瘀”“热”“毒”浅析活血清营解毒法治疗冠心病胸痹的理论依据 被引量:59
16
作者 李鑫辉 黄淼鑫 +4 位作者 杜建芳 李雅婧 肖青 许福丽 郭晨鹤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随着冠心病胸痹病因病机的深入研究,对"瘀""热""毒"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拓展。临床观察表明,瘀热壅毒、毒损心营是引发冠心病胸痹的重要机制之一。瘀热之邪壅塞体内,蕴结日久可化生成毒,进而毒损心络,灼伤营... 随着冠心病胸痹病因病机的深入研究,对"瘀""热""毒"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拓展。临床观察表明,瘀热壅毒、毒损心营是引发冠心病胸痹的重要机制之一。瘀热之邪壅塞体内,蕴结日久可化生成毒,进而毒损心络,灼伤营血,耗损心营,痹阻心脉,引发冠心病胸痹。因此,应用活血通络、清营解毒法治疗冠心病胸痹取得一定疗效。本文阐述中医"瘀""热""毒"与冠心病胸痹发生发展的联系,并对应用活血通络、清营解毒法治疗瘀热壅毒、毒损心营引发的冠心病胸痹进行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活血清营解毒 瘀血 热毒
原文传递
中医理论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被引量:59
17
作者 王少君 李艳 +1 位作者 刘红 刘振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044-1048,共5页
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肾主骨,生髓"方面,其理论的阐述与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探讨传统中医学古代理论和现代研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加强中医... 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肾主骨,生髓"方面,其理论的阐述与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探讨传统中医学古代理论和现代研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加强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骨质疏松症机制的研究,提高中医药治疗治骨质疏松症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骨质疏松症 血瘀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血瘀与骨代谢关系研究 被引量:58
18
作者 任之强 阎晓霞 +3 位作者 晋大祥 庄洪 丁金勇 马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38-1840,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肾虚血瘀"证患者不同年龄段血细胞参数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探讨血瘀与骨代谢相关性。方法: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每10岁分为1组,共分3组,检测所有患者血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 目的:通过检测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肾虚血瘀"证患者不同年龄段血细胞参数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探讨血瘀与骨代谢相关性。方法: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每10岁分为1组,共分3组,检测所有患者血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配宽度(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配宽度(PDW)]、骨代谢标志物(P1NP、β-CTx)、骨密度(BMD),将患者年龄、血细胞参数、BMD、骨代谢标志物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患者血瘀指标与年龄、BMD和P1NP均有显著相关性:MCV与年龄呈低度正相关,r=0.257,P<0.05;PDW与BMD呈低度负相关,r=-0.274,P<0.05;RDW-cv与P1NP呈中度正相关,r=0.431,P<0.01。结论:POP患者血瘀引起骨代谢异常,骨转换和骨量丢失加快,发生骨质疏松。血瘀与骨代谢关系密切,是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血瘀 血细胞参数 骨代谢标志物 骨密度
原文传递
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9
作者 任之强 庄洪 晋大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9-574,共6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中医认为OP的发生与肾虚血瘀密切相关,补肾活血方药在治疗OP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历代医家依据肾主骨理论辨证施治时大多偏重于使用补肾药,却忽视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目前活血化瘀药物多作为配合应用,处于从属地位,研究提示活血化瘀中药治疗OP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活血化瘀法治疗O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血瘀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合四逆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PGE_2、PGF_(2α)、β-E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5
20
作者 聂超凤 严金婵 +2 位作者 廖旭日 黄少 罗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4期1515-1517,1557,共4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合四逆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素E_2(PGE2)、前列腺素F_(2α)(PGF_(2α))、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合四逆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素E_2(PGE2)、前列腺素F_(2α)(PGF_(2α))、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少腹逐瘀汤合四逆汤,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腹痛改善状况,检测患者前列腺素和β-EP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GE2和β-EP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PGF_(2α)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GE2、PGF_(2α)及β-EP含量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合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通过调节子宫生殖内分泌系统,改善子宫功能活动和盆腔局部血液循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型 少腹逐瘀汤 四逆汤 前列腺素 β-内啡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