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医病机浅识 被引量:44
1
作者 谢连娣 刘洋 +1 位作者 周琨 吴旸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9-3141,共3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医病机包括气虚、血瘀、痰饮不同的病理过程。气虚导致血瘀和痰饮的形成,血瘀和痰饮导致气虚程度进一步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液供应骤然停止,失去了血液的濡养和运载;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栓堵塞血液的正常运行,邪...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医病机包括气虚、血瘀、痰饮不同的病理过程。气虚导致血瘀和痰饮的形成,血瘀和痰饮导致气虚程度进一步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液供应骤然停止,失去了血液的濡养和运载;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栓堵塞血液的正常运行,邪正交争,正气损伤;再灌注时突然过多的血液等待运送到组织远端,增加心脏的负担,均导致气虚的形成。心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造成微血管栓塞,形成"血瘀"。气虚血瘀可以导致水液代谢受到影响,水液留聚,形成"痰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医病机 气虚 血瘀 痰饮
原文传递
气虚血瘀水停在慢性心衰实质研究探讨 被引量:30
2
作者 解海宁 张艳 +3 位作者 胡晓虹 董波 宋婷婷 王艳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603-2604,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有许多医家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并形成了很多学说。本文旨在从传统中医角度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气虚、血瘀、水停三方面对慢性心衰的实质,病因以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慢性心衰 气虚 血瘀 水停
下载PDF
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辛丽敏 李楠 王雪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4-339,共6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收集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血竭或复方血竭制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资料,采用Cochrane手册偏倚风险评估表对文献进行评价,并应用GRADE系统对... 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收集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血竭或复方血竭制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资料,采用Cochrane手册偏倚风险评估表对文献进行评价,并应用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和等级推荐来分级,利用RevMan5.1.7.0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501例病例,GRADE系统的推荐分级为低等级,推荐强度为弱推荐。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独立试验间无明显的异质性,合并效应值RR=1.13,95%CI为[1.03,1.24],z=2.67,P<0.05,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显示评价结果比较稳定;文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 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2009-2018年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保留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葛立华 周载鑫 +3 位作者 顾海慧 程小林 余凤秀 钱宝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940-94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某血站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情况,探讨保留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策略,为进一步加强单采血小板献血志愿者的保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等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8年上海某血站的血小板单采工作状况,比...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某血站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情况,探讨保留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策略,为进一步加强单采血小板献血志愿者的保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等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8年上海某血站的血小板单采工作状况,比较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动机、采血者服务等对献血者献血意愿和再次献血行为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对固定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固定献血人群中女性比例较高,医护人员良好的服务是促进固定献血者保留的重要因素,献血者时间和地点的改变是影响成分献血的主要因素,提高献血者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有效的再招募手段。结论通过献血宣传、精准服务以及后期交流等方式可以提高对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单采血小板 志愿者 保留
下载PDF
中药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群 冷玉杰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10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脾胃科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主要诊断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血竭保留灌肠。结束... 目的观察中药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脾胃科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主要诊断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血竭保留灌肠。结束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内镜活动指数的改善情况,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腹泻、便黏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内镜活动指数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内镜活动指数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血竭具有活血止血、破瘀止痛、去腐生肌敛疮之功效,可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也可增加血流量,改善肠黏膜血液循环。应用血竭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可直达病所,通过直肠直接进入血循环,使药物得到更好吸收,避免了对损害肝脏及胃肠道刺激,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亦使药量得到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 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内镜活动指数
下载PDF
《伤寒论》攻瘀三方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浩迪 萧至健 王新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仲景使用攻瘀三方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及抵当丸的思路。[方法]搜集历代注家对有关攻瘀三方条文的解释及方解并进行分析整理,结合《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训诂学知识及个人体会,总结仲景使用三方的本意。[结果]桃核承气汤主以... [目的]探讨仲景使用攻瘀三方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及抵当丸的思路。[方法]搜集历代注家对有关攻瘀三方条文的解释及方解并进行分析整理,结合《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训诂学知识及个人体会,总结仲景使用三方的本意。[结果]桃核承气汤主以泻热而次于化瘀,主治邪热由表陷里,与血初结而出现之少腹急结,其人如狂之证;抵当汤为攻坚逐瘀之峻剂,主治瘀热深结而出现之少腹硬满,其人发狂,喜忘,身黄,脉沉而微之蓄血重证;抵当丸为抵当汤之轻剂,主治蓄血之轻者。[结论]比较攻瘀三方,当以"浅深"二字区别桃核承气汤证与抵当汤证、以"轻重"二字区分抵当汤及抵当丸,较之近世以"轻重"区分前二者、"缓急"分别后二者,庶几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 抵当丸 伤寒论 蓄血证 不可余药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内毒素、血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林昌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7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内毒素、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MH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MHE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乳果糖保留灌... 目的:探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内毒素、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MH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MHE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乳果糖保留灌肠,观察组加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内毒素、血氨水平及数字连接试验结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毒素、血氨水平、N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中施以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的内毒素、血氨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氨 内毒素 肝性脑病 轻微型 保留灌肠治疗 大黄煎剂
下载PDF
从“气、血、水”三因素探讨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 被引量:8
8
作者 王静 朱海燕 +4 位作者 赵明镜 孔令旗 杨青澍 刘博 常佩芬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5-58,共4页
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是临床常见的、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基于“气、血、水”三因素的生理病理关系,探讨该病的病机及治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气虚”“血瘀”“水饮”的病理演变,剖析其与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出现水肿、尿少的关系... 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是临床常见的、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基于“气、血、水”三因素的生理病理关系,探讨该病的病机及治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气虚”“血瘀”“水饮”的病理演变,剖析其与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出现水肿、尿少的关系,并提出补益正气当为本病基本治则,治疗需重视活血行血,利水消肿是必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利尿剂抵抗 气虚 血瘀 水饮 中医治疗
原文传递
从肺主治节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中医辨治思路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芊芊 付义 付兴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905-1910,共6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临床的常见症,也是急危重症之一,中医药在其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分析中医理论中肺对气、血、水的治节作用,并结合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基础、症状及病理生理特征等,认为...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临床的常见症,也是急危重症之一,中医药在其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分析中医理论中肺对气、血、水的治节作用,并结合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基础、症状及病理生理特征等,认为HPH的病程演变即是肺对气、血、水的治节逐步失职的过程。HPH患者发病以气虚为基础,气虚、血瘀、水停为其重要病机。HPH早期以气虚为主,病位在肺,兼有瘀血痰浊内生,治疗重在益气,恢复肺对“气”的治节作用;晚期以血瘀、水停为主,由肺及心,以水饮泛溢为急,亦兼有气虚,治疗以活血化瘀、利水逐饮为主,重在恢复肺对“血、水”的治节作用。临证应重视肺对气、血、水的治节作用,把握患者病程演变中的气虚、血瘀、水停病机间的动态演变,分期、辨证施治以恢复肺主治节之职,提高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肺主治节 气虚 血瘀 水停 益气 活血化瘀 利水逐饮
原文传递
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探析“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 被引量:2
10
作者 翟智慧 张艳 +2 位作者 张楠 何晓腾 张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28-30,共3页
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范畴,五行之间存在生克乘侮关系,运用中医学的五行生克对疾病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确立治法,对疾病的防治与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提出了“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的发生及演变规律,治以... 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范畴,五行之间存在生克乘侮关系,运用中医学的五行生克对疾病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确立治法,对疾病的防治与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提出了“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的发生及演变规律,治以益心复脉、健脾补肾、活血利水为基本治法,使得心、脾、肾三脏互相制衡协调,为其临床治疗心衰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学说 “心-脾-肾”同治 慢性心衰 血瘀 水饮
下载PDF
徐学义增液行舟辨证治疗老年便秘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瑞 颜勤 徐学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2-13,共2页
徐学义教授认为年老肾阳衰惫,肾精匮乏,肝血不足,精亏血少,润肠无源,阳气衰微,无力运气通便,发为老年便秘,分为食积型、肾虚型、肺虚型、顽固型;治疗主张"增液行舟"为主,当先调畅气机,水精四布,五津并行,六腑虽以通为用,不可... 徐学义教授认为年老肾阳衰惫,肾精匮乏,肝血不足,精亏血少,润肠无源,阳气衰微,无力运气通便,发为老年便秘,分为食积型、肾虚型、肺虚型、顽固型;治疗主张"增液行舟"为主,当先调畅气机,水精四布,五津并行,六腑虽以通为用,不可滥用攻下,一味强调峻猛之药攻下,虽可得效一时,但贻祸不浅,多配伍肉苁蓉、当归等,补血润肠,养血润燥,从脾肺入手,调其津液、气机,泻药中病即止,辨证基础上酌加专药,调畅情志,纠正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是治便秘之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便秘 虚秘 增液行舟 调畅气机 补血润肠 食积 肾虚 肺虚 顽固型 调畅情志 徐学义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程丑夫教授辨治气滞血瘀水停型冠心病心力衰竭经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邓媛妮 程丑夫 黎鹏程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10-612,共3页
冠心病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胸痹""痰饮""心水"等范畴,程丑夫教授认为部分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气、血、水三者互结,情志失调是重要原因,血瘀为中心病理环节,水饮内停为必然结果,辨证为气滞血瘀水停证,... 冠心病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胸痹""痰饮""心水"等范畴,程丑夫教授认为部分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气、血、水三者互结,情志失调是重要原因,血瘀为中心病理环节,水饮内停为必然结果,辨证为气滞血瘀水停证,以调气活血利水为治法,创柴葶丹参饮以治之,取得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气滞 血瘀 水停 柴葶丹参饮 程丑夫
下载PDF
王行宽从肝论治心胀经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建民 姚福胜 +1 位作者 田晶 张稳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1579-1582,共4页
本文论述王行宽教授从“痰、瘀、郁”病机立论,运用“杂病治肝,肝心同治”思想论治心胀经验。王行宽认为本病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心阳、气营亏虚,标实为痰湿、瘀血、气郁夹杂,且标实决定了本病的变证。本病位在心,涉及肝、脾等脏,而... 本文论述王行宽教授从“痰、瘀、郁”病机立论,运用“杂病治肝,肝心同治”思想论治心胀经验。王行宽认为本病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心阳、气营亏虚,标实为痰湿、瘀血、气郁夹杂,且标实决定了本病的变证。本病位在心,涉及肝、脾等脏,而“肝”与本病发展密切相关。依据“痰、瘀、郁”病机不同,将心胀分为初、中、后三期,以“益气养营,疏肝理气,化痰祛瘀”为总的治则,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行宽 痰、瘀、郁 肝心同治 心胀 扩张型心肌病
下载PDF
吉益南涯先生运用仲景方治病的经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炳钧 秦玉龙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19-220,共2页
吉益南涯为日本古方派代表,临证擅以"气血水"辨治疾病。水气所致郁冒,其用苓桂术甘汤健脾利水;水血结滞而为鼓胀,其用当归芍药散益血活血除水之气;热与血搏证如狂,其用桃核承气汤破瘀逐血;疫病误治血蓄中焦,亦用桃核承气汤逐... 吉益南涯为日本古方派代表,临证擅以"气血水"辨治疾病。水气所致郁冒,其用苓桂术甘汤健脾利水;水血结滞而为鼓胀,其用当归芍药散益血活血除水之气;热与血搏证如狂,其用桃核承气汤破瘀逐血;疫病误治血蓄中焦,亦用桃核承气汤逐血泄热;水结胸胁而见口吃,其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疏利少阳并温化水饮。谨守病机,相宜施治,或立见成效,或积渐成功,皆宗仲景而为后世准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益南涯 气血水 郁冒 鼓胀 蓄血 口吃 柴胡桂枝干姜汤
下载PDF
扬州市无偿献血者屏蔽归队策略探讨及跟踪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恩勇 孙海英 +1 位作者 焦玉东 郭铭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66-769,共4页
目的探讨扬州市无偿献血者屏蔽归队策略,优化献血者招募保留策略。方法按照检测方法学的不同分为街头初筛胶体金HBsAg、TP反应性献血者和以往献血ELISA法(HBsAg、抗-HCV、TP、抗-HIV)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初筛胶体金法HBsAg、TP反应性... 目的探讨扬州市无偿献血者屏蔽归队策略,优化献血者招募保留策略。方法按照检测方法学的不同分为街头初筛胶体金HBsAg、TP反应性献血者和以往献血ELISA法(HBsAg、抗-HCV、TP、抗-HIV)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初筛胶体金法HBsAg、TP反应性献血者,屏蔽归队以本血站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处理;以往献血因ELISA法(HBsAg、抗-HCV、TP、抗-HIV)单试剂反应性屏蔽献血者,除本血站进行检测外,标本还送江苏省血液中心进行进一步确认,屏蔽归队结果最终以省血液中心确认结果进行处理。结果初筛胶体金法反应性献血者送检者中有33. 47%的献血者经ELISA法双试剂检测为阴性;以往ELISA法单试剂反应性屏蔽献血者跟踪检测中符合归队条件的献血者182例,占总送检标本37. 22%。结论对初筛胶体金法及以往ELISA法反应性屏蔽献血者采取积极的屏蔽归队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和可行的,既可挽回一部分的献血者,保障献血者的献血权利,又能减少对献血者的身心伤害和献血纠纷,利于采供血机构与献血者的沟通回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屏蔽 保留 归队 跟踪调查
下载PDF
刘凤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病机探索与辨治思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晓涛 李培武 +4 位作者 杨泽虹 安金琪 黄远程 文艺 刘凤斌(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880-1885,共6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胃病,属于胃癌前病变。刘凤斌教授及其团队历经3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脾虚为本,气血湿为标,瘀毒为变”是CAG“炎-癌”转化的病机演变特点。脾胃虚弱为CAG发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胃病,属于胃癌前病变。刘凤斌教授及其团队历经3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脾虚为本,气血湿为标,瘀毒为变”是CAG“炎-癌”转化的病机演变特点。脾胃虚弱为CAG发病的始动因素,贯穿疾病始终;气滞、血瘀、湿阻为CAG“炎-癌”转化的触发和加重因素;瘀毒的形成是CAG进展和转变的关键。辨治应遵循“证镜结合,分期论治”的原则,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宏观和微观辨证相补充;健脾扶正需贯穿始终。CAG早期阶段(胃黏膜以轻中度萎缩伴或不伴轻度肠上皮化生),其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伴有气滞、湿阻、血瘀病理因素,治疗以健脾清热、理气活血为基本治法;CAG晚期阶段(胃黏膜重度萎缩伴或不伴中重度肠上皮和/或轻中度上皮内瘤变),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痰瘀互结、胃络瘀毒,治疗以扶正散结、通络解毒为基本治法,从而构筑中医药阻断胃“炎-癌”转化的整体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癌”转化 中医病机 脾胃虚弱 气滞 血瘀 湿阻 辨治思路 刘凤斌
原文传递
从“虚气留滞”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代谢障碍
17
作者 班高亚 范苗苗 刘舜禹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182-1186,共5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为虚实夹杂之证,宗气亏虚是其本,血瘀、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是其标。血糖、血脂来源于水谷之精,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基础,也是宗气产生的基础,其代谢异常,导致宗气亏虚,心阳虚损。宗气推动无力,...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为虚实夹杂之证,宗气亏虚是其本,血瘀、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是其标。血糖、血脂来源于水谷之精,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基础,也是宗气产生的基础,其代谢异常,导致宗气亏虚,心阳虚损。宗气推动无力,形成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痰湿、瘀血留滞,相互胶结,生为浊毒,浊毒一方面持续损伤五脏、脉络及气血,另一方面其性顽固,难以根除。宗气亏虚无以运化血液,导致血瘀脉中,甚者溢于脉外。久瘀导致新血不生,进一步加重气虚;痰浊水饮之邪停聚于脏腑,影响五脏功能。脾受困难以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升清不及,肺受损则影响清气的吸入及宗气输布。“虚气”与“留滞”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导致DCM及代谢障碍逐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代谢障碍 “虚气留滞” 宗气亏虚 血瘀 水湿 痰饮
下载PDF
龙血竭混合溶液保留灌肠预防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晓洁 周业琴 谭榜宪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2529-2531,共3页
目的:探讨龙血竭胶囊、锡类散、甲硝唑、地塞米松四种药物混合保留灌肠预防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接受3DCRT技术照射的6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仅行单纯放疗;处理组为... 目的:探讨龙血竭胶囊、锡类散、甲硝唑、地塞米松四种药物混合保留灌肠预防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接受3DCRT技术照射的6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仅行单纯放疗;处理组为放疗+预防性药物保留灌肠,灌肠剂为龙血竭胶囊+锡类散+甲硝唑+地塞米松,2-3次/周,直至放疗结束。结果:处理组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时间上,处理组也较对照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龙血竭胶囊+锡类散+甲硝唑+地塞米松混合灌肠液能够预防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 中西医结合 保留灌肠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下载PDF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50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海雷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2期1755-1757,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汤,对照组进行基本的西医治疗,应用螺内酯100mg/d、呋塞米40mg/d,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腹胀、...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汤,对照组进行基本的西医治疗,应用螺内酯100mg/d、呋塞米40mg/d,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腹胀、纳差、乏力及小便量少等症状,且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总有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益气活血利水 臌胀 气虚 血瘀 水停
下载PDF
Effects of a carbohydrate-electrolyte beverage on blood viscosity after dehydration in healthy adults 被引量:1
20
作者 CHANG Cui-qing CHEN Yan-bo CHEN Zhi-min ZHANG Lan-t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2期3220-3225,共6页
Background The consumption of carbohydrate-electrolyte beverages (CEs) has been known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plain water for recovery from dehydration. This phenomenon suggests that the ingestion of CEs after deh... Background The consumption of carbohydrate-electrolyte beverages (CEs) has been known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plain water for recovery from dehydration. This phenomenon suggests that the ingestion of CEs after dehydration is better than water for maintaining body fluid and plasma volume, and for the recovery from hemoconcentration and high blood viscosity as well. High blood viscosity causes infarction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his study, CE was compared with water and tea for the ability to reduce increased blood viscosity after dehydration. Methods A crossover random 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ree beverages for rehydration and decreasing of blood viscosity. Following exercise-induced dehydration of 2.2% of body weight in a permanent warm environment, 10 male subjects rested in a thermoneutral environment for 3 hours (rehydration period, REP). The subjects ingested test beverages equal to their body weight loss during the first 20 minutes in REP. Blood and urine samples were obtained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s to assess the rehydration effect. Results The change in blood viscosity at a shear rate of 5/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CE ((-1.66±0.21) mPa.s) in comparison to water ((-0.95±0.26) mPa.s) or tea ((-0.92±0.14) mPa.s) at 60th minute during the REP. The fluid reten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for CE ((77.0±3.9)%) than water ((61.2±3.4)%) and tea ((60.5±3.7)%) for 3 hours of rest in REP. Conclusions The recovery from high blood viscosity induced by dehydration was higher with CE consumption than with water or te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E is useful for normalizing increased blood viscosity due to exercise-induced dehyd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hydrate-electrolyte beverages blood viscosity HEMOCONCENTRATION plasma volume fluid reten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