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压力量训练:释义及应用 被引量:49
1
作者 徐飞 王健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80,共10页
加压力量训练是在加压限制或短时间断性阻断静脉血流量的情况下,以较小的练习强度刺激肌肉生长、改善肌肉功能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加压力量训练的方法、原理及作用机制,系统评述其在运动健身、竞技训练、损伤康复和航天领域的应用研究进... 加压力量训练是在加压限制或短时间断性阻断静脉血流量的情况下,以较小的练习强度刺激肌肉生长、改善肌肉功能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加压力量训练的方法、原理及作用机制,系统评述其在运动健身、竞技训练、损伤康复和航天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加压力量训练:1)可作为大强度抗阻训练的补充手段以改善肌肉收缩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和改善骨健康;2)对于损伤康复可能有良性效果,但尚不能确定有利于提高精英运动员的竞技成绩;3)可考虑作为新型锻炼防护手段以对抗宇航员在轨时的失重生理效应,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据。未来研究应致力于建立加压训练剂量与健康收益的量效关系并确立其临床应用标准、开展纵向研究以进一步评价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强机制研究以深化其应用和推广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力量训练 血流限制 抗阻训练 运动强度 肌肉肥大 肌肉力量
下载PDF
高水平男子手球运动员下肢加压力量训练效果实证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王明波 李志远 +3 位作者 魏文哲 赵之光 陈冲 黄俊朋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分析8周下肢加压力量训练对手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下肢爆发力、运动表现和能量代谢系统的影响,并对比加压力量训练与传统高强度训练效果的异同。方法:选取18名男子手球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9人采用加压力量训练,... 目的:探讨、分析8周下肢加压力量训练对手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下肢爆发力、运动表现和能量代谢系统的影响,并对比加压力量训练与传统高强度训练效果的异同。方法:选取18名男子手球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9人采用加压力量训练,对照组9人采用传统高强度训练,在开始训练前、4周和8周后进行前测、中测和后测。测试内容包括,等速肌力指标、纵跳高度等下肢爆发力指标、最大摄氧量等有氧代谢指标以及最大无氧功等无氧代谢指标。测试前、中、后的内容、测试人员与仪器均相等。结果:1)8周训练后,加压组左、右膝屈曲峰力矩显著增大(P<0.05);2)4周训练后,加压组半蹲跳和叉腰下蹲跳高度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半蹲跳高度显著增加(P<0.05);3)4周训练后,加压组最大无氧功显著增加(P<0.05),30 m加速跑用时显著缩短(P<0.05);4)4周和8周训练后,加压组和对照组T灵敏性测试用时均显著缩短(P<0.05),且8周后加压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5)8周训练后,加压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加压力量训练对手球运动员等速肌力,下肢爆发力,有氧、无氧代谢能力的部分指标影响效果与传统高强度抗阻训练相当,并在提升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和无氧功、股后肌群力量、纵跳能力、短时冲刺跑和灵敏素质等方面优于传统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训练 血流限制 高水平手球运动员 能量代谢系统 下肢力量
下载PDF
血流限制性运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奇 李蕊 +4 位作者 罗昌禄 杨震 田家亮 帅胜斌 刘亚斌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探索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进行血流限制性运动(BFR)训练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膝关节ACL断裂重建术后患者36例,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两组患者均按照ACL重建术康复常规方案进行训练,观察组... 目的探索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进行血流限制性运动(BFR)训练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膝关节ACL断裂重建术后患者36例,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两组患者均按照ACL重建术康复常规方案进行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每周增加2次BFR训练,连续3个月。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等速肌力测试对股四头肌肌力和横截面积进行测量。结果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等速肌力测试值及股四头肌横截面积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等速肌力测试的伸膝峰力矩、H/Q比值、伸膝相对峰力矩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另外,股四头肌横截面积较对照组增大(P<0.05)。结论 BFR训练对膝关节ACL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股四头肌肌力明显提高,为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性运动 前交叉韧带 股四头肌横截面积 股四头肌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
下载PDF
低强度抗阻运动中不同程度的血流限制对血清生长激素和睾酮分泌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卓倩 魏文哲 +3 位作者 赵之光 孙科 高伟 肖卓威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3,共6页
目的近些年来,加压训练因其显著的增肌效果而受到关注。但是,不同程度的血流限制对生长激素、睾酮等与增肌效果密切相关的合成类激素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为此,观察了普通人在4种不同血流限制压力条件下,训练前后血清生长... 目的近些年来,加压训练因其显著的增肌效果而受到关注。但是,不同程度的血流限制对生长激素、睾酮等与增肌效果密切相关的合成类激素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为此,观察了普通人在4种不同血流限制压力条件下,训练前后血清生长激素、睾酮等激素的变化,为今后进行加压训练时选择适宜压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10名健康成年男性为实验对象,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间点,分别在上肢0 mmHg、下肢0 mmHg(对照组),上肢100 mmHg、下肢140 mmHg(低压组),上肢140 mmHg、下肢180 mmHg(中压组),上肢180 mmHg、下肢220 mmHg(高压组)4种压力条件下,进行4组30%1RM的深蹲、屈臂、伸臂运动。每组均要求尽力完成30次(如完不成则做到力竭为止)。在运动前后测量上肢围度,并取肘静脉血测量生长激素和睾酮。而在运动后第2 min测指血血乳酸浓度,并记录主观疲劳度。结果1)3个加压组完成的总负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压组显著低于低压组和中压组(P<0.05),而后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2)各组间运动后血乳酸无显著差异,但3个加压组上肢放松围变化幅度和主观疲劳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高压组的放松围变化显著低于低压组和中压组,高压组的主观疲劳度显著高于低压组和中压组P<0.05),而后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3)运动后,4组的生长激素均显著增加(P<0.001)。其中,3个加压组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低压组和中压组显著高于高压组(P<0.05),而低压组和中压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对照组(的血睾酮)在运动前后无显著变化,而3个加压组均显著上升(P<0.05),但相互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以普通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的低强度抗阻加压运动中,上肢压力为100~140 mmHg,下肢压力为140~180 mmHg的血流限制条件下,肌肉肿胀效应更加显著,生长激素、血睾酮等与增肌效果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训练 血流限制 生长激素 睾酮 乳酸 肌肉围度
下载PDF
下肢低强度加压训练中血流受限部位和未受限部位肌肉活动的差异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科 魏文哲 赵之光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19,共6页
目的:比较下肢低强度加压训练中血流受限的大腿前侧和血流未受限的臀部、腰部肌肉肌电活动的差异,明确下肢加压训练对相邻肌肉影响的范围。方法: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平均年龄33.5±4.9岁,身高176.7±3.4 cm,体重78.7±3.3 k... 目的:比较下肢低强度加压训练中血流受限的大腿前侧和血流未受限的臀部、腰部肌肉肌电活动的差异,明确下肢加压训练对相邻肌肉影响的范围。方法: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平均年龄33.5±4.9岁,身高176.7±3.4 cm,体重78.7±3.3 kg。在加压和不加压(对照)条件下进行了4组硬拉练习,第1组为30次,其余均为15次。阻力为最大硬拉静力力量的20%。在加压条件下,使用专用充气绑带固定在大腿近端,并加压200 mmHg。在最大力量测试和正式练习中,采集右侧竖脊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并获得振幅均方根(RMS),以各组运动中RMS与最大静力RMS的比值为标准值。结果:在整体运动中,加压条件下股二头肌、臀大肌RMS的标准值显著大于不加压时(P<0.05),竖脊肌则无显著差异(P>0.05)。在4组练习过程中,加压组的3块肌肉均表现出逐组递增的现象,第4组与第1组相比,增加幅度分别为15.0%,24.5%和31.5%。加压组臀大肌和股二头肌RMS标准值与运动组数的交互作用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肌肉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强度硬拉加压训练可使血流受限和未受限的原动肌激活程度增大,但未能增大血流未受限的躯干协同肌的激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训练 血流限制 硬拉 肌电 效果转移
下载PDF
抗阻训练中运动肌血流限制对肥胖者体成分及胰岛素敏感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巍 李娟 +3 位作者 陈庆合 尚宁宁 杨洪涛 高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低负荷抗阻训练中运动肌血流限制对肥胖者体成分及胰岛素敏感度的影响。方法:19名男性肥胖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G,n=6)、单纯抗阻训练组(EG,n=6)及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组(ERG,n=7),EG组和ERG组进行18周、3次/周的抗阻(20%1... 目的:探讨低负荷抗阻训练中运动肌血流限制对肥胖者体成分及胰岛素敏感度的影响。方法:19名男性肥胖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G,n=6)、单纯抗阻训练组(EG,n=6)及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组(ERG,n=7),EG组和ERG组进行18周、3次/周的抗阻(20%1RM)训练,训练中对ERG组受试者主要运动肌血流进行加压限制(120mmHg)。训练前后分别测定受试者体脂%、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脂联素水平。结果:(1)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EG组和ERG组体脂%均降低,但仅ERG组变化显著(P<0.05)。(2)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EG组及ERG组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ERG组胰岛素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训练前比较,EG组和ERG组训练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4)ERG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EG升高不显著(P>0.05)。(5)受试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体脂%之间呈正相关(r=0.475,P=0.003)。结论:在对主要运动肌血流进行适当限制后,即使低负荷抗阻训练也可使肥胖者体成分及胰岛素敏感度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血流限制 肥胖 体成分 胰岛素敏感度
下载PDF
血流限制介入低强度阻力训练对肌肉适能的效益及生理机制 被引量:9
7
作者 余尾 宋刚 刘译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768-2774,共7页
背景:血流限制(又称之加压训练)结合低强度抗阻训练最近被证明能促进不同人群的肌肉适应,但由于在方法上并不全然相同,到目前为止,有关这种训练方法如何影响受试者肌肉适能及相关机制依旧并不十分清楚。目的:文章针对血流限制结合低强... 背景:血流限制(又称之加压训练)结合低强度抗阻训练最近被证明能促进不同人群的肌肉适应,但由于在方法上并不全然相同,到目前为止,有关这种训练方法如何影响受试者肌肉适能及相关机制依旧并不十分清楚。目的:文章针对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抗阻训练促进肌肉肥大及肌力增长的应用及可能机制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能提供给运动科学相关研究人员、教练及运动员在未来研究或训练实践方面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检索词:"血流限制训练、加压训练、阻力训练、训练量、训练频率、间歇时间、肌肉适能、肌肉肥大、低强度训练、肌肉代谢",英文检索词:"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pressure training,resistance training,training volume,training frequency,interval time,muscle fitness,muscle hypertrophy,low intensity training,muscle metabolism"。检索截止日期为2021-03-0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获得典型相关文献63篇。结果与结论:(1)血流限制训练能引起运动过程中组织低氧、pH值下降,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与mTOR路径活化,进而增加肌肉的合成,并经其横向迁移效果,不仅可改善加压部位的肌肉适能,更能提升未加压肌群的肌力与肌横断面积,同时避免高强度阻力训练所引起的受伤风险。(2)血流限制训练效果优劣存在运动处方剂量搭配效应,即血流限制程度(50-250 mmHg)与低强度抗阻(20%-50%1RM)之间的搭配,并综合考虑加压带宽度、加压部位、训练量、频率和间歇时间等因素,据此才能获得最佳训练效果。(3)对老年人或包括运动员在内的损伤康复人群来说,低强度抗阻训练运动处方可能是一种较佳的替代训练方法,但至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欠缺。(4)结果证实,低强度阻力训练(20%-50%1RM)结合血流限制可以促进肌肉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 低强度抗阻 肌肉适能 生理效益 加压训练 训练量 训练频率 间歇时间 肌肉肥大 肌肉代谢
下载PDF
血流限制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本体感觉及运动协调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施爱梅 郑琦 +4 位作者 李小龙 顾旭东 姚云海 傅建明 金鑫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观察血流限制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及运动协调性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30例ACL重建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血流限制训练,训... 目的观察血流限制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及运动协调性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30例ACL重建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血流限制训练,训练过程中腹股沟部保持恒定压力以限制下肢血流,包括膝屈伸抗阻训练、蹲站训练、膝屈伸交替训练和功率自行车训练,每周3次,每次约45 min,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量表、Humac(Norm型)等速测试仪评估系统以及表面肌电时序分析系统评定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本体感觉及下肢运动协调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Lysholm评分、膝重现角度差值及下肢运动协同收缩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87.06±5.16)分、(83.27±4.32)分]及膝重现角度差值[(4.13±1.12)°、(6.86±1.68)°]均较组内治疗前[治疗组(57.86±5.99)分和(16.53±1.76)°;对照组(56.47±5.25)分和(17.86±2.51)°]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最大等长收缩过程中,治疗组患侧的伸展时协同收缩率(股二头肌/股外侧肌)为(30.26±5.95)%,较组内治疗前[(42.93±10.61)%]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侧的屈曲时协同收缩率(股外侧肌/股二头肌)为(23.07±8.65)%,较组内治疗前[(36.94±12.62)%]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0.36±6.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限制训练可显著改善ACL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本体感觉及运动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训练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本体感觉 运动协调
原文传递
6周低强度加压组合高强度抗阻训练对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核心区和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车同同 李志远 +2 位作者 杨铁黎 陈子桐 王硕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3-341,共9页
目的:讨论与分析6周下肢低强度加压组合高强度抗阻训练对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核心区和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招募北京队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24名,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名运动员,进行为期6周且每周3次的训练实验。其中,加压组每... 目的:讨论与分析6周下肢低强度加压组合高强度抗阻训练对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核心区和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招募北京队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24名,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名运动员,进行为期6周且每周3次的训练实验。其中,加压组每周3次均为低强度加压半蹲起训练,常规组每周3次均为高强度半蹲起训练,结合组为每周2次低强度加压半蹲起训练和1次高强度半蹲起训练。分析6周训练前后身体核心区肌群最大力量和静态肌肉耐力、等速肌力、卧推和深蹲最大力量的变化。结果:1)6周干预训练后,结合组身体核心区肌群的腹屈、背伸和向右侧转的最大力量显著增大(p<0.05),加压组身体核心区肌群的腹屈和向右侧屈最大力量显著增大(p<0.05),常规组身体核心区肌群的腹屈最大力量增大显著(p<0.05)。2)6周干预训练后,结合组腰背肌屈、伸静态耐力均显著增强(p<0.05),加压组和常规组腰背肌屈静态耐力均显著增强(p<0.05)。3)6周干预训练后,在角速度为60(°)/s时,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对左膝屈曲的峰值力矩有显著性影响(p<0.05,F=6.00),结合组左膝屈曲、右膝屈曲和左膝伸展的峰值力矩显著增大(p<0.05),加压组左膝伸展峰值力矩显著增大(p<0.05);在角速度为180(°)/s时,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对右膝伸展峰值力矩有显著性影响(p<0.05,F=4.52),结合组右膝伸展和左膝屈曲的峰值力矩显著增大(p<0.05)。4)6周干预训练后,结合组卧推和深蹲最大力量均显著增大(p<0.05),加压组深蹲最大力量显著增大(p<0.05)。结论:6周低强度加压组合高强度抗阻训练在提高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核心区肌群的最大力量和静态耐力、膝关节等速肌力、深蹲和卧推最大力量方面的影响效果优于分别单独使用低强度加压训练和高强度抗阻训练。两者组合训练除了能更好地发展受限部位的肌肉以外,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加压训练 高强度抗阻训练 血流限制 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 最大力量 肌肉静态耐力
下载PDF
青年速度滑冰运动员500m、1000m和1500m模拟比赛的能量供应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博 王欣欣 +4 位作者 杨威 尚磊 付乐 陈小平 黎涌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3,共6页
目的:能量供应特征是项目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速度滑冰冰上模拟比赛的能量供应特征研究有限。本研究旨在探究青年速度滑冰运动员500 m、1000 m和1500 m模拟比赛的能量供应特征。方法:某省速度滑冰青年队运动员分别参加了500 m、... 目的:能量供应特征是项目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速度滑冰冰上模拟比赛的能量供应特征研究有限。本研究旨在探究青年速度滑冰运动员500 m、1000 m和1500 m模拟比赛的能量供应特征。方法:某省速度滑冰青年队运动员分别参加了500 m、1000 m和1500 m冰上模拟比赛。受试者佩戴便携式气体代谢仪采集测试全程的气体代谢和心率数据。采集热身前、测试前和测试后的耳垂血进行血乳酸分析。运用摄氧量动力学的快速部分、运动中累积血乳酸和累积摄氧量的方法对模拟比赛的磷酸原、糖酵解和有氧供能进行计算。结果:模拟比赛的平均耗时在运动员上赛季最好成绩的90.58%±1.94%~92.40%±1.64%。500 m、1000 m和1500 m模拟比赛的平均峰值心率(174.96±6.26bpm~179.25±10.98 bpm)、峰值摄氧量(37.02±3.35 ml/min/kg~42.74±6.55 ml/min/kg)和峰值血乳酸(12.29±1.65 mM~13.34±2.61 mM)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距离的磷酸原(31.32±8.23 kJ~36.65±5.46 kJ)和糖酵解(37.99±12.97 kJ~45.71±11.92 kJ)供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更长距离对应的有氧供能更大(26.27±6.10 kJ<55.87±7.18 kJ<105.73±23.68 kJ,P<0.05)。能量供应比例方面,更长距离对应的磷酸原(32.91%±5.70%<27.39%±4.39%<18.84%±2.67%)和糖酵解供能比例(39.23%±5.82%<30.99%±6.34%<24.40%±2.88%)更低,对应的有氧供能比例(27.86%±4.65%<41.63%±5.02%<56.76%±2.14%)更高,但是只有500 m与1500 m对应的糖酵解与有氧供能比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更长距离的速度滑冰模拟比赛对应的有氧供能比例更高,建议我国青年速度滑冰运动员通过有氧能力的进一步加强来提高比赛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冰 有氧供能比例 血流限制 生理学
下载PDF
下肢低强度加压半蹲起训练对核心区肌群肌肉激活程度和主观疲劳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车同同 杨铁黎 +1 位作者 梁永杰 李志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66,78,共9页
目的:分析下肢低强度加压半蹲起训练对核心区肌群肌肉的激活特征和主观疲劳度的影响。方法:招募北京队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10名,在持续加压、间歇加压和不加压的条件下,进行4组半蹲起练习,第1组重复30次,其余均为15次,负荷重量为30%1 R... 目的:分析下肢低强度加压半蹲起训练对核心区肌群肌肉的激活特征和主观疲劳度的影响。方法:招募北京队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10名,在持续加压、间歇加压和不加压的条件下,进行4组半蹲起练习,第1组重复30次,其余均为15次,负荷重量为30%1 RM。采用专业加压训练设备,将加压带绑定在大腿中上1/3处,其中捆绑压设定为40 mmHg,充气压为180 mmHg。在加压训练方案实施前后进行4次测试,整个练习过程中,采集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和臀大肌表面肌电信号,并计算出每次练习时的均方根振幅值(root means quare,RMS)标准值。同时,在各组训练完成后,进行主观疲劳度测试。结果:1)腹外斜肌在持续和间歇加压训练后RMS_(MVC)值显著提高(P<0.05),竖脊肌在加压训练后RMS_(MVC)值均显著降低(P<0.05),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对臀大肌的RMS_(MVC)值有显著性影响(F=2.70,P<0.05),臀大肌在持续加压和间歇加压训练后RMS_(MVC)值均显著降低(P<0.05);2)不加压时,仅最后3次蹲起时腹直肌RMS标准值显著增大(P<0.05),持续加压时,除压前后腹直肌RMS标准值均显著增大(P<0.05),间歇加压训练除压后腹直肌RMS标准值显著增大(P<0.05)。持续加压时,腹外斜肌除压后RMS标准值显著增大(P<0.05)。持续加压时,除压后竖脊肌RMS标准值显著增大(P<0.05),但间歇加压时除压前后均显著增加(P<0.05);3)在4组半蹲起运动中,加压条件下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RMS标准值显著大于不加压时(P<0.05),且臀大肌显著小于不加压时(P<0.05)。在4组练习过程中,加压练习时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RMS标准值均表现出逐组递增的现象,而臀大肌逐组降低,时间和每组练习交互作用对臀大肌的RMS标准值具有显著性影响(F=3.81,P<0.05);4)加压状态下,4组练习结束后主观疲劳度均显著大于非加压状态(P<0.01),除压后主观疲劳度较非加压状态显著增加(P<0.0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训练 血流限制 核心区肌群 肌肉激活程度 主观疲劳度
下载PDF
加压训练对中老年人肌肉适能的影响与优势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静 尹练 +4 位作者 雷雪梅 李苗苗 王坤 张庭然 罗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737-3743,共7页
背景:加压训练具有结合小负荷运动就可以达到与传统高强度抗阻运动类似的训练效果,故而近年来广泛应用在竞技体育、运动健身、医疗康复等领域,但加压训练对中老年人肌肉适能影响有关的评述鲜见。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加压运动对中老年人肌... 背景:加压训练具有结合小负荷运动就可以达到与传统高强度抗阻运动类似的训练效果,故而近年来广泛应用在竞技体育、运动健身、医疗康复等领域,但加压训练对中老年人肌肉适能影响有关的评述鲜见。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加压运动对中老年人肌肉适能的全面综述,进一步解释及验证加压训练在中老年人运动中的安全性、实用性及便捷性,为中老年人选择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提供科学的建议。方法:搜寻截止至2019年10月,包括Elsevier、PubMed、Springer、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CNKI中文资料总库的文献数据库以及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加压训练、血流限制、肌肉适能等的中英文文献,并根据研究需要确立相应的入选标准,对最终所得文献进行筛选。结果与结论:①加压结合小负荷运动能够有效提高中老年人的肌肉量,对于预防中老年人肌肉萎缩有着正向效益;②加压训练结合小负荷运动能有效提高下肢肌力,有利于减少运动损伤,提高生活质量;③加压训练对中老年人骨健康有正向效益,对于改善老年人骨质疏松、提升骨密度有促进作用;④相较于传统抗阻训练,加压训练具有负荷小,效果好的特点,更容易被中老年人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训练 血流限制 中老年人 肌肉适能 肌力 肌肉量 肌肉萎缩 骨健康 骨密度
下载PDF
加压运动原理及运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盛菁菁 魏文哲 沈勇伟 《体育科研》 2018年第5期92-99,共8页
加压运动法是限制静脉血流量,造成肢体远端出现静脉池效应,诱发肌细胞体积增大,以较小的运动强度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肌肉生长和提高肌肉适能的一种新方法,由于其训练方式的安全性及效果的优越性,已经成为国际上人们追捧的训练方法。... 加压运动法是限制静脉血流量,造成肢体远端出现静脉池效应,诱发肌细胞体积增大,以较小的运动强度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肌肉生长和提高肌肉适能的一种新方法,由于其训练方式的安全性及效果的优越性,已经成为国际上人们追捧的训练方法。加压运动是在肢体近端用加压带捆绑,加压后进行低强度、短时间运动,达到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功能的目的。这种新方法不仅应用于提高运动员竞赛成绩、预防老年人及术后患者肌肉萎缩、对抗宇航员在轨时失重生理效应导致的骨骼、肌肉等多方面的退行性变化,也为骨性疾病、心脑血管、肥胖、糖尿病和神经肌肉疾病患者提供新的康复治疗手段。本文从加压运动的方法、应用及原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压运动的效果机制,为其推广做好科学基础及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运动 血流限制 肌肉力量 生理机制
下载PDF
快速伸缩复合练习伴随血流限制的激活后增强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宏文 向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目的]观察快速伸缩复合练习、血流限制,以及两者相结合对纵跳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影响.[方法]对象为运动训练专业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C)、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组(P)、血流限制组(B),以及快速伸缩复合练习伴随血流限制(P+B).分别在... [目的]观察快速伸缩复合练习、血流限制,以及两者相结合对纵跳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影响.[方法]对象为运动训练专业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C)、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组(P)、血流限制组(B),以及快速伸缩复合练习伴随血流限制(P+B).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测定纵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P组与P+B组在干预4 min后,有类似的显著效果;但B组不显著.[结论]单独使用血流限制不能产生激活后增强效应;快速伸缩复合练习及其与血流限制相结合,能够产生激活后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伸缩复合练习 血流限制 激活后增强效应 纵跳
下载PDF
基于小负荷血流限制训练的航天失重对抗研究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小涛 刘书娟 +4 位作者 高原 王惠娟 王子牛 王颜晴 张剑锋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2-96,共5页
载人航天飞行必须应对失重暴露可能造成的一系列不良生理影响,运动锻炼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失重对抗策略。但传统的运动锻炼方案耗时大,且对运动器械的硬件要求高。血流限制(BFR)与运动锻炼相结合,只需较低的负荷即可改善肌肉结构和心血管... 载人航天飞行必须应对失重暴露可能造成的一系列不良生理影响,运动锻炼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失重对抗策略。但传统的运动锻炼方案耗时大,且对运动器械的硬件要求高。血流限制(BFR)与运动锻炼相结合,只需较低的负荷即可改善肌肉结构和心血管功能。较低的训练负荷可有效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同时降低对运动器械设备的性能配置要求。本文系统综述了BFR训练的作用机制、潜在风险及应对,提出基于小负荷的BFR训练可作为当前基于运动锻炼的失重对抗方案的有力补充。运动科学与航天医学“体医融合”的多层次多维度整合研究,有利于制定更为高效的失重防护方案,为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长期驻留和未来深空探测提供更为有力的健康和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运动锻炼 失重效应 血流限制 失重防护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16
作者 赵晓璇 刘帅祎 +3 位作者 李奇 邢政 李庆雯 褚晓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8-1256,共9页
背景:运动作为一种主动康复的方式可以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而不同运动方式针对的病变部位及恢复机制不同。目的:综合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 背景:运动作为一种主动康复的方式可以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而不同运动方式针对的病变部位及恢复机制不同。目的:综合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4年1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peripheral nerves injury,spinal cord,exercise,cerebral cortex,muscle atrophy,mirror therapy,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中文检索词为“周围神经损伤,脊髓,大脑皮质,肌肉萎缩,有氧运动,血流限制,镜像运动”,最终纳入77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会引起其支配骨骼肌萎缩、相应脊髓节段病变、感觉运动皮质重塑等系统性的病理变化。有氧运动可以加强免疫反应,促进神经胶质细胞极化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的释放,改善功能障碍。血流限制运动可以调节肌肉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肌肉生长及增强肌肉力量。镜像运动在激活大脑皮质、减少皮质重塑方面有良好的作用。不同运动方式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具有潜在的益处,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强度和频率的控制及机制的详细解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脊髓 大脑皮质 肌肉萎缩 有氧运动 血流限制 镜像运动 机制
胎儿卵圆孔血流受限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雷焕 何娅 于坤 《中国医药》 2024年第4期607-609,共3页
卵圆孔血流受限或提前闭合是一种先天心脏发育异常,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的有效方法,当卵圆孔血流受限并发心脏功能异常时,胎儿预后不佳,早期诊断是关键,及时处理可以改善胎儿结局。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妊娠晚期超声发现胎儿卵圆孔... 卵圆孔血流受限或提前闭合是一种先天心脏发育异常,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的有效方法,当卵圆孔血流受限并发心脏功能异常时,胎儿预后不佳,早期诊断是关键,及时处理可以改善胎儿结局。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妊娠晚期超声发现胎儿卵圆孔血流受限的病例,本文通过对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胎儿卵圆孔血流受限的诊断、处理及预后,以提高临床上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卵圆孔 血流受限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低负荷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对大学生肌肉厚度和力量的影响
18
作者 黄勤山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1-34,共4页
为了探讨低负荷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对男性大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和厚度的影响,招募男性大学生2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人,进行每周3次为期5周的训练实验,分析5周训练前后下肢肌肉质量、厚度和力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周训练后,对照组肌... 为了探讨低负荷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对男性大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和厚度的影响,招募男性大学生2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人,进行每周3次为期5周的训练实验,分析5周训练前后下肢肌肉质量、厚度和力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周训练后,对照组肌肉力量显著提升(P=0.00),实验组肌肉质量、厚度和力量均显著(P=0.03;P=0.05;P=0.00)。说明血流限制有益大学生肌肉功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抗阻训练 血流限制 大学生 肌肉厚度 肌肉力量
下载PDF
低强度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在老年肌少症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王明强 马丽 卢海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0-1783,共4页
对国内外低强度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在老年肌少症病人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老年肌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肌少症 血流限制 低强度抗阻训练 老年人 运动干预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对老年人下肢肌量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鹏宇 何穗 +5 位作者 韦兆颜 帅玉薇 刘海壁 易瑾 吴钰祥 朱宏梅 《循证护理》 2022年第16期2223-2227,共5页
目的:运用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方案,评价其对老年人下肢肌量与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7月—2021年9月在河南省许昌市某农村地区以方便抽样法选取22名年龄为60~8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方案,将气... 目的:运用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方案,评价其对老年人下肢肌量与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7月—2021年9月在河南省许昌市某农村地区以方便抽样法选取22名年龄为60~8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方案,将气动加压带置于受试者老人的双侧大腿近心端,加压至180 mmHg(1 mmHg=0.133 kPa),整个训练期间保持压力进行下肢低强度有氧运动训练,每次训练进行坐位伸膝、双足踮脚尖、站立抬腿3个项目,每个项目动作练习4组(30次、30次、15次、15次),每组组间休息30~60 s,频率为每周2次,干预时长为6周。试验前和试验6周后分别收集受试者下肢肌量和活动能力指标。结果:训练6周后,Ishii肌少症评分值低于干预前(P<0.05);小腿围大于干预前(P<0.01);5次座椅站起测试(5TSTS)值低于干预前(P<0.01),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值低于干预前(P<0.01);单腿站立测试(OLS)值高于干预前(P<0.01);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的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下肢肌量、防治肌少症,并能够有效提高与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有关的下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血流限制 低强度有氧运动 老年人 下肢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