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5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 被引量:424
1
作者 陈廖斌 顾洁夫 +1 位作者 王华 吴静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足踝不同方式的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为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流瘀滞、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形成提供依据。方法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 15名 30侧健康成人股静脉在静息状态、足踝不... 目的探讨足踝不同方式的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为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流瘀滞、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形成提供依据。方法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 15名 30侧健康成人股静脉在静息状态、足踝不同方式的被动及主动运动状态下的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结果足踝在被动运动中的屈伸,内、外翻及"环转"三组运动方式中,屈伸和内、外翻运动只能轻度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优于前两者,峰速度增加 31.3%,平均速度增加 33.9%。主动运动的三组运动方式中,"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速度分别比屈伸和内、外翻运动峰速度增加 41.3%和 32.9%、平均速度增加 40.1%和 32.4%。各因素中足踝主动"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的促进作用最强,峰速度增加 69.3%,平均速度增加 69.1%。结论足踝的主动"环转"运动,屈伸运动,内、外翻运动和被动"环转"运动均可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 DVT形成,主动"环转"运动的作用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运动活动 血液循环 足踝 下肢
原文传递
黄芪活血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2
2
作者 吕琴 赵文晓 +4 位作者 王世军 滕佳林 辛丹 李金曦 孔祥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5-224,共10页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效。被誉为补气健脾之要药,临床上常用于气虚乏力、脾虚泄泻等疾病,已为医者所熟知。近年来,研究学者围绕其补气、健脾、利水功效机制已有较全面的认识。然陶弘景在...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效。被誉为补气健脾之要药,临床上常用于气虚乏力、脾虚泄泻等疾病,已为医者所熟知。近年来,研究学者围绕其补气、健脾、利水功效机制已有较全面的认识。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首载黄芪“逐五脏间恶血”,表明本品兼有活血作用。目前,对于本品活血作用机制阐释,中医常基于“补气活血”“气行血行”理论进行论证,但并不等同于本品无活血作用。通过梳理历代本草文献中对黄芪的记载,发现其活血作用应用广泛。综合传统方剂与现代方剂中有关其活血作用的应用,本品在方中行活血通络、活血利水、活血扶正作用,尤能体现其活血作用。且现代药理学研究在有关瘀血病理指标的分子机制中,黄芪有很好的调控作用,表明黄芪有活血作用,但未深入探究,存在研究价值。该文从历代文献对黄芪活血功效的论述、黄芪活血作用的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深入探讨其活血作用机制,以期扩展黄芪的临床应用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活血 现代药理学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痰瘀证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7
3
作者 李小兵 方永奇 黄可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3-55,共3页
就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探讨痰饮、瘀血致病的临床基本特点。结果显示 ,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痰证及痰瘀相兼证多见于男性 ,而瘀证则以女性多见 ;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均与增龄有关 ,且多有眼底动脉硬化的改变... 就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探讨痰饮、瘀血致病的临床基本特点。结果显示 ,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痰证及痰瘀相兼证多见于男性 ,而瘀证则以女性多见 ;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均与增龄有关 ,且多有眼底动脉硬化的改变、血液循环障碍及微循环障碍 ,尤以痰瘀相兼证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证 血瘀 血液循环 血液粘度
下载PDF
红藤汤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3
4
作者 李晓娟 邱育红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红藤汤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77例CP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灌肠组39例和常规... 目的:探讨红藤汤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77例CP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灌肠组39例和常规组37例。常规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灌肠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免疫因子、炎症因子等变化情况。结果:灌肠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灌肠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低于常规组,最大峰值流速(Vs)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血浆黏度(P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比容(Hct)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CD3^+、CD4^+、CD4^+/CD8^+高于常规组,CD8^+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高于常规组,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γ干扰素(IFN-γ)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保留灌肠可显著改善CPID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促进血液微循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汤 灌肠 慢性盆腔炎 血液循环 免疫-炎症因子
下载PDF
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呼吸循环异常的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42
5
作者 郑文美 周大春 陈肖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报告了39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后病人发生严重低氧血症、严重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呼吸循环的异常情况,发生率约占全麻病人的1.6%。低氧血症(SaO2<90%)有28例,其中10例发生在拔管前,给予呼吸气囊加压辅助呼吸、吸痰、调整气... 报告了39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后病人发生严重低氧血症、严重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呼吸循环的异常情况,发生率约占全麻病人的1.6%。低氧血症(SaO2<90%)有28例,其中10例发生在拔管前,给予呼吸气囊加压辅助呼吸、吸痰、调整气管导管;18例发生在拔管后,其中4例需重新气管插管。严重低血压7例,高血压6例,术后早期活动性大出血4例(由PACU再次转入手术室止血),心律失常1例。以上病人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转危为安,无一例死亡。认为应密切观察全麻术后恢复早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和血压,确保病人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 呼吸循环 麻醉恢复室 全麻术后 严重 PACU 低血压 发现 心率 吸气
原文传递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 被引量:38
6
作者 陆继鹏 熊鹰 +7 位作者 李群辉 吴中雄 赵烽 柳百炼 甘学文 普淇 张仲子 杨宏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0-1214,共5页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方法]对20条家犬两侧胫骨中段横型截骨,随机选择一侧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对侧以普通接骨钢板固定作为对照,分别于内固定后4、8、12、16周行大体病理、HE染色、Ⅷ因子相关...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方法]对20条家犬两侧胫骨中段横型截骨,随机选择一侧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对侧以普通接骨钢板固定作为对照,分别于内固定后4、8、12、16周行大体病理、HE染色、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内固定后1、3周对照组分别出现骨折劈裂、钢板松脱和钢板断裂各1例,实验组术后5周出现内固定弯曲变形1例。HE染色观察显示:实验组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骨痂的生长均早于对照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16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骨痂的新生血管密度(MVD)均高于对照组,8、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有效提供骨折端稳定、避免应力遮挡的同时,能显著减少对骨折端血供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装置 骨折端血供
原文传递
针刺养老穴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生命质量的影响及其部分机制 被引量:36
7
作者 赵小秋 杨苹 黄国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861-1865,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养老穴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生命质量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 目的:探讨针刺养老穴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生命质量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调控血压、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并健康宣教和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养老穴联合康复锻炼,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缓激肽(BK)、P物质(SP)水平变化并比较;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在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并比较;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变化并比较;治疗过程中进行不良反应监测,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血液学指标;治疗完成后进行疗效总结。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CGRP、NO、ET-1、BK、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GRP、NO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ET-1、BK、SP色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GRP、NO显著高于对照组、ET-1、BK、S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显著优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VAS、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FM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MBI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FMA显著低于对照组,MBI评分显著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养老穴 康复锻炼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炎性反应递质 内皮功能 疗效 生命质量 血液循环
下载PDF
五灵脂化学成分与药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邱清华 邓绍云 《江苏科技信息》 2015年第11期76-78,共3页
作为传统中药,五灵脂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等药用功效,应用广泛,人类因其受用无穷。文章主要从五灵脂的化学成分及五灵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及其他应用方面等进行了详尽的概述,并为日后五灵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打下一定的基础,指明方向。
关键词 五灵脂 化学成分 活血化瘀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防止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回流障碍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5
9
作者 吴容 徐华萍 +2 位作者 蔡丽红 施健 陈雅琴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64-665,共2页
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血供可靠、易成活等特点 ,但因静脉回流不充分而易发生皮瓣远端静脉危象。报告了接受该术式的 1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根据不同原因做好心理护理 ,讲解并教授体位训练... 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血供可靠、易成活等特点 ,但因静脉回流不充分而易发生皮瓣远端静脉危象。报告了接受该术式的 1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根据不同原因做好心理护理 ,讲解并教授体位训练的方法 ;术后保持正确体位 ,每 0 .5h观察皮瓣血液循环 1次 ,发现问题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处理。本组有 4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 ,经治疗后痊愈 ,其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血液回流障碍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手损伤 足损伤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0
作者 黄纯 李凯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观察YH-16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探讨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s)与该方案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YH-16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11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流式细胞法检测... 目的:观察YH-16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探讨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s)与该方案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YH-16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11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流式细胞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ECs数量。结果:在可评价疗效的11例患者中,CR0例,PR1例,SD6例,PD4例。初治患者3例,PR1例,SD2例。复治患者9例,其中二线治疗3例,均为SD;三线治疗3例,SD1例,PD2例;四线治疗2例,均为PD。该方案用药期间,除Ⅰ~Ⅱ度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3例出现轻度心慌,4例出现轻度乏力,不影响继续用药。7例临床受益患者CECs由(0.67±0.20)%下降为(0.43±0.20)%,4例临床进展患者CECs由(0.69±0.25)%上升为(1.08±0.63)%。结论:YH-16联合NP方案一线治疗NSCLC疗效满意,有可能使含铂一线甚至多线化疗失败者(身体状况良好者)继续临床受益;该方案安全性较好;CECs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血管生成抑制剂 内皮抑素类 内皮 血管/细胞学 血液循环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杨建业 秦磊磊 +5 位作者 李飞龙 朱思政 王家炜 梁熙 黄伟 胡宁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49-154,共6页
血栓弹力图(TEG)是一种用于反映全血凝血过程的灵敏试验,可以对血小板功能,血浆因子活性,纤维蛋白聚合和纤维蛋白溶解进行综合评估。TEG已被广泛用于胸部手术、肝移植手术及骨科手术,指导成分输血。本文对TEG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栓弹力描记术 血液凝固 输血 体外循环
下载PDF
皮瓣移植术后血液循环观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杨琳 卞薇薇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29-1333,共5页
综述国内外显微外科皮瓣移植术后血液循环观察的研究现状,从术后皮瓣血液循环观察的内容、时间和频率、实施者、记录和评估工具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构建皮瓣移植术后血液循环观察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血液循环 护理评估 矫形外科护理 综述
原文传递
组穴针刺配合整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血流速度、颈椎功能、疼痛介质及血浆内皮素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武良群 刘双岭 +1 位作者 李同军 史珊怡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组穴针刺配合整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血流速度、颈椎功能、疼痛介质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组穴针刺配合整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血流速度、颈椎功能、疼痛介质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基础治疗联合整脊手法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行组穴针刺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部血流速度、颈推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及血清前列腺素(PGE2)、P物质(SP)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结果治疗后针刺组疗效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针刺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均升高(P<0.05),且针刺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均下降(P<0.05),且针刺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E2、SP含量均降低(P<0.05),且针刺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降低(P<0.05),且针刺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穴针刺配合整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皮素的释放并减少疼痛介质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整脊手法 组穴针刺 血液循环 颈椎功能 疼痛介质 内皮素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作用机制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丽琴 安娜 +4 位作者 田超 袁梦晨 张涵莱 孙逸坤 高永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0-226,共7页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发展迅速,恢复慢且致残率高。脑出血后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脑内局部血肿及其占位效应、继发脑水肿、脑细胞死亡及血脑屏障破坏等,从而引发脑损伤...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发展迅速,恢复慢且致残率高。脑出血后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脑内局部血肿及其占位效应、继发脑水肿、脑细胞死亡及血脑屏障破坏等,从而引发脑损伤,导致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探索其改善神经功能的靶点及机制,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理论认为脑出血属于"离经之血",离经之血即为瘀血,因此,活血化瘀法在治疗脑出血中广泛应用,成为出血性中风的常规疗法。近年来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活血化瘀药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发现活血化瘀法对脑出血后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过程起着关键的干预作用,在血肿清除和改善微循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有显著疗效。文章总结近五年活血化瘀药(三七、丹参、水蛭),方剂(补阳还五汤、抵挡汤、脑血疏口服液、通窍活血汤等)及复方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作用靶点,从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等方面论述了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进展,对其治疗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为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及其现代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脑出血 细胞凋亡 血脑屏障
原文传递
泗滨砭石的岩石矿物研究Ⅱ:矿物组成特征与红外发射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9
15
作者 谢先德 孙振亚 +3 位作者 王辅亚 劳沛良 谢楠柱 王英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12,共7页
为进一步查明泗滨砭石的矿物组成特征与砭石良好的红外发射功能间的关系,用激光喇曼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砭石样品进行了研究。喇曼光谱研究除证实样品含有微米晶黄铁矿、石墨和锐钛矿外,还发现方解石、黄铁矿和锐钛矿的谱图上均有石... 为进一步查明泗滨砭石的矿物组成特征与砭石良好的红外发射功能间的关系,用激光喇曼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砭石样品进行了研究。喇曼光谱研究除证实样品含有微米晶黄铁矿、石墨和锐钛矿外,还发现方解石、黄铁矿和锐钛矿的谱图上均有石墨的两个谱峰。TEM和HRTEM观察发现方解石全由纳米晶组成,并普遍有石墨纳米粒子产出。纳米晶石墨多分布于方解石晶界间。4种矿物中纳米晶方解石含量最高,热容也最大,是泗滨砭石具有良好热辐射性质最重要的矿物学背景条件。纳米晶石墨的普遍存在提高了岩石整体导热和储热性能,其优良的热红外发射性能也是造成泗滨砭石在远红外波段具有很高发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黄铁矿具有良好的热电性,而锐钛矿的红外线吸收和反射能力都较强、光电转换效率也高,它们也是泗滨砭石具有良好的热发射性能的一个辅助原因。上述4种矿物良好物理性质的共同作用,使加热后的泗滨砭石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淤、调理气血等重要的理疗功效,中医砭术在医疗保健上所利用的也正是砭石能辐射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滨砭石 方解石 石墨 纳米矿物 热发射 疏通经络
下载PDF
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研究冠心病血瘀证病理基础 被引量:20
16
作者 马欣 李运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17-120,共4页
血瘀证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证型,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转归,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冠心病血瘀证的重要病理基础。现主要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血瘀的关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冠心病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性研究以及活血化... 血瘀证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证型,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转归,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冠心病血瘀证的重要病理基础。现主要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血瘀的关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冠心病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性研究以及活血化瘀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从现代医学角度剖析中医理论,将冠心病血瘀证的病理研究转向了微观的客观化层面,揭示了冠心病血瘀证的本质,为进一步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冠心病血瘀证 病理基础 活血化瘀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眼患者后巩膜加固术后视网膜及脉络膜厚度与血流改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熙芳 乔利亚 +5 位作者 李晓霞 马楠 李猛 管征 王怀洲 王宁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后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厚度及血流改变,为后巩膜加固手术应用于病理性近视眼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开放性、单一治疗组的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4至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行后巩膜加固术的10例病...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后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厚度及血流改变,为后巩膜加固手术应用于病理性近视眼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开放性、单一治疗组的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4至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行后巩膜加固术的10例病理性近视眼患者的20只眼进行OCT血管成像的放射线扫描及黄斑区3 mmx3 mm血流模式扫描。分析后巩膜加固术前及术后60 d黄斑中心凹及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 mm位置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及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血流密度及血流指数的变化,同时对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进行比较。正态性分布数据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应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结果本组患者包括男性5例(10只眼),女性5例(10只眼),平均年龄(35.5±4.2)岁。术后60 d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1.89,0.20;P〉0.05)。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显著降低(Z=-2.58,P=0.01),黄斑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 mm位置视网膜厚度(t=0.44,P=0.67;t=0.05,P=0.96;Z=0.87,t=0.64, Z=-0.78,P=0.99)及脉络膜厚度(t=-0.12,-0.25,0.53,-0.91,1.20;P〉0.05)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分别为(48.18±4.56)%和(31.47±5.11)%,较术前的(33.82±4.33)%和(14.29±3.89)%显著增加(t=2.66,P=0.02;t=3.16,P=0.01)。术后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膜血流指数(0.044±0.005、0.025±0.005)较术前(0.028±0.004、0.010±0.003)显著增加(t=2.59,P=0.02;t=2.95, P=0.01),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膜血流面积、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血流密度及血流指数较术前无明显增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退行性 巩膜 眼外科手术 视网膜 脉络膜 局部血流 血液循环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_2对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孙文娟 刘洁 +2 位作者 吕义伟 田建明 李龙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24-828,共5页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2 (Rg2 )对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麻醉开胸犬 ,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冠脉循环及肾脏循环。结果 :Rg2 0 .5 ,1 .0 ,2 .0mg·kg-1 静脉注射 ,可减慢HR、升高DBP、LVSP及 dp/dtmax ;降低CO、CI和SI;降低...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2 (Rg2 )对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麻醉开胸犬 ,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冠脉循环及肾脏循环。结果 :Rg2 0 .5 ,1 .0 ,2 .0mg·kg-1 静脉注射 ,可减慢HR、升高DBP、LVSP及 dp/dtmax ;降低CO、CI和SI;降低CVR、增加RVR和TPR。结论 :Rg2 对麻醉开胸犬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SK基本相似 ,且有保证重要脏器血流供应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2 麻醉开胸犬 心脏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血液供应
下载PDF
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病人体、肺循环的变化 被引量:18
19
作者 黑子清 黄文起 +3 位作者 陈秉学 莫利求 江凡 黄伟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观察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体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 0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 ,在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术 ,采用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不同时期体、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 ,手术期... 目的 观察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体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 0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 ,在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术 ,采用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不同时期体、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 ,手术期间MAP基本稳定 ;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左心功指数 (LVSW )和右心功指数 (RVSW ) ,在转流期间有降低 ,在开放后新肝期 15分钟有增高 (P <0 0 5 ) ;肺动脉压 (PA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 (PAWP)在新肝期15分钟一定增加 (P <0 0 5 ) ;体循环阻力 (SVR)在无肝期增高 ,在新肝期 15分钟降低 (P <0 0 5 ) ;肺血管阻力 (PVR)在新肝期 15分钟增高 ;心率在转流期间加快 (P <0 0 5 )。结论 原位肝移植手术中 ,在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术有助于血压的稳定 ,但体、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在无肝期和新肝早期仍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血液循环 肺循环 静脉-静脉转流
原文传递
受压迫神经内血流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徐宏兵 黄公怡 +1 位作者 齐藤贵德 小川亮惠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98-600,共3页
目的对在不同条件下受压迫神经内血流量的变化与神经电生理学变化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其内在联系及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3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六组,其中四组为对照组,两组为实验组。对照组 1:仅显露坐骨神经,... 目的对在不同条件下受压迫神经内血流量的变化与神经电生理学变化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其内在联系及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3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六组,其中四组为对照组,两组为实验组。对照组 1:仅显露坐骨神经,分别测量近端、中点、远端三点的血流量,各点在 90 min内分别测量 10次。对照组 2:显露坐骨神经后,在其下放置一张纸片,其余操作同对照组 1。对照组 3:同对照组 2,于近端神经上放置刺激器但并不给予刺激,再测量血流量,方法同对照组 1。对照组 4:同对照组 3,但开始刺激,每刺激一次分别测量三点的血流量,重复 10次。实验组 1:于近端和中点间夹一个血管夹后,操作同对照组 4。实验组 2:于近端和中点间夹一个血管夹,再于中点和远端间夹一个血管夹后,操作同对照组 4。结果在 1, 2, 3, 4对照组分别发现单纯显露神经,放置纸片,放置刺激器和单纯刺激时近端、中点和远端三点的血流量是稳定的。在实验组 1用一个血管夹压迫神经,在压迫前、后近端和中点的血流量均有降低,而远端的血流量则基本不变。与此同时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约 20%。在实验组 2,当双重压迫时,近端和中点的血流量亦有显著的降低,而神经传导速度减低 30%左右。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见双重压迫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神经压迫综合征 神经传导 血液供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