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化水泥浆体体积电阻和孔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安晓鹏 史才军 +3 位作者 曹张 王德辉 何富强 胡张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1-1017,共7页
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硬化硅酸盐水泥浆体体积电阻和孔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硬化水泥浆体的体积电阻在前7d增长迅速,7d龄期时,体积电阻已经达到了总电阻的60%~70%,水灰比对体积电阻增长率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前7d。根据硬化水泥浆... 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硬化硅酸盐水泥浆体体积电阻和孔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硬化水泥浆体的体积电阻在前7d增长迅速,7d龄期时,体积电阻已经达到了总电阻的60%~70%,水灰比对体积电阻增长率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前7d。根据硬化水泥浆体中连通孔隙和闭合孔隙的特点,提出了硬化水泥浆体固、液相的串并连模型,建立了体积电阻与水泥硬化浆体中连通孔隙和非连通孔隙的关系。基于该模型和压汞法测试的总孔隙率的计算表明:当孔隙率接近20%时,闭合孔隙在总孔隙中所占的比例急速提高;当孔隙率大于25%时,连通孔隙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水泥浆体 交流阻抗 体积电阻 连通孔隙 非连通孔隙
原文传递
端乙烯基硅油对RTV-2泡沫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魏仕涛 谢奉清 +2 位作者 王哲 夏志伟 周远建 《有机硅材料》 CAS 2014年第4期272-276,共5页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端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气相法白炭黑、抑制剂、发泡剂及催化剂为原料,制得双组分室温硫化(RTV-2)泡沫硅橡胶。探讨了端乙烯基硅油黏度和用量对RTV-2泡沫硅...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端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气相法白炭黑、抑制剂、发泡剂及催化剂为原料,制得双组分室温硫化(RTV-2)泡沫硅橡胶。探讨了端乙烯基硅油黏度和用量对RTV-2泡沫硅橡胶的初始黏度、操作时间、发泡倍率、力学性能、硬度及外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端乙烯基硅油黏度的增加,RTV-2泡沫硅橡胶的发泡倍率增加,泡孔孔径及骨架变细,弹性更好,胶料的初始黏度增加、操作时间缩短、硬度增加、泡孔孔径逐渐变小,拉伸强度先降后增,伸长率变化不明显;且随着端乙烯基硅油用量的增加,RTV-2泡沫硅橡胶的发泡倍率减小,泡孔孔径及骨架会先细后粗。当加入3~9份8 000 mPa·s的端乙烯基硅油时,可制得流动性好,操作时间长、发泡倍率高、泡孔孔径细及弹性好的泡沫硅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硅橡胶 α 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孔径大小 发泡倍率
下载PDF
从体液代谢论汗法治疗银屑病的现代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欣 朱圣杰 +4 位作者 严格 王怡 郭婉军 郭冬婕 李福伦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6期17-22,共6页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免疫介导的,以红斑、鳞屑、斑块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疾病,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多见。汗法为中医治病八法之首,也是治疗银屑病的常用法则。寒湿闭阻于外,玄府闭郁,阳郁血热是银屑病的主要病...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免疫介导的,以红斑、鳞屑、斑块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疾病,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多见。汗法为中医治病八法之首,也是治疗银屑病的常用法则。寒湿闭阻于外,玄府闭郁,阳郁血热是银屑病的主要病机,故汗法可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且汗法治疗本病具备扎实的临床运用基础。课题组认为银屑病冬重夏轻的特点可能与体液代谢有关。单分子阵列(SIMOA)技术为汗液、尿液等代谢体液提供了新检测手段,可采用无创收集装置汗水贴片及SIMOA技术检测汗液中的炎症细胞因子,通过研究汗液中成分,探究相关机制。深入研究体液代谢在银屑病周期性发病中的作用,可能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本病的起效机制研究带来新的切入点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汗法 体液代谢 玄府闭郁 炎症细胞因子 单分子阵列技术
下载PDF
渗吸驱油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传亮 毛万义 +1 位作者 吴庭新 朱苏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694,共8页
渗吸驱油是裂缝性油藏的有效驱油方式,但渗吸驱油的机理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应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以下认识。渗吸有同向渗吸和逆向渗吸之分,地下的渗吸都是同向渗吸。渗吸有平面渗吸和垂向渗吸之分,垂向渗吸比平面渗... 渗吸驱油是裂缝性油藏的有效驱油方式,但渗吸驱油的机理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应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以下认识。渗吸有同向渗吸和逆向渗吸之分,地下的渗吸都是同向渗吸。渗吸有平面渗吸和垂向渗吸之分,垂向渗吸比平面渗吸复杂,地下的渗吸都是垂向渗吸。渗吸可分为单边接触式渗吸、双边接触式渗吸和周围接触式渗吸,地下的渗吸为周围接触式渗吸。渗吸有毛细管压力渗吸和浮力渗吸之分,毛细管压力渗吸只能吸水排油,浮力渗吸既可以吸水排油,也可以吸油排水,地下的渗吸都是浮力渗吸。大孔隙中的渗吸速度快,小孔隙中的渗吸速度慢。末端效应会滞留一部分油,降低渗吸效率。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末端效应。岩块越大,渗吸采收率就越高,但渗吸时间就越长,可通过实验优化岩块大小及体积压裂的岩石破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岩石 基质岩块 孔隙 毛细管 毛细管压力 浮力 渗吸 岩心 驱油
下载PDF
深部煤层孔隙结构与流体差异赋存特征研究
5
作者 吴见 孙强 +1 位作者 石雪峰 高丽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100,共12页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已打破深部煤层气勘探禁区,多个区块呈现“单点突破、区域差异开发”特征,深部煤储层孔裂隙结构作为流体赋存与产出的物质空间,对于深部煤层气区块差异开发至关重要。【方法】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已打破深部煤层气勘探禁区,多个区块呈现“单点突破、区域差异开发”特征,深部煤储层孔裂隙结构作为流体赋存与产出的物质空间,对于深部煤层气区块差异开发至关重要。【方法】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块深部煤样品,基于常规孔渗物性测试、CO_(2)吸附、低温N2吸附、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测试,以神府区块8+9号煤为例,系统总结深煤层孔隙结构及流体赋存模式。【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深部煤孔隙结构差异较大,神府煤介孔−宏孔均发育,多为墨水瓶型和开放型孔。综合认为中阶煤孔隙结构的跨尺度效应稍有减弱,相对有利扩散、渗流。(2)中阶煤吸附能力降低,等温吸附曲线高压段曲线平缓,初期解吸效率低;含水饱和度增高,其介孔−宏孔的束缚水含量较高导致可动水孔隙率减小,降低了游离气的储集空间。(3)研究区存在“宏孔−微裂缝主控的游离气−自由水赋存”型、“微孔−介孔−宏孔主控的吸附气−束缚水赋存”型两类气水赋存模式,导致煤层气排采差异明显,其中“宏孔−微裂缝主控的游离气−自由水赋存”型是深部煤层气快速高产模式,该模式具有“见气时间短、中高产气、低产水”的生产特征,且由于应力对中大孔−微裂缝的伤害较强,建议该模式下的气井排采需适当控制排采速度以减小储层伤害,防止产量陡降;“微孔−介孔−宏孔主控的吸附气束缚水赋存”型模式具有“短期排水、缓慢见气”生产特征,排采仍需遵循“缓慢、连续”原则保证气井稳产;此外,由于孔隙以微孔、介孔为主,束缚水含量高,气井短期难获高产,需进一步探索加大压裂改造规模提高该类气藏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区块 深部煤层气 多尺度 孔隙结构 气水赋存模式 生产特征
下载PDF
基于偏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多级多孔炭的制备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杰 浦群 包永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8-364,共7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偏氯乙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S-b-PVDC-b-PS),以此嵌段共聚物为碳前驱体,直接碳化制备微孔-中孔复合多级多孔炭。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和核磁共振仪表征了嵌段共聚物...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偏氯乙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S-b-PVDC-b-PS),以此嵌段共聚物为碳前驱体,直接碳化制备微孔-中孔复合多级多孔炭。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和核磁共振仪表征了嵌段共聚物结构,表明通过RAFT聚合可制得分子量较高(Mn GPC>6000 g·mol-1)和分子量分布较窄(PDI<1.5)的PS-b-PVDC-b-PS。采用热重分析表征嵌段共聚物热解特性,采用扫描电镜、N2吸脱附表征多孔炭形貌和孔隙结构。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同时具有PVDC和PS链段的热失重峰,PS链段可完全热解而具有形成中孔的模板作用,PVDC链段热降解形成含微孔的炭骨架,最终形成兼有微孔和中孔的多级多孔炭;随着PS嵌段含量的增加,嵌段共聚物的成炭率逐渐降低,孔隙尺寸逐渐增大;当PS/PVDC聚合度比为4.3时,多孔炭的比表面积、中孔率和平均孔径达到最大,分别为839 m2·g-1、54%和2.0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氯乙烯 嵌段共聚物 多级多孔炭 中孔 微孔 自由基聚合 纳米结构
下载PDF
新型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新建 孙步涛 韩志娟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9期61-64,共4页
本文介绍了新型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的设计原则、设计说明及其主要性能,并对稳定性进行分析。倡导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应用时,将力学美观和生态护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旨在进一步探索设计和应用新型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为构建新型生态水利... 本文介绍了新型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的设计原则、设计说明及其主要性能,并对稳定性进行分析。倡导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应用时,将力学美观和生态护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旨在进一步探索设计和应用新型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为构建新型生态水利护岸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护岸 多孔隙 生态河道 新型材料 设计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油藏高产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小梅 刘璐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66-68,148,共4页
通过对镇泾地区长8油藏几个主力产油井区产量与烃源岩参数、储层物性及孔喉大小、断裂裂缝的分布关系的对比,分析了影响长8油藏高产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长7主力源岩充注条件好,奠定了油气富集的物质基础;储层物性好、特别是具有较好... 通过对镇泾地区长8油藏几个主力产油井区产量与烃源岩参数、储层物性及孔喉大小、断裂裂缝的分布关系的对比,分析了影响长8油藏高产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长7主力源岩充注条件好,奠定了油气富集的物质基础;储层物性好、特别是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是长8油藏高产的主控因素之一;区块内发育的I、II级大断距断裂(断距>30 m)可导致油气在一定距离内沿断裂逸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油藏,而小断距断裂、特别是裂缝带不仅为油气从烃源岩到储层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而且也使致密砂岩的渗透性得到改善,从而促进油藏相对富集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镇泾区块 高渗透性 孔隙结构 裂缝
下载PDF
Effects of Additives and Coagulant Temperature on Fabr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PVDF/Pluronic F127 Blend Hollow Fiber Membranes via 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被引量:2
9
作者 Chun Heng Loh Ro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1-79,共9页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aterials for membrane preparation via 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NIPS) process. In this study, an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Plur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aterials for membrane preparation via 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NIPS) process. In this study, an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Pluronic F127, has been used as both a pore-former and a surface-modifier in the fabrication of PVDF hollow fibermembranes to enhance the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hydrophilicity. The effects of 2nd additive and coagulant temperature on the formation of PVDF/Pluronic F 127 membranes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The as-spun hollow fibers were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cross-sectional morphology, pure water permeation (PWP),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cut-off (MWCO), membrane chemistry, and hydrolphilicity. It was obsered that the addition of Pluronic F 127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WP of as-spun fibers, while the membrane contact angle was reduced. However, the size of macrovoids in the membranes was undesirably large. The addition of a 2nd additive, including lithium chloride (LiC1) and water, or an increase in coagulant temperature was found to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macrovoid for- mation in the Pluronic-containing membranes. In addition, the use of LiC1 as a 2nd additive also further enhanced the PWP and hydrophilicity of the membranes, while the surface pore size became smaller. PVDF hollow fiber with a PWP as high as 2330 L·m-2·h-1·MPa-1, a MWCO of 53000 and'a contact angle of 71 o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with 3% (by mass) of Pluronic F127 and 3% (by mass) of LiC1 at a coagulant temperature of 25 ℃, which shows better performance as compared with most of PVDF hollow fiber membranes made by NIP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pore forming surface modifying additive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hollow fiber membrane
下载PDF
DK4缸体冒口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鹏 雷能彬 聂越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10期2257-2259,2264,共4页
通过DK4缸体毛坯气孔种类鉴别,分析气孔形成的基本原理,发现气孔多发的根本原因是浇注时型腔内气体压强大于铁液总压强。通过增加冒口数量和高度,缓解型腔内气体压强的同时提高了液体表面压强,使两者大小关系发生逆转,减轻了气孔缺陷。... 通过DK4缸体毛坯气孔种类鉴别,分析气孔形成的基本原理,发现气孔多发的根本原因是浇注时型腔内气体压强大于铁液总压强。通过增加冒口数量和高度,缓解型腔内气体压强的同时提高了液体表面压强,使两者大小关系发生逆转,减轻了气孔缺陷。结果表明,生产出组织致密、形状完整、性能优良、各项指标达到用户要求的缸体毛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体铸件 冒口 压强 气孔
下载PDF
三水盆地宝月区块储层孔喉特征
11
作者 夏楠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11期198-,162,共2页
通过对宝月区块布心组油气藏取心井样品进行实验分析,应用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实验技术,明确了其储层孔喉特征。研究表明,布心组储层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0.25~23.53μm,压汞曲线数据显示布心组三段Ⅳ下小层粗孔喉孔隙体积比例较高,对渗... 通过对宝月区块布心组油气藏取心井样品进行实验分析,应用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实验技术,明确了其储层孔喉特征。研究表明,布心组储层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0.25~23.53μm,压汞曲线数据显示布心组三段Ⅳ下小层粗孔喉孔隙体积比例较高,对渗透率贡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月区块 孔喉 孔隙 渗透率
下载PDF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Porous Carbon Nanostructures with Tunable Closed Mesopores via a Silica-Assisted Coassembly Strategy
12
作者 Binbin Guo Chen Li +4 位作者 Haoran Wu Jiahang Chen Jiulin Wang Hao Wei Yiyong Mai 《CCS Chemistry》 CAS 2021年第5期1410-1422,共13页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of mesoporous carbon nanoparticles(MCNs)with tunable pore structures is of great interest,due to the remarkable effect of pore structure 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aterials.However...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of mesoporous carbon nanoparticles(MCNs)with tunable pore structures is of great interest,due to the remarkable effect of pore structure 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aterials.However,it has remained a major challenge.Here,we demonstrate the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CNs with tunable closed pore structures via a silica-assisted coassembly strategy,which employs polystyrene-block-poly(ethylene oxide)diblock copolymers as soft template,phenolic resol and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as carbon and silica precursors,respectively.Through simply varying the sequential cross-linking of the silica and carbon precursors or the copolymer composition,novel MCNs with alluring spherical,hollow-hoop-structured,or yolk-shell-like closed mesopores are tunably prepared.In particular,serving as cathode materials of lithium-sulfur batteries,the resultant silica-hybridized MCNs with the exceptional hollow-hoop mesopores and a moderate sulfur-loading content of 46 wt%exhibit top-leve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This study opens an avenue for tunable construction of mesoporous particles with closed pores and provides clues for the effect of pore geometry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porous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copolymer SELF-ASSEMBLY mesoporous carbon nanoparticles pore structure lithium-sulfur battery
原文传递
Block copolymer assisted topochemical polymerization:A facile and efficient route to robust polymeric nanoporous membranes decorated with versatile amino acids
13
作者 Yun Liang Wanyue Ouyang +5 位作者 Peng Wang Wanlin Zhang Shiqiang Wang Li Tian Yong Ju Guangtao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85-889,共5页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 assisted topochemical polymerization,a new strategy for facilely producing robust nanoporous membranes with controlled incorpora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onto nanopores is developed.As exempli...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 assisted topochemical polymerization,a new strategy for facilely producing robust nanoporous membranes with controlled incorpora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onto nanopores is developed.As exemplified by preparing nanoporous polypyrrole decorated with amino acids,this strategy exhibits a high degree of freedom for tailoring the surface functionality in the created p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COPOLYMER SUPRAMOLECULAR ensemble Top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NANOPOROUS membranes pore FUNCTIONALIZATION
原文传递
井间示踪剂大孔道识别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技术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利美 张国萍 +1 位作者 胡艳霞 陈永浩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4期72-73,共2页
中原油田胡 7南块非均质性严重 ,大量注水后 ,储层出现大孔道现象 ,使注入水沿大孔道短路循环 ,注入水效率低 ,水驱波及体积小 ,加剧了层内、层间矛盾 ,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快 ,水驱动用程度低。为了制订一系列有效的调整方案 ,提高水驱油... 中原油田胡 7南块非均质性严重 ,大量注水后 ,储层出现大孔道现象 ,使注入水沿大孔道短路循环 ,注入水效率低 ,水驱波及体积小 ,加剧了层内、层间矛盾 ,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快 ,水驱动用程度低。为了制订一系列有效的调整方案 ,提高水驱油效率 ,决定对胡 7南块的 7- 2 1、7- 1 89、7- 1 1 2、7- 1 2 1四个井组投放示踪剂 ,利用井间示踪剂大孔道识别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解释软件描述高渗透水淹层 (即大孔道 )的厚度、渗透率、孔道半径 ,并解释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示踪剂 大孔道 剩余油 饱和度 分布技术 调剖堵水
下载PDF
煤基岩块孔裂隙特征及其在煤层气产出中的意义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生维 陈钟惠 张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57-561,T001,共5页
煤中发育植物细胞残留孔隙、基质孔隙和次生孔隙,植物细胞残留孔隙主要为复杂孔隙树结构,有效孔隙率高。基质孔隙和次生孔隙主要为简单孔隙树结构,孔隙曲折度高,有效孔隙率低,煤基岩块中普遍发育宽10~20μm,高50~100... 煤中发育植物细胞残留孔隙、基质孔隙和次生孔隙,植物细胞残留孔隙主要为复杂孔隙树结构,有效孔隙率高。基质孔隙和次生孔隙主要为简单孔隙树结构,孔隙曲折度高,有效孔隙率低,煤基岩块中普遍发育宽10~20μm,高50~1000μm的微裂隙,大多数构成连结孔隙和内生裂隙及层面裂隙的重要通道。微裂隙的存在缩短了煤层甲烷扩散的距离,煤层甲烷除在微孔隙中扩散和内生裂隙中流动外,尚在微裂隙中扩散或流动。微裂隙的大小是决定煤层甲烷扩散或流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岩块 煤层 甲烷 孔隙结构 煤层气 天然气
下载PDF
页岩气井强化封堵全油基钻井液体系——以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威远区块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晓军 白冬青 +5 位作者 孙云超 李晨光 鲁政权 景烨琦 刘畅 蒋立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4,共8页
为了破解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威远区块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引起的复杂事故频发难题,在分析测定该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矿物组成、孔缝构造、表面润湿性和岩样吸液率的基础上,分析了井壁失稳的机理,通过对基础配方... 为了破解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威远区块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引起的复杂事故频发难题,在分析测定该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矿物组成、孔缝构造、表面润湿性和岩样吸液率的基础上,分析了井壁失稳的机理,通过对基础配方的深度优化,以及多种类、多级配复合封堵剂的优选,形成了一套密度介于1.80~2.40 g/cm3、抗温150℃以上的强化封堵全油基钻井液体系。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①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高温高压流变性、沉降稳定性和电稳定性;②该钻井液体系抗污染能力较强,在含页岩岩屑20%、含水10%时的综合性能依然保持稳定;③对龙马溪组页岩岩屑的一次回收率和二次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99.98%;④添加封堵剂的全油基钻井液能有效地封堵400 mD渗滤砂盘、快速地阻缓流体压力在页岩内部的传递,具有更好的井壁稳定效果。结论认为,该钻井液体系能够满足该区页岩气钻井施工的技术需求,为降低复杂事故发生率、提高页岩气资源开发效率提供了技术思路和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威远区块 早志留世 页岩气 井壁稳定 硬脆性页岩 微纳米孔缝 封堵剂 全油基钻井液
下载PDF
特低渗油藏不同CO2注入方式微观驱油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钱坤 杨胜来 +1 位作者 窦洪恩 张吉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4-208,共5页
为研究特低渗油藏CO2不同注入方式的微观驱油特征和孔隙动用下限,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连续CO2驱、水驱后CO2驱以及水气交替驱后岩心的微观剩余油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CO2驱和水气交替驱均能获得较好的驱油效果,连续CO2驱能够... 为研究特低渗油藏CO2不同注入方式的微观驱油特征和孔隙动用下限,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连续CO2驱、水驱后CO2驱以及水气交替驱后岩心的微观剩余油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CO2驱和水气交替驱均能获得较好的驱油效果,连续CO2驱能够动用更小孔隙中的原油,水驱后CO2的注入弥补了水驱难以动用微、小孔隙(孔径小于0.5μm)中原油的缺点,水气交替驱在中孔隙(0.5~5.0μm)中取得更好的驱油效果。对于不同孔隙结构的岩心,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越强,小孔隙比例越高,不同注入方式下的孔隙动用下限也越高。综合来看,水气交替驱能够在长庆油田黄3区块长8油藏取得较好的微观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黄3区块 延长组 特低渗油藏 CO2 注入方式 微观驱油特征 孔隙动用下限
下载PDF
新区块及未钻井深部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高压气井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霍进 石建刚 +2 位作者 沈新普 李渊 沈国晓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11,共8页
地层孔隙压力预测通常基于声波和电阻率等测井数据来进行计算,并且只能在有已钻井或者目标井邻近存在已钻井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新区块或未钻井深部地层由于资料有限,没有测试地层压力可以参考,给钻井液密度、井身结构的安全合理设计... 地层孔隙压力预测通常基于声波和电阻率等测井数据来进行计算,并且只能在有已钻井或者目标井邻近存在已钻井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新区块或未钻井深部地层由于资料有限,没有测试地层压力可以参考,给钻井液密度、井身结构的安全合理设计带来了风险。为此,在Eaton法中引入三维地应力和层速度来计算地层孔隙压力,首先由地震层速度计算未钻井地层的声波时差、岩石密度、最大地应力、最小地应力,然后由Gardner经验公式法代入地震层速度计算上覆岩石压力中的岩石密度,进而对目标区块三维精细地应力场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从而得到了目标区块的精细地应力场三维数值解,获得垂直地应力(最大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最后得到了地层孔隙压力。采用上部已钻井地层所获得的测井密度、声波、地层破裂压力、地层压力等资料,对Eaton法得到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校验。准噶尔盆地南缘X1井按上述方法设计四开钻进至上白垩统连木沁组4131~5650 m井段,发现气显示,表明该井段的孔隙压力与钻井液密度接近。结论认为,对于新区块或未钻井深部地层采用基于层速度和三维地应力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以为类似地区的钻井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区块 未钻井深部地层 地应力 层速度 地层孔隙压力 高压气井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苏里格西区苏48区块盒8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对渗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任淑悦 孙卫 +1 位作者 刘登科 郭云峰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为了清晰地认识苏里格气田苏48区块盒8段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其对渗流能力的影响,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基础上选取相应样品进行了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及相渗实验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盒8段储层包括4类孔隙结构,每类储... 为了清晰地认识苏里格气田苏48区块盒8段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其对渗流能力的影响,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基础上选取相应样品进行了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及相渗实验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盒8段储层包括4类孔隙结构,每类储层对应的储集空间都有一定的差异,且储渗性能逐一变差;此外,孔喉特征参数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及束缚水饱和度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说明微观孔隙结构对储层的渗流能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岩心样品b和c均属于Ⅲ类,岩心样品c孔喉比(318.4)小于岩心样品b(332),岩心样品b喉道半径(0.5μm)小于c(0.79μm),岩心样品b孔喉体积比(0.25)小于c(0.6),岩心样品b可动流体饱和度(15.6%)小于c(23.69%),说明当孔隙半径及孔喉分选相近时,喉道是影响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48区块 孔隙结构 可动流体饱和度 束缚水饱和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胡154 区块长4+5 段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及分类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丁强 成健 +4 位作者 杨博 靳紫馨 刘菲 赵子文 于景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0-417,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胡154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4+5段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详细定量化分析,导致胡154区块产量下降较快,水驱控制程度不高。为定量表征研究区目的层孔隙结构,利用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胡154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4+5段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详细定量化分析,导致胡154区块产量下降较快,水驱控制程度不高。为定量表征研究区目的层孔隙结构,利用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相渗实验资料,对孔隙结构进行定量表征及分类,结合测井曲线,对不同类型孔隙结构储集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段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喉道类型主要为片状和弯片状。孔隙结构划分为3类:Ⅰ类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分布于2.57~2.61,排驱压力平均为1.62 MPa,日产油量2 t以上;Ⅱ类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分布于2.61~2.66,排驱压力平均为2.61 MPa,日产油量1~2 t;Ⅲ类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分布于2.66~2.71,排驱压力平均为3.52 MPa,日产油量小于1 t。具有Ⅱ类孔隙结构和Ⅲ类孔隙结构的储集层在平面上分布较广,长(4+5)2孔隙结构相对好于长(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胡尖山油田 胡154区块 延长组 储集层 长4+5段 孔隙结构 定量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