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饼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瑾 王志博 +2 位作者 郭华伟 孙晓玲 肖强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3-1013,共11页
茶饼病是由担子菌真菌主要为害茶树嫩叶引起的病害,已是茶叶生产中重要真菌病害,严重制约茶产业发展。目前,茶饼病病原离体培养非常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研究。本文综述了茶饼病的侵染循环、病害流行、病原菌、... 茶饼病是由担子菌真菌主要为害茶树嫩叶引起的病害,已是茶叶生产中重要真菌病害,严重制约茶产业发展。目前,茶饼病病原离体培养非常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研究。本文综述了茶饼病的侵染循环、病害流行、病原菌、病原菌与寄主互作以及病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茶饼病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饼病 病害循环 病害流行 致病性 免疫应答 综合防治
原文传递
茶饼病病叶表面微生物多样性及病害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义勇 周波 +5 位作者 黎健龙 唐颢 崔莹莹 吴文浩 刘嘉裕 唐劲驰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6期116-123,共8页
为了分析茶饼病病叶表面微生物多样性,分离鉴定病叶上真菌微生物。以茶饼病病叶与健康叶片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对叶表面进行观察,利用16S和ITS测序分析不同叶片的细菌与真菌群落组成。在茶饼病病害叶片表面检测到113种细菌,252种真菌;... 为了分析茶饼病病叶表面微生物多样性,分离鉴定病叶上真菌微生物。以茶饼病病叶与健康叶片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对叶表面进行观察,利用16S和ITS测序分析不同叶片的细菌与真菌群落组成。在茶饼病病害叶片表面检测到113种细菌,252种真菌;健康叶片上检测到237种细菌,161种真菌。病叶细菌的多样性显著低于健康叶片,病叶真菌的多样性高于健康叶片。与健康叶片相比,枝孢属和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在病叶中丰度较低,被孢霉属丰度较高。采用PDA培养基从感病叶片表面分离鉴定获得了枝状枝孢菌,该菌可能在茶饼病的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茶饼病感染后茶叶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分离鉴定出的枝状枝孢菌可能与茶饼病的致病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饼病 微生物多样性 细菌 真菌
下载PDF
冬枣树皮疱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常慧红 刘俊展 +1 位作者 王小梦 巴秀成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4,23,共3页
桃尖炫菌(桃茎点霉菌)Phoma persicae Sacc.单独侵染引起的冬枣树皮疱斑病是冬枣树皮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菌在PDA,OUA,CMA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pH6时菌落生长最好,孢子萌发最适pH6~7;在光照与... 桃尖炫菌(桃茎点霉菌)Phoma persicae Sacc.单独侵染引起的冬枣树皮疱斑病是冬枣树皮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菌在PDA,OUA,CMA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pH6时菌落生长最好,孢子萌发最适pH6~7;在光照与黑暗交替(12L∶12D)和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光照对产孢、孢子萌发无影响;不同营养液中,树皮煮汁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疱斑病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4种间作作物对夏秋季茶园主要叶部病害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洪 张孟婷 +3 位作者 王福楷 任梦星 青游 康晓慧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8-324,共7页
为了寻求适合高山茶园的间作模式,探究不同间作作物对茶园主要叶部病害发生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川西北茶园主要叶部病害种类;通过对茶-黄豆、茶-玉米、茶-李树、茶-厚朴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 为了寻求适合高山茶园的间作模式,探究不同间作作物对茶园主要叶部病害发生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川西北茶园主要叶部病害种类;通过对茶-黄豆、茶-玉米、茶-李树、茶-厚朴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模式茶园叶部病害发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川西北高山茶园主要叶部病害为茶饼病、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圆赤星病和茶赤叶斑病;4种间作作物中黄豆和玉米是较为理想的间作作物。茶-黄豆间作的茶园茶饼病和茶炭疽病发病率最低,两种病害发病率分别比单作茶园降低了85.12%和74.34%;茶-玉米间作茶园炭疽病发病率比单作茶园降低了49.76%。茶-厚朴间作茶园茶饼病的平均发病率为27.82%,是单作茶园的11.50倍。同时茶-厚朴间作茶园9月份炭疽病的发病率高达51.67%是单作茶园发病率的2.73倍。因此,黄豆和玉米是替代厚朴等林木类较为理想的高山茶园间作作物,间作黄豆可显著降低茶园病害的发生,减轻病害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饼病 茶炭疽病 间作 生物防治 黄豆
下载PDF
茶饼病的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谭荣荣 毛迎新 龚自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0期5027-5030,共4页
系统调查了湖北地区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消长规律与温湿度、品种、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病在湖北茶区的发生流行期为6-8月,在海拔500 m以上的阴坡茶园发病严重。同时对分离纯化的茶饼病菌进... 系统调查了湖北地区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消长规律与温湿度、品种、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病在湖北茶区的发生流行期为6-8月,在海拔500 m以上的阴坡茶园发病严重。同时对分离纯化的茶饼病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担孢子在15-32℃的范围内均能萌发,孢子萌发最适温度是25℃;在p H 3-7的范围内担孢子均能萌发,适宜生长的p H为5-6;茶树不同品种与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关系。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茶饼病病害流行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 发生规律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丽水市茶饼病发生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全聪 陈方景 +3 位作者 雷永宏 张敬泽 周国华 周慧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39,共9页
茶饼病第1次在丽水市茶区发生于2010年秋,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和接种试验证实该病害的病原菌。病害抗病性观察显示,不同茶树品种对该病害抗性明显不同,其中迎霜品种相对最感病;每年4~6月和8~10月期间雨量与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海拔260~52... 茶饼病第1次在丽水市茶区发生于2010年秋,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和接种试验证实该病害的病原菌。病害抗病性观察显示,不同茶树品种对该病害抗性明显不同,其中迎霜品种相对最感病;每年4~6月和8~10月期间雨量与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海拔260~520 m范围内,因不同海拔高度茶园的雨日、雨量、相对湿度不同,病害发生情况各异;60%遮荫的茶园极有利于茶饼病发生。生长季节结束后,科学修剪及处理修剪枝叶、冬季清园封园等农业措施,对病害控制效果达到28.86%~4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饼病 品种抗病性 影响因子
下载PDF
茶饼病病原—Exobasidium vexans侵染茶树叶片过程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晓珍 王勇 +2 位作者 任亚峰 李冬雪 陈卓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5期117-122,共6页
明确茶饼病病原在侵染茶树叶片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对于病害诊断及积极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过碘酸-希夫(氏)和甲苯胺蓝染色分析Exobasidium vexans侵染茶叶组织和细胞的过程。同时,采用台盼蓝、伊文思蓝染色及透射电镜对茶饼病样... 明确茶饼病病原在侵染茶树叶片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对于病害诊断及积极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过碘酸-希夫(氏)和甲苯胺蓝染色分析Exobasidium vexans侵染茶叶组织和细胞的过程。同时,采用台盼蓝、伊文思蓝染色及透射电镜对茶饼病样品植物细胞活力和病原菌生长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组织染色及电镜发现在茶饼病2~3阶段有大量担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茶树海绵组织细胞营养也逐渐消耗,担孢子和菌丝活力降低,茶树叶片细胞趋于死亡。本研究通过染色方法发现该病害在侵染各阶段的形态特征,通过透射电镜发现E.vexans病原对海绵组织细胞的结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饼病 侵染过程 活力分析 组织染色 透射电镜
下载PDF
施肥技术对茶树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田间发生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雍静 牟小秋 +3 位作者 赵志清 郭灿 陈娟 卢天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87,共4页
为了探明施肥技术对茶树主要病虫害田间发生量的影响,2010年贵州茶树病虫防控课题组在贵阳春秋实业有限公司基地,采用不同肥源、不同施肥方式与不同施肥量等措施进行了田间小区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茶饼病5月份以根灌沼液肥500kg/66... 为了探明施肥技术对茶树主要病虫害田间发生量的影响,2010年贵州茶树病虫防控课题组在贵阳春秋实业有限公司基地,采用不同肥源、不同施肥方式与不同施肥量等措施进行了田间小区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茶饼病5月份以根灌沼液肥500kg/667m2的处理最为明显,田间未发现病斑,相对防效为100%,9月份以根灌沼液肥2000kg/667m2的处理田间发生量最低,相对防效为71.68%;茶炭疽病5月份以根灌沼液肥1500kg/667m2的处理田间发生量最低,相对防效为79.72%,9月份以根灌沼液肥500kg/667m2的处理田间发生量最低,田间发生量的影响最明显相对防效为71.09%;沟施沼液肥2000kg/667m2的处理对茶棍蓟马田间发生量的影响最明显,相对防效为45.38%,沟施沼液肥1000kg/667m2的处理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量的影响最明显,相对防效为61.67%;施肥技术均有助于天敌蜘蛛的增长,其中以根灌沼液肥1000kg/667m2的处理效果最明显,达9头/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饼病 茶炭疽病 茶棍蓟马 茶假眼小绿叶蝉 蜘蛛 沼液肥 根灌 沟施
下载PDF
茶树叶片响应茶饼病侵染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孙云南 许燕 +5 位作者 冉隆珣 蒋会兵 宋维希 夏丽飞 陈林波 梁名志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被茶饼病病菌侵染的茶树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差异基因359个,其中248个上调表达,111个下调表达。差异基因中有216个获得GO(Gene ontology)数据库功能注释,主要涉及到生物合成过程、催化活性、细胞过程等诸...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被茶饼病病菌侵染的茶树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差异基因359个,其中248个上调表达,111个下调表达。差异基因中有216个获得GO(Gene ontology)数据库功能注释,主要涉及到生物合成过程、催化活性、细胞过程等诸多生理生化过程;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富集分析发现,共有106个基因被注释到47个代谢通路中,其中,单萜生物合成、卟啉和叶绿素代谢、核糖体、氮代谢、双萜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互作等通路显著富集。有32个差异基因被鉴定为转录因子,分布在16个转录因子家族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验证了随机挑选的差异基因在感病叶片和未感病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茶树响应病原菌侵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量基因被诱导或抑制表达,与抗病相关的转录因子被大量激活且上调表达。本研究为深入挖掘茶树抗病基因及进一步研究抗病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饼病 转录组 差异基因
下载PDF
先锋蛋白肽对茶饼病的防效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冯月玲 杨文利 +10 位作者 罗涯鎔 郑周洲 朱秀英 张三中 周增太 宗志伦 陈兴龙 吴元竞 张蓉 刘辉 宋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59-66,共8页
【目的】探明茶园喷施先锋蛋白肽对茶饼病的防控效果及茶叶品质的影响,为其在茶园病害绿色防控及茶叶提质增效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以喷施清水(CK1)和药剂〔CK2,25%吡唑醚菌酯水剂(140.63 g a.i./hm^(2))〕为对照,... 【目的】探明茶园喷施先锋蛋白肽对茶饼病的防控效果及茶叶品质的影响,为其在茶园病害绿色防控及茶叶提质增效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以喷施清水(CK1)和药剂〔CK2,25%吡唑醚菌酯水剂(140.63 g a.i./hm^(2))〕为对照,研究先锋蛋白肽(600 g a.i./hm^(2))不同施用次数(茶叶采摘前喷施1次、2次和3次)对茶饼病的田间防控潜力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茶叶喷施先锋蛋白肽1次、2次和3次对茶饼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3.91%、69.57%和21.74%,喷施2次和3次的相对防效显著低于CK2(77.50%),与CK1相比,CK2对茶叶的增产效果仅为1.23%,而施用先锋蛋白肽1次、2次和3次的茶叶增产效果分别为4.01%、26.46%和9.32%,相应的发芽密度(1587.71个/m^(2))和百芽重(21.04 g)均以施药2次的最高。施药次数不同对茶叶中咖啡碱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对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大。鲜味、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2.68 mg/g)、甘氨酸(0.23 mg/g)和丙氨酸(0.08 mg/g)含量在施药2次的茶叶中最高,在施药3次的茶叶中则以苦味氨基酸缬氨酸(0.15 mg/g)、亮氨酸(0.37 mg/g)、酪氨酸(0.08 mg/g)和组氨酸(0.28 mg/g)含量最高;酚氨比施药2次(3.56)的最低,施药3次(4.22)的最高;施药1次的茶叶表没食子儿茶素(1.03%)、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2.65%)、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71%)含量显著低于施药2次(1.22%、2.96%和0.81%),表儿茶素(0.73%)含量显著上升;苯丙氨酸(2.48 mg/g)、胱氨酸(6.57 mg/g)、蛋氨酸(6.63 mg/g)和脯氨酸(0.29 mg/g)等抗逆相关氨基酸含量以施药1次的最高。【结论】先锋蛋白肽施药2次既可高效防控茶饼病,亦可提高茶叶产质量,达到较好的防病、增产和提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蛋白肽 生物源药剂 茶饼病 施药次数 病情指数 田间防效 茶产量
下载PDF
3种杀菌剂对茶饼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11
作者 肖星 王雪松 +4 位作者 杨恺 穆升 玉香甩 龙亚芹 陈林波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2期52-55,共4页
茶饼病是一种茶树上重要的芽叶病害。为了筛选出防治茶饼病的安全有效药剂,选用3种杀菌剂对茶饼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施药后7 d,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60 g/667 m^(2)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 mL/667 m^(2)... 茶饼病是一种茶树上重要的芽叶病害。为了筛选出防治茶饼病的安全有效药剂,选用3种杀菌剂对茶饼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施药后7 d,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60 g/667 m^(2)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 mL/667 m^(2)的防效分别为93.48%、93.62%、85.17%、90.18%,而1.5%多抗霉素水剂对茶饼病的总体防效相对较差,所有供试药剂处理均对茶树生长安全。研究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40~60 g/667 m^(2)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 mL/667 m^(2)对茶饼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建议生产上推广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饼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茶树茶饼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宗萍 郝林军 +2 位作者 杨军 路海明 王从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83-84,共2页
为有效防治茶树茶饼病为害,采用了5种药剂开展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WG30 g/667 m2处理对茶饼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第二次施药后10 d、20 d的防效分别为83.49%和85.62%。
关键词 茶树 茶饼病 杀菌剂 田间防效
下载PDF
茶树茶饼病的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智亚楠 陈利军 +2 位作者 史洪中 王国君 郭世保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8-100,共3页
茶饼病是我国茶树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分析了茶饼病的发生规律,并从选育抗病品种、改善农业管理措施、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方面对近年来茶树茶饼病防治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茶饼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茶树 茶饼病 综合防治
下载PDF
茶树嫩叶上的“白馒头”——茶饼病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瑾 孙晓玲 肖强 《中国茶叶》 2021年第4期32-34,共3页
茶饼病是真菌病害,可为害茶树嫩叶、茎和果实,主要发生在嫩叶上。文章介绍了茶饼病的分布与为害、病原菌生物学特征、流行规律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该病的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饼病 为害症状 病原菌生物学特征 流行规律 防治措施
下载PDF
6%抗坏血酸水剂与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月玲 朱英 +6 位作者 毛堂芬 刘思睿 陈兴龙 吴元竞 宋诗颖 刘辉 宋莉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75-679,683,共6页
[目的]为6%抗坏血酸水剂与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共施在茶园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将6%抗坏血酸水剂45.00 g a.i./hm^(2)和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32.14 g a.i./hm^(2)应用于茶炭疽病和茶饼病防治。[结果]2种药剂共施对... [目的]为6%抗坏血酸水剂与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共施在茶园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将6%抗坏血酸水剂45.00 g a.i./hm^(2)和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32.14 g a.i./hm^(2)应用于茶炭疽病和茶饼病防治。[结果]2种药剂共施对茶饼病和茶炭疽病的防效具有协同作用,防效分别达到70.23%、73.67%,与单施对照药剂25%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共施的增产效果是对照药剂的6倍。同时,2种药剂共施可提升茶叶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而酚氨比显著降低。[结论]6%抗坏血酸水剂与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共施可增强茶树抗病性,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饼病 茶炭疽病 抗坏血酸 苯丙烯菌酮
原文传递
茶树茶饼病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丹 黄大野 +1 位作者 曹春霞 蒲东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02期67-70,共4页
茶饼病是危害性最严重的茶树真菌性病害之一,对茶饼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病原特性、侵染循环以及病害流行因子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茶叶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和前期工作经验,从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植物检疫、田间栽培管理、化学防治和... 茶饼病是危害性最严重的茶树真菌性病害之一,对茶饼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病原特性、侵染循环以及病害流行因子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茶叶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和前期工作经验,从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植物检疫、田间栽培管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对近年来茶树茶饼病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茶树茶饼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饼病 防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五种杀菌剂对川西南山区茶饼病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17
作者 杨春林 杨志刚 +4 位作者 席亚东 胡强 杨子威 张梅 颜学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34-38,共5页
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在四川西南山区茶园发生较重,严重影响当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促进山区茶园茶饼病精准用药和科学用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5种杀菌剂对川西南山区茶饼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各处理对茶叶生长指标的影... 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在四川西南山区茶园发生较重,严重影响当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促进山区茶园茶饼病精准用药和科学用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5种杀菌剂对川西南山区茶饼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各处理对茶叶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茶饼病的流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7%寡糖·吡唑酯和33%锰锌·三唑酮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两次施药后平均防效分别为86.17%、80.41%和89.07%、86.03%;25%吡唑醚菌酯次之,两次施药后平均防效为77.65%和82.48%;27%寡糖·吡唑酯水乳剂和33%锰锌·三唑酮对茶叶的百芽质量、茶芽密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茶叶理论产量较对照增加111.95%和78.31%。综上,27%寡糖·吡唑酯和33%锰锌·三唑酮可用于川西南山区茶饼病的防控,供试药剂在春夏高温季节使用对茶树安全,无药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山区 茶饼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五指山市水满乡大叶种茶茶饼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宁国栋 张小念 +1 位作者 赵冬香 周游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6期91-91,94,共2页
茶饼病是五指山市水满乡茶叶最为严重的病害,已经严重影响了水满乡红茶的产量及品质.本文介绍了水满乡大叶种茶茶饼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阐述了该地区茶饼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指导茶农防控茶饼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叶种茶 茶饼病 发生特点 暴发原因 防控对策 海南五指山 水满乡
下载PDF
茶饼病诱导感、抗茶树品种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亚芹 冉隆珣 +4 位作者 夏丽飞 曲浩 田易萍 陈林波 梁名志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020-6034,共15页
为揭示茶树被茶饼病危害诱导的防御反应机制,本研究选择抗病和感病茶树品种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和数字表达谱分析茶树叶片被茶饼病危害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974条,其中共有的为122条,抗病品种中特异364... 为揭示茶树被茶饼病危害诱导的防御反应机制,本研究选择抗病和感病茶树品种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和数字表达谱分析茶树叶片被茶饼病危害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974条,其中共有的为122条,抗病品种中特异364条,感病品种中特异的为488条。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发现,茶饼病危害主要影响了茶树体内代谢途径、内质网蛋白质加工、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相互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淀粉与蔗糖的代谢、苯丙醇生物合成等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些差异基因包括抗病蛋白基因(R protein)、水解酶基因、细胞壁加固基因、转录因子基因、植物激素及其信号转导基因、次生代谢和氧化酶类、转运蛋白等。利用RT-qPCR对筛选的6个基因进行验证,其表达模式与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茶饼病侵染对茶树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为揭示茶树抗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饼病 转录组测序 抗病基因
原文传递
茶饼病病原菌与茶树互作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辉 周玉锋 +4 位作者 周罗娜 赵兴丽 罗林丽 贺圣凌 张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44-50,共7页
茶饼病是危害我国茶产业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其主要危害茶树嫩叶、新梢,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目前,关于茶饼病的流行规律、病原菌分离及防治技术等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鲜见关于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报道。为茶饼病科学、高效... 茶饼病是危害我国茶产业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其主要危害茶树嫩叶、新梢,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目前,关于茶饼病的流行规律、病原菌分离及防治技术等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鲜见关于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报道。为茶饼病科学、高效的绿色防控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茶饼病病原菌、病原菌与茶树互作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饼病 外担菌 互作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