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道气中CO_2回收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毛松柏 叶宁 +1 位作者 丁雅萍 朱道平 《煤化工》 CAS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介绍了烟道气中CO2回收的新技术:开发了一种活性胺,形成了以MEA为主体的复合胺吸收剂。与传统MEA法相比,此技术蒸汽消耗下降了12% ̄40%,胺耗下降30% ̄80%,CO2产量达到设计要求,溶液基本不降解,设备腐蚀速率<0.1mm/a。工业应用后取得... 介绍了烟道气中CO2回收的新技术:开发了一种活性胺,形成了以MEA为主体的复合胺吸收剂。与传统MEA法相比,此技术蒸汽消耗下降了12% ̄40%,胺耗下降30% ̄80%,CO2产量达到设计要求,溶液基本不降解,设备腐蚀速率<0.1mm/a。工业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气 CO2 回收 一乙醇胺 复合胺
下载PDF
低分压二氧化碳回收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毛松柏 叶宁 +3 位作者 肖九高 丁雅萍 朱道平 黄晓燕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4年第3期12-15,共4页
介绍了低分压二氧化碳回收新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开发工作及其工业应用情况。解决了 -乙醇胺降解损耗及设备腐蚀等技术问题 ,提高了吸收能力 ,降低了再生热耗。
关键词 低分压 二氧化碳回收 一乙醇胺 复合胺
下载PDF
以MDEA为主体的混合胺溶液吸收CO_2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颖 赵越超 +1 位作者 梁宏宝 张宏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31-534,538,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乙醇胺、二乙醇胺、哌嗪、碳酸酐酶以及离子液体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混合溶液用于CO2吸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混合溶液的吸收机理和CO2吸收的动力学;讨论了混合溶液组成、体系温度、压力等对吸收性能的影响;并对该法未来的研... 综述了近年来乙醇胺、二乙醇胺、哌嗪、碳酸酐酶以及离子液体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混合溶液用于CO2吸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混合溶液的吸收机理和CO2吸收的动力学;讨论了混合溶液组成、体系温度、压力等对吸收性能的影响;并对该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二乙醇胺 混合胺 CO2吸收
下载PDF
混合胺MEA+DETA吸收CO_2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文娟 霍春秀 +3 位作者 杨剑 张斌 王勇 姚成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51-4456,共6页
以MEA为主体,DETA为添加剂,考察1h内,在温度298~338K,压力300~700kPa,混合胺溶液初始浓度(质量分数)4%~20%范围内,MEA+DETA不同配比的混合吸收剂吸收CO2的特性。获得MEA+DETA混合胺吸收CO2的最佳吸收条件为:308K、500kP... 以MEA为主体,DETA为添加剂,考察1h内,在温度298~338K,压力300~700kPa,混合胺溶液初始浓度(质量分数)4%~20%范围内,MEA+DETA不同配比的混合吸收剂吸收CO2的特性。获得MEA+DETA混合胺吸收CO2的最佳吸收条件为:308K、500kPa、总胺质量浓度为20%,MEA与DETA的配比为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胺 CO2 溶解度
原文传递
填料塔中混合胺钛基纳米流体对高浓度CO_(2)的捕集试验研究
5
作者 孔宇 江砚池 +4 位作者 陶彦峰 由婷 刘健 张忠孝 孔成栋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26,共6页
模拟了石油化工废气排放过程中高浓度CO_(2)(50%,体积分数)尾气处理场景。对伯胺和叔胺溶液进行复配,建立了兼具快速反应性能和高吸收容量的混合胺钛基纳米流体。自主设计并搭建10 t/a规模填料塔CO_(2)吸收-解吸循环试验系统,考察了纳... 模拟了石油化工废气排放过程中高浓度CO_(2)(50%,体积分数)尾气处理场景。对伯胺和叔胺溶液进行复配,建立了兼具快速反应性能和高吸收容量的混合胺钛基纳米流体。自主设计并搭建10 t/a规模填料塔CO_(2)吸收-解吸循环试验系统,考察了纳米流体吸收剂在填料塔中的CO_(2)吸收-解吸综合强化机制。研究发现,相较混合胺而言,纳米流体吸收剂最大可提升40%的吸收-解吸循环容量。提高贫液中的CO_(2)负载会削弱纳米颗粒对吸收剂捕集CO_(2)性能的促进作用。当CO_(2)负载达到0.4 mol/mol(1 mol胺负载0.4 mol CO_(2))时,纳米流体吸收剂的体积总传质系数和混合胺吸收剂基本一致。体系中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液相内部形成微对流,可提升捕集体系的CO_(2)吸收性能。但当纳米颗粒质量分数超过0.12%时,液相中的微对流和固体穿梭效应会因粒子团聚而削弱。因此,需要在循环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对团聚的纳米颗粒进行分散。如何通过耦合外部扰动和内部化学分散来提升纳米颗粒分散的稳定性,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混合胺 高浓度CO_(2) 填料塔
下载PDF
低分压CO_2回收新技术捕集水泥窑气中CO_2的侧线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汉根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设计了一套水泥窑气CO_2捕集的侧线试验装置,利用自主研发的复合胺溶剂捕集窑气中的CO_2。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胺溶剂能使净化气中CO_2体积分数降至1.41%以下,产品气中CO_2体积分数达到99%以上。采用该技术,可实现CO_2减排并获得高纯... 设计了一套水泥窑气CO_2捕集的侧线试验装置,利用自主研发的复合胺溶剂捕集窑气中的CO_2。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胺溶剂能使净化气中CO_2体积分数降至1.41%以下,产品气中CO_2体积分数达到99%以上。采用该技术,可实现CO_2减排并获得高纯度的CO_2产品气,为企业的CO_2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胺 CO2的捕集 侧线试验 CO2减排
下载PDF
MDEA混合胺法脱碳在珠海天然气液化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曾树兵 陈文峰 +1 位作者 郭洲 张春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487,共3页
介绍了广东珠海天然气液化项目中利用MDEA混合胺法进行天然气深度脱碳的工艺。在分析MDEA醇胺溶剂与CO2的反应原理以及珠海天然气液化厂气源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脱碳工艺和脱碳流程,并对溶剂配比、塔型选择以及堰高、吸收塔操作温度、... 介绍了广东珠海天然气液化项目中利用MDEA混合胺法进行天然气深度脱碳的工艺。在分析MDEA醇胺溶剂与CO2的反应原理以及珠海天然气液化厂气源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脱碳工艺和脱碳流程,并对溶剂配比、塔型选择以及堰高、吸收塔操作温度、再生蒸气流率和胺液循环量等重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比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深度脱碳 MDEA 混合胺 溶剂配比
下载PDF
混合吸收剂膜减压再生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潘一力 方梦祥 +1 位作者 汪桢 骆仲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7,11,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醇胺类溶液的化学吸收分离燃煤电厂烟气CO2技术能耗高的问题,对新型混合胺吸收剂膜减压再生进行研究,以期大幅度降低再生能耗。文中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作为再生装置。混合胺吸收剂是以乙醇胺(MEA)为基础,添加羟乙... 针对现有基于醇胺类溶液的化学吸收分离燃煤电厂烟气CO2技术能耗高的问题,对新型混合胺吸收剂膜减压再生进行研究,以期大幅度降低再生能耗。文中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作为再生装置。混合胺吸收剂是以乙醇胺(MEA)为基础,添加羟乙基乙二胺(AEEA)、三乙烯四胺(TETA)、二乙烯三胺(DETA)、2-氨基-2-甲基丙醇(AMP)、哌嗪(PZ)、N-甲基二乙醇胺(MDEA),按30%质量分数配比而成。实验研究了不同吹扫蒸汽流量,不同再生温度对于混合胺吸收剂再生特性的影响,并将混合吸收剂膜减压再生能耗与传统热再生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在80℃再生温度条件下,15%MEA+15%MDEA混合吸收剂再生程度最高,为45.9%;20%MEA+10%AMP混合吸收剂的再生传质速率为1.34 mol/(m2h),相比30%MEA提高了63.4%。再生能耗方面,70℃再生温度并且不考虑吹扫蒸汽作用下,20%MEA+10%AMP的再生过程电耗最低,仅为732.6 kJe/kg(CO2)。综合再生程度,再生传质速率以及再生能耗表现,可以看出MEA+AMP系列混合吸收剂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 混合吸收剂 聚丙烯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 二氧化碳 减压再生
下载PDF
新型MEA-AMP混合胺吸收剂的抗降解剂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宇辉 方梦祥 +2 位作者 王涛 徐燕洁 夏芝香 《能源工程》 2021年第5期35-42,共8页
开发新型低能耗低降解吸收剂是目前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的关键,研究了新型混合胺MAH吸收剂的氧化降解行为,从抗降解剂的作用机理出发,选用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剂[对苯二酚,亚硫酸钠,偏钒酸钠,乙二胺四乙酸(EDTA)],并从吸收剂组分降解率、CO_... 开发新型低能耗低降解吸收剂是目前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的关键,研究了新型混合胺MAH吸收剂的氧化降解行为,从抗降解剂的作用机理出发,选用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剂[对苯二酚,亚硫酸钠,偏钒酸钠,乙二胺四乙酸(EDTA)],并从吸收剂组分降解率、CO_(2)担载量、溶液相对碱度三个方面衡量抗降解剂的作用效果。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降解产物,推测吸收剂的氧化降解过程。实验表明,在MEA-AMP(MAH)混合胺吸收剂降解过程中,相比于AMP、MEA,更易首先发生氧化反应,降解过程产生的氧化产物会继续与AMP和MEA发生反应,加快降解反应的进行。抗降解剂中,金属捕获剂EDTA的抗降解效果最好,金属离子在氧化降解进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胺吸收剂 氧化降解 抗降解剂 化学吸收法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混合胺的CO_2解吸性能分析
10
作者 曹一凡 史焕聪 崔立峰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18年第6期7-11,共5页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是针对能源危机的一种综合性解决方案,胺基溶液CO_2吸收与解吸是其关键技术步骤。试验以胺基溶液乙醇胺(MEA)为主体吸收剂,分别选取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4-(二乙胺)-2-丁醇(DEAB)为添加剂,然后分别选取γ-Al_2O_...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是针对能源危机的一种综合性解决方案,胺基溶液CO_2吸收与解吸是其关键技术步骤。试验以胺基溶液乙醇胺(MEA)为主体吸收剂,分别选取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4-(二乙胺)-2-丁醇(DEAB)为添加剂,然后分别选取γ-Al_2O_3和沸石分子筛(HZSM-5)为催化剂,探究不同配比条件对MEA的CO_2解吸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DEAB比添加MDEA所消耗的热负荷更少,最高可减少61.8%,最低可达0.15~0.20 MW·h·t^(-1)CO_2。相对于γ-Al_2O_3,HZSM-5能更显著地提高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最高可达17.2×10^(-3) mol·L^(-1)·h^(-1)。5 M(mol/L) MEA/1.25 M DEAB+HZSM-5的组合效果最佳,是胺基溶液CO_2解吸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获 CO2吸收与解吸 混合胺溶液 热负荷 固体酸
下载PDF
CO_2在混合胺MEA+DETA溶液中的溶解度
11
作者 文娟 何必繁 +3 位作者 殷维 霍春秀 姚成林 肖露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4-37,49,共5页
在温度298—338 K,压力300—700 kPa,吸收剂浓度1—3 mol/L的实验条件范围内,讨论了CO2-吸收剂体系气液二相基本达到平衡时,CO2吸收量与体系温度,压力及吸收剂浓度的关系。根据亨利定律,引入温度及压力相关因子,建立了CO2在单胺溶液中... 在温度298—338 K,压力300—700 kPa,吸收剂浓度1—3 mol/L的实验条件范围内,讨论了CO2-吸收剂体系气液二相基本达到平衡时,CO2吸收量与体系温度,压力及吸收剂浓度的关系。根据亨利定律,引入温度及压力相关因子,建立了CO2在单胺溶液中的溶解度模型。模型对CO2在MEA、DETA单胺溶液中的溶解度预测效果较好,与实验值比较,误差在1%以下。引入增强因子β=1.06,并以单胺在混合胺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系数,将CO2在单胺溶液中的溶解度叠加获得CO2在MEA+DETA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模型。模型对MEA+DETA混合胺的预测误差在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DETA CO2混合胺 溶解度
下载PDF
混合胺复配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解吸 被引量:8
12
作者 穆艾伟 樊俊杰 +3 位作者 江砚池 于娟 赵子淇 贾萌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9-415,共7页
醇胺法是目前捕集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以混合胺吸收剂为基础,考察了三乙烯四胺(TETA)-活化剂-水体系的吸收和解吸再生能力,确定了以质量分数为12.5%的TETA为基础胺的高吸收速率低解吸能耗的混合胺复配吸收液.分别选取... 醇胺法是目前捕集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以混合胺吸收剂为基础,考察了三乙烯四胺(TETA)-活化剂-水体系的吸收和解吸再生能力,确定了以质量分数为12.5%的TETA为基础胺的高吸收速率低解吸能耗的混合胺复配吸收液.分别选取质量分数为2.5%二乙醇胺(DEA)、二乙烯三胺(DETA)、哌嗪(PZ)、2-氨基-2-甲基-1-丙醇(AMP)为活化剂,即基础胺与活化剂的质量比为5∶1,从CO2脱除率、吸收速率、吸收量、溶液负荷等指标来考察混合胺复配溶液体系的吸收情况,从中选取具有高吸收效率复配溶液进行解吸再生实验.解吸再生能力以解吸再生能耗、再生程度、再生速率等指标为依据,选取低再生能耗的混合复配溶液.实验表明,4种总质量分数为15%的TETA-活化剂复配溶液中,TETA-PZ的吸收效果最好、吸收量最大,同时解吸再生能耗最低,TETA-AMP复配体系其次.综合实验结果,选取TETA-环胺-水体系和TETA-空间位阻胺-水体系为最佳混合胺复配溶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混合胺复配溶液 化学吸收/解吸
下载PDF
双组分混合有机胺溶液吸收沼气中CO_2的传质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虎 刘应书 +2 位作者 张辉 郑新港 杨雄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6-392,共7页
在填料塔中,对以二乙醇胺(DEA)为基础溶剂,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N-2-羟乙基)乙二胺(AEE)、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为添加剂的二元混合胺溶液吸收沼气中高浓度CO2的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添加剂浓度及种类对吸... 在填料塔中,对以二乙醇胺(DEA)为基础溶剂,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N-2-羟乙基)乙二胺(AEE)、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为添加剂的二元混合胺溶液吸收沼气中高浓度CO2的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添加剂浓度及种类对吸收过程中CO2脱除率n、总体积传质系数KGae、气液相传质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组分混合有机胺溶液中,以AEE,DETA和TETA为添加剂时,KGae和随添加剂浓度增加而增大,气相传质系数kG及气相阻力占总阻力的分率减小,液相阻力占总阻力的分率增大;以MDEA为添加剂时趋势相反n和KGae沿塔高方向增大,其在4种溶液中的大小为DEA-TETA>DEA-DETA>DEA-AEE>DEA-MD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提纯CO2 吸收 填料塔 混合有机胺 传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