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荷油微胶囊在芳香纤维和织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勇 杨一 杨胜林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37,共3页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做壁材,薄荷油为芯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μm、热分解温度为250℃的薄荷油微胶囊。微胶囊分别通过共混熔融纺丝引入尼龙6纤维以及通过浸轧方式整理棉织物。通过对纤维和织物的性能表征发现,尼龙6纤维在引入...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做壁材,薄荷油为芯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μm、热分解温度为250℃的薄荷油微胶囊。微胶囊分别通过共混熔融纺丝引入尼龙6纤维以及通过浸轧方式整理棉织物。通过对纤维和织物的性能表征发现,尼龙6纤维在引入微胶囊后断裂强度有所降低;而整理后棉织物的断裂强力、硬挺度提高,白度略有降低;纤维和织物均具有缓释留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整理 香味整理 薄荷油 微胶囊 共混纺丝 尼龙6 棉织物
下载PDF
含纳米组装高分子的抗静电纤维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翠萍 高绪珊 童俨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2,共3页
用化学方法制得含纳米组装高分子的抗静电剂 ,将其与聚酯切片共混纺丝 ,制得永久性抗静电聚酯纤维。用DTA、显微镜等研究了抗静电剂及抗静电纤维的结构、性能。当抗静电剂质量分数为 0 .6%时 ,纤维的抗静电性、耐洗涤性优良、稳定。初... 用化学方法制得含纳米组装高分子的抗静电剂 ,将其与聚酯切片共混纺丝 ,制得永久性抗静电聚酯纤维。用DTA、显微镜等研究了抗静电剂及抗静电纤维的结构、性能。当抗静电剂质量分数为 0 .6%时 ,纤维的抗静电性、耐洗涤性优良、稳定。初步探讨了纤维的抗静电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抗静电纤维 抗静电剂 共混纺丝 纳米组装
下载PDF
可染型聚丙烯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汤俊宏 宋安泰 +2 位作者 林福海 蔡士广 王国良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6,共3页
采用高聚物共混改性方法,成功地研制出可染型聚丙烯树脂。并对其热性能、流变性、可纺性及染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染型聚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可染性,可制取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可染的聚丙烯纤维。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可染性 混合纺丝 纺丝
下载PDF
抗菌Lyocell纤维的研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兆明 邵惠丽 +1 位作者 胡学超 沈弋弋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6,共6页
选择了4种抗菌剂,采用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备了抗菌Lyocell纤维,并探讨了它们的抗菌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
关键词 抗菌Lyocell纤维 研制 抗菌剂 共混纺丝 抗菌性能
下载PDF
Lyocell/二硫代焦磷酸酯阻燃纤维的制备及其阻燃机理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湘汉 刘三民 +5 位作者 宋永娇 张志勤 杨玉龙 徐建军 叶光斗 姜猛进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6年第5期23-27,共5页
将阻燃剂二硫代焦磷酸酯(DDPS)超细粉体与纤维素/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液共混后,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备了阻燃Lyocell,并对阻燃Lyocell的阻燃性能、分解产物、成炭过程以及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DDPS添加量的增加,Lyoc... 将阻燃剂二硫代焦磷酸酯(DDPS)超细粉体与纤维素/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液共混后,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备了阻燃Lyocell,并对阻燃Lyocell的阻燃性能、分解产物、成炭过程以及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DDPS添加量的增加,Lyocell分解温度有所降低,但残炭量有所提高;阻燃Lyocell的极限氧指数(LOI)随着DDPS添加量的增加呈现正相关;当DDPS质量分数为25%时,阻燃Lyocell的LOI可以达约26%,热释放速率降低50%;DDPS在高温下会促进生成石墨化程度高的致密炭层,DDPS对Lyocell的阻燃主要呈现出凝聚相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二硫代焦磷酸酯 共混纺丝 阻燃纤维 阻燃机理
下载PDF
芳香纤维的生产及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霍英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57,共2页
用共混法生产芳香纤维,简要介绍了芳香母粒的制备,芳香母粒的加入对纺丝及纤维性能的影响。 试验说明,随着芳香母粒含量的增加,出现纺丝困难,纤维的断裂强度下降。生产中一般控制芳香母粒质量 分数5%左右。芳香纤维可应用于芳香汽车装... 用共混法生产芳香纤维,简要介绍了芳香母粒的制备,芳香母粒的加入对纺丝及纤维性能的影响。 试验说明,随着芳香母粒含量的增加,出现纺丝困难,纤维的断裂强度下降。生产中一般控制芳香母粒质量 分数5%左右。芳香纤维可应用于芳香汽车装饰布、芳香羊绒衫、芳香远红外保健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纤维 共混法 芳香母粒 制备 功能纤维 复合法 微胶囊法 芳香羊绒衫 芳香汽车装饰布 芳香远红外保健被
下载PDF
含碳纳米管导电PET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健 高绪珊 童俨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18,共3页
将纳米组装高分子(PEEM)作为载体,使碳纳米管(CNT)及金属氧化物在其中充分分散,分别制成CNT母粒和导电剂,再与聚酯切片共混纺丝制备导电PET纤维。探讨了CNT母粒含量、导电剂含量、导电剂/CNT母粒配比、纤维的导电性能以及导电纤维的耐... 将纳米组装高分子(PEEM)作为载体,使碳纳米管(CNT)及金属氧化物在其中充分分散,分别制成CNT母粒和导电剂,再与聚酯切片共混纺丝制备导电PET纤维。探讨了CNT母粒含量、导电剂含量、导电剂/CNT母粒配比、纤维的导电性能以及导电纤维的耐洗涤性、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CNT质量分数为0.18%、导电剂质量分数为2%时,制得导电PET纤维的体积比电阻为3.86×108 Ω·cm,且力学性能较纯PET下降不大。通过浸泡水洗,其体积比电阻基本不变,说明其具有优良、比较稳定的导电性和耐洗涤性。对纤维导电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组装高分子 碳纳米管 PET 导电纤维 聚酯切片 导电剂 共混纺丝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下载PDF
国内抗菌锦纶6的研发现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仲霞 陈春凤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锦纶6在抗菌功能化方面的研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抗菌锦纶6的技术发展提出建议。目前,国内锦纶6的抗菌功能化技术主要是纤维改性技术与纤维/织物后整理技术两大类。在纤维改性技术方面,主要是采用共混纺丝方法生... 介绍了目前国内锦纶6在抗菌功能化方面的研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抗菌锦纶6的技术发展提出建议。目前,国内锦纶6的抗菌功能化技术主要是纤维改性技术与纤维/织物后整理技术两大类。在纤维改性技术方面,主要是采用共混纺丝方法生产抗菌锦纶6,又可分为母粒法和黏附法,其中以母粒法为主,但抗菌剂对可纺性的影响较大,纺丝工艺条件要求苛刻,解决措施主要是通过控制抗菌剂的粒径来平衡纤维的可纺性及抗菌性;在纤维/织物后整理技术方面,常用的方法有表面涂层法、浸渍整理法等,抗菌整理通常是与纤维/织物的染色、柔软整理同浴进行,但抗菌剂沉积效率低、纤维耐洗性差,解决措施主要是采用相应的助剂辅助抗菌剂沉积在纤维/织物的表面。锦纶6常用的抗菌剂可分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复合抗菌剂三大类。抗菌锦纶6及织物的抗菌性能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振荡法和吸收法。相比而言,纤维改性技术存在较大的优势,技术关键是抗菌剂的选择。今后的研发重点应是抗菌剂的分子结构设计与合成、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和安全性、从纺丝技术及染整后加工技术等方面解决抗菌剂与纤维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纤维 共混纺丝 后整理 抗菌剂 抗菌性能
下载PDF
共混纺丝组件用圆盘型静态混合器及模拟实验 被引量:6
9
作者 韩霞 郑家星 郭英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59,共3页
从共混纺丝组件内部结构设计出发,根据静态混合器的混合原理,将组件内分配板设计成圆盘型静态混合器,每个分配圆盘中都设计出若干大小相等、径向均匀分布的菱形栅。通过复合纺丝模拟器的冷态模拟实验,分析模拟熔体在分配板流道内的流动... 从共混纺丝组件内部结构设计出发,根据静态混合器的混合原理,将组件内分配板设计成圆盘型静态混合器,每个分配圆盘中都设计出若干大小相等、径向均匀分布的菱形栅。通过复合纺丝模拟器的冷态模拟实验,分析模拟熔体在分配板流道内的流动混合状态。熔体经过菱形栅之间径向沟槽多次分割和汇集后,获得位置交换,完成多次的混合操作。结果表明,用于纺丝组件的圆盘型静态混合器能满足共混纺丝要求;将静态混合分配圆盘组配置在已有的纺丝组件内,其结构设计可行,混合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混合器 共混纺丝 纺丝组件 模拟实验
下载PDF
抗菌丙纶的生产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建东 陈国康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5,共3页
优选出有机分子组装型(KJY-1)和无机银系(KJW-1)抗菌剂,与PP切片共混纺丝,在低速、大喷丝 板、一步法设备上生产抗菌丙纶。适当调整纺丝工艺,纺丝性能良好,抗菌丙纶的物理指标与常规丙纶无异。 KJY-1抗菌剂添加0.8%时,纤维抗菌率达99%... 优选出有机分子组装型(KJY-1)和无机银系(KJW-1)抗菌剂,与PP切片共混纺丝,在低速、大喷丝 板、一步法设备上生产抗菌丙纶。适当调整纺丝工艺,纺丝性能良好,抗菌丙纶的物理指标与常规丙纶无异。 KJY-1抗菌剂添加0.8%时,纤维抗菌率达99%,经50次洗涤抗菌率仍达90%以上。KJW-1型抗菌剂添加 1%时,纤维抗菌率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率 丙纶 抗菌剂 纺丝性能 共混纺丝 纺丝工艺 一步法 纤维 物理指标 洗涤
下载PDF
热致液晶聚酯/聚醚醚酮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鹏 曾栌贤 +3 位作者 牟浩 徐建军 叶光斗 刘鹏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7-162,共6页
将热致液晶聚酯(VA)与聚醚醚酮(PEEK)共混后,通过熔融纺丝制备了热致液晶聚酯/聚醚醚酮复合纤维,并对复合纤维的热性能、聚集态结构、相态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A的加入能够降低PEEK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和冷结晶温度,同时P... 将热致液晶聚酯(VA)与聚醚醚酮(PEEK)共混后,通过熔融纺丝制备了热致液晶聚酯/聚醚醚酮复合纤维,并对复合纤维的热性能、聚集态结构、相态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A的加入能够降低PEEK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和冷结晶温度,同时PEEK的结晶温度也随着VA的加入而升高;VA的加入有利于提高PEEK的结晶性能,使得PEEK晶粒尺寸变大,晶面间距变小,晶体更加完善,晶区取向增强;随着VA添加量的增大,VA相逐渐由球状或椭球状向微纤状变化;随着喷丝头拉伸比的增大,VA相的长径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添加1%和2%的VA后,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有少许下降,而当VA的添加量增大到4%后,复合纤维的总拉伸倍数提高,并且断裂强度有一定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纤维 热致液晶 共混纺丝 复合纤维 相形态
下载PDF
PET纤维及其织物的阻燃技术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欧育湘 郎柳春 韩廷解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1,共4页
概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及其织物的阻燃技术,包括共缩聚阻燃PET纺丝、PET与阻燃剂共混纺丝及PET织物阻燃后处理等。其中,阻燃剂主要有磷系及磷-氮系阻燃剂,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蒽-10-氧化物(DOPO)衍生物、次膦酸(... 概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及其织物的阻燃技术,包括共缩聚阻燃PET纺丝、PET与阻燃剂共混纺丝及PET织物阻燃后处理等。其中,阻燃剂主要有磷系及磷-氮系阻燃剂,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蒽-10-氧化物(DOPO)衍生物、次膦酸(酯)及其聚合物、氧化膦聚合物、膦酸酯及螺环磷酸酯等。今后应积极开发生态和环境兼容的阻燃PET纤维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阻燃纤维 阻燃剂 共混纺丝 后处理
下载PDF
PET/LCP共混体系可纺性及其初生纤维结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崇福 马敬红 梁伯润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17,共4页
通过在 PET和热致性液晶高聚物 (TL CP)共混体系中加入扩链剂双 (2 - 唑啉 ) (BOZ)进行反应性共混纺丝 ,并对初生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由于扩链剂的作用 ,在 PET与 LCP之间的扩链反应生成部分具有嵌段结构的共聚酯 ,改善... 通过在 PET和热致性液晶高聚物 (TL CP)共混体系中加入扩链剂双 (2 - 唑啉 ) (BOZ)进行反应性共混纺丝 ,并对初生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由于扩链剂的作用 ,在 PET与 LCP之间的扩链反应生成部分具有嵌段结构的共聚酯 ,改善了体系的相容性和界面粘结性能 ,提高初生纤维的强度 ,但初生纤维的取向度降低 ,模量和伸长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热致性液晶高聚物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双(2-E唑啉) 相容性 共混纺丝 初生纤维
下载PDF
高效圆盘静态混合器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霞 郭英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6,共3页
根据共混纺丝的要求,开发了高效圆盘静态混合器,将静态混合圆盘安装在现有纺丝组件内进行了冷态模拟实验和纺丝试验。结果表明:静态混合圆盘具有明显的混合效果,应用于聚丙烯/铁粉共混纺丝,在原有组件内装入6块静态混合圆盘后,纺丝、拉... 根据共混纺丝的要求,开发了高效圆盘静态混合器,将静态混合圆盘安装在现有纺丝组件内进行了冷态模拟实验和纺丝试验。结果表明:静态混合圆盘具有明显的混合效果,应用于聚丙烯/铁粉共混纺丝,在原有组件内装入6块静态混合圆盘后,纺丝、拉伸性能更好,纤维中铁粉分布更细化、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静态混合器 纺丝组件 共混纺丝 超细纤维 聚丙烯纤维
下载PDF
表面结构化PET/PA6共混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昉 董海良 +4 位作者 潘丹 吴梅 孙俊芬 王松林 陈龙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2年第4期38-42,共5页
以聚己内酰胺(PA 6)为分散相,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熔融纺丝,在2400 m/min的纺丝速度下制备PET/PA 6共混纤维,对共混纤维的表面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分散相与基体间界面分离,在共混纤维表面构建了微/纳米级... 以聚己内酰胺(PA 6)为分散相,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熔融纺丝,在2400 m/min的纺丝速度下制备PET/PA 6共混纤维,对共混纤维的表面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分散相与基体间界面分离,在共混纤维表面构建了微/纳米级沟槽结构,实现了纤维表面结构化;随着PA 6含量和拉伸倍数的增加,PET/PA 6共混纤维的表面沟槽的平均宽度和数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其织物的润湿性能;当PA 6质量分数为20%、拉伸倍数为3.5时,PET/PA 6共混纤维表面形成的沟槽宽度约为0.11μm,断裂强度为2.03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4.0%,动态摩擦系数为0.26,其织物的芯吸高度高于纯PET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聚己内酰胺纤维 共混纺丝 共混纤维 表面微纳结构 毛细效应
下载PDF
共混纺丝制备水溶PVA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帆 王斌 +2 位作者 姜猛进 叶光斗 徐建军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聚合度为500的聚乙烯醇(PVA-0599)与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PVA-1795)进行共混纺丝,制备水溶PVA纤维,分别对其结晶度、取向度、晶面间距、晶粒尺寸、溶程和水中溶断收缩率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w(PVA-0599)的增加,PVA纤... 采用聚合度为500的聚乙烯醇(PVA-0599)与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PVA-1795)进行共混纺丝,制备水溶PVA纤维,分别对其结晶度、取向度、晶面间距、晶粒尺寸、溶程和水中溶断收缩率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w(PVA-0599)的增加,PVA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和晶粒尺寸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晶面间距则先减小后增大;水中溶断收缩率主要受取向度的影响,随着取向度的增加而变大,最低溶断收缩率为45%;随w(PVA-0599)的增大,纤维在高温下的溶解率变化不大,但在低温下的溶解率先升高后降低,当w(PVA-0599)为7%时,纤维的溶程最窄,为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水溶纤维溶程收缩率共混纺丝
下载PDF
PA6/LDPE/PE-g-MAH共混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靳高岭 张秀芹 +2 位作者 王锐 朱志国 董振峰 《合成纤维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共混海岛纺丝法制备聚酰胺6/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A6/LDPE/PE-g-MAH)共混纤维,溶解剥离出LDPE基体相,可制备出PA6纳米纤维;研究了共混物的组成和纺丝条件对共混纤维的相结构、结晶、力学性能及PA6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 采用共混海岛纺丝法制备聚酰胺6/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A6/LDPE/PE-g-MAH)共混纤维,溶解剥离出LDPE基体相,可制备出PA6纳米纤维;研究了共混物的组成和纺丝条件对共混纤维的相结构、结晶、力学性能及PA6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混物中PA6分散相含量增加,PA6纳米纤维的直径逐渐增大;PA6质量分数从30%增加至60%时,PA6纳米纤维平均直径由107 nm增至149nm;PA6质量分数为70%时,由于相逆转无法得到PA6纳米纤维;在PA6质量分数为55%条件下,提高拉伸倍数,PA6纳米纤维的直径进一步降低,且结晶度、力学性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酰胺纤维 纳米纤维 共混纺丝 相形态 结晶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氧化锌/Lyocell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18
作者 高敏 程春祖 +5 位作者 徐中凯 赵庆波 郭翠彬 李婷 徐纪刚 程博闻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9,共11页
为实现纳米氧化锌与Lyocell纤维素溶液的共混纺丝,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NMO)水溶液作为分散介质,制备了NMMO基高分散型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原液共混工艺及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不同氧化锌含量的氧化锌/Lyocell... 为实现纳米氧化锌与Lyocell纤维素溶液的共混纺丝,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NMO)水溶液作为分散介质,制备了NMMO基高分散型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原液共混工艺及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不同氧化锌含量的氧化锌/Lyocell复合纤维。采用旋转流变仪、纳米粒度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纤维强伸度仪分别研究了纳米氧化锌的添加对Lyocell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及对复合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研磨分散后纳米氧化锌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值由-19.1 mV提升至-42 mV,与Lyocell纤维素溶液相容性较好;纳米氧化锌的添加提高了Lyocell纤维的热稳定性,当纳米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1%时,氧化锌/Lyocell复合纤维的初始分解温度较普通Lyocell纤维提高了26℃,断裂强度及初始模量分别提高了8.6%和10.4%;该复合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均在99%以上,洗涤20次后抗菌率无变化,具备优异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共混纺丝 复合纤维 LYOCELL纤维 抗菌
下载PDF
PAN/PMMA共混制备纳米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潇 李光 +3 位作者 杨胜林 张亮 金俊弘 江建明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以聚丙烯腈(PAN)为碳前驱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热裂解聚合物,制备PAN/PMMA溶液共混体系,经湿法纺丝及碳化工艺制备了纳米碳纤维(CNFs);讨论了影响CNFs形态、尺寸的主要因素,通过...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以聚丙烯腈(PAN)为碳前驱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热裂解聚合物,制备PAN/PMMA溶液共混体系,经湿法纺丝及碳化工艺制备了纳米碳纤维(CNFs);讨论了影响CNFs形态、尺寸的主要因素,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电导率测试等对CNF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4的PAN与PMMA以质量比30/70进行共混纺丝和碳化,可以得到CNFs;增加原丝的拉伸倍数有利于减小CNFs的直径,当拉伸倍数提高到6时,CNFs直径为50~150nm;碳化温度为800oC时,CNFs出现石墨相结构;提高碳化温度有利于CNFs石墨化结构的形成与电导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纺丝 纳米碳纤维 结构性能
下载PDF
超纤合成革基布用新型共聚醚酯的结构与性能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大省 王勇 +1 位作者 陈放 方小兵 《合成纤维》 CAS 2012年第2期6-10,共5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磺酸盐基团化合物和不同聚乙二醇(PEG)添加量的新型共聚醚酯(COPEET),研究了它们的常规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熔融温度及热失重等性能随PEG添加量的变化,又将COPEET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60/40的质...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磺酸盐基团化合物和不同聚乙二醇(PEG)添加量的新型共聚醚酯(COPEET),研究了它们的常规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熔融温度及热失重等性能随PEG添加量的变化,又将COPEET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60/40的质量比进行共混熔融纺丝,可纺性好,并得到了以COPEET为分散相的基体-微纤型纤维,经剥离后得到线密度低于0.001 dtex的超细纤维,可用于制成超纤合成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醚酯 共混纺丝 超细纤维 结构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