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伊犁地区向日葵黑茎病及白锈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卫民 马福杰 +1 位作者 荆珺 王杰花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4,共4页
以向日葵油用型品种S606为试验材料,在自然发病条件下,2012~2013年连续两年在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种植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的向日葵,通过调查向日葵发病情况,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和不同种植密度对检疫性新病害――向日葵黑茎病、白锈病发生... 以向日葵油用型品种S606为试验材料,在自然发病条件下,2012~2013年连续两年在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种植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的向日葵,通过调查向日葵发病情况,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和不同种植密度对检疫性新病害――向日葵黑茎病、白锈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伊犁地区向日葵最佳种植时间为5月中旬,此期间播种的向日葵产量较高,黑茎病病情指数较低;播期与白锈病的发生程度未见相关性。伊犁地区向日葵最佳种植密度为株距30 cm,行距50 cm(4500株/667m2),此密度下种植的向日葵产量较高,白锈病病情指数较低;种植密度与黑茎病的发生程度未见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播期 种植密度 黑茎病 白锈病
原文传递
Cloning and Sequencing Characteristics of rDNA ITS Region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Black Spot Disease on Tumorous Stem Mustard 被引量:1
2
作者 Liu Hongfang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Taking tumorous stem mustard infected by black spot disease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 the ribosomal 5.8S rDNA and its flanking ITS region were cloned, sequenced and aligned in the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 Taking tumorous stem mustard infected by black spot disease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 the ribosomal 5.8S rDNA and its flanking ITS region were cloned, sequenced and aligned in the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se sequence of pathogens collected from five different sites was almost identical with that of Alternaria brassicae, and the similarity degree reached 99.68%, without base difference greater than 3 bp. It had obvious differences with the sequences of A. brassicicola and A. japonica, and the base difference was greater than 3 bp with a lot of fragment deletions. It was preliminarily determined that the pathogen cau- sing black spot disease on tumorous stem mustard was A. brassic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morous stem mustard black spot disease ITS Alternaria brassicae
下载PDF
青花菜花球黑茎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根娣 谢祝捷 +2 位作者 殷伯贤 叶文娣 陈树棠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93-95,共3页
通过实施不同土壤肥力条件、施硼与否以及不同施硼方式、不同栽培品种和采收时期等田间试验处理 ,研究了这些因素对青花菜 (BrassicaoleraceaL .var.italicaPlench)花球黑茎病发生的影响 ,结果提示该病可能属病理性病害 ,在生产中应注... 通过实施不同土壤肥力条件、施硼与否以及不同施硼方式、不同栽培品种和采收时期等田间试验处理 ,研究了这些因素对青花菜 (BrassicaoleraceaL .var.italicaPlench)花球黑茎病发生的影响 ,结果提示该病可能属病理性病害 ,在生产中应注意保持土壤较高肥力 ,将有助于降低黑茎病发生和危害 ,此时不做施硼推荐 ;而在较低土壤肥力条件下 ,追施硼肥可降低此病危害。此病对不同品种间的危害不同 ,可考虑进一步鉴定筛选品种间的抗、耐病差异 ,选用抗、耐病品种。另外 ,适当推迟播种期 ,相应延长采收期可能有利于降低黑茎病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花球黑茎病 硼肥 栽培品种 采收时期
下载PDF
新疆油用型向日葵种质资源对2种新入侵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荆臖 陈卫民 +4 位作者 喻龙 梁月 王杰花 荆秀 韩丽丽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向日葵白锈病、黑茎病是2种危害严重的新入侵病害,新疆地区新源县和特克斯县为这2种病害发生区。研究目前种植的油用型向日葵品种对向日葵白锈病和黑茎病的抗性差异,可为新疆伊犁地区向日葵品种选育及其病害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 【目的】向日葵白锈病、黑茎病是2种危害严重的新入侵病害,新疆地区新源县和特克斯县为这2种病害发生区。研究目前种植的油用型向日葵品种对向日葵白锈病和黑茎病的抗性差异,可为新疆伊犁地区向日葵品种选育及其病害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伊犁地区广泛种植的16种油用型向日葵种质资源为供试品种,试验地设在新源县和特克斯县田间,于2015年5—9月调查样地的病叶数,并计算病情指数,同时测定样地的平均产量,最后综合以上结果确定各品种的抗性水平。【结果】不同向日葵品种在同一供试条件下对白锈病和黑茎病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在新源县NX19012(西域朝阳)的病情指数分别为7.83和25.62,而品种KWS204的病情指数为21.04和39.50;部分品种在不同的供试地点表现出一致的抗性水平,品种新引S31感染白锈病后在新源县的病情指数为9.41,在特克斯县为9.38;另有部分品种在不同地点存在不同的抗性水平,如G101感染白锈病后在新源县和特克斯县的病情指数分别为9.16和11.78,而感染黑茎病后在新源县和特克斯县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1.05和37.79。【结论】通过对白锈病和黑茎病病情指数、向日葵产量及当地气象数据的综合研究,发现NX19012(西域朝阳)最适宜在新疆伊犁地区种植,品种S606、TO12244、NX01025(西部骆驼)也可作为多样化种植的候选品种,而新葵杂系列品种中新葵杂5号可作为今后品种选育的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型 向日葵 白锈病 黑茎病 入侵病害 病情指数 新疆
下载PDF
兰屿肉桂黑茎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昌平 李宗来 +3 位作者 陈剑 郑妃庆 文衍堂 缪卫国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2-555,共4页
兰屿肉桂又称平安树,为樟科、樟属的观叶常绿小乔木。原产台湾兰屿岛,是一种室内摆设的观叶植物和园林景观树种之一。具有驱逐室内污气、净化空气和保护人体健康等作用,是理想的防污园林绿化树种。目前国内关于兰屿肉桂的病害报道很少。
关键词 兰屿岛 肉桂 园林绿化树种 鉴定 病原 观叶植物 室内摆设 常绿小乔木
原文传递
油梨苗期黑茎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仇芳 徐刚 +3 位作者 谢昌平 李希 郑妃庆 缪卫国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9-493,共5页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又名鳄梨、牛油果和樟梨等,为樟科、鳄梨属,原产中美洲,属热带、亚热带名贵果树之一[1],具有营养价值高、风味好,其消费遍及全球,经济潜力巨大[2]。目前关于国内外病害的报道,主要有根腐病、炭疽病[3]、蒂...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又名鳄梨、牛油果和樟梨等,为樟科、鳄梨属,原产中美洲,属热带、亚热带名贵果树之一[1],具有营养价值高、风味好,其消费遍及全球,经济潜力巨大[2]。目前关于国内外病害的报道,主要有根腐病、炭疽病[3]、蒂腐病[4]和褐斑病[5]等。2017年5月,作者在海南省儋州市附近的苗圃中发现一种为害油梨苗茎基部的病害,发病率在15%~20%,严重时导致整株植物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梨 鳄梨 根腐病 褐斑病 炭疽病 蒂腐病 樟梨 牛油果
原文传递
向日葵黑茎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卫民 李俊兴 +2 位作者 轩亚萍 张映合 郭庆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1-246,共6页
【目的】向日葵黑茎病Leptosphaeria lindquistii Frezzi,无性态:Phoma macdonaldii Boerma是国内新发生的检疫性病害,严重威胁着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对新疆向日葵黑茎病发生分布、危害、病原菌、症状及发病规律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 【目的】向日葵黑茎病Leptosphaeria lindquistii Frezzi,无性态:Phoma macdonaldii Boerma是国内新发生的检疫性病害,严重威胁着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对新疆向日葵黑茎病发生分布、危害、病原菌、症状及发病规律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防控对策。【结果】明确了向日葵黑茎病在新疆的发生分布范围、症状特征、病原形态和发病规律。【结论】向日葵黑茎病现分布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9县3市;田间症状为叶柄处黑色椭圆形病斑,造成植株死亡;日照时数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与降雨次数无关,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加强以植物检疫和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防控措施,能控制其发生蔓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黑茎病 研究现状 防控 对策
下载PDF
覆膜加药剂处理对防治向日葵白锈病、黑茎病及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卫民 荆珺 +2 位作者 王杰花 马福杰 梁月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3-166,共4页
向日葵白锈病和黑茎病是危害严重的新入侵病害,探索在种植中针对2种病害的防治措施是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15年在新疆新源县向日葵白锈病和黑茎病发生地进行了覆膜加药剂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5%咯菌腈FS拌种+覆膜+2... 向日葵白锈病和黑茎病是危害严重的新入侵病害,探索在种植中针对2种病害的防治措施是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15年在新疆新源县向日葵白锈病和黑茎病发生地进行了覆膜加药剂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5%咯菌腈FS拌种+覆膜+2遍茎叶喷雾(第1遍茎叶喷雾22.5%杜邦阿砣SC150m L/hm^2+64%杀毒矾WP150m L/hm^2,对水225L/hm^2;第2遍茎叶喷雾70%甲基托布津WP300m L/hm^2+64%杀毒矾WP150m L/hm^2,对水225L/hm^2),对向日葵白锈病、黑茎病防效最好,向日葵产量也较高。该方法是生产中种植向日葵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拌种 覆膜 茎叶喷雾 向日葵白锈病 向日葵黑茎病
原文传递
藜麦黑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与杀菌剂协同防治作用
9
作者 孙江伟 陈亚蕾 +5 位作者 殷辉 周建波 秦楠 吕红 任璐 赵晓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0-158,共9页
为安全高效防治藜麦黑茎病,减少化学药剂施用量,筛选出对藜麦黑茎病菌Ascochyta caulina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分别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细菌及杀菌剂对藜麦黑茎病菌的室内毒力;初步筛选出抑菌效果良好的拮抗菌... 为安全高效防治藜麦黑茎病,减少化学药剂施用量,筛选出对藜麦黑茎病菌Ascochyta caulina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分别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细菌及杀菌剂对藜麦黑茎病菌的室内毒力;初步筛选出抑菌效果良好的拮抗菌和杀菌剂,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不同杀菌剂与拮抗细菌的相容性,并采用Horsfall法确定最佳复配比例,以确定的最佳复配比例进行田间防效测定。试验初步筛选出2株对A.caulina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LS3和LS10,及室内毒力较高的2种杀菌剂戊唑醇和咪鲜胺。经过生物相容性试验最终选出戊唑醇和拮抗细菌LS3为最佳组合,其中,戊唑醇对A.caulina的EC_(50)为1.78μg/mL,LS3菌株对其EC_(50)为2.37×10^(5)cfu/mL,LS3初步鉴定为芽胞杆菌Bacillus sp.;在各自EC_(50)浓度下戊唑醇和LS3体积比为6∶4复配时对A.caulina抑制率达59.24%,IR值为1.003,具有加和作用,为最佳复配比例。以筛选出的0.5%木质素磺酸钠作为助剂时,该复配比例对藜麦黑茎病的田间防效达71.93%,高于单独使用杀菌剂或拮抗细菌发酵液的防治效果。因此,戊唑醇与拮抗细菌LS3复配施用可有效防治藜麦黑茎病,二者混配使用情况下可减少40%杀菌剂使用量,研究结果为藜麦黑茎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黑茎病 拮抗细菌 菌药联用 田间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