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本质基质蛋白-1仿生多肽的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巍 曹颖 +3 位作者 沈军 许强建 朱振雄 李全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仿生多肽,仿生DMP-1与胶原纤维结合,并启动矿化功能。方法依据DMP-1与胶原纤维结合的功能序列以及釉原蛋白介导羟磷灰石成核的功能序列,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DMP-1仿生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DSESSEEDR... 目的设计一种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仿生多肽,仿生DMP-1与胶原纤维结合,并启动矿化功能。方法依据DMP-1与胶原纤维结合的功能序列以及釉原蛋白介导羟磷灰石成核的功能序列,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DMP-1仿生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DSESSEEDRTKREEVD。利用免疫荧光法评价该多肽与胶原蛋白的结合能力;将其依次浸入氯化钙溶液和磷酸氢二钠溶液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选区电子衍射环(SAD)分析其诱导羟磷灰石晶体成核生长的矿化能力。结果免疫荧光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DMP-1仿生多肽可以与牙本质胶原纤维结合;SEM、TEM观察结果显示:该多肽可以从溶液中摄取钙磷离子,诱导羟磷灰石晶体成核矿化。结论多肽DSESSEEDRTKREEVD可以模拟DMP-1与胶原蛋白结合及启动矿化的能力,可以作为研究牙本质仿生矿化的一种分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基质蛋白-1 多肽 仿生 生物矿化
下载PDF
聚电解质膜PDAC/PSS诱导CaCO_3结晶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杜竹玮 郝娟玲 李浩然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87-591,F006,共6页
以模拟软体动物珍珠层的周期性基质控制形成过程制备仿生层状复合材料.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与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AC)用逐层浸渍的方法使其组装成多层膜,用于诱导过饱和溶液中CaCO3的结晶,详细研究了膜紫外吸收随组装层数增加的线... 以模拟软体动物珍珠层的周期性基质控制形成过程制备仿生层状复合材料.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与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AC)用逐层浸渍的方法使其组装成多层膜,用于诱导过饱和溶液中CaCO3的结晶,详细研究了膜紫外吸收随组装层数增加的线性变化.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晶体的形貌和结构.(PDAC/PSS)15PDAC膜诱导获得的CaCO3晶体为六面体结构,晶体尺寸为30~40μm;(PDAC/PSS)15膜诱导CaCO3结晶,可以在膜表面获得形貌与珍珠层非常相似的CaCO3晶体,结晶10h获得的晶片结构呈规则的六边形,片尺寸约为10~20μm.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两种晶体的晶格结构与天然珍珠层差异明显,说明静电作用为晶体形貌的主控因素之一,但不是晶格结构的决定因素.复合材料断面电镜照片表明其为层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 结晶 诱导 电解质膜 PSS 聚苯乙烯磺酸钠 X射线衍射 二甲基氯化铵 层状复合材料 晶格结构 过饱和溶液 六面体结构 形成过程 软体动物 扫描电镜 线性变化 紫外吸收 晶体尺寸 天然珍珠 主控因素 晶体形貌 静电作用
下载PDF
极性分子基团诱导的牙釉质原位仿生矿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红 李兰英 +1 位作者 薛博 张渊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6-320,共5页
本研究采用原位仿生矿化的方法进行釉质龋的再生修复研究。以自然牙为标本,酸腐蚀形成缺损模型。酸蚀表面修饰极性分子基团-SO3-,在模拟体液和人工唾液中,进行仿生矿化实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矿化形成晶体的形貌和组成。表面修... 本研究采用原位仿生矿化的方法进行釉质龋的再生修复研究。以自然牙为标本,酸腐蚀形成缺损模型。酸蚀表面修饰极性分子基团-SO3-,在模拟体液和人工唾液中,进行仿生矿化实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矿化形成晶体的形貌和组成。表面修饰极性基团有效地促进磷灰石在牙釉质缺损面的形成。基于高的钙磷离子浓度,在人工唾液中,长径比大的棒状六方羟基磷灰石晶体在牙釉质表面形成。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理环境下有可能通过矿化实现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矿化 牙釉质 分子基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