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腰果主要过敏蛋白的分子结构及过敏性特征,通过有机溶剂脱脂、盐析、透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0分离纯化得到腰果主要过敏蛋白,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BCA定量试剂盒、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质免...为了解腰果主要过敏蛋白的分子结构及过敏性特征,通过有机溶剂脱脂、盐析、透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0分离纯化得到腰果主要过敏蛋白,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BCA定量试剂盒、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等手段检测腰果过敏蛋白及评价其免疫原性;应用NCBI数据库与蛋白质谱测序分析获得腰果过敏蛋白氨基酸序列、DNA序列,结合生物信息软件DNAstar与圆二色谱(CD)谱图预测腰果过敏蛋白结构。结果表明:Ana o 2与Ana o 3为腰果主要过敏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3和17 kD左右,根据圆二色谱检测结果与DNAstar中的Protean程序预测分析可知,Ana o 2中α-螺旋、β-折叠区段和转角区域均存在,是致敏性较强的一种亲水性蛋白,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在Ana o 2氨基酸序列中出现率总和为54%,所在区域为优势抗原表位区。Ana o 3仅有少量的β-折叠区段和转角区域,出现率总和为12%,Ana o 3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结构,不适宜作为抗原的表位,形成过敏性表位相对较弱。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天然腰果主要过敏原结构并对探索腰果致敏机理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预测欧洲女贞花粉主要过敏原Lig v 1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为Lig v 1重组表达系统的选择和过敏原性改造提供参考。方法:查询文献获得Lig v 1的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理化性质(Prot Param)、...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预测欧洲女贞花粉主要过敏原Lig v 1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为Lig v 1重组表达系统的选择和过敏原性改造提供参考。方法:查询文献获得Lig v 1的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理化性质(Prot Param)、信号肽(Signal P 4.1 Server)、跨膜区(TMHMM Server v.2.0)、二级结构(GOR4)、MHCⅡ类抗原表位(Net MHCⅡ2.2 Server)、B细胞抗原表位(ProteanTM5.01)以及系统发生树(MEGA 6)。结果:Lig v 1在大肠杆菌中稳定性较好,不存在信号肽与跨膜区;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大多数;Lig v 1潜在MHCⅡ类抗原表位为30~44区域;B细胞抗原表位既具有连续的氨基酸序列,也具有不连续的氨基酸序列;Lig v 1与欧洲白蜡以及木犀榄的同源蛋白进化距离最近。结论:大肠杆菌是适合重组Lig v 1的表达系统,Lig v 1抗原表位分析为低过敏原性改造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解腰果主要过敏蛋白的分子结构及过敏性特征,通过有机溶剂脱脂、盐析、透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0分离纯化得到腰果主要过敏蛋白,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BCA定量试剂盒、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等手段检测腰果过敏蛋白及评价其免疫原性;应用NCBI数据库与蛋白质谱测序分析获得腰果过敏蛋白氨基酸序列、DNA序列,结合生物信息软件DNAstar与圆二色谱(CD)谱图预测腰果过敏蛋白结构。结果表明:Ana o 2与Ana o 3为腰果主要过敏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3和17 kD左右,根据圆二色谱检测结果与DNAstar中的Protean程序预测分析可知,Ana o 2中α-螺旋、β-折叠区段和转角区域均存在,是致敏性较强的一种亲水性蛋白,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在Ana o 2氨基酸序列中出现率总和为54%,所在区域为优势抗原表位区。Ana o 3仅有少量的β-折叠区段和转角区域,出现率总和为12%,Ana o 3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结构,不适宜作为抗原的表位,形成过敏性表位相对较弱。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天然腰果主要过敏原结构并对探索腰果致敏机理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预测欧洲女贞花粉主要过敏原Lig v 1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为Lig v 1重组表达系统的选择和过敏原性改造提供参考。方法:查询文献获得Lig v 1的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理化性质(Prot Param)、信号肽(Signal P 4.1 Server)、跨膜区(TMHMM Server v.2.0)、二级结构(GOR4)、MHCⅡ类抗原表位(Net MHCⅡ2.2 Server)、B细胞抗原表位(ProteanTM5.01)以及系统发生树(MEGA 6)。结果:Lig v 1在大肠杆菌中稳定性较好,不存在信号肽与跨膜区;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大多数;Lig v 1潜在MHCⅡ类抗原表位为30~44区域;B细胞抗原表位既具有连续的氨基酸序列,也具有不连续的氨基酸序列;Lig v 1与欧洲白蜡以及木犀榄的同源蛋白进化距离最近。结论:大肠杆菌是适合重组Lig v 1的表达系统,Lig v 1抗原表位分析为低过敏原性改造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