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烃类的有机(生物)与无机(非生物)来源——油气成因理论思考之二
被引量:
17
1
作者
刘文汇
王万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9-186,共8页
自然界烃类的大规模形成是有机—无机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烃类物质两大组成元素中 ,碳的来源多以有机质为主 ,特别是液态烃 ,而氢却有多种来源。有机氢来自有机质 ,无机氢主要来自同沉积水 ,还有深部挥发分中的氢 ,同沉积水中的氢则...
自然界烃类的大规模形成是有机—无机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烃类物质两大组成元素中 ,碳的来源多以有机质为主 ,特别是液态烃 ,而氢却有多种来源。有机氢来自有机质 ,无机氢主要来自同沉积水 ,还有深部挥发分中的氢 ,同沉积水中的氢则以多种途径进入烃类。本文从油田水的垂向演化及其与非油田水的对比、烃类物质的氢同位素组成及其与源岩沉积环境的关系、成烃加水与否的模拟实验 ,以及世界大型油气田分布与构造带的关系等方面 ,论述了烃类形成的有机与无机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烃类中氢的无机来源的本质 ,并对氢的来源及其加氢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 ,对油气形成理论的完善和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因
烃类
构造带
沉积环境
油气形成
油气勘探
源岩
挥发分
加氢
组成元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烃类的有机(生物)与无机(非生物)来源——油气成因理论思考之二
被引量:
17
1
作者
刘文汇
王万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实验室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9-18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 43 3 0 6)自主课题
文摘
自然界烃类的大规模形成是有机—无机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烃类物质两大组成元素中 ,碳的来源多以有机质为主 ,特别是液态烃 ,而氢却有多种来源。有机氢来自有机质 ,无机氢主要来自同沉积水 ,还有深部挥发分中的氢 ,同沉积水中的氢则以多种途径进入烃类。本文从油田水的垂向演化及其与非油田水的对比、烃类物质的氢同位素组成及其与源岩沉积环境的关系、成烃加水与否的模拟实验 ,以及世界大型油气田分布与构造带的关系等方面 ,论述了烃类形成的有机与无机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烃类中氢的无机来源的本质 ,并对氢的来源及其加氢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 ,对油气形成理论的完善和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油气成因
烃类
构造带
沉积环境
油气形成
油气勘探
源岩
挥发分
加氢
组成元素
Keywords
theory
of
oil
and
gas
formation
biogenie
hydrocarbon
non
biogeni
c
hydrocarbon
hydrogen
addition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烃类的有机(生物)与无机(非生物)来源——油气成因理论思考之二
刘文汇
王万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